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46.00
作者: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振华集团(昆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1-01 上架日期: 199001 征订号:30176
版次:第一版页数:194装帧:平膜开本:大32开① 印张:6.500
ISBN:15112·30176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代号;3.基本规定;4.检测评估;5.上部结构养护;6.下部结构养护;7.抗震设施;8.人行地下通道;9.隧道;10.附属设施养护;11.城市桥梁安全防护;12.养护工程的检查及验收。
作为一名长期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摸爬滚打的工程师,我拿到这本《CJJ 99-2017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时,心里其实是抱着一种期待又略带忐忑的心情的。期待是因为我知道,一套成熟的技术标准对于提升工作效率、规范操作流程、保障工程质量有多么重要,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直接与“生命线”打交道的从业者来说,标准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更是至关重要。拿到书后,我立刻翻阅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炼的条文、清晰的图表,以及在章节安排上所体现出的系统性。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空泛,而是直击核心,从桥梁的检测、评定,到加固、修复,再到日常的维护管理,几乎涵盖了桥梁全生命周期的养护需求。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对于一些常见病害的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指导。比如,在裂缝处理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几种修补材料,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裂缝的成因分析、检测手段,以及根据裂缝宽度、深度、长度等参数选择最适宜的修补工艺和材料,并且还附带了详细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一线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能够有效避免很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提高养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评分我一直觉得,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技术的进步往往离不开标准的更新和完善。这本《CJJ 99-2017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它并非仅仅是对过往经验的简单总结,而是融入了近年来行业内的一些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比如,在智能检测和监测方面,标准中提到的一些应用,比如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应力、变形情况,并结合大数据分析进行预警,这无疑是桥梁养护向智能化、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我注意到,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可能也参考了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桥梁养护理念,力求在技术层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点从其细致的分类和深入的探讨中可见一斑。举例来说,在防腐蚀方面,标准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涂刷防腐涂料,而是对不同腐蚀环境下的防护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甚至对一些新型的防腐蚀技术也有所提及。这让我感到,标准在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城市桥梁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也为我们工程师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评分作为一个在设计院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更多地是从一个“预防为主”的角度来审视一本技术标准。这本《CJJ 99-2017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给我的感觉是,它在强调“治已病”的同时,也同样重视“未病先防”。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桥梁的耐久性和可维护性,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养护体系中,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欣慰。在标准中,我看到了很多关于桥梁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桥梁病害的发生。比如,它会详细说明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应该如何选择钢筋的防腐蚀等级,或者如何在混凝土配合比中考虑耐久性指标。这种从源头抓起的思路,对于提升桥梁的整体寿命,减少后期养护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标准中对日常检查的频次、内容、以及记录方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这种“未雨绸缪”的意识,正是我们行业所急需的。
评分我是一名在施工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图纸和规范来施工。对于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本好的技术标准,应该是操作性强的,能够让我们看得懂、用得上。这本《CJJ 99-2017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在很多章节,它都提供了清晰的流程图、施工示意图,以及详细的作业指导。比如,在进行桥面防水层施工时,它不仅列出了需要使用的材料,还详细说明了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要点,包括材料的配比、涂刷的厚度、接缝的处理等等,甚至还配有现场施工的照片,直观地展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些基层技术人员来说,是极大的帮助。它让我们在工作中更有底气,能够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减少因理解偏差或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质量问题。此外,标准中对于安全生产的强调,以及一些关键环节的风险提示,也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评分当我翻阅这本《CJJ 99-2017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时,脑海中浮现的是无数座在城市中默默承载着交通重任的桥梁。这些桥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安全和发展。这本标准,就如同是守护这些桥梁的“健康手册”。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桥梁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和等级划分的详细方法。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桥梁打个分数,而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检测手段,比如外观检查、荷载试验、无损检测等,来全面了解桥梁的实际状况,并根据检测结果,为桥梁的养护和加固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一点对于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更科学地分配有限的养护资源,优先处理那些最需要关注的桥梁。同时,标准中对于不同类型桥梁(如混凝土桥、钢桥、组合桥等)的养护特点和差异化要求,也体现了其全面性和针对性。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桥梁养护并非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需要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采取最合适的策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