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室内设计入门与方法 | ||
| 定价 | 55.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3月 | |
| 开本 | 128开 | |
| 作者 | 李晓丹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1586920 | |
| 重量 | 450 | |
本书通过大量“图解”形式,全面系统地讲授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着重讲述设计入门方法、步骤,并努力跟上变化着的潮流和新技术。全书共分八章,包括绪论,现代室内设计流派和风格流行倾向,室内设计尺度,室内设计步骤和方法,空间设计和界面处理,室内色彩与材料,室内灯光与照明设计,室内绿化和室内陈设。本书可供室内设计、建筑装饰、环境艺术、建筑学专业的师生和相关从业人员入门学习、参考。
序
前言
一章 绪论 1
一节 室内设计概念 1
一、现代室内设计 1
二、中国传统室内设计 1
三、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发展简图 3
二节 室内设计要点 4
一、室内设计的内容 4
二、室内设计的原则 5
三、室内设计的要素 6
四、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7
三节 室内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9
一、适应现代生活秩序 9
二、重视高水准生活 10
三、考虑生活的多元性、文化性和*特性 11
四、室内设计的多元化 13
二章 现代室内设计流派和风格流行倾向 14
一节 现代室内设计流派 14
一、光洁派特点及手法 14
二、白色派特点及手法 14
三、地方主义派特点及手法 15
四、现实主义派特点及手法 16
五、高技派特点及手法 16
二节 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行倾向 17
一、时尚简约风格 17
二、清新自然风格 19
三、复古风格 19
四、平面艺术现象 21
五、个性派 22
三章 室内设计尺度 23
一节 人体基本尺度 23
一、人体尺度 23
二、人体动作域 24
二节 室内设计常用尺寸 26
一、住宅室内设计的常用尺寸 26
二、餐饮建筑的常用尺寸 34
三节 家具尺度与分类 37
一、常用家具尺度 37
二、家具的基准点和尺度 38
三、家具的分类 41
四、家具的设计与选配 44
四节 无障碍设计及尺度 45
一、无障碍设计的概念 45
二、无障碍居住空间设计尺度要求 45
三、无障碍厨房设计及尺度 45
四、无障碍卫生间设计及尺度 46
五、无障碍卧室设计及尺度 46
四章 室内设计步骤和方法 47
一节 室内设计的步骤 47
一、设计准备阶段 47
二、方案设计阶段 48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49
四、设计实施阶段 49
二节 方案设计与优化 49
一、方案设计的原则 49
二、方案设计方法与过程 50
三、工程实例分析 67
五章 空间设计和界面处理 72
一节 室内空间概念 72
一、室内空间的起源 72
VII
目 录
二、室内空间的组合 73
二节 室内空间形态构成和要素设计 73
一、室内界面的构成 73
二、界面的要求和功能特点 78
三、空间设计的常见手法 78
三节 室内空间类型与特点 83
一、封闭空间与开敞空间 83
二、灵活空间 85
三、过渡空间 87
四节 室内空间设计与心理学 90
一、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90
二、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91
三、依托的*全感 92
四、从众与趋光心理 92
五、室内空间的心理感受 93
六章 室内色彩与材料 95
一节 色彩 95
一、关于色彩 95
二、色彩的基本概念 96
三、色彩的感性 98
四、室内色彩的设计与应用 100
二节 材料 109
一、材料概述 109
二、材料的可持续性 109
三、材料的质感 110
四、材料美感的形式法则 113
五、常见材质及其特性 114
七章 室内灯光与照明设计 120
一节 室内灯光与照明设计一般要求 120
一、灯光照明设计原则 120
二、光源的类型 120
三、灯光照明的控制 122
二节 常见照明部位与设计方式 123
VIII
图解室内设计入门与方法
一、灯光照明方式和形式 123
二、灯光照明的表现形式 125
三、室内照明作用与艺术效果 126
四、居家的灯光照明设计 128
八章 室内绿化和室内陈设 132
一节 室内绿化的作用 132
一、美学功能 132
二、生态功能 132
三、组织空间 133
四、改善空间 134
二节 室内绿化设计 135
一、室内绿化设计的原则 135
二、室内绿化设计的布局方式 135
三节 室内绿化植物 137
一、室内绿化植物的分类 137
二、室内绿化植物的种植方式 143
三、 室内绿化植物的养护与管理 145
四、实例运用分析 145
四节 室内庭院景观设计 146
一、室内庭院的类型 146
二、室内庭院的景观设计 146
五节 室内陈设 148
一、室内陈设的原则 148
二、室内陈设的设计手法 148
三、饰品和布艺 150
附录 学生作业 152
参考文献 157
这本书的收纳设计部分,真的可以说是“及时雨”!我们家虽然不大,但杂物实在太多了,每次看到乱糟糟的房间就头疼。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些既美观又实用的收纳方法,让家里看起来整洁有序。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惊喜。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买收纳盒,而是从源头上分析了为什么会产生杂物,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断舍离”。然后,它提供了非常多创意的收纳解决方案,比如利用墙面空间打造隐藏式收纳,或者利用家具的下方空间进行收纳,这些都是我之前很少想到的。书里还特别提到了针对不同房间(厨房、卧室、玄关等)的收纳技巧,并且都配有详细的图示和步骤,非常容易理解和模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垂直收纳”的讲解,它展示了如何利用高处的空间,摆脱地面空间的束缚,让小空间也能拥有大容量。另外,它还分享了一些关于收纳用品的选择和摆放的原则,比如色彩、材质的统一性,以及如何让收纳区域也成为家居装饰的一部分,这让我觉得收纳不再是枯燥的家务,而是一种生活艺术。
评分终于收到这本书了,迫不及待地翻开,我最期待的部分是关于色彩搭配的部分。我一直觉得家居装修中最头疼的就是色彩的选择,尤其是在一个小空间里,如果颜色选不好,整个房间就会显得局促又压抑。这本书的图解部分做得非常棒,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几种颜色组合,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色彩在不同风格、不同户型下的效果。我尤其喜欢它介绍的“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颜色能让人感到平静,有些则能激发活力。书里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冷暖色调来调整空间的视觉大小,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比例来营造想要的氛围。比如,它举例说,在小卧室里,可以大面积使用柔和的浅色系,再用少量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作为点缀,这样既能让空间显得宽敞,又不失温馨感。我还看到了关于如何利用色彩来划分功能区的介绍,这一点对我家客厅兼书房的设计非常有启发。总的来说,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也很有趣,让我对色彩的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盲目,而是有了更科学、更艺术的方法。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灯光设计”部分所提供的深度。我一直觉得灯光对于营造家居氛围至关重要,但又常常不知从何下手。之前看过的很多家居类的书,对灯光的介绍都比较浅显,要么就是简单介绍几种灯具。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从基础的照明原理讲起,比如显色指数、色温等等,这些专业名词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书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图例解释得非常清楚,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更重要的是,它讲解了不同空间、不同功能区应该如何进行灯光设计,比如客厅的主灯、辅助灯、装饰灯的搭配,以及卧室里如何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厨房里如何保证操作的安全性等等。书里还提到了如何利用灯光来突出重点、营造层次感,甚至是改变空间的视觉感受。我最喜欢的是关于“氛围照明”的介绍,它展示了如何通过局部照明和暖色调的灯光,来营造出温馨、浪漫或者放松的氛围。这些内容让我觉得,灯光设计不再是简单的“亮”与“不亮”,而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学问。
评分这本书在“空间布局与动线设计”方面的内容,简直是为我这样空间利用困难户量身定制的。我们家户型不算太大,而且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梁柱,每次规划房间布局的时候都感觉脑袋大,总觉得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好,甚至有些地方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本书的讲解非常系统,它从最基础的“动线”概念开始,详细解释了人在家中行走的轨迹,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来优化这些动线,避免交叉和拥堵。它还分析了不同房间的功能需求,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最优化的功能分区。我尤其喜欢书里介绍的“黄金分割比例”在空间布局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家具的选择和摆放来“软化”空间,让它看起来更通透、更开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一些看似鸡肋的空间,比如角落、飘窗等,改造成实用又美观的功能区,这对我家小阳台改造非常有启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醒我们家具的选择和摆放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要方便我们日常生活。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材料与工艺”部分深深吸引了。我一直觉得,好的室内设计离不开好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但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介绍总是零散且不够深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室内装饰材料,比如木材、石材、瓷砖、涂料、壁纸等等,并且不仅仅是罗列它们的种类,更是深入地分析了它们的特性、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设计风格和预算进行选择。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解了各种材料的铺贴、安装、保养等工艺方法,并且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和步骤说明。比如,关于木地板的选择,它不仅讲了实木、复合、强化地板的区别,还细致地讲了不同铺贴方式(人字拼、鱼骨拼等)对空间视觉效果的影响。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的应用,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装修指南,更是一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负责的参考书。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强调了材料之间的搭配和协调性,以及如何通过工艺的精细化来提升整体的质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