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球畅销1000 000册的德国经典育儿系列
为父母架起一座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
德国经典育儿系列,共有四册:《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
每个孩子在个人能量需求上的差异很大,他们与生俱来的真实纯正的内在调节系统会完美地指导他们直接照自己的能量需求而吃。
在孩子的吃饭的问题,父母能做的是:
一、决定给孩子吃什么——根据健康饮食的基础供应食物;
二、决定何时吃——培养宝宝规律的饮食时间;
三、决定如何吃——吃饭时应有的规矩;
但是,以下权力一定要交给宝贝们:
一、面对满桌的食物,是否要吃
二、决定要从你准备的食物中吃多少。
让孩子聆听体内声音,拥有对食物的自主权,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第一步。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
如果自宝宝出生后,日夜颠倒的睡眠,已让你备受疲劳轰炸
如果你希望尽快找对方法、有效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果你想尽早拯救全家人的睡眠,唤回曾经那个活力四射的家
那么,这本书便是给你量身定做的“秘密武器”!作者的观点旗帜鲜明,给出的方案科学有效且立竿见影:
· 6个月宝贝的生物钟已发育完全,每个健康的孩子自6个月大都能学会好好睡觉;
· 贯彻“睡眠学习计划”,通常可以让孩子在两天到两个星期内学会独自入睡,且能 “一觉到天明”;
· 实行“睡眠学习计划”,绝不是抛下孩子不理,而是在帮助孩子学习他本应会做的事——不被干扰地睡觉;
· 对于不同的睡眠问题,还有“暂停法”、“角色扮演”、“故事疗法”等多种方法供父母选择,新手爸妈可以依照自家宝宝情况,找出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处方。
越早贯彻“睡眠学习计划”,越早为宝宝和全家迎来一个甜美安宁的夜晚!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
· 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够学会哪些规矩?
· 如何避免孩子为了争取注意而反抗?
· 父母喜欢做出哪些反应,但却无效?
· 为什么父母带有敌意的反应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针对这些问题,本书作者明确指出——不愉快的要求和必要的限制确实会让孩子经常觉得受到批评。因此,让孩子学好规矩,需要父母:
· 下达指示要明确;立下规矩要做到;与孩子订约要及时
· 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留时间主动多关注孩子;
· 赋予孩子更多责任,表达你对孩子的信任,多注意孩子的优点!
· 你慈爱的关怀和信任能大大帮助他作出自己的决定和负起责任。
《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两个箱子:
“我想”箱子——这个箱子里放着孩子们想要的一切,备受孩子们欢迎;
“我必须”箱子——这个箱子里包含那些有意义、会让他们受益但他们常常不情愿做的事情;
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必须清楚: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哪些仅仅是他想要的?
智慧的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而非有求必应。
除此之外,新手父母还必须明白:
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真正有益的教育是必须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其他人——即使是父母——也有自己的需求。
内容简介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
本书作者结合真实有趣的实例和大量的科学研究,告诉父母如何按照孩子的年龄,把“好好吃饭规则”转换成实际的行动要诀。
父母必须明白:孩子吃得多的未必长得壮,吃得少未必体力差!但孩子如果总是能开开心心地吃,随心所欲地吃,而且吃健健康康的食物,必定会营养均衡、身体健康又活泼!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
这本讲解孩子睡觉的书从基本的睡眠知识入手,从科学角度为父母讲解了宝宝的睡眠过程,缓解了育儿父母们不必要的焦虑;并且还针对宝宝切实存在的各类睡眠问题,提供了被无数父母实践过的“睡眠学习计划”和“暂停法”、“角色扮演”、“故事疗法”等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父母尽早让孩子能每晚安睡。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
作者在书中用真实的案例和科学的语言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不守规矩,如何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教给孩子学会该学的规矩,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逐步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在爱和规矩中成长为自信又谦卑的人。这本书是每一位年轻父母必读的育儿经典之作。
《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
倔强孩子的对抗行为、急躁孩子的冲动行为、腼腆孩子的分离恐惧……面对孩子形形色色的行为问题,初为父母者该如何应对?是无论何事,都与孩子斗智斗勇,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底?还是一味心疼孩子,只要孩子高兴,一切随孩子心愿?孩子令不行、禁不止时,父母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日常的冲突演变成亲子对抗,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本书针对0-8岁孩子的“行为问题”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一本带给父母勇气的书,当父母真正学会给孩子们所需要的,而非他们想要的时,育儿便不再那么难了!全书案例丰富,操作性较强,是年轻父母育儿必备。
目录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
作者的话
台湾人气妈妈博主试用心得
第一章 吃饭是紧张还是有趣?
想想小时候
● 童年晚餐
● 我家的经验
儿科门诊的案例
吃饭的重要规则!
● 小规则大效果
父母对吃饭应有的认识
孩子的“内在调节系统”
● 克拉拉·戴维斯的孤儿实验
●“超市饮食”的动物实验
● 创造好条件
● 小孩子,大行家
是胖是瘦,教育或遗传?
● 遗传扮演何种角色?
● 生病了才会吃得少
● 结论
太胖还是太瘦,看成长曲线怎么说?
● 太矮或太高?
● 太轻或太重?
● 成长减缓或加速
● 不对劲的成长曲线
● 结论
营养学轻松学,孩子需要哪些养分?
● 拿父母做榜样
● 什么是“健康食物”?
● 端什么食物上桌?
● 健康饮食新知
● 为什么脂肪太多有坏处?
● 为什么碳水化合物有好处?
● 蛋白质,简单!
● 各种“食物金字塔”
● 红绿灯食物金字塔
●平常就应用食物金字塔
重点整理
第二章 餐桌成为战场?
当父母管太多时
“不准吃太多!”
● 删除甜食和点心
● 野蛮的限制
● 命令节食
● 用遵守规则取代施加压力
“多吃点!”
● 强迫喂食
● “你不爱我!”
● 厨房标语
● “不吃青菜就没有点心!”
● 更多招数
● 压力或招数都没用
● 为什么父母管太多
重点整理
当父母管太少时 97“听命”做饭
毫无节制的饮食
● 方式
重点整理
第三章 每个年纪都好好吃饭
前6个月:全靠吸吮
婴儿吃什么?
● 母乳
● 婴儿奶粉
何时及如何喂宝宝?
● 如果你喂母乳
● 偏见和事实
● 如果宝宝吃配方奶粉
● 妈妈和宝宝各司其职
● 喝奶和睡觉
重点整理
6~12个月:过渡到与家人共餐
可以喂辅食了吗?
● 可以用汤匙了吗?
● 辅食的顺序是什么?
与家人共餐
● 提供支持
● 让孩子主导
● 唤起好奇心
● 体重不会过重
重点整理
1~6岁:“我不是小宝宝了!”
端什么食物上桌?
● 1~6岁的孩子好好吃饭的诀窍
用餐气氛如何?
● 吃饭时避免权力斗争
● 赋予信任,促进独立
● 设定界限
重点整理
学龄儿童:定型期
深化学习
● 解释规则
● 让学龄儿童好好吃饭
重点整理
第四章 特殊问题
当饮食失衡时
体重过重:太多养分滞留体内
● 生活方式造成差异
● 多重算胖?
● 如何帮助胖孩子?
饮食失调--当身体失去控制
● 厌食症
● 暴食症
● 预防饮食失调
重点整理
当食物致病时
消化不良
● 过敏
● 对食物的其他不良反应
● 治疗和预防
● 需要时加以预防
当食物“留不住”时:腹泻及呕吐
● 防止脱水!
● 遵守规则
● 结语
重点整理
厨房标语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
《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
精彩书摘
孩子的“内在调节系统”
孩子真的与生俱来就有自己正确挑选食物,同时正确控制食量的能力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调查显示,许多父母并不信任孩子。他们很难被说服,需要我们提供确切的证据。放心,真的有证据。
●克拉拉·戴维斯的孤儿实验
克拉拉·戴维斯(Clara Davis)医生在1928年针对孩子的吃饭问题做了一项实验。她接了 3个孤儿到她的儿童医院,3个孩子当时都只有7~9个月大。在此之前,他们全都是接受全哺乳。实验是这样的:为每人每餐都提供10道不同的菜,长达6个月之久。这10道菜包括肉、内脏、鱼、谷物、鸡蛋、水果和蔬菜,有生食,也有熟食,但都未经加工(没有面包、面条),没有混合烹煮(没有汤),而且尽可能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料理。吃饭时会有护士在,但他们仅仅负责观察并将剩下的食物称一称重量。小朋友们甚至还可以自己用手抓东西吃。
6个月后,这3个孩子在发育、体重、外表、活力等各方面都是好状态,显然他们自己已搭配出了理想的饮食组合。即便是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他们的饮食组合也十分令人满意。
但是,我们是否由此可以推断,孩子天生就拥有自己挑选适量的、正确的食物的能力呢?并不尽然。你是否注意到,在这些孩子的菜单里完全看不见冰激凌、巧克力、蛋糕、薯条、糖这些东西,也就是说,他们只能接触到富含营养价值的食物。
虽然他们从这些食物中挑选出了能保证他们理想发育的正确食物,没有一个人吃得太少、太多或者偏食,但是如果将超市的那些美味也一起提供给他们的话,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现在要再进行这样的实验是不可能了,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推断出结果,因为许多调查都证实:儿童天生就爱吃甜食,所以,他们很可能更喜欢糖、巧克力和冰激凌这些东西,而不会选择其他更有营养但无糖的食物。因此,高糖、高油的加工食品,会让食欲、体重与能量补给三者之间的完美平衡开始动摇。
●“超市饮食”的动物实验
关于甜食,科学家曾用动物做过实验。动物通常都不会吃得过量,只要它们得到适当的饲料,即使供给过多,它们也会自己控制。但动物也爱甜食,比如健康的老鼠,从来都不会吃得太少。在一项实验中,老鼠得到了一份丰富的“超市食物”,里面有饼干、巧克力、香肠、花生酱和奶酪。这些幸运的老鼠无法克制自己,总是吃得太多。比起正常进食的同伴,它们吃下了平常两倍以上的量。无限制地供应糖分和脂肪,让它们“忘记”了生存下去需要的是什么,以及需要多少。
●创造好条件
如果放任孩子摄取含有糖分、油脂与用这两种原料加工过的食品,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体重过重。这个结论一点儿也不令人意外,有趣的是这个结论与我们的好好吃饭规则很契合。
*如果允许孩子自己来决定食量,且他有多元充足的食物选择时,他们不可能吃得太少。
*限制摄取甜食和油腻的食物,否则将影响人体的正常需求,发生吃得太多或者偏食的情形。
所以,身为父母,必须决定把哪些菜肴端上桌,而端上餐桌的应该是多样化又富含营养价值的食物,而不是油腻和过甜的食物。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挑选正确的食物,也才可以完全自行决定要不要吃以及要吃多少。在这个前提下,他便拥有了天生的、按照需求去调节如何吃饭的本能。他会吃得很充足,而且不会吃下太多。
●小孩子,大行家
婴幼儿比儿童和成人摄取营养要容易控制得多,为什么?只要孩子还接受哺乳,就说明你所供应的养分很理想。孩子可以决定要喝多少,饿了,吃奶,饱了,休息,就这么简单。而妈妈根本不需要清楚知道宝宝吃奶的量。
幼儿虽然已经会挑食,但会优先选择认识的食物,不会被广告或减肥的念头影响。他们的食量仍是完美地由饥饿与饱足感来调节的。
“大份”实验
1991年,曾有人对 2~5岁之间的幼儿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这些孩子都住在家里,即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每天吃3顿饭及3次点心。每天的食物多样而均衡,偶尔也会出现甜点。特殊之处是每次都得到“双份”,而且他们可以自行决定要吃多少。
实验再度证明,孩子吃下的正好是他们所需要的量,他们不会“暴饮暴食”,虽然每餐的量很不平均,有时候几乎什么都不吃,有时候吃很多,但是每天的总量都差不多。如果他们有一餐吃得特别多,下一餐可能就会不吃。孩子完美调节的能力实在令人羡慕,可惜人越长大就会越受外界的影响。
成人的饮食行为
成人的饮食习惯真的很复杂,光是挑选食物就有很多不同的偏好,受到诸如口味、文化、传统、习惯、预算、好奇、审美、健身、健康,以及取得食物的难易度和烹调的方便度等的影响。身体对食物需求的那股内在的声音,往往会被这些林林总总的因素所掩盖。
至于食量,我们会控制自己在饿的时候进食,饱了就停下来吗?大部分时候我们也经常对内在需求的声音充耳不闻,例如,我们会基于礼貌、无聊、忧伤,甚至习惯而吃;会因为盘子空了、觉得自己太胖,或没时间吃饭而不吃。外在因素常常“掌控”我们的饮食行为,使我们不再根据需求,本能地调节自己吃什么以及吃多少。
但是,即使是成人也无法完全摆脱内在调节系统的掌控,尤其当我们想完全断绝食欲时,它就会巧妙地破坏计划。那些曾经进行过低卡节食计划的人,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在进行这类节食计划时,身体对营养需求与食物摄取的调节已经失效,取而代之的是靠强大的意志力来限制卡路里摄取。你的身体会对这项改变产生反应,内在调节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救命啊!食物不足!饥荒!”可能是你的意志力够强,终于瘦了几公斤下来。
但越激进节食,越可能发生下面的这种情形:一旦停止节食,身体会马上注意到:“饥荒过去了!立刻补回来,为下一次的饥荒做储备!”你的调节系统还不知道,其实21世纪的现代社会已经没有饥荒。于是你的体重急速反弹,甚至比节食前还严重,这就是恶名昭著的“溜溜球效应”(yo-yo effect)。由此可见,激进的外力操控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我们竟然以为自己知道得比孩子更多,还要规定他们该吃多少!
聪明的小劳拉
劳拉的故事将让我们看到,婴儿的内在调节系统与内在声音运作得多么完美。
劳拉是个 6个月大的婴儿。由于劳拉是吃配方奶粉,所以她的妈妈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吃的量。她的妈妈非常惊讶,劳拉根本吃不完营养表格里建议的量,她吃得很少,体重增加得也比大部分同年龄的婴儿要慢。
虽然小劳拉很健康而且活力十足,但是她的妈妈还是很担心,于是在牛奶里加入了速溶麦片。妈妈认为,如果孩子吃得那么少,就应该吃得更营养才对。但是劳拉面对这瓶热量更充足的牛奶时,吃得更少了。也就是说,劳拉所摄取的卡路里总量还是维持不变。当她的内在声音说“够了”,她就不喝了。劳拉的内在声音发挥出好的功效。她可以完全依赖它,其实,她的妈妈也可以。
是胖是瘦,教育或遗传?
为什么劳拉这么瘦小?邻居家的同龄小男生几乎是她的两倍重。为什么劳拉吃得比他少?这是受教育还是遗传的影响?
● 遗传扮演何种角色?
从1985 年起,多特蒙德市儿童饮食研究所就开始进行研究,来探讨儿童的饮食行为。他们长期观察3 个月到6 岁的儿童每天的食量。研究结果发现,食量差异完全来自遗传。有些“正常”的婴儿每天喝不到600 克的母乳,有些则喝超过900 克。3 岁孩子的差距更大:每天进食500 克的孩子跟每天进食1000 克的同样正常。
所以,孩子需要多少营养来帮助成长发育,从出生起就不一样了,光看
德国实用育儿经典系列(珍藏版)(套装共四册) 中信出版社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