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
| 作者: | 人民日报评论部 |
| 市场价: | 49.00 |
| ISBN号: | 9787511554246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准确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
| 目录 | |
| 敬民篇 3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 /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7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发挥亚太引ling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9-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2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7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55……略 修身篇 59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等文中引用 63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5-91……略 笃行篇 9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9 /行百里者半九十。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01-123……略 劝学篇 127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9 /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1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3-147……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5 / 国虽大,好战必亡。 —— 《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7-181……略 廉政篇 185 /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9 /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91-209……略 法治篇 213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5 /法者,治之端也。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217 / 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9-229……略 辩证篇 233 /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5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7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239-259……略 历史篇 263 /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5 /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7 /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9-281……略 文学篇 285 /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在二〇一七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9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1-317……略 319 / 主要参考文献 329 / 后记 |
《旧时光里的老物件》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奇妙的“时空错位感”。它不是一本严肃的文物志,而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的“物语百科”。作者的笔法极其细腻温情,将每一个平凡的旧物——比如一枚生锈的钥匙、一只缺了角的搪瓷杯、一本泛黄的火柴盒——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一段被遗忘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气味”的描摹,比如描述樟脑丸和陈年旧皮箱混合的味道,瞬间就把我拉回了童年外婆家的阁楼。这种怀旧的情绪是如此真实可感,它没有刻意煽情,只是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捕捉,自然而然地唤醒了读者内心深处对逝去岁月的眷恋。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深得我心,每一页旁边都配有精美的钢笔插画,线条简约却又极富神韵,让人在文字的海洋里得到了视觉的休憩。阅读它,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缓慢的下午茶,品味着时间的沉淀。如果你也对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小东西怀有特殊情感,这本书绝对是你的“精神家园”。
评分这本《红星闪耀时》简直是本年度的阅读惊喜!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那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一群年轻的革命者如何在绝境中燃起希望的火种。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那种在理想与现实、忠诚与彷徨之间的挣扎,被细腻地捕捉了下来。读的时候,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和硝烟的味道,感受到他们衣衫褴褛却目光坚定的样子。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山洪般磅礴,时而又似涓涓细流,缓缓渗入心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沉浸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尤其是关于“长征”那几章,作者没有采用传统宏大叙事的窠臼,而是聚焦于几个普通士兵的视角,通过他们对饥饿、寒冷和分离的微观体验,反而更深刻地折射出了历史的厚重。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那种略带泛黄的纸张,仿佛自带一种历史的温度,让人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是一曲关于信念与牺牲的赞歌,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对那一代人的敬意油然而生。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星辰大海的彼岸》,绝对是近年来少有的能让人捧卷沉思的哲学随笔集。作者的文笔极其老辣而又不失灵动,他探讨的主题跨越了古今中外,从柏拉图的洞穴说,到当代信息爆炸下的“注意力稀缺”,逻辑链条之严密,令人拍案叫绝。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个体能动性”的重新定义,他挑战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社会观念,提出了很多尖锐却又充满洞察力的观点。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窗外放空几分钟,整理思绪。这不是那种读起来轻松愉快的读物,它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考验着读者的耐心和理解力。不过,每一次攻克一个复杂的论点,那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感,是其他小说或散文难以比拟的。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许是某些章节的行文略显晦涩,需要反复研读才能捕捉到作者的真正意图,但这或许也是其价值所在——它拒绝迎合肤浅的阅读。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真正提升思维层次的佳作,推荐给所有不满足于既有答案的思考者。
评分我最近读的这本关于“极简主义生活实验”的指南,简直像是为我这种长期处于信息过载和物质焦虑中的现代人量身定做的解药。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实用且不带说教,她不是空谈“断舍离”的口号,而是详尽地记录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被各种“囤积癖”困扰的人,逐步转型为一名有意识的消费者和生活规划者。书中的章节结构非常清晰,从衣橱的整理到数字生活的清理,每一步都有具体的行动指南和反思记录。我特别欣赏她强调的“意义先行”原则,即在丢弃任何东西之前,都要问自己“它对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计算空间。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将极简主义推向极端或教条化,而是强调了“适度”和“定制化”。阅读完后,我立刻动手清理了书架上一些从未翻阅的书籍,过程虽然有些挣扎,但最终收获的清爽感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整理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重新掌控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心法秘籍。
评分这本名为《深海之歌》的科幻史诗,其想象力的广度和深度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作者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逻辑自洽的未来海洋文明。不同于许多科幻小说热衷于太空探索,这本书将舞台设置在了被冰封的地球深处,那里的光影、生物和生态系统完全颠覆了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故事围绕着一个发现远古信号的探险队展开,随着他们深入黑暗,所揭示出的真相不仅是外星文明的遗迹,更是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全新猜想。语言上,作者的词汇量极其丰富,尤其在描述那些深海生物的形态和发光机制时,充满了瑰丽的生物学细节,仿佛读的是一本披着小说外衣的深度海洋生物学报告。情节的悬念设置极其高明,每一个章节末尾都留下一个引人入胜的钩子,让人欲罢不能,几乎是连夜赶完了它。这本书的成功,在于它成功地将硬科幻的严谨性与史诗叙事的浪漫主义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读完后感觉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拓展了好几英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