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经典:〈共产党宣言〉解读彩图注释版 | ||
| 定价 | 90.00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5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
| 装帧 | 01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ZH9787010193694 9787010131566 | |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 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产 阶级的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 然灭亡和共产主义 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 所有制,共产主义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 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 彻底的决裂。
共产主义的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本次文库本在原来译本的基础上拟增加《 共产主义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论述摘选以及《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上述增加文献多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 版,2009年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未收录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已出卷次尚未收录,中央编译局发稿时会重新校订译文。
<重温经典>本书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的意义,并结合《共产党宣言》的原文对其思想内涵作了详尽的解读,对这一伟大经典著作产生的条件、阐述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以及对当今时代的启示作了深入的分析。本书对《共产党宣言》既有分章节的导读,又有整体的解读,同时配插了大量和正文相关的珍贵历史图片和资料链接,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读懂悟透《共产党宣言》,深入理解其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书名:共产党宣言
书号:9787010131566
丛书名: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著作单行本
单价:32元
作者:马克思 恩格斯 著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开本:16开 平装
基本信息
书名:《重温经典——〈共产党宣言〉解读(彩图注释版)》
作者:韩云川
ISBN:978-7-01-019369-4
定价:58.00元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厚重感,让人一上手就感觉到了分量。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讲究,不是那种光滑得反光的高光纸,而是稍微带点纹理的哑光纸,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其中一册的彩图注释部分,排版得极其用心。那些历史场景的插图和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肖像,配上细致的图注,让原本略显晦涩的理论背景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在你身边,边走边讲解,而不是生硬地丢出一堆年代和地名。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文本的尊重。对于初次接触这个宏大理论体系的读者来说,这种视觉辅助简直是至关重要的敲门砖,它成功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人愿意沉下心去探索其核心思想,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吓退。总而言之,从物质层面来看,它完全称得上是一套值得收藏的入门级精品。
评分读完这套书的“解读”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冷峻、遥远的政治文献,拉回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语境中进行了重新审视。解读的作者显然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院派说教口吻,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略带批判性的视角,去分析“宣言”中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演进的内在逻辑。比如,书中对“异化劳动”的阐释,不再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而是巧妙地关联到了当代互联网经济下,信息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复性、非创造性劳动困境。这种“古为今用”的阐释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时效性和冲击力。它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邀请读者参与到一场关于权力结构、生产关系和阶级冲突的当代思辨中去。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挖掘出与当下社会热点相呼应的隐喻,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经济生态。
评分关于“重温经典”的这部分内容,其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对比视角。它并非直接提供原文的翻译,而是穿插了大量对文本发表后一百多年间,世界范围内各个流派对《宣言》的反应和诠释的梳理。这种编排方式非常高明,它创造了一个多维度的对话空间。读者在阅读某一句核心论断时,紧接着就能看到后世不同的解读路径——有的强调其革命的急迫性,有的则侧重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这种多角度的呈现,避免了单一解释带来的教条化风险,反而凸显了这部文本本身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它让我意识到,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并非因为它提供了唯一的答案,而是因为它提出了最尖锐、最根本的问题,并持续激发着后人去辩论和深化理解。这套书没有试图“终结”讨论,而是成功地“点燃”了讨论的火花。
评分我一直对那种只翻译原文、不做任何注释的书籍感到无从下手,因为面对一些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术语或典故,没有即时解释,阅读的流畅性会大打折扣。但在这套书的注释体系中,我发现它非常注重细节的“精确性”。它不仅仅解释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这类显而易见的内容,更深入到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特定阶段所使用的特定词汇进行考据,有时甚至会对比德文原版的细微差异。这种严谨的态度,对于真正想深入研究文本原意的读者来说,是无价之宝。它像一位一丝不苟的史学家,为每一个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都铺设了坚实的历史和语言学地基。读起来会有一种踏实感,知道自己所理解的每一个概念,都有可靠的学术支撑,而不是基于二手转译的模糊印象。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套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的“可读性”与“深度”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不是那种只能束之高阁,偶尔翻阅以彰显品位的“精装书”,而是真正鼓励你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用便利贴标记重点的“工作用书”。彩图和注释的穿插,极大地缓解了长时间阅读纯文本带来的认知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打破了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有印象——认为那是艰涩、古板、脱离实际的。这套书用一种非常现代化的出版语汇,证明了即便是最基础的政治哲学经典,也能以一种引人入胜、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对于渴望系统了解思想史脉络,但又害怕被晦涩语言劝退的年轻一代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和持续探索的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