| 书名: | 数据库云平台理论与实践 | ||
| 作者: | 马献章 | 开本: | |
| YJ: | 79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 =CY部 | 出版时间 | 2016-01 |
| 书号: | 9787302421504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D一部分 数据库云平台导论
D1章 数据库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1.1 数据管理
1.1.1 数据管理的3个阶段
1.1.2 数据库系统发展的3个里程碑
1.1.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3个发展阶段
1.2 数据库的分类
1.2.1 层次型数据库
1.2.2 网状型数据库
1.2.3 关系型数据库
D2章 关系模型与数据库的优缺点
2.1 关系模型
2.1.1 关系模型概述
2.1.2 关系代数
2.1.3 关系演算
2.2 关系模式与关系数据库
2.3 关系型数据库的优势
2.3.1 持久存储大量数据
2.3.2 通过事务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
2.3.3 通用性好和高性能
2.3.4 以标准化为前提
2.4 关系型数据库的不足
2.4.1 大量数据的写入操作
2.4.2 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访问
2.4.3 为有数据更新的表做索引或表结构变更
2.4.4 对简单查询需要快速返回结果的处理
2.4.5 字段不固定时的应用
D3章 关系型数据库的补充——NoSQL
3.1 NoSoL的概念
3.2 NoSOL的起源
3.3 NoSQL数据库解决的核心难题
3.3.1 实现高速查询
3.3.2 满足多写需要
3.4 NosQL数据库的分类
3.4.1 面向列的有序存储数据库
3.4.2 键/值存储数据库
3.4.3 面向文档数据库
3.4.4 图形数据库
3.4.5 对象数据库
D4章 数据库云平台
4.1 数据库云平台的概念
4.2 数据库云平台的特点
4.3 数据库云平台的分类
4.3.1 数据库即服务
4.3.2 分布式数据库
4.4 国产自主可控数据库云平台产品介绍
4.4.1 虚谷云数据库
4.4.2 南大通用列存数据库
4.5 为何推荐使用自主可控产品
4.5.1 D前GJ主流数据库的安全隐患
4.5.2 信息安全Z终要落实到数据库安全
4.5.3 满足需求J好
4.5.4 一站式服务方式是优势
D二部分 数据库云平台理论基础
D5章 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事务
5.1 事务处理的重要性
5.2 事务的特性要求
5.2.1 一致性
5.2.2 原子性
5.2.3 持久性
5.2.4 隔离性
5.3 事务的状态
5.4 系统日志
5.5 并发控制
5.5.1 基于锁的协议
5.5.2 两阶段加锁
5.5.3 死锁处理
5.5.4 基于时间戳排序的并发控制
5.5.5 多版本并发控制
5.5.6 饥饿处理
……
D6章 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恢复
D7章 关系型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D8章 分布式数据库
D9章 NoSQL型数据库的一致性与事务
D三部分 数据库云平台的应用
D10章 开发数据库应用的编程
D11章 数据库性能调优
D12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
D13章 数据库重构
作为一名资深的数据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和掌握数据库云平台前沿技术的书籍。《数据库云平台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市面上主流的云数据库产品,而是从理论的高度,深入剖析了云环境对数据库设计的颠覆性影响。书中关于多租户隔离、资源调度、安全加固以及数据治理等方面的论述,都非常有深度和前瞻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 CAP 定理在云数据库设计中的权衡与应用,以及如何利用 Paxos、Raft 等共识算法来保证分布式系统的一致性,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核心至莫过于。此外,书中对 Serverless 数据库模式的探讨,以及对数据库性能调优在云环境下的新挑战和新方法的介绍,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它让我意识到,传统的数据库优化手段在云端需要结合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精细化的操作。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视野,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未来的数据库云平台挑战。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之前对“云”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也接触过一些零散的云服务,但《数据库云平台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则以一种系统性的视角,将数据库在云环境下的运行机制、架构设计以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籍那样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数据库在云端如何实现高可用、弹性伸缩、数据安全和性能优化等核心问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分布式数据库在云环境下挑战的探讨,例如如何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如何处理网络分区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跨区域复制策略。作者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复杂的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即便是我这样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很快 grasp 到精髓。而且,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代码示例,让我能够亲手去验证和学习。我特别关注了关于云原生数据库的部分,它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让我意识到传统数据库在云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拥抱云原生架构来构建更具弹性和韧性的数据基础设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导我一步步深入了解数据库云平台的奥秘。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数据库云平台理论与实践》,因为我之前对数据库领域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和“云”结合起来,总觉得是高不可攀的概念。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真的让我惊喜。作者的语言非常平实,没有过多的技术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数据库在云端是如何演进的。它从最基础的存储、计算分离开始,一步步讲解了如何将传统的单体数据库架构改造成适合云环境的分布式系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服务化”和“微服务化”对数据库带来的影响的讨论,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新的云原生数据库都采用了更加灵活和模块化的设计。而且,作者还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云数据库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选择和权衡,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的图表和插图也非常有帮助,清晰地展示了各种架构模式和数据流转过程,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这本书让我对数据库云平台不再感到陌生和畏惧,反而激起了我更深入学习的兴趣。
评分我是一名项目经理,虽然不直接参与技术开发,但对我们团队所使用的数据库云平台有深入了解的需求。《数据库云平台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为我勾勒出了数据库在云时代的整体图景。它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数据库迁移到云端,以及在迁移过程中会面临哪些挑战,比如数据安全、合规性、成本控制和 vendor lock-in 等问题。书中关于云数据库的架构演进,从最初的 IaaS 上的数据库部署,到 PaaS 平台提供的托管数据库服务,再到如今的云原生 Serverless 数据库,清晰地展示了技术发展的脉络。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云数据库的成本管理和性能监控的章节,这些对于我们团队在云资源的使用和预算规划方面非常有指导意义。此外,书中对不同云数据库解决方案的优劣势分析,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团队技术选型的考量。这本书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理解数据库云平台的价值和应用,为我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评分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它的底层原理入手。《数据库云平台理论与实践》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它并没有直接跳到各种云厂商提供的产品功能介绍,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讲解数据库在云环境中遇到的根本性问题。比如,它详细解释了云存储的特性如何影响数据库的读写性能,为什么需要新的数据模型来适应云的分布式特性,以及如何在海量数据和高并发请求下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书中关于数据分片、副本集、共识算法的讲解,虽然一开始有些抽象,但通过作者层层递进的逻辑梳理和图示,我渐渐理清了思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讨论了云环境下数据库运维的新范式,比如自动化部署、弹性扩缩容、故障自动迁移等,这些都是传统数据库运维模式难以企及的。这本书对于那些想要深入理解数据库技术本质,并希望将其应用于现代云环境的开发者和架构师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让我不再满足于表面上的“数据库即服务”,而是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其背后的技术支撑和设计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