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 章 簡介和概述
1.1 內核的任務
1.2 實現策略
1.3 內核的組成部分
1.3.1 進程、進程切換、調度
1.3.2 UNIX進程
1.3.3 地址空間與特權級彆
1.3.4 頁錶
1.3.5 物理內存的分配
1.3.6 計時
1.3.7 係統調用
1.3.8 設備驅動程序、塊設備和字符設備
1.3.9 網絡
1.3.10 文件係統
1.3.11 模塊和熱插拔
1.3.12 緩存
1.3.13 鏈錶處理
1.3.14 對象管理和引用計數
1.3.15 數據類型
1.3.16 本書的局限性
1.4 為什麼內核是特彆的
1.5 行文注記
1.6 小結
第2章 進程管理和調度
2.1 進程優先級
2.2 進程生命周期
2.3 進程錶示
2.3.1 進程類型
2.3.2 命名空間
2.3.3 進程ID號
2.3.4 進程關係
2.4 進程管理相關的係統調用
2.4.1 進程復製
2.4.2 內核綫程
2.4.3 啓動新程序
2.4.4 退齣進程
2.5 調度器的實現
2.5.1 概觀
2.5.2 數據結構
2.5.3 處理優先級
2.5.4 核心調度器
2.6 完全公平調度類
2.6.1 數據結構
2.6.2 CFS操作
2.6.3 隊列操作
2.6.4 選擇下一個進程
2.6.5 處理周期性調度器
2.6.6 喚醒搶占
2.6.7 處理新進程
2.7 實時調度類
2.7.1 性質
2.7.2 數據結構
2.7.3 調度器操作
2.8 調度器增強
2.8.1 SMP調度
2.8.2 調度域和控製組
2.8.3 內核搶占和低延遲相關工作
2.9 小結
第3章 內存管理
3.1 概述
3.2 (N)UMA模型中的內存組織
3.2.1 概述
3.2.2 數據結構
3.3 頁錶
3.3.1 數據結構
3.3.2 頁錶項的創建和操作
3.4 初始化內存管理
3.4.1 建立數據結構
3.4.2 特定於體係結構的設置
3.4.3 啓動過程期間的內存管理
3.5 物理內存的管理
3.5.1 夥伴係統的結構
3.5.2 避免碎片
3.5.3 初始化內存域和結點數據結構
3.5.4 分配器API
3.5.5 分配頁
3.5.6 釋放頁
3.5.7 內核中不連續頁的分配
3.5.8 內核映射
3.6 slab分配器
3.6.1 備選分配器
3.6.2 內核中的內存管理
3.6.3 slab分配的原理
3.6.4 實現
3.6.5 通用緩存
3.7 處理器高速緩存和TLB控製
3.8 小結
第4章 進程虛擬內存
4.1 簡介
4.2 進程虛擬地址空間
4.2.1 進程地址空間的布局
4.2.2 建立布局
4.3 內存映射的原理
4.4 數據結構
4.4.1 樹和鏈錶
4.4.2 虛擬內存區域的錶示
4.4.3 優先查找樹
4.5 對區域的操作
4.5.1 將虛擬地址關聯到區域
4.5.2 區域閤並
4.5.3 插入區域
4.5.4 創建區域
4.6 地址空間
4.7 內存映射
4.7.1 創建映射
4.7.2 刪除映射
4.7.3 非綫性映射
4.8 反嚮映射
4.8.1 數據結構
4.8.2 建立逆嚮映射
4.8.3 使用逆嚮映射
4.9 堆的管理
4.10 缺頁異常的處理
4.11 用戶空間缺頁異常的校正
4.11.1 按需分配/調頁
4.11.2 匿名頁
4.11.3 寫時復製
4.11.4 獲取非綫性映射
4.12 內核缺頁異常
4.13 在內核和用戶空間之間復製數據
4.14 小結
第5章 鎖與進程間通信
第6章 設備驅動程序
第7章 模塊
第8章 虛擬文件係統
第9章 Ext文件係統族
dy 0章 無持久存儲的文件係統
dy 1章 擴展屬性和訪問控製錶
dy 2章 網絡
dy 3章 係統調用
dy 4章 內核活動
dy 5章 時間管理
dy 6章 頁緩存和塊緩存
dy 7章 數據同步
dy 8章 頁麵迴收和頁交換
dy 9章 審計
附錄A 體係結構相關知識
附錄B 使用源代碼
附錄C 有關C語言的注記
附錄D 係統啓動
附錄E ELF二進製格式
附錄F 內核開發過程
參考文獻
圖書名稱:深入Linux內核架構 圖靈程序設計叢書
作 者:[德]莫爾勒著
定價:149.00
齣版社:人民郵電
ISBN:9787115227430
齣版日期:2010-6-1
開本:16開
印刷日期:2010-6-1
裝幀:平裝
本書討論瞭Linux內核的概念、結構和實現。主要內容包括多任務、調度和進程管理,物理內存的管理以及內核與相關硬件的交互,用戶空間的進程如何訪問虛擬內存,如何編寫設備驅動程序,模塊機製以及虛擬文件係統,Ext文件係統屬性和訪問控製錶的實現方式,內核中網絡的實現,係統調用的實現方式,內核對時間相關功能的處理,頁麵迴收和頁交換的相關機製以及審計的實現等。此外,本書藉助內核源代碼中 關鍵的部分進行講解,幫助讀者掌握重要的知識點,從而在運用中充分展現Linux係統的魅力。
本書適閤Linux內核愛好者閱讀。
近年來,隨著嵌入式設備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對嵌入式 Linux 係統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我之前閱讀過一些關於 Linux 內核的介紹性書籍,但總感覺它們過於理論化,或者不夠貼近嵌入式開發實際。我希望《深入 Linux 內核架構 嵌入式 Linux 技術操作詳解》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空白。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嵌入式 Linux 技術操作詳解”的部分。我希望它能詳細介紹在嵌入式環境中,如何對 Linux 內核進行裁剪和定製,以適應不同硬件平颱和應用需求。例如,如何選擇閤適的內核版本、配置內核選項、優化啓動過程、以及如何進行內存管理和進程調度的精細化控製。此外,我對設備驅動模型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希望書中能提供關於編寫和調試設備驅動的詳細指導,包括字符設備、塊設備和網絡設備的驅動開發。最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嵌入式 Linux 係統性能分析和調優的實用技巧,幫助我構建更穩定、高效的嵌入式係統。
評分最近我入手瞭一本關於嵌入式 Linux 的書,名字聽起來就挺唬人的:《深入 Linux 內核架構 嵌入式 Linux 技術操作詳解》。我當時買它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想解決我在項目開發中遇到的一些瓶頸。我一直在做一些嵌入式産品的固件開發,用的是 Linux 係統,但總感覺自己對係統的理解停留在應用層,對於底層的驅動、內核的配置、以及係統性能的優化,總是摸不著頭腦。尤其是當齣現一些奇奇怪怪的 bug,比如內存泄漏、死鎖、或者性能突然下降的時候,我往往隻能靠猜測和試錯來解決,效率非常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一樣,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分析 Linux 內核的行為,如何定位問題,如何通過修改內核參數或者編寫更優的驅動來解決實際問題。我特彆看重“技術操作詳解”這幾個字,這意味著書中應該包含瞭很多實操性的內容,而不是純粹的理論堆砌。我希望它能告訴我,在不同的嵌入式硬件平颱上,如何去裁剪和配置 Linux 內核,如何實現對各種外設的高效驅動,以及如何進行嵌入式 Linux 係統的穩定性測試和性能調優。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和目錄就足以讓我頭皮發麻,但是又充滿瞭一種莫名的吸引力,仿佛裏麵藏著通往 Linux 內核世界的終極秘籍。我一直對嵌入式開發有著濃厚的興趣,也嘗試過一些入門級的教程,但總感覺像是隔靴搔癢,抓不住問題的本質。尤其是當遇到一些棘手的調試問題時,那種無力感更是讓人沮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我撥開迷霧,讓我理解 Linux 內核是如何工作的,比如它的內存管理機製、進程調度策略、中斷處理流程等等。不光是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結閤實際的嵌入式 Linux 應用場景,告訴我如何在 RTOS 基礎上構建更復雜的係統,如何優化性能,如何進行底層的硬件交互。我想學習的是那種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而不是紙上談兵。這本書的命名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它不僅僅是關於 Linux 內核的理論,更是強調瞭“技術操作詳解”,這正是我想看到的。我希望它能提供大量的代碼示例和實際案例,讓我能夠邊學邊練,真正掌握嵌入式 Linux 開發的核心技術。
評分我是一名剛踏入嵌入式 Linux 領域不久的新手,對於 Linux 內核的概念,我隻能說是一知半解。我通常在應用層進行開發,對係統的底層運作機製知之甚少。這導緻我在遇到一些係統層麵的問題時,例如應用程序的性能瓶頸,或者係統的不穩定性,都顯得束手無策。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 Linux 內核,並且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書籍。當我看到《深入 Linux 內核架構 嵌入式 Linux 技術操作詳解》這個書名時,我眼前一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帶領我瞭解 Linux 內核的各個重要模塊,比如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係統、網絡協議棧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在嵌入式Linux係統中進行這些模塊的配置和優化,以及如何進行底層的硬件抽象和驅動開發。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豐富的圖示和代碼示例,讓我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復雜的內核原理,並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嵌入式項目開發中。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嵌入式 Linux 開發者,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接觸到 Linux 內核的源代碼,但坦白講,內核的龐大和復雜性常常讓我望而卻步。我試圖閱讀一些內核文檔,但往往因為缺乏係統的指導而感到迷茫。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幫助我理解 Linux 內核的整體架構,包括它的各個子係統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更重要的是,我需要知道如何在嵌入式環境中應用這些知識。比如,如何根據不同的嵌入式芯片平颱,選擇閤適的內核配置選項,如何編寫高效的設備驅動,以及如何進行實時性優化,確保係統的響應速度和穩定性。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有關於內核調試工具的詳細介紹,例如 kprobes, ftrace, perf 等,並提供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分析係統性能瓶頸和定位內核 bug 的實例。這本書的“技術操作詳解”讓我充滿瞭信心,我渴望通過它來提升自己在嵌入式 Linux 內核開發方麵的實戰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