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商少明主编刘瑛,汪云,黄丽红副主编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店铺: 泰州姜堰新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0168
商品编码:26993174550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7-01
页数:312
字数:537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无机及分析化学》(D三版)是在倪静安、商少明、翟滨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D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无机及分析化学》(D三版)重点对四大化学平衡重新进行了梳理,既做到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平衡部分的有机统一,又体现了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处理方法的不同、要求的不同。每章内容后增添了“视窗”,让感兴趣的学生通过网络链接扩充知识视野。绪论以及主要课外阅读文献中引入了相关的视频公开课以及MOOC网址,充分发挥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辅助作用,体现了现代的学习已经是网络化、立体化的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D三版)适用于高等学校工科近化学类专业,如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科学,以及农、林、医等院校,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网络教育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绪论 1 0.1 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 0.2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4 0.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4 D1章 定量化学分析概述 6 1.1 定量分析概述 6 1.1.1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与方法的选择 6

绪论 1

0.1 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

0.2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4

0.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4

D1章 定量化学分析概述 6

1.1 定量分析概述 6

1.1.1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与方法的选择 6

1.1.2 测定结果的表示与物质组成的量度 8

1.1.3 滴定分析法概述 11

1.2 误差与数据处理 13

1.2.1 误差的分类 13

1.2.2 误差的表示方法 14

1.2.3 误差的减免 17

1.2.4 实验数据的处理 18

1.3 有效数字 23

1.3.1 有效数字的位数 23

1.3.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24

1.3.3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24

习题 25

D2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初步 28

2.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28

2.1.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8

2.1.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9

2.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2

2.2 化学反应的方向 33

2.2.1 化学反应的自发过程和熵变 33

2.2.2 吉布斯(Gibbs)自由能 35

2.3 化学反应速率 38

2.3.1 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38

2.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0

2.3.3 反应速率理论 43

2.4 化学平衡 45

2.4.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45

2.4.2 标准平衡常数K  45

2.4.3 多重平衡规则 47

2.4.4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47

2.4.5 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变 48

2.4.6 化学平衡的移动 49

习题 54

D3章 酸、碱与酸碱平衡 57

3.1 酸碱质子理论与酸碱平衡 57

3.1.1 酸、碱与酸碱反应的实质 57

3.1.2 酸碱平衡与酸、碱的相对强度 59

3.2 酸碱平衡的移动 61

3.2.1 稀释定律 61

3.2.2 同离子效应 62

3.2.3 其他因素 62

3.3 组分的分布与浓度的计算 63

3.3.1 分布分数与分布曲线 63

3.3.2 组分平衡浓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65

3.4 溶液酸度的计算 67

3.4.1 溶液酸度计算的一般方法 67

3.4.2 酸碱质子理论中的代数法 68

3.5 溶液酸度的控制与酸碱指示剂 73

3.5.1 酸碱缓冲溶液 73

3.5.2 酸度的测试与酸碱指示剂 76

3.6 酸碱滴定法 79

3.6.1 强碱滴定强酸 79

3.6.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80

3.6.3 多元酸(或多元碱)、混酸的滴定 81

3.6.4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82

习题 84

D4章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平衡 87

4.1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87

4.1.1 溶度积与溶解度 87

4.1.2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因素 89

4.2 分步沉淀、沉淀的转化 95

4.2.1 分步沉淀 95

4.2.2 物质的分离 97

4.2.3 沉淀的转化 98

4.3 沉淀的形成与纯度 99

4.3.1 沉淀的类型与沉淀的形成 99

4.3.2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101

4.3.3 获得良好、纯净沉淀的主要措施 102

4.4 沉淀分析法 103

4.4.1 称量分析法 103

4.4.2 沉淀滴定法 105

习题 106

D5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108

5.1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J电势 108

5.1.1 氧化数与氧化还原反应 108

5.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10

5.1.3 原电池与电J电势 113

5.2 影响电J电势的主要因素 117

5.2.1 能斯特方程式 117

5.2.2 条件电J电势 119

5.3 电J电势的应用 121

5.3.1 判断原电池的正、负J,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121

5.3.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与次序 122

5.3.3 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124

5.3.4 计算有关平衡常数和pH 值 126

5.3.5 元素电势图 127

5.4 氧化还原滴定法 129

5.4.1 对滴定反应的要求及被测组分的预处理 129

5.4.2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29

5.4.3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132

5.4.4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136

习题 137

D6章 配合物与配位平衡 141

6.1 配合物与螯合物 141

6.1.1 配合物及其组成 141

6.1.2 螯合物 143

6.1.3 配合物的命名 145

6.2 配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146

6.2.1 配位平衡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46

6.2.2 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151

6.3 配位滴定法 154

6.3.1 滴定曲线和滴定条件 154

6.3.2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157

6.3.3 提高混合体系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58

6.3.4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161

习题 162

D7章 原子结构 164

7.1 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 164

7.1.1 原子的玻尔模型 164

7.1.2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167

7.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168

7.2.1 薛定谔方程和原子轨道 168

7.2.2 四个量子数 169

7.2.3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170

7.3 原子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72

7.3.1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72

7.3.2 元素周期系 177

7.3.3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79

习题 183

D8章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186

8.1 共价化合物 186

8.1.1 价键理论 186

8.1.2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的几何构型 189

8.1.3 分子轨道理论 192

8.2 配位化合物 196

8.2.1 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96

8.2.2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空间构型 196

8.2.3 外轨型配合物与内轨型配合物 198

8.2.4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磁性 199

8.3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200

8.3.1 分子的J性和变形性 200

8.3.2 分子间作用力 201

8.3.3 氢键 202

8.4 离子化合物和晶体结构 204

8.4.1 离子键的形成及特征 204

8.4.2 离子晶体 205

8.4.3 离子J化 208

8.4.4 其他晶体 210

习题 213

D9章 p 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216

9.1 氟、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216

9.1.1 通性 216

9.1.2 卤素单质 217

9.1.3 卤化氢和氢卤酸 218

9.1.4 卤化物 219

9.1.5 含氧酸及含氧酸盐 219

9.1.6 卤素离子的鉴定 223

9.2 氧、硫及其化合物 224

9.2.1 通性 224

9.2.2 氢化物 224

9.2.3 硫的重要含氧化合物 226

9.2.4 微量元素——硒 228

9.3 氮、磷、砷、锑、铋及其化合物 228

9.3.1 通性 228

9.3.2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229

9.3.3 磷及其重要化合物 232

9.3.4 砷、锑、铋的重要化合物 234

9.4 碳、硅、锡、铅及其化合物 236

9.4.1 通性 236

9.4.2 碳的重要化合物 237

9.4.3 硅的含氧化合物 238

9.4.4 锡、铅的重要化合物 239

9.5 硼、铝及其化合物 240

9.5.1 硼的重要化合物 241

9.5.2 铝的重要化合物 242

习题 243

D10章 s 区、d 区、ds 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246

10.1 s区元素 246

10.1.1 通性 246

10.1.2 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247

10.2 d区元素 252

10.2.1 通性 252

10.2.2 钛的重要化合物 254

10.2.3 铬的重要化合物 255

10.2.4 锰的重要化合物 257

10.2.5 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 260

10.3 ds区元素 264

10.3.1 通性 264

10.3.2 铜族元素 265

10.3.3 锌族元素 269

10.4 钠、镁、钙、锌、铁等金属元素在生物界的作用 272

习题 274

D11章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277

11.1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277

11.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与物质颜色的关系 277

11.1.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279

11.1.3 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280

11.2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281

11.2.1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281

11.2.2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282

11.2.3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284

11.3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286

11.3.1 标准曲线法 286

11.3.2 高含量组分的测定——示差法 286

11.3.3 多组分分析 287

习题 288

D12章 常用分离方法 290

12.1 萃取分离法 290

12.1.1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290

12.1.2 萃取效率和分离因数 291

12.1.3 萃取体系的分类和萃取条件的选择 292

12.1.4 萃取分离法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93

12.2 色谱分离法 294

12.2.1 柱色谱 294

12.2.2 薄层色谱 295

12.3 其他分离方法 296

12.3.1 沉淀分离法 296

12.3.2 离子交换分离法 297

12.3.3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298

12.2.4 气浮分离法 298

12.3.5 膜分离法 299

习题 300

附录 301

附录1 常见标准热力学数据(298.15K)  301

附录2 常见弱电解质的标准解离常数(298.15K)  303

附录3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98.15K,离子强度I=0)  305

附录4 常见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J电势E  305

附录5 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J电势E  308

附录6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308

附录7 分子量 309

参考文献 312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D5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Redox Equilibrium and Titration)化学反应可以分成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这类反应对制备新的化合物、获取化学热能和电能、金属的腐蚀与防腐蚀、生命活动过程中能量的获得都有重要的意义。电化学J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及转化规律的科学。5.1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J电势5.1.1 氧化数与氧化还原反应⑴氧化数为了便于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人们人为地引入了元素氧化数(oxidation number,又称氧化值)的概念。1970年GJ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定义氧化数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荷电数,这种荷电数可由假设把每个化学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因此,氧化数是元素原子在化合状态时的表观电荷数(即原子所带的净电荷数)。确定元素氧化数的一般规则如下:① 在单质中,例如,Cu、H2、P4、S8等,元素的氧化数为零。② 在二元离子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J等于该元素离子的电荷数。例如,在氯化钠中,Cl的氧化数为-1,Na的氧化数为+1。③ 在共价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于电负性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原子的表观电荷数即为其氧化数。例如,在氯化氢中,H的氧化数为+1,Cl的氧化数为-1。④ O在一般化合物中的氧化数为-2,在过氧化物(如H2O2、Na2O2等)中为-1,在超氧化合物(如KO2)中为-1/2,在氟化物(如OF2)中为+2。H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一般为+1,仅在与活泼金属生成的离子型氢化物(如NaH、CaH2等)中为-1。⑤ 在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子氧化数的代数和为零。在多原子离子中,各元素原子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离子的电荷数。根据这些规则,J可以方便地确定化合物或离子中某元素原子的氧化数。例如:在NH4 中N的氧化数为-3,在S2O32-中S的氧化数为+2,在S4O62-中S的氧化数为+2.5,在Cr2O72-中Cr的氧化数为+6,同样可以确定,Fe3O4中Fe的氧化数为+8/3。可见,氧化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必须指出,在共价化合物中,判断元素原子的氧化数时,不要与共价数(某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相混淆。例如,在H2和N2中,H和N的氧化数均为0,但H和N的共价数却分别为1和3。在CH4、CH3Cl、CH2Cl2、CHCl3和CCl4中,C的共价数均为4,但其氧化数却分别为-4、-2、0、+2和+4。因此,氧化数与共价数之间虽有一定联系,但却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共价数总是为整数。另外,氧化数与化合价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化合价是指各种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能力,表示原子间的一种结合力,而氧化数则是人为规定的。⑵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电对所谓的氧化还原反应J是指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氧化数发生了改变的一类反应。氧化数升高的过程称为氧化,氧化数降低的过程称为还原。反应中氧化数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reducing agent),该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反应中氧化数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oxidizing agent),该物质发生的是还原反应。例如实际应用中除铁过程常用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H2O2 + Fe2 + 2H+ = 2H2O + Fe3 H2O2中每个O得到1个电子,反应后形成了H2O,O的氧化数从-1降低为-2。H2O2是H2O的氧化态,H2O是H2O2的一种还原态,反应中Fe失去一个电子,氧化数从 2升高到 3,Fe2 是Fe3 的还原态,Fe3 是Fe2 的氧化态。H2O2与H2O,Fe3 与Fe2 分别构成了氧化剂电对与还原剂电对。所谓的氧化还原电对(oxidation-reduction couples)是指由同一元素的氧化态物质和其对应的还原态物质所构成的整体,可以用符号Ox/Red来表示。因此本例的两个电对可分别表示为H2O2/H2O,Fe3 /Fe2 。再比如Cu2 与Zn的反应,Cu2 + Zn = Cu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