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网络犯罪二十讲
定价:78.00元
作者:喻海松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1879431
字数:368千
页码:3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网络犯罪二十讲》针对网络犯罪的刑事政策、具体类罪、证据收集以及网络犯罪中的其他疑难重点问题,精心挑选了多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深入实务,进行了专题分析,对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实务部门和具体办案人员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犯罪作为较为新型的犯罪,数量和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客体、侵害利益等均比较特殊,这对办理网络犯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共二十讲,针对网络犯罪的刑事政策、具体类罪、证据收集以及网络犯罪中的其他疑难重点问题,精心挑选了多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深入实务,进行了专题分析,对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实务部门和具体办案人员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D一讲 网络犯罪的态势与刑事对策的调整
第二讲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
第三讲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第四讲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第五讲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第六讲 网络犯罪刑事诉讼的现实困境与司法应对
第七讲 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
第八讲 网络犯罪案件的初查与跨地域取证
第九讲 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与审查判断
第十讲 网络犯罪的其他程序问题
第十一讲 网络游戏外挂程序犯罪
第十二讲 公民个人信息网络犯罪
第十三讲 网络盗窃犯罪
第十四讲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第十五讲 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犯罪
第十六讲 考试**网络犯罪
第十七讲 僵尸网络与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犯罪
第十八讲 非法删除交通违章信息犯罪
第十九讲 “黑广播”“伪基站”犯罪
第二十讲 淫秽电子信息犯罪
作者简介
喻海松,1980年生,湖南新邵人。法学学士(2003年,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硕士(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7年至2009年在德国马普外国刑法暨国际刑法研究所访学。现任*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主要从事刑事司法解释起草和参与立法机关有关刑事立法工作。先后执笔起草《*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10〕3号)、《*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19号)、《*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4〕10号)、《*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7〕10 号)、《*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网络云盘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牟利行为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法释〔2017〕19号)等多部涉网络犯罪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自2009年以来,参与刑法、刑事诉讼法修改和有关刑事立法解释制定的研究工作。独著《刑法的扩张》(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11月版)、《文物犯罪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16年6月版)、《环境资源犯罪实务精释》(法律出版社2017年1月版);在《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目录
凡例
D一章网络犯罪的刑事对策
D一讲网络犯罪的态势与刑事对策的调整
一、网络犯罪的态势与刑事对策的调整
二、网络犯罪刑事对策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第二章网络犯罪的实体问题
第二讲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
一、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的立法规定与司法解释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定罪量刑
三、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定罪量刑
四、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的定罪量刑
五、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定罪量刑
六、掩饰、隐瞒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控制权的处理
七、单位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的处理
八、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共同犯罪的认定
第三讲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增设
二、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法律适用疑难
第四讲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增设
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法律适用疑难
第五讲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增设
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律适用疑难
第三章网络犯罪的程序问题
第六讲网络犯罪刑事诉讼的现实困境与司法应对
一、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的难点
二、《网络犯罪程序意见》的制定
三、《刑事电子数据规定》的制定
第七讲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
一、刑事案件管辖的一般规定
二、《刑事诉讼法解释》关于网络犯罪案件管辖的规定
三、《网络犯罪程序意见》关于网络犯罪案件管辖的规定
第八讲网络犯罪案件的初查与跨地域取证
一、网络犯罪案件的初查
二、网络犯罪案件的跨地域取证
第九讲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与审查判断
一、电子数据的法定地位确立
二、电子数据的一般规定
三、电子数据的收集与提取
四、电子数据的移送与展示
五、电子数据的审查与判断
第十讲网络犯罪的其他程序问题
一、网络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制
二、涉众型网络犯罪的证明规则
第四章网络犯罪的实务问题
第十一讲网络游戏外挂程序犯罪
一、非法生产、销售网络游戏外挂程序的案件
二、非法生产、销售网络游戏外挂程序的定性争议
三、非法生产、销售网络游戏外挂程序的处理
第十二讲公民个人信息网络犯罪
一、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态势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沿革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应对
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适用疑难
第十三讲网络盗窃犯罪
一、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定性
二、利用互联网盗窃公私财物的处理
第十四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迅速蔓延与刑事对策调整
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律适用的实体问题
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律适用的程序问题
第十五讲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犯罪
一、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泛滥与刑事规制困境
二、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犯罪的立法修改
三、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犯罪的法律适用疑难
第十六讲考试**网络犯罪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考试**犯罪的态势
二、考试**犯罪的立法完善
三、考试**犯罪的法律适用疑难
第十七讲僵尸网络与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犯罪
一、僵尸网络犯罪的处理
二、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犯罪的处理
第十八讲非法删除交通违章信息犯罪
一、非法删除交通违章信息犯罪的案件
二、非法删除交通违章信息犯罪的定性争议
三、非法删除交通违章信息犯罪的定性见解
第十九讲“黑广播”“伪基站”犯罪
一、“黑广播”“伪基站”犯罪的蔓延态势与定性争议
二、“黑广播”“伪基站”相关罪名的修改完善与司法解释
三、“黑广播”“伪基站”犯罪的法律适用疑难
第二十讲淫秽电子信息犯罪
一、淫秽电子信息及相关数量的认定
二、淫秽电子信息犯罪主观方面及共同犯罪的认定
三、淫秽信息电子犯罪的其他法律适用疑难
一本好书,即使我还没有读过,但光是它的名字就足以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网络犯罪二十讲》——这个名字简洁明了,却又蕴含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实践价值。我尤其看重“二十讲”这个表述,它意味着内容会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既有宏观的理论框架,又不乏具体案例的剖析。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在网络安全领域摸索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及时的强心针。我设想,这本书会从网络犯罪的起源和发展讲起,梳散开来,可能涉及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赌博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社会问题。更让我期待的是,书名中的“法律出版社”字样,这让我相信这本书一定拥有严谨的法律视角,会从法律法规、定罪量刑、证据收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厘清网络犯罪的界限,指明法律的边界。喻海松这个名字,我之前虽未耳闻,但结合“法律出版社”和“网络犯罪”这两个关键词,我大胆推测作者定是一位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学者,其见解定然独到而深刻。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感受知识的力量,武装我的头脑,为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分在数字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网络犯罪二十讲》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作为一名关注社会发展和法律进步的读者的强烈共鸣。我倾向于认为,这本书会以一种系统性的梳理方式,将网络犯罪的方方面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设想,这本书的结构可能相当清晰,或许会从网络犯罪的定义、特征、成因入手,然后延展到各种具体的犯罪类型,比如黑客攻击、网络诈骗、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赌博等等。更令我期待的是,作为一本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它必然会对网络犯罪的法律定性、证据收集、定罪量刑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解析。喻海松先生的名字,虽然我还不熟悉,但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位在网络犯罪领域有着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的专家。我希望通过阅读此书,能够对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危害性以及侦查打击的难度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学习到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
评分作为一个对法律前沿领域充满求知欲的读者,我对《网络犯罪二十讲》这本书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其核心内容——网络犯罪,并且“二十讲”的结构暗示了一种系统性、条理性的知识传达方式。我设想,作者喻海松先生,必定是位在网络法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他将带领我们一步步探寻网络犯罪的复杂世界。从技术的层面,或许会有对各种网络攻击手段的细致描绘,例如SQL注入、DDoS攻击、病毒传播的原理;从法律的层面,则会深入分析这些行为如何被界定为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我尤其感兴趣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涉及一些新兴的网络犯罪,比如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深度伪造的诈骗,或者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进行非法交易。作为一本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我坚信它将具备严谨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能够为我们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法律指导。读完此书,我期望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并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防范和应对。
评分我是一位对信息安全和法律交叉领域颇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网络犯罪二十讲》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这本书会以一种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二十个与网络犯罪紧密相关的主题。或许,它会从网络犯罪的定义和历史演变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诸如数据窃取、身份盗窃、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欺凌等各种具体犯罪行为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网络安全法》、《刑法》中关于网络犯罪的条款,以及最新的司法解释。喻海松这个名字,我尚未有幸了解其学术背景,但“法律出版社”的品质保证,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一定是经过严谨审视和高度专业的。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包含大量的案例研究,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印证法律条文的适用,这对于我们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了解网络犯罪世界的一扇窗,让我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这个复杂而又日益重要的领域。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网络犯罪各个方面的著作,而《网络犯罪二十讲》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对“二十讲”的设计充满好奇,它预示着作者将以一种清晰、结构化的方式来呈现内容,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我猜想,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可能专注于网络犯罪的定义、分类以及犯罪动机的分析,从宏观上构建起对网络犯罪的认知框架。接着,很可能会针对当前社会上频发的一些典型网络犯罪类型,比如电信诈骗、网络钓鱼、勒索软件攻击等等,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法律解读。我尤其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黑客技术、暗网交易以及数字取证等方面的深入讲解,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是理解和打击网络犯罪的关键。喻海松这个名字,虽然我不太熟悉,但“法律出版社”的出版背景,足以让我对其内容的可信度和专业性抱有极高的期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不仅学到网络犯罪的知识,更能了解法律在这个领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