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丛书:金融案件审判指导.4(增订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

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丛书:金融案件审判指导.4(增订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杜万华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商事审判
  • 金融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
  • 审判指导
  • 法律
  • 民事审判
  • 金融法
  • 案例
  • 增订版
  • 司法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国法律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07972
商品编码:26876158449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丛书:金融案件审判指导.4(增订版)
书号:9787519707972
定价:138.00
作者/编者: *人民法院民事审判di二庭编;杜万华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编辑推荐;

1. 简明精准的问题提炼 n

*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丛书所涉问题为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新型问题,经反复归纳、筛选,剔除陈旧过时的,摒弃理论性过强而实践中缺乏参考价值的,精简拖沓冗长的,加入全新观点和依据,凝炼汇总而成。 n

2. 系统深入的专业解答 n

每一标题之下分审判专论、指导案例、公报案例、请示与答复、司法解释、审判政策与精神等10个栏目对所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解答。其中,审判专论囊括了知名学者、立法者、法官对该问题的观点,*高人民法院审判*对某些重要法律文件的理解与适用;审判政策与精神选编了*高人民法院领导讲话、答记者问等,具有专业性、指导性。 n

3. 丰富典型的案例指导 n

丛书选用了*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及*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终审的案例。重点案例有民二庭主审法官撰写的评析意见,颇具实用性与参考性。 n

4. 重点时新的法律依据 n

丛书收录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及地方意见均为商事审判领域重要且现行有效的文本。 





内容简介

《金融案件审判指导》全面梳理、概括总结了金融领域内的疑难、新型问题及应对策略,为复杂、疑难金融案件的办理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n

本书此次修订主要内容: n

1.丰富案例 n

本次增订,补充了2014年至2017年年初*高人民法院新公布的有关本分册内容的*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典型案例,*丰富了本书的案例资源。 n

2.完善内容 n

针对2014年至2017年年初金融审判实务问题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更新,补充和更新了新问题、新观点,使本书的内容更加全面。 n

3.更新规定 n

收集了有关金融法方面2014年至2017年年初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法律文件,补充到本书相应内容中或者附录部分。 n

4.查漏补缺 n

本书一版中,有作者、读者和编辑发现了部分问题,经过仔细核对与认真研究,对全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着有错必究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改正,重新统一了全书的标题级和体例,对表述不够准确或清晰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和润色。




作者简介

*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di二庭:主要负责*高人民法院审理的di*、二审合同、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商事纠纷案件;审查和审判不服下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商事审判监督案件;指导有关审判工作。 n

杜万华:*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目录

*章银行 n

*节银行信贷 n

001.司法*处理金融借贷案件的主要对策 n

002.银行接受公司提供担保进行贷款应注意的问题 n

003.银行信贷业务中对公司章程的审查 n

004.银行信贷业务中,接受股权质押应注意的问题 n

005.银行提前收回贷款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n

006.金融机构行使提前收回贷款的权利的司法认知 n

007.借款人未在银行确定的提前收回贷款日履行还款义务的,未还贷款*转化为逾期贷款并按逾期罚息利率计收利息 n

008.当借款人出现符合银行提前收回贷款的情况时,银行可以给予*宽限期 n

009.银行提前收回贷款,借款担保人是否要提前承担责任,应当在担保合同中约定 n

010.银行提前收回贷款行为若构成违约,担保人无须提前承担担保责任 n

011.银行追索债权能否要求与借款企业有资产关系的新企业承担民事责任 n

【案例指导】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与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江苏汤沟酒业有限公司、灌南压铸机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上诉案 n

012.除贷款银行贷款中存在违法犯罪之外,借款人不得免除偿还借款义务 n

【案例指导】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市康昂东路支行与西藏华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案 n

013.银行对无基础交易背景的汇票进行贴现与申请贴现人构成事实上的无书面借款合同的借贷关系 n

【案例指导】广州市商业银行越秀支行与中国农业银行岳阳市云溪支行、广州名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协利租赁有限公司侵权纠纷上诉案 n

014.以虚假贸易形式进行借贷活动掩盖非法目的,协议无效 n

【案例指导】杭州天恒实业有限公司与查莉莉、上海豫玉都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常熟科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借贷纠纷案 n

di二节金融不良资产转让 n

015.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类案件应遵循的原则 n

016.处理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的利益之权衡 n

017.处理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的立场之选择 n

018.涉及金融不良资产转让类案件的受理 n

019.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生效条件的法律适用和自行约定的效力 n

020.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中限制条款的效力 n

021.金融不良债权保证担保合同中担保约定的效力 n

022.地方政府等对金融不良债权的优先购买权 n

02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资产时原债务人的优先购买权 n

024.国有企业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诉讼的诉权及相关程序 n

025.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和可撤销事由的认定 n

026.不良债权转让无效合同的处理 n

027.举证责任分配和相关证据的审查 n

028.受让人收取利息问题 n

【案例指导】佳木斯市升平煤矿与黑龙江省地方煤炭工业(集团)总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n

029.非国有企业债务人利息计算不适用《纪要》规则 n

030.诉讼或执行主体的变更 n

031.有关不良债权转让既有规定的适用 n

032.《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适用范围 n

033.不良金融资产转让中债务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n

【案例指导】南宁荷花味精有限公司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南宁办事处、深圳市国粮实业有限公司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n

034.境内金融机构对外转让不良债权的合同效力、诉讼主体、复息问题 n

【案例指导】辽源市佳林造革有限责任公司与DACChinaSOS(Barbados)SRL借款合同纠纷案 n

035.金融不良债权“先受偿,后转让”引发的资产管理公司诉银行返还不当得利纠纷,法院不予受理 n

036.政策性不良债权的认定及法院对其转让纠纷的主管和管辖 n

【案例指导】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济南办事处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市周村支行金融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n

037.审理涉及农业银行处置股改剥离不良资产案件的法律适用 n

di三节银行卡纠纷 n

038.银行卡合同中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 n

039.持卡人透支后未按期还款,应支付复利、滞纳金、超限费等的约定是否有效 n

040.密码交易视为本人交易行为条款是否有效 n

041.发卡行要求申请人抄录“申请人声明”是否认定其已履行了说明义务 n

042.信用卡纠纷中的诉讼主体可为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n

043.信用卡纠纷的管辖权约定优先,无约定适用一般管辖原则 n

044.持卡人对银行卡内账户资金应履行妥善保管义务 n

045.银行卡纠纷案件的案由确定 n

046.伪卡交易认定的参考因素 n

047.伪卡交易民事案件中的责任认定 n

048.因犯罪嫌疑人制作伪卡盗刷,发卡行应否承担给付卡内资金本息的违约责任 n

049.持卡人妥善保管银行卡及密码义务的认定以及对伪卡交易是否承担责任 n

050.伪卡案件中的民事责任应以具体使用时间为节点综合考虑 n

051.信用卡滞纳金和超限费的限制 n

052.因客户信用卡透支消费引发债务纠纷案件中本息额的认定 n

053.持卡人恶意透支犯罪,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n

054.银行卡交易中提供服务的商户的民事责任认定 n

055.银联卡特约商户未核对签名造成持卡人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n

【公报案例】蔡红辉诉金才来信用卡纠纷案 n

056.冒用银行卡案件中民事责任应区别不同情况 n

【公报案例】王春生诉张开峰、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侵权纠纷案 n

057.银行卡盗刷的概念与司法救济现状 n

058.银行卡盗刷赔偿纠纷的案由 n

059.银行卡盗刷纠纷中银行的注意义务 n

060.特约商户注意义务的内容和标准 n

061.持卡人注意义务的内容和标准 n

062.盗刷构成犯罪情形下合同效力的认定 n

063.商业银行应当对利用自助银行和ATM机实施的各种犯罪承担防范责任 n

【公报案例】顾骏诉上海交行储蓄合同纠纷案 n

064.审理信用卡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 n

di四节其他 n

065.银行负有保证支付、取款自由、为储户保密的法定义务 n

【公报案例】周培栋诉江东农行储蓄合同纠纷案 n

066.储户存款因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被骗,银行与储户责任如何承担的认定 n

【*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俞建水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鞍山路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杨浦支行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 n

067.银行在办理结算时对指定收款人与实际收款人名称的表面不*一致的情形予以解付,是否应承担责任 n

【公报案例】喜宝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诉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城阳支行银行结算合同纠纷案 n

068.银行内部规定除非作为合同条款订立在合同中,否则不能对抗相对人 n

069.银行承担出具虚假资金证明的责任认定 n

【案例指导】深圳市商业银行宝安支行与湖南长炼兴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返还资金保证合同纠纷案 n

070.存管银行对证券公司损失的民事责任认定 n

【案例指导】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兴业银行北京中轴路支行证券登记、托管和结算纠纷上诉案 n

071.存单持有人的存单与金融机构的底单记载内容不符,存单持有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存款关系的认定 n

【公报案例】信连华诉新港商业银行存单纠纷案 n

072.储蓄人依据伪造的存单主张与银行成立储蓄合同,法院应判定双方是否就储蓄事宜分别作出要约、承诺 n

【公报案例】李德勇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云阳支行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 n

073.金融机构发放服务性集成电路卡时向当事人收取工本费以外的费用,构成不当得利 n

【公报案例】喻山澜诉工行宣武支行、工行北京分行不当得利纠纷案 n

074.外资金融机构向小额储户收取账户管理费的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的,不构成违法 n

【公报案例】吴卫明诉上海花旗银行储蓄合同纠纷案 n

075.无真实的贸易,以进口货物为名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损害国家利益的,应认定申请开证关系无效 n

【公报案例】一中行北京分行诉利达海 馆信用证垫款纠纷案 n

【公报案例】二口福食品公司诉韩国企业银行、中行核电站支行信用证纠纷案 n

076.开证行根据与开证申请人之间的合同约定持有提单,开证行是否对信用证项下单据中的提单以及提单下的货物享有质权 n

【公报案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荔湾支行与广东蓝粤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信用证开证纠纷案 n

077.未按约定履行保兑仓业务协议的,构成违约 n

【*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诉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福建省旺隆贸易有限公司保兑仓业务合作合同纠纷案 n

di二章证券 n

di三章期货 n

di四章票据法 n

di五章会计 n

附录 n

*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17年8月4日法发〔2017〕22号) n

处理互联网金融案件应当注意的四个关系 n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法治高峰论坛上的致辞(2014年6月21日) n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5月8日 n

国发〔2014〕17号)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您提到的《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丛书:金融案件审判指导.4(增订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内容的图书简介,侧重于详细描述其他金融法律实务的方面。 --- 图书名称:中国金融法治前沿:监管、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实务解析 作者:[虚构作者姓名,例如:李明德 教授, 王建华 资深律师] 出版社:[虚构出版社名称,例如:法治前沿出版社] ISBN:[虚构ISBN号,例如:978-7-80288-XXXX-X] 定价:[虚构价格,例如:188.00 元] 页数:约 850 页 ---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一套深入剖析当前中国金融法律体系运行机制与前沿实践的权威论著,旨在为金融机构高管、法律专业人士、监管机构从业者及相关法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份全面、系统且具有高度实操价值的指引。在全球金融市场加速变革、数字技术深刻重塑行业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法律的复杂性与挑战性日益凸显。本书聚焦于非司法裁判指导,而是侧重于金融业务的合规构建、前沿金融模式的法律边界探索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早期识别与应对策略。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金融法治的宏观环境分析、特定金融业务的微观规范解析,以及跨领域监管协调的重大议题。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近三十个专题章节,力求构建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传统到创新的金融法律知识体系框架。 第一部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演进 本部分首先对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调整进行了深度梳理与分析。重点探讨了“一行两会一局”改革背景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稳会)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定位与职能转变。书中详细阐述了“持牌经营”原则在不同金融子领域的具体落地要求,并结合最新的监管文件,解析了影子银行活动、表外业务的风险界定与监管穿透原则的适用。此外,本部分专题分析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新的监管框架下的强化趋势,特别是针对不当销售行为、信息披露义务的细则要求,为机构内部合规部门提供了操作层面的参考标准。我们着重分析了监管科技(RegTech)在提升监管效率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其对合规成本的影响。 第二部分:互联网金融与数字金融的法律规制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催生了大量的创新业务,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监管难题。本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它避开了对既有金融案件审判规则的直接引用,而是集中于新兴金融业态的法律定性与监管套利风险的识别。 书中系统梳理了网络借贷(P2P清退后阶段)的存量风险处置路径,并重点解析了平台企业经营中的金融属性认定。对于支付机构的备付金管理、跨境数据流动合规等热点问题,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法律意见和建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加密资产(如稳定币、代币发行等)在我国法律框架下的性质认定、监管限制以及相关交易的法律效力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强调了防范利用新型技术进行的非法集资和洗钱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特定金融工具的合规与风险控制 本部分深入到具体金融工具的法律实务操作层面。首先,对资产证券化(ABS/ABN)的结构设计、底层资产的合规性审查(尤其是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其次,在信托业务领域,本书侧重于集合资金信托的隔离机制、受托人责任的边界划分,以及在当前严控通道业务背景下的业务转型合规路径。 在债券市场方面,本书不再侧重于普通合同纠纷,而是聚焦于违约事件发生后的处置机制,包括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集、重组方案的设计与法律效力确认,以及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外部问责机制。对于金融衍生品,本书强调了 ISDA 主协议在我国法律环境下的适用性、保证金制度的有效执行,以及跨境衍生品交易面临的合规挑战。 第四部分: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与审慎合规 金融机构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本部分聚焦于公司治理的合规要求,探讨了董事、高管在审慎义务和忠实义务中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对重大风险事件中的问责机制设计。 本书详细阐述了反洗钱(AML)与反恐怖融资(ATF)的体系化建设。内容不仅包括《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执行细节,还深入分析了客户尽职调查(CDD/KYC)在复杂股权结构和穿透审查中的实务难点。对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风险资本计提的法律合规性,本书提供了基于监管导向的优化建议。 第五部分:跨境金融活动与国际监管协调 面对全球化的金融业务布局,中国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面临多重法律适用和监管冲突。本部分探讨了“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中的法律风险。重点解析了对外直接投资(ODI)中的外汇管理合规,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或提供服务的准入与监管要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本书关注了金融科技成果在跨国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与保护问题。同时,本书也对国际制裁合规、FATCA 与 CRS 背景下的信息交换义务等前沿的国际金融法律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介绍与解读。 本书特色 本书的撰写团队由深耕金融监管实践多年、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确保了理论分析的前沿性与实务操作的精准性。全书采用案例分析(非司法判例)与法规解读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突出“如何做”而非“如何判”的指导思想。通过大量的流程图、合规自查清单和风险提示,使复杂的金融法律要求得以清晰呈现,是指导金融机构稳健发展、提升内控水平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收到这本《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丛书:金融案件审判指导.4(增订版)》简直是意外之喜!我一直以来都对金融领域的法律实务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当下金融市场日新月异、法律法规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的权威指导,感觉像是拿到了一把解开无数疑难杂症的钥匙。这本书的书名就充满了专业性和权威性,光是“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金融案件审判指导”这些关键词,就已经足够吸引我了。而且还是“增订版”,这说明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更加贴合当前的司法实践需求,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希望跟上法律前沿的读者来说,太重要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里面是如何系统性地梳理金融案件的审判要点、难点和疑点,以及如何解读最新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的。特别是那些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复杂情况,例如涉及新型金融产品、跨境金融交易、金融衍生品纠纷等,我都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清晰的指引和有力的论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同行者、引路人,能够帮助我在金融法律的海洋中更稳健地航行。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专业性和系统性,翻开目录就能感受到编纂者在梳理金融案件审判脉络上的深厚功力。每一章节的划分都显得井井有条,从基础的金融法律关系分析,到具体的金融产品类别的审判指引,再到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都覆盖得非常全面。我特别关注的是其中关于“金融案件的共性问题与特殊问题”的探讨,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司法实践中的“重灾区”,不同的案件类型、不同的法律关系,都会衍生出各种复杂而微妙的问题。这本书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统一的裁判思路,对于基层法院的法官和广大法律实务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参考。我设想,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能学习到理论知识,更能通过书中案例的分析,理解最高院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案情中,运用法理和情理,做出公正的判决。这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更是司法智慧的结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法律。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市场动态的读者,我对金融案件的审判往往抱有一种既好奇又略带忐忑的心情。好奇在于,金融活动的复杂性本身就充满了挑战,而司法审判如何在其中扮演“定海神针”的角色,又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始终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这种探索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我尤其期待书中对那些新兴金融业态和金融科技带来的法律挑战的论述。例如,P2P网络借贷、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的法律定性等,这些都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涌现出的新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先行探索和试错。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我国最高的审判机关,其对这些问题的研判和指导,具有风向标的意义。这本书的“增订版”很可能已经包含了对这些最新问题的最新思考和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我们及时更新知识体系,避免在实践中走弯路。

评分

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资深法官进行对话。书中的语言虽然专业,但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剖析了金融案件审判中的核心要义。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给出“是什么”的答案,而是着重讲解了“为什么”这样裁判,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下,裁判者会考虑哪些因素,权衡哪些利益。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对于提升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我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工作中,当我遇到棘手的金融案件时,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案头的“必备宝典”,它能够提供清晰的思路,启发新的视角,甚至在法律适用上给予我坚定的信心。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的升华,更是实践的指南,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法律的精髓,并在司法实践中做出更加精准和公正的判断。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被其厚重感所折服,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厚度,更是内容上的厚重。它就像一本集大成的著作,将最高人民法院在金融案件审判领域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凝聚其中。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法律,尤其是像金融法这样复杂而动态的领域,就必须紧跟最高司法机关的步伐。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理念和裁判尺度。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深入剖析案件的来龙去脉,裁判的依据,以及背后的考量。因为只有通过真实的案例,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法律条文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法律关系。这本书的“增订版”尤其让我期待,因为这意味着它包含了最新的司法动态和前沿的审判思路,能够帮助我们始终站在法律实践的最前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