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2(第二辑)【平装版】

习近平用典2(第二辑)【平装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民日报评论部 著
图书标签:
  • 习近平
  • 用典
  • 政治
  • 文化
  • 时事
  • 语言学
  • 典故
  • 中国政治
  • 领导人
  • 当代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锐凡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54246
商品编码:27617005904
包装:平装版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30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作者: 人民日报评论部
市场价: 49.00
ISBN号: 9787511554246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类型: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准确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目录
敬民篇
3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 /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7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发挥亚太引ling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9-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2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7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55……略

修身篇
59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等文中引用
63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5-91……略

笃行篇
9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9 /行百里者半九十。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01-123……略

劝学篇
127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9 /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1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3-147……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5 / 国虽大,好战必亡。
—— 《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7-181……略

廉政篇
185 /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9 /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91-209……略

法治篇
213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5 /法者,治之端也。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217 / 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9-229……略

辩证篇
233 /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5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7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239-259……略

历史篇
263 /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5 /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7 /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9-281……略

文学篇
285 /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在二〇一七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9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1-317……略

319 / 主要参考文献
329 / 后记

《明代书画鉴赏指南》 本书是一部系统性、权威性的明代书画鉴赏专著。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涌现出众多名家大师,创作出大量传世杰作。然而,由于历史久远、风格多样、伪作泛滥等原因,明代书画的鉴赏并非易事。本书旨在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收藏家、研究者提供一套科学、严谨、实用的鉴赏方法和理论依据,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明代书画的艺术精髓,提升鉴赏能力。 一、 时代背景与艺术思潮 明代(1368-1644)历经近三百年,期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生巨大变化,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政治上的稳定和统一,市民阶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对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宋明理学的影响仍在,但同时,对人性解放、个体价值的关注也逐渐抬头。这些时代背景与思潮,共同塑造了明代书画的独特面貌。 文官集团与士人画: 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严厉打击元末士人,但很快又重用文官,士大夫阶层再次成为文化艺术的主导者。他们秉承文人画的精神,强调个人情趣、笔墨意趣,追求“逸格”。本书将详细梳理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及其艺术风格,如文徵明、唐寅、沈周等,分析他们如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融于笔墨之中。 吴门画派的崛起与繁荣: 以苏州为中心的吴门画派,是明代画坛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大家,以及后续的陆治、唐解元等,共同构筑了吴门画派的辉煌。本书将深入剖析吴门画派的艺术特色,如题材的广泛性(山水、人物、花鸟)、笔墨技法的精湛(勾勒、皴染、设色)、意境的营造(清雅、闲适、幽远),以及其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浙派与院体的延续与演变: 浙派作为继承宋代院体画传统的画派,在明代初期依然保持着重要地位。戴进、吴伟等浙派名家,以其粗犷豪放的笔墨、雄浑的气势,开创了“院体”的新格局。同时,宫廷画院也继续存在,吸引了大量画家。本书将探讨浙派的艺术风格特征,如“斧劈皴”、“雨点皴”等,并分析其与院体画在继承与创新上的联系与区别。 晚明艺术的多元化与个性化: 晚明时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和市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艺术创作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具个性的特点。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对画坛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倡导“南北宗论”,强调“以书入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同时,以徐渭、陈淳为代表的“写意花鸟画”大师,以其恣意汪洋的笔墨、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成为写意花鸟画的新高峰。本书将重点解析董其昌的绘画理念及其“墨戏”风格,并深入研究徐渭、陈淳等人“泼墨写意”的创新意义。 二、 书法艺术的辉煌 明代书法,在继承晋唐宋代书法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帖学依旧盛行,但行书、草书的创作更为活跃,涌现出一批具有个人风格的大家。 “二王”的继承与发扬: 明初的宋克、宋璲等人,在继承“二王”书法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帖学”的集大成者: 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将帖学推向高峰,他们的书法精炼典雅,笔力雄健,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个性化书风的兴起: 晚明时期,在社会思潮的解放影响下,书法的个性化特征更加突出。徐渭以其狂放不羁的笔墨,将草书推向极致;傅山则以“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理念,创作出极具力量感的书法作品。 行书与草书的繁荣: 明代行书、草书的创作尤为活跃,涌现出大量名作,如祝允明的《古诗》、文徵明的《行书诗卷》等,本书将对这些代表性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笔法、结构、章法上的特点。 三、 绘画鉴赏的核心要素 鉴赏明代书画,需要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笔墨语言的解读: 笔墨是绘画的灵魂。本书将详细讲解明代画家如何运用线条、墨色、皴法来表现物象的形态、质感、神韵。例如,文徵明的“细笔勾勒”与戴进的“粗笔勾勒”有何不同?沈周的“米点皴”与范宽的“雨点皴”有何演变?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揭示不同画家独特的笔墨风格。 构图与章法的分析: 构图是画面的骨架,章法是画面的整体布局。本书将分析明代画家如何运用“经营位置”,通过虚实相生、疏密得当、长短错落的构图方式,营造出画面的气势与意境。例如,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在明代的运用,人物画中的“群像构图”的特点,花鸟画中的“散点透视”的巧妙之处。 色彩的运用与品鉴: 明代绘画在色彩运用上,既有传统的青绿、浅绛,也有写意画中的水墨淡彩,以及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油画技法(虽然油画在明代尚属早期,但已有接触)。本书将分析不同题材、不同流派的绘画在色彩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色彩如何烘托主题、表达情感。 题材与意境的理解: 山水、人物、花鸟是明代绘画最主要的题材。本书将深入探讨不同题材的绘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例如,山水画中的“士人情怀”、“隐逸情结”;人物画中的“历史故事”、“世俗生活”;花鸟画中的“吉祥寓意”、“文人雅趣”。如何透过画面,感受画家所要传达的意境,是鉴赏的关键。 风格的辨析与流派的区分: 明代画坛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本书将帮助读者掌握辨别不同画派、不同画家风格的技巧,如吴门画派的清雅秀丽,浙派的雄浑苍劲,晚明写意画的恣意奔放。通过对这些风格特征的梳理,读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明代书画艺术的多样性。 四、 伪作辨识与真伪鉴别 明代书画作品存世量大,其中不乏伪作、仿作。本书将提供一套实用的伪作辨识方法,帮助读者避免“打眼”。 纸墨颜色的判断: 纸张的年代、墨色的浓淡、颜色的老化程度,都是重要的判断依据。 笔墨技法的辨析: 伪作往往在笔墨上露出破绽,无法达到原作的神韵。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伪作在笔墨上的常见问题。 款识与印章的考证: 款识、印章的真伪、字体、大小、位置等,都是重要的鉴别信息。 题材与风格的对照: 伪作往往题材选择不当,或风格与该时期、该画家不符。 流传有绪的考证: 了解一件作品的流传历史,有助于判断其真伪。 五、 著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本书将挑选明代最具代表性的书画家,对其艺术生涯、艺术风格、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赏析。 山水画家: 沈周(《庐山高图》)、文徵明(《衡山高致图》)、唐寅(《溪山行旅图》)、仇英(《金谷园图》)、董其昌(《墨竹图》)等。 人物画家: 唐寅(《唐寅点秋香图》)、仇英(《汉宫春晓图》)、陈洪绶(《九歌图》)等。 花鸟画家: 徐渭(《墨葡萄图》)、陈淳(《花卉图》)、林良(《雪景图》)等。 书法家: 祝允明(《祝允明草书诗卷》)、文徵明(《行书诗》)、王宠(《行书诗》)、徐渭(《草书诗》)等。 每一位艺术家,都将从其生平、艺术思想、风格演变、代表作品入手,结合高清图片,进行深入的讲解,力求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明代书画艺术的魅力。 六、 结语 《明代书画鉴赏指南》的出版,希望能够成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探索明代书画艺术世界的得力助手。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实践,相信读者能够逐渐领悟明代书画的精髓,培养敏锐的鉴赏力,真正欣赏到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书画艺术。本书不仅是对明代书画艺术的梳理与介绍,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次深度回溯与解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旧时光里的老物件》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奇妙的“时空错位感”。它不是一本严肃的文物志,而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的“物语百科”。作者的笔法极其细腻温情,将每一个平凡的旧物——比如一枚生锈的钥匙、一只缺了角的搪瓷杯、一本泛黄的火柴盒——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一段被遗忘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气味”的描摹,比如描述樟脑丸和陈年旧皮箱混合的味道,瞬间就把我拉回了童年外婆家的阁楼。这种怀旧的情绪是如此真实可感,它没有刻意煽情,只是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捕捉,自然而然地唤醒了读者内心深处对逝去岁月的眷恋。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深得我心,每一页旁边都配有精美的钢笔插画,线条简约却又极富神韵,让人在文字的海洋里得到了视觉的休憩。阅读它,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缓慢的下午茶,品味着时间的沉淀。如果你也对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小东西怀有特殊情感,这本书绝对是你的“精神家园”。

评分

这本《红星闪耀时》简直是本年度的阅读惊喜!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那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一群年轻的革命者如何在绝境中燃起希望的火种。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那种在理想与现实、忠诚与彷徨之间的挣扎,被细腻地捕捉了下来。读的时候,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和硝烟的味道,感受到他们衣衫褴褛却目光坚定的样子。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山洪般磅礴,时而又似涓涓细流,缓缓渗入心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沉浸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尤其是关于“长征”那几章,作者没有采用传统宏大叙事的窠臼,而是聚焦于几个普通士兵的视角,通过他们对饥饿、寒冷和分离的微观体验,反而更深刻地折射出了历史的厚重。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那种略带泛黄的纸张,仿佛自带一种历史的温度,让人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是一曲关于信念与牺牲的赞歌,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对那一代人的敬意油然而生。

评分

我最近翻阅的这本《星辰大海的彼岸》,绝对是近年来少有的能让人捧卷沉思的哲学随笔集。作者的文笔极其老辣而又不失灵动,他探讨的主题跨越了古今中外,从柏拉图的洞穴说,到当代信息爆炸下的“注意力稀缺”,逻辑链条之严密,令人拍案叫绝。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个体能动性”的重新定义,他挑战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社会观念,提出了很多尖锐却又充满洞察力的观点。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窗外放空几分钟,整理思绪。这不是那种读起来轻松愉快的读物,它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考验着读者的耐心和理解力。不过,每一次攻克一个复杂的论点,那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感,是其他小说或散文难以比拟的。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许是某些章节的行文略显晦涩,需要反复研读才能捕捉到作者的真正意图,但这或许也是其价值所在——它拒绝迎合肤浅的阅读。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真正提升思维层次的佳作,推荐给所有不满足于既有答案的思考者。

评分

我最近读的这本关于“极简主义生活实验”的指南,简直像是为我这种长期处于信息过载和物质焦虑中的现代人量身定做的解药。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实用且不带说教,她不是空谈“断舍离”的口号,而是详尽地记录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被各种“囤积癖”困扰的人,逐步转型为一名有意识的消费者和生活规划者。书中的章节结构非常清晰,从衣橱的整理到数字生活的清理,每一步都有具体的行动指南和反思记录。我特别欣赏她强调的“意义先行”原则,即在丢弃任何东西之前,都要问自己“它对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计算空间。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将极简主义推向极端或教条化,而是强调了“适度”和“定制化”。阅读完后,我立刻动手清理了书架上一些从未翻阅的书籍,过程虽然有些挣扎,但最终收获的清爽感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整理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重新掌控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心法秘籍。

评分

这本名为《深海之歌》的科幻史诗,其想象力的广度和深度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作者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逻辑自洽的未来海洋文明。不同于许多科幻小说热衷于太空探索,这本书将舞台设置在了被冰封的地球深处,那里的光影、生物和生态系统完全颠覆了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故事围绕着一个发现远古信号的探险队展开,随着他们深入黑暗,所揭示出的真相不仅是外星文明的遗迹,更是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全新猜想。语言上,作者的词汇量极其丰富,尤其在描述那些深海生物的形态和发光机制时,充满了瑰丽的生物学细节,仿佛读的是一本披着小说外衣的深度海洋生物学报告。情节的悬念设置极其高明,每一个章节末尾都留下一个引人入胜的钩子,让人欲罢不能,几乎是连夜赶完了它。这本书的成功,在于它成功地将硬科幻的严谨性与史诗叙事的浪漫主义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读完后感觉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拓展了好几英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