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 正版 金錢整理:只要收拾存摺、冰箱和另一半/市居愛/先覺 港台原版 繁体

预定 正版 金錢整理:只要收拾存摺、冰箱和另一半/市居愛/先覺 港台原版 繁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理财
  • 储蓄
  • 生活
  • 家居
  • 人际关系
  • 台湾图书
  • 港台原版
  • 繁体
  • 金钱管理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拓特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9861343013
商品编码:28146667143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金錢整理:只要收拾存摺、冰箱和另一半,錢會自然流向你

  • 作者:  
  • 譯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134301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0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其實你不是沒有錢,只是錢到處散落,所以才會看不見。
    日本人氣理財顧問教你不需面對數字,不必省吃儉用禁絕購物的神奇理財方法,
    只要著手整理七個金錢通道,你不僅會變得有錢,人生也將從此改變!

    萬物皆漲,唯獨薪水凍漲!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當每個月被帳單追著跑,
    現實生活壓得每個人喘不過氣……到底該如何終結「貧庸」?

    曾經失業、生病、為錢所苦差點吃土,
    卻成功改善3500個以上家庭財務狀況的日本人氣理財顧問,
    首次公開讓你的生活從此翻轉的金錢整理計畫──

    ◎整理皮夾
    皮夾反映你的心。錢財每天出入的皮夾,是容易散亂的金錢通道。
    ◎整理存摺
    你有幾本存摺?不使用的存摺一直沉睡在抽屜深處,就連「存在」本身都被遺忘。
    ◎整理冰箱
    乍看之下會覺得與金錢沒有什麼關係,但小心,金錢會在冰箱中腐壞!
    ◎整理記事本
    別再死命記帳,只要在記事本裡寫下「三件事」,你一定存得了錢。
    ◎整理負債
    你有徹底檢查過每月帳單嗎?資費過高的手機費、理賠內容重複的壽險、申辦了卻很少看的有線電視……這些固定扣款,都是負債。
    ◎整理住家
    從一個人的家裡,可以窺見他對金錢的態度。你知道越住越有錢的三法則是什麼嗎?
    ◎整理另一半
    全世界的老婆看到老公的花錢方式,都會忍不住想抱怨。但想糾正老公行為的想法,其實隱藏巨大陷阱……

    不是教你單純的數字計算、記帳、不消費,而是提供你一種讓生活過得更豐富燦爛的提案。

    收拾七個金錢通道,就是重新贏回人生的企圖。

    各界推薦

    ▎筆記女王 Ada
    ▎整理達人、《零雜物》作者 Phyllis
    ▎知名財經暢銷作家 施昇輝              

    推薦

    環境與物品正是反應著我們的心,整理環境等於整理我們的心。
    當我們將皮夾、存摺、冰箱和另一半整理乾淨,就能清楚掌握自己的生活。
    書中內容淺顯易懂,容易上手,我推薦這本《金錢整理》給不知道錢為什麼存不起來的人。─筆記女王 Ada  

    零雜物後,啟動金錢整理。我想,我應該會持之以恆地執行下去。也衷心希望大家都能藉由這本書,學會如何透過整理金錢來整理人生。─整理達人、《零雜物》作者 Phyllis

    對於一向追求簡單生活的我來說,這是一本讀來莞爾,又心有戚戚焉的好書。我曾說理財有三部曲,分別是存錢、投資,和花錢。但這本書的作者提醒我還有一件該好好做的事,就是「找錢」。從哪裡下手呢?就從每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開始吧!─知名財經暢銷作家 施昇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市居愛


    日本人氣理財顧問,至今為止已輔導超過3500位主婦,成功改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

    1976年出生於神奈川縣。2個孩子的母親,婦女生活輔導顧問公司mother me負責人。

    31歲時因育兒與工作的壓力導致健康狀態下滑,引發梅尼爾氏症(天氣一冷就天旋地轉,且會出現眩暈、耳鳴和低頻聽障等症狀)。同時間先生的公司受金融海嘯影響而破產,體驗到夫妻都沒有工作又帶著孩子的恐懼。

    在看不見未來的不安中,發現透過整理「金錢的通道」,就能自然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累積財富。後來確立了自己的方法論,開始把這個方法告訴周遭的人,使越來越多人學會如何在理財前懂得「金錢整理」,消除對未來的不安,並博得好評。

    由於懷著「打造一個任何人都能兼顧育兒、家事與實現夢想的世界」的理想,創設mother me,展開解決家庭主婦金錢煩惱的顧問與創業支援諮詢活動。

    譯者簡介

    林詠純


    台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

    現為專職日文譯者,在翻譯此書期間也照作者介紹的方式試著整理冰箱,發現其實丟掉過期食物感覺還滿好的,因為冰箱裡冰著一堆早已不能吃的東西,無形中對自己也是壓力。

    譯有《一天付36萬去幫他提公事包,為什麼大家搶著做?》《杜拉克過時了,然後呢?:貼近時代脈動的管理學》《霸氣:孫正義衝向未來的領導學》等書。

    目錄

    〈推薦序〉不起眼之處,常有想不到的財富\施昇輝
    〈推薦序〉零雜物後,啟動金錢整理\Phyllis

    序  章 金錢有「通道」
    ?6?4金錢「通道」雜亂無章,難怪沒錢
    ?6?4漏財,是指什麼樣的狀態?
    ?6?4留意「通道」而不是「存款餘額」
    ?6?4亂糟糟的皮夾與搞不清餘額的存摺
    ?6?4除了賺錢之外,金錢整理更重要
    ?6?4懂金錢整理,數學白痴也能超有錢
     
    第1章 整理皮夾──皮夾反映你的心
    ?6?4「今天」的皮夾創造「未來」的存款
    ?6?4厚厚的皮夾,到底都裝些什麼?
    ?6?4皮夾只放五張卡
    ?6?4皮夾是危險場所?
    ?6?4皮夾變亂的徵兆
    ?6?4小鈔放在前面會破財
    ?6?4請不要輕視零錢
    ?6?4確定卡片與錢幣的固定位置
    ?6?4整理皮夾後,吉田太太的改變
     
    第2章 整理存摺──一人一本就好
    ?6?4你有幾本存摺?
    ?6?4讓存錢變簡單的存摺管理七守則
    ?6?4整理存摺後,松本太太的改變
     
    第3章 整理冰箱──透過一週採買清單減少伙食費
    ?6?4讓伙食費大幅減少的方法
    ?6?4金錢會在冰箱中腐壞
    ?6?4自然降低伙食費的五步驟
    ?6?4整理冰箱後,藤本太太的改變

    第4章 整理記事本──寫下三件事,就存得了錢
    ?6?4就算勤記帳,也存不了錢
    ?6?4記事本是「金錢的預言書」
    ?6?4寫下三件事,就能整理記事本
    ?6?4寫下「領錢的日子」
    ?6?4寫下每個月的特殊花費預算
    ?6?4整理記事本後,齊藤太太的改變
     
    第5章 整理負債──七天內一口氣整理好
    ?6?4每個月零零總總的扣款
    ?6?4整理「看不見的花費」
    ?6?4利息的真面目
    ?6?4戰勝負債的兩種障礙
    ?6?4貸款還剩多少?
    ?6?4成功減少房貸,怎麼辦到?
    ?6?4與銀行協商的技巧
    ?6?4現在立刻取消「循環信用」
    ?6?4「保險」也會成為負債?
    ?6?4你有徹底檢查過帳單嗎?
    ?6?4整理負債後,加納太太的改變
     
    第6章 整理住家──越住越有錢的三法則
    ?6?4家裡亂七八糟,難怪破財
    ?6?4掌握三大法則,就能打造聚財的家
    ?6?4逛賣場時的心理活動
    ?6?4不節約,也能減少水電費的方法
    ?6?4整理住家後,佐藤太太的變化
     
    第7章 整理老公──他花錢的「原因」是什麼?
    ?6?4氣死人……老公又亂花錢了!
    ?6?4如果夫妻的金錢觀不同……
    ?6?4想用金錢換取的價值,因人而異
    ?6?4讓老公開始存錢的「一句話」
    ?6?4整理老公後,田邊太太的改變
     
        整理金錢,就是整理人生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主题的图书简介,不涉及您提到的那本书的内容: 《寂静的交响:时间、记忆与存在的迷宫》 作者: 艾略特·凡斯沃斯 出版社: 蓝光石印书局 出版年份: 2024年 页数: 588页 装帧: 精装,附插画地图与手稿摹本 --- 内容简介 《寂静的交响》是一部横跨哲学思辨、历史追溯与个人沉思的宏大叙事,旨在探讨人类经验中最核心、却又最难以捉摸的两个维度:时间与记忆的本质。本书并非一部线性的历史编年史,而是一场深潜于存在肌理之下的结构性探索,作者艾略特·凡斯沃斯以其深厚的古典学功底和敏锐的当代洞察力,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知识迷宫,引导读者审视我们如何感知、记录乃至重塑自身存在的连续性。 全书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宏大篇章:“时间的断裂与循环”、“记忆的沙漏与棱镜”,以及“存在的回响:未完成的叙事”。 第一部分:时间的断裂与循环 凡斯沃斯首先挑战了我们对“线性时间”的固有认知。他从古代文明对日晷、星盘的依赖开始,追溯了从苏美尔泥板到牛顿力学中对“均匀流逝”的理解如何塑造了现代社会的运作模式。然而,作者随后引入了大量跨学科的论证,指出这种线性结构在人类心理经验中往往是脆弱且易变的。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非同步时间”的概念。通过对“永恒瞬间”(Kairos)与“量化时间”(Chronos)的辩证分析,凡斯沃斯展示了在极端的恐惧、狂喜或沉思状态下,时间感如何被压缩或无限拉长。他引用了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探讨了“当下”的形而上学意义——“当下”并非仅仅是两个无限的端点(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分割点,而是一个充满潜在能动性的、具有内在深度的空间。 一个关键的章节聚焦于“历史的复现性”。作者细致考察了文化记忆如何将看似已经结束的事件重新带入当代,无论是通过祭祀仪式、建筑形态,还是被遗忘的法律条文。他论证,时间并非一条单向河流,而更像一个复杂的编织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纤维不断地交错、缠绕,有时甚至在关键节点上形成无法解开的结。 第二部分:记忆的沙漏与棱镜 如果时间是经验的容器,那么记忆就是定义这个容器形状的决定性力量。《寂静的交响》的第二部分,将焦点从客观的时间流转向主观的记忆建构过程。 凡斯沃斯细致剖析了记忆的不可靠性,将其比喻为一个“不断自我重写的档案库”。他区分了“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与“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但更着重于“情感锚点”对记忆重塑的驱动作用。他分析了创伤如何将记忆固化,使其在时间长河中保持一种近乎凝固的状态,但同时也揭示了修复过程如何依赖于对这些记忆进行“再叙事”——即用新的语言和意义去重新框架过去的事件。 本部分还引入了“集体遗忘”的概念。作者考察了在政治动荡、殖民历史或技术快速迭代背景下,社会如何系统性地选择性地放弃或压制某些历史片段。他引用了法国哲学家皮埃尔·诺拉关于“记忆场域”(Lieux de Mémoire)的理论,并将其扩展到数字领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哪些信息被算法优先展示,哪些信息则悄然沉入数字的深渊,成为了新的“遗忘的纪念碑”。 作者对记忆的物理载体也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从羊皮纸上的墨水到电子芯片上的比特流,他追问:当载体消亡时,记忆的本质是否还能存续? 第三部分:存在的回响:未完成的叙事 最后一部分将时间与记忆的探讨提升至存在的层面。凡斯沃斯认为,人类的“自我”正是通过不断地将时间组织成有意义的叙事片段(即记忆)而得以构建的。因此,我们本质上是“未完成的故事”。 他探讨了“期待”在存在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即使是模糊的)反过来定义了我们当下的行动和记忆的选择。作者深入分析了艺术创作——尤其是音乐和建筑——如何试图捕捉和表达这种超越日常经验的、瞬间即永恒的感受。例如,一首巴赫的赋格曲如何通过严谨的数学结构模拟了时间的循环与交织,而一座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如何通过其垂直向上延伸的线条,对抗着时间的侵蚀。 本书的结论部分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或许真正的智慧并不在于完全理解时间或完全掌握记忆,而在于学会与这两种不确定性共存,学会在“寂静”中聆听时间本身的低语。凡斯沃斯鼓励读者停止追逐“完美”的历史或“准确”的回忆,转而拥抱我们作为不断生成、不断修正的叙事者的身份。 《寂静的交响》是一部需要读者投入心神、反复品味的著作。它挑战了我们对现实的直觉,提供了一套精密的工具,用以解析我们生命中最基础的维度。对于任何对哲学、历史、心理学或艺术理论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都将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智力旅程。 --- 读者群体推荐: 哲学系学生、历史研究者、心理分析爱好者、以及所有对时间、记忆和自我构建有深刻思考的普通读者。 装帧特色: 本版特别收录了作者手绘的时间轴草图与他本人对中世纪时间观手稿的解读,装帧设计采用沉稳的深靛色封面,烫印着抽象的螺旋纹路,旨在营造一种既古老又永恒的阅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性强到令人拍案叫绝。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某些理财入门书,开篇就一堆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深谙“润物细无声”的道理,他把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一个个清晰可辨的小模块,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为你搭建一个稳固的知识阶梯。我记得我最开始接触这本书时,对其中的一些生活习惯的梳理有些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老生常谈。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那些所谓的“老生常谈”背后,其实隐藏着精妙的系统性思维。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这种深层的认知重塑,才是它最宝贵的地方。特别是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仿佛作者的手一直牵着你的衣角,引导你走出迷雾,到达豁然开朗的彼岸。这种行云流水的阅读体验,真的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然后合上书本,久久沉思。

评分

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种带着年代感的印刷质感,一下子就让人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在一家有点旧的独立书店里偶然翻到它的,当时就被书名里那种直白的、带着点生活哲学的味道给吸引住了。它不像现在市面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成功学书籍,倒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拿在手里,纸张的触感、油墨的味道,都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老朋友的私房话。装帧上那种简约而不失力量的排版,也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本身的尊重。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字体选择的粗细变化,在阅读过程中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不会让人感到视觉疲劳,反而随着文字的推进,心情也跟着起伏。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像是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温润、醇厚,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最深刻的道理,这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好书所具备的特质。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风格,非常适合那些在快节奏生活中感到有些迷失方向的都市人群。它没有给你提供一个速成的“灵丹妙药”,相反,它要求你付出耐心和时间,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秩序。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将一些人类共同面对的困境——比如信息过载、目标模糊——用一种极具操作性的方式进行了梳理。当你翻开它的时候,你不会感到压力,只会感到一种被理解的慰藉。那种对生活细节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人读后会由衷地感叹:“原来生活中的这些小事,竟然可以被这样系统地梳理和优化。”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整理的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意识地生活、如何与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达成和解的心灵地图。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说实话,带有一种强烈的地域色彩,但绝不是故作姿态的“方言腔”,而是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生活智慧,那种只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才能孕育出的坚韧和务实精神。我第一次读到某个关于家庭决策的案例时,那种描绘的场景和对话方式,让我瞬间穿越到了一个我熟悉却又陌生的生活场景中。作者在塑造人物和描述事件时,那种毫不做作的真诚感,让人倍感亲切。他没有把那些复杂的家庭关系和财务困境浪漫化或戏剧化,而是用一种近乎新闻报道般的冷静,剖析了其中的症结所在。这种克制的表达,反而让情感的冲击力更加持久。它不像那些纯粹的理论著作,读完后感觉像是上了一堂枯燥的讲座,这本书更像是围坐在老邻居家的客厅里,听长辈娓娓道来的人生经验,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远超其售价所体现的。它给我的最大触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整理”的全新视角。以前我总觉得整理是和“扔东西”、“断舍离”挂钩的,带着一种牺牲感和痛苦。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整理提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将其视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构建过程。它强调的不是“失去”,而是“选择”和“聚焦”。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笔调非常富有启发性,他总能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细节,引申出关于时间管理、资源分配乃至人际关系的核心原则。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跳跃能力,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惊喜。每读完一个观点,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现状,这种即时的自我对照和反思,是很多畅销书无法给予的深度反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