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舟山群岛新旧地名录
定价:88.00元
售价:59.8元,便宜28.2元,折扣67
作者:王建富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02798697
字数:
页码:5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地名犹如人名,需要对每个特定的个体进行区分。这种区分,首先来自于人们对某个区域或某个地方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实体特征的认知。因此,地名往往表现为一种特有的语词。这个特有的语词,因不同的种族、人群和地域的语言习惯、生活方式而有很大的不同,是特定的文化现象,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所谓的地名文化就是包括了地名的语词文化和地名所指代的地域或地理实体的文化。品读地名,就能从中挖掘出不同的文化现象和人文血脉。地名与内政外交、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交往息息相关,每个人每天都在不由自主地使用地名。在和平安宁时期,地名较传说、建筑等文化现象更具稳定性。地名的演变,就像是历史变迁的“记录仪”,刻录了不同的文化气息,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生动影象。
本书为深入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全面查清地名基本情况,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服务,以舟山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地名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各类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尝试着开展了新旧地名对照研究,形成了《舟山群岛新旧地名对照录》(不包括行政区域名称和群众自治组织辖区名称),以此为舟山地名文化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这本关于舟山群岛的记录,光是看到书名就让人心头一紧,仿佛能闻到海水的咸味和渔家特有的气息。我一直对那些散落在东海之上的岛屿充满好奇,它们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历史变迁的活化石。这本书既然是“新旧地名录”,想必是下了大功夫去梳理那些被时间冲刷或被时代更迭所遗忘的旧称,与今日的称谓进行对比和考证。我能想象作者在田野调查时,是如何穿梭于各个岛屿之间,与年迈的渔民或老一辈的居民交谈,记录下那些口口相传却鲜有文字记载的珍贵信息。这种工作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保存了一种地方的“记忆”和“身份认同”。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地理、民俗文化乃至海洋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极其重要的参考资料。我期待它不仅仅是罗列地名,更能在每个地名背后,挖掘出一段鲜活的故事,比如某处礁石为何得名、某个渔村的迁移史,或者某一名称背后蕴含的航海术语或神话传说。如果内容详实,对比清晰,这本书的学术和文化意义将远远超出一本简单的地名汇编。
评分读完这本厚厚的“新旧地名录”的引言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对待这份土地的深厚情感和近乎偏执的严谨态度。那种对细节的执着,简直让人肃然起敬。它不是那种蜻蜓点水的旅游指南式介绍,而是深入骨髓的扎根于地理和人文的田野报告。特别是它对那些“消逝中的地名”的处理方式,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很多古老的地名,连带着其背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语境,正迅速地被吞噬。这本书就像是为这些即将逝去的名字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的纪念碑,让后世的我们知道,曾经的东海之滨,是如何被先辈们命名的、如何被认知和使用的。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地名演变与行政区划调整之间的关联分析,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重心的转移。能够将这些复杂的社会变迁,通过地名的细微变化展现出来,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洞察力。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风格,传递出一种朴实而厚重的学术气息,完全没有当代出版物常见的浮夸设计。它更像是一本老派的、需要静下心来逐字研读的工具书,但正是这种朴素,反而更加凸显了内容的重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同音异写、或者含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地名时的审慎态度,它不像是一锤定音的权威发布,而更像是一场基于多方证据的“学术辩论”。这种开放性的态度,鼓励读者——特别是本地的读者——参与到对这些历史遗存的讨论和再确认中来。它让地理知识不再是冰冷的坐标,而是充满争议、充满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我甚至想象,这本书如果能配合高精度的历史地图集一起阅读,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旧时的航道与今日的海岸线交织对比,那种时空错叠的震撼感,是任何现代导航软件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之前对舟山群岛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渔业和海岛风光上,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揭示了这片海域在古代的战略重要性,以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之一的角色。很多地名并非只是渔民的日常指代,而是涉及军事瞭望点、盐场的分布,甚至是古代对外贸易的停泊口岸。通过这些地名的变迁,我仿佛触摸到了不同朝代更迭时,中央政权与地方岛屿之间互动、博弈的历史脉络。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小小的岛屿,都曾承载着宏大的国家叙事。书中对一些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地名(比如涉及祭祀或禁忌的命名)的解读,尤其引人入胜,这部分内容让我对海岛居民的信仰体系和宇宙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地理学范畴,进入了文化人类学的领域。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构建这个地名体系时,非常注重地域方言对发音和词义的潜在影响。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在岛屿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方言的固执往往是地名保留旧貌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收集了多少名字,更在于它如何解释这些名字在不同时期、不同族群中的“生命力”和“流动性”。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一些外来地名如何被本土化改造的案例非常感兴趣,这反映了文化交流中“适应”与“抵抗”的复杂过程。如果内容中包含了对这些地名所关联的物产和渔场变迁的侧面描述,那这本书的价值会再次翻倍,因为它暗示了地理环境的变动是如何驱动人类语言和聚落形态的演化的。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的、充满文化野趣和历史深度的宝藏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