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中观经济学(普及版):拯救世界的经济学 作者郎咸平潜心十年研究《资本论》提出中观经济学的概念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普及版):拯救世界的经济学 作者郎咸平潜心十年研究《资本论》提出中观经济学的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美丽中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摄影出版社
ISBN:9787520703727
商品编码:28448223204
包装:平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读者年龄: 393388664


商品参数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 拯救世界经济学 东方
            定价 49.8
出版社 吉林摄影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开本 32
作者 郎咸平
装帧
页数 308页
字数 223千字
ISBN编码 9787520703727


内容介绍

作者简介 职务、专业背景等 

郎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在《金融学期刊》等国际**学术杂志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是广受欢迎的财经时评节目《财经郎眼》《郎咸平说》主讲人。《郎咸平说》书系累计销量逾千万册,成为了财经图书的销售奇迹。


内容介绍

本书以《资本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科,**提出中观经济学的概念,**地修补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缺失的环节——产业,也就是生产资料部门和生活资料部门。本书将经济学中复杂的数学公式用图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艰深的原理不再神秘难懂,并完成了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突破:以图解的方式证明了剥削率一定大于利润率。本书还证明了马克思安排下的“计划性” 的扩大再生产是可以实现两个部门同步的稳定扩张的,所以政府只要把握好生产资料部门的计划性,经济自然稳定增长,否则经济危机就会频繁出现。

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难题,郎咸平教授研究了各国是如何处理剩余价值的,总结起来有三种模式:(1)经济危机推动;(2)工人团结争取;(3)国家主导分配。作者同时对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和福利政策进行了海量的梳理和研究,发现通过国家政策和法案,把剩余价值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福利,不仅仅有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是现实可行的。本书还探讨了中国目前的隐患与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本书卖点 1. 作者力 (影响力、活跃度)

千万册**书作者,是广受欢迎的财经时评节目《财经郎眼》《郎咸平说》主讲人。

2. 内容力 (话题热度、与市场同类图书差异、内容**性)

以《资本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科,**提出中观经济学的概念,**地修补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缺失的环节。 

将经济学中复杂的数学公式用图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证明了剥削率一定大于利润率,这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突破。 

研究了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探讨了中国目前的隐患与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当今世界面临逆全球化的浪潮,经济发展陷入低迷,局部冲突不断,恐怖袭击频发;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瓶颈,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些问题,郎咸平教授回溯经典《资本论》,潜心研究十年,并对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和福利政策进行了大量的梳理和研究,终成此书,旨在为中国乃**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供方法和依据。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谨以此书向伟人致敬!

3.  营销力 (名家推介情况、社会热点结合情况、可落实的营销活动)

郎club、财经郎眼daily、功夫财经等**大号全力支持宣推分销;

财经郎眼等卫视节目宣推;

可以结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来进行本书的推广。

媒体/名家推荐情况

(选填)

营销推广建议 一、议题设置

1.切入角度:简图+文字,马克思中观经济学对如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2.关联热点话题: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郎咸平研究《资本论》《国富论》十年再出新书,新概念“中观经济学”横空出世,中国的发展和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的关系。

响应***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及学贯中西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呼吁。

3.热词:马克思 《资本论》 郎咸平 经济学 剩余价值 再分配 各国福利 产业

二、营销方式及时间节奏

重点营销方式:网站转发、微信公众号、微博晒书、视频、有声书读物、媒体专访;常规营销方式:自媒体、传统媒体书评、各大好书榜和传统渠道。

时间:5月中旬开始准备文案和寻找相关媒体,6月初开始发布,预计发布20-30家。

1. 重要网站 

中经网,和讯网,商务财经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商业新闻网,环球网等等。

2. 微信公众号:

(1)文摘类(报刊杂志+公号):《青年文摘》、《财经国家周刊》、新浪读书、腾讯读书等。

(2)政经类:正和岛、功夫财经、财新网、金融五道口、金融圈、地球知识局、虎嗅网、36氪、华尔街见闻、智谷趋势等科技、金融专业媒体。

(3)整合郎咸平周边资源:名人微信大号等。

3. 微博晒书互动:

微博新书书讯,阅读好书推荐等。

4. 视频类节目

作者郎咸平可以在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中推书(5月)。

可以在抖音等app中推书。

5. 有声读物

喜马拉雅,罗辑思维,得到,新世相等。

6. 媒体专访(待定)

媒体和相应公号:中国经营报,国家新闻周刊,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企业家,澎湃新闻。

话题:郎咸平眼中的马克思中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如何拯救世界,郎咸平为什么想写这样一本书等。

7. 自媒体

郎咸平及编辑部门的自媒体(郎club,财经郎眼等微信公众号)。新书上市2个月内,每周2篇书摘。

8、传统媒体书评

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澎湃新闻,文汇报,解放日报,青年报,新民周刊,**财经日报,上海电视周刊,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等。

9、各大好书榜

三、渠道营销配合

书籍入库(预计时间6月中旬)后,配合郎咸平以前出的**书,打包在微店和有赞通过微信大号宣传+带链接售卖。


目录

(节选) 导读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为什么是拯救世界的经济学

一、写作背景

二、本书的特色

三、政府管理经济和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模式

四、中国模式

**部分《资本论》与中观均衡

导言

**章 商品的价值与价格

1.1价值与价格

1.2资本投入结构

1.3剥削率与利润率

第二章 简单再生产

2.1生产部门的划分

2.2简单再生产过程

2.3简单再生产案例

2.4价格大于价值,剥削率大于利润率

第三章 扩大再生产

3.1再生产的安排

3.2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案例

3.3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计划性

第四章 市场化的扩大再生产

4.1“市场化”的扩大再生产安排

4.2“市场化”的扩大再生产案例

第五章 市场化的不稳定性

5.1两部门资本投入结构相同时,两部门均可稳定增长

5.2部门1资本更密集时,规模一正一负,各自增速高于总规模增速

5.3部门2资本更密集时,规模大幅波动,每期正负切换

5.4初始规模比例恰当时,两部门也可稳定增长

5.5市场化再生产不稳定总结

5.6再谈计划性与市场化

第二部分福利政策:世界主要国家如何转移剩余价值

导言

第六章 经济危机冲击下的美国模式

6.1大萧条的推动,美国开启福利时代

6.2“二战”后,福利政策继续实施

6.3 70年代以来,福利政策受阻

第七章 斗争赢得福利的英国模式

7.1 20世纪以前的福利制度

7.2斗争赢来福利

7.3借助大萧条,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

7.4 70—90年代,自由主义抬头,福利收缩

7.5 90年代**今,福利调整恢复

第八章 应对苏联扩张:北欧模式的代表:瑞典

8.1工人团结,建立了初步的社会保障

8.2北欧福利社会形成

8.3 80年代**今,持续调整

第九章 欧洲的计划经济:法国模式

9.1法国的福利传统

9.2“二战”结束,法国福利制度形成

9.3 20世纪70年代,福利制度走向成熟

第十章 社会市场经济:德国模式

10.1世界上**个实行社会保险的国家

10.2战后社会保障逐步恢复

10.3 20世纪90年代**今,改革调整

第十一章 德国的好学生:日本模式

11.1日本的福利制度

11.2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时期(1945—1961年)

11.3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充时期(1962—1974年)

11.4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和重组(70年代后期—80年代)

11.5少子化、高龄化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时期(90年代以来)

第十二章 政府主导的中国模式

12.1就业保障体系

12.2基本养老保险

12.3基本医疗保障

12.4社会救助体系

12.5义务教育

第三部分经济计划性:世界主要国家如何干预经济

导言

第十三章 美国政府对生产资料部门的控制

13.1自由主义的大本营

13.2大萧条让美国政府开始干预经济

13.3“二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达到**

13.4六七十年代,通过制定行业法律干预经济

13.5 90年代**今,直接制定产业计划干预经济

第十四章 英国大规模控制生产资料始于1945年

14.1从大萧条到“二战”,计划经济逐步发展

14.2“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14.3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深入到生活资料部门

14.4 1975年**今,混合所有制形成阶段

第十五章 北欧模式的代表:瑞典

15.1瑞典工人阶级团结

15.2 1932年,北欧模式开始建立

15.3北欧模式过度干预生活资料部门,陷入危机

15.4新北欧模式

15.5瑞典没有直接控制生产资料

第十六章 法国历来有干预经济的传统

16.1 19世纪以来的国家干预

16.2 1946—1960年,进一步集中管控

16.3 1974年**今,逐步强化市场调节机制

第十七章 德国政府控制生产资料部门

17.1德国诞生就伴随着强烈的国家干预色彩

17.2 19世纪70年代明确国家干预政策

17.3“一战”与“二战”

17.4战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第十八章 日本政府直接兴办工业

18.1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18.2武力扩张,统治经济

18.3战后重建,侧重于生产资料部门的计划经济

18.4计划经济制度化,间接化

第十九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从全面计划到市场化

19.1 1978年以前,全面计划经济

19.2改革开放就是放开生活资料部门

19.3改革开放依然不能放弃计划生产资料部门

19.4过度市场化

附录一 各国政府干预生产资料部门的法案

附录二 各国政府的福利政策统计


精彩文摘

(1200字左右) 主流西方经济学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简单地说,微观经济学分析“个人”行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消费者根据效用的大小决定商品的消费量。生产者根据利润的大小决定商品的生产量。在价格的调整之下,生产者生产的商品等于消费者消费的商品,也就是供需平衡。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具体地讲就是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微观经济学讨论的是个人,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是国家。中间缺个环节就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没有讨论的“产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就是《资本论》,三卷《资本论》的灵魂就是第二卷所分析的两个产业,马克思称之为生产资料部门和生活资料部门。毫无疑问,《资本论》弥补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缺失的中间环节——产业。我的《马克思中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以《资本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科。《马克思中观经济学》既不分析微观经济学的个人行为,也不分析宏观经济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是分析了产业,也就是生产资料部门和生活资料部门。因此《马克思中观经济学》**地修补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缺失的环节。但是《马克思中观经济学》是一本纯学术著作,书里面用了大量的数学论证了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因此整本书从第三章开始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极其晦涩难懂。为了推广《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的概念,并且增加阅读量,我又写了这本《马克思中观经济学:拯救世界的经济学:普及版》。这本书适合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社会大众阅读。


目标读者  地域、年龄、职业及聚集渠道等

给老百姓看的经济学,通俗易懂,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几分钟就能看懂,隐藏在各种繁杂乱象底下的真相,一眼就能看透。给决策者提供的一个“抓手”,为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目录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