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历朝宰相大传系列 建汉首功:萧何
定价:33.00元
作者:姜正成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11719232
字数:
页码:2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推荐】
萧相国功人不二,淮阴侯国士无双
镇国家、抚百姓的治世能臣、一代名相
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也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后又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徐图天下。他慧眼,月下追回韩信,使“汉初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中。汉王朝初定,他治国安邦,建法立规,更有“萧规曹随”之誉。
萧何素来谨慎,又多权谋。他在秦汉之交纷纭复杂的中乘机而起,后来虽然身居高位,历事二主,终得善始善终。在他声势煊赫之时,他购置田产都选在穷乡僻壤,不作高堂大屋。他说:“子孙后代如果贤惠,可以学我的节俭;如果不争气,也不至于被权势之家夺走。这个例子说明他考虑身后事时仍然表现得十分谨慎而又经过深思熟虑。
晚了萧何几十年的司马迁写《史记》时专作《萧相国世家》,记述了萧何一生的事迹,并称他为“功冠群臣,声施后世”。到西汉末年,汉成帝时续封功臣的后代,其余的都已经不再追恤,独独续封了萧何的后代。这足以说明萧何的功绩。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目录
作者介绍
姜正成,江苏省沭阳县人,1954年5月出生,1978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学历),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二学历),有过非凡的人生经历,长期从事科技、公安及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心灵绿茶”系列、“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青少年心理自助”系列,著有长篇侦破小说:《红颜》、《红眉》、《红乳》。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爱心企业家俱乐部副会长、北京5·26图书联盟副会长、北京出版发行协会常务理事、北京飞熊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文摘
精彩篇章
由于史料缺乏记载,萧何的具体出生年月及他的家世详情已不可考,根据有关史料,我们只能弄清萧何生长的时代及其身份了。
萧何和刘邦是同乡,他们二人都是秦朝泗水郡沛县丰邑(在今江苏省丰县)人。秦朝时的丰、沛所在之地,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的西北、江苏和山东两省交界的地方,它位于今天微山湖的西面,战国时属于宋国的疆域,宋国灭亡以后就归属于楚国了,被称之为“西楚”。这个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战国时代的宋国,它南边和楚国相接,东邻齐国和鲁国,西近韩国、魏国。因此,它介于楚、齐、韩、魏几个大国之间,地居交通要道,战争连绵不断,民风强悍,习于攻战。另一方面,这个地区土地十分贫瘠,人口众多,因而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困苦,他们往往为此迁徙流动全国各地。秦末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起义的策源地——大泽乡,就是属于泗水郡的西楚之地。
序言
萧何(?—前193年),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萧何乃一刀笔小吏,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后又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徐图天下。他慧眼,月下追回韩信,使“汉初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中。汉王朝初定,他治国安邦,建法立规,更有“萧规曹随”之誉。
萧何素来谨慎,又多权谋,他在秦汉之交纷纭复杂的中趁机而起,后来虽然身居高位,历事二主,终得善始善终。在他声势煊赫之时,他购置田产都选在穷乡僻壤,不作高堂大屋。他说:“子孙后代如果贤惠,可以学我的节俭;如果不争气,也不至于被权势之家夺走。”这个例子说明他考虑身后事时仍然表现得十分谨慎而又经过深思熟虑。
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一切公务悉照旧章,照例而行,清静治民,乐在其中。长此以往,一些朝臣便在惠帝面前参奏他因循苟且,惠帝也疑心他倚老卖老,便召见曹参问其缘故。曹参反问惠帝道:“陛下自思圣明英武,能及先帝吗?”惠帝被问得涨红了脸,答道:“朕年未成冠,且无阅历,如何及得先帝!”曹参又问:“陛下视臣及得萧丞相吗?”“朕看来似乎也不能及。”惠帝答道。“陛下说的正是!伏思先帝以布衣起家,南征北讨,方有天下。若非大智慧,大勇毅,焉能至此!萧丞相明订法令,中具规模,行之已久,万民称颂。今陛下用臣为相,只要能够奉公守法,遵照旧章,能继旧业,已属幸事。若自作聪明,推翻成法,必致上下紊乱,恐欲再求今日之太平,已无可得矣!”惠帝恍然大悟。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来历。就这样,曹参位相3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
晚于萧何几十年的司马迁写《史记》时专作《萧相国世家》,记述了萧何一生的事迹,并称他为“功冠群臣,声施后世”。到西汉末年,汉成帝时续封功臣的后代,其余的都已经不再追恤,独独续封了萧何的后代,这足以说明萧何的功绩。
这套《中华历朝宰相大传系列》的构思真是绝妙,以“宰相”这一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官职为切入点,串联起波澜壮阔的朝代更迭和风云变幻的人物命运。读完《建汉首功:萧何》的序言和前言,我便对这套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更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政治运作的脉络,感受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的个体如何在大时代中做出选择,又如何被历史所铭记。萧何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其功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吸引我的是,作者如何从一个“宰相”的视角,去解构他的政治智慧、管理才能以及他对汉朝初期稳定和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套系列,我相信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更具深度的历史阅读体验,它不会止步于罗列史实,而是会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探讨他们决策背后的逻辑,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其个人选择的影响。光是想到即将跟随萧何的足迹,重走那段波诡云谲的建立汉朝的岁月,我就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政治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钟情于那些在权力中心运筹帷幄、为王朝建立和稳固奠定基石的人物。当得知有《中华历朝宰相大传系列》推出,并且首卷便是《建汉首功:萧何》,我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从书名就可知,这套书的立意非凡,它将目光聚焦于那些真正影响历史走向的“宰相”们,而非仅仅是帝王将相。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其在后勤、民生、法制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常常被历史的聚光灯过度聚焦在军事层面,而忽略了他作为“相”的角色所扮演的关键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一空白,深入剖析萧何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以其超凡的才智和务实的精神,为刘邦集团扫清障碍,建立并巩固一个崭新的王朝。书中对萧何的评价,我想必然会超越简单的“贤相”二字,去探究他那些不为人知的策略、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在权力斗争中的生存智慧。这无疑是一次深入历史肌理的阅读之旅。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史书中对萧何的描绘总觉得意犹未尽,仿佛隔着一层薄纱,看不清他更深层次的智慧与担当。这次《中华历朝宰相大传系列》的《建汉首功:萧何》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份渴望。我极其期待作者能够从“宰相”这一独特定位出发,深入挖掘萧何在汉初政权构建中的多维度贡献。历史的评价往往侧重于宏大的军事胜利和政治斗争,但一个王朝的根基,往往是由无数细致入微的民生政策、后勤保障和法制建设所支撑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萧何如何以其卓越的管理能力,安抚民心,发展生产,为战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并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展现萧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环境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好与刘邦、韩信等关键人物的关系,甚至是如何在权力面前保持原则与底线。这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解读,更是对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深度探索。
评分《中华历朝宰相大传系列》的选题方向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建汉首功:萧何》作为开篇之作,更显其分量。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朝代的兴衰,绕不开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却又至关重要的官员。萧何,作为汉朝的“相”,其扮演的角色远非仅仅是辅佐,更是战略家、组织者和稳定器。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打破传统史书的线性叙事,通过“宰相”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萧何在秦末汉初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萧何在战略规划、人才选用、后勤保障、经济发展以及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更吸引我的是,希望它能揭示萧何在复杂的权力博弈中,如何运用其政治手腕和个人魅力,维系政权的稳定,处理好与各方势力的关系,从而为汉朝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套系列,无疑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更立体、更细致的历史观察视角。
评分长久以来,历史的叙事似乎总是围绕着君王展开,那些辅佐君王成就伟业的“宰相”们,虽然功勋卓著,却常常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这套《中华历朝宰相大传系列》,以“宰相”为核心,赋予这些被忽视的群体应有的关注,其意义非凡。首当其冲的《建汉首功:萧何》,更是将目光聚焦于奠定汉朝基业的关键人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从“宰相”这一角度,重新解读萧何在刘邦集团崛起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我期待书中能够详尽地展现萧何如何凭借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和战略眼光,在后勤、民生、经济等领域构建起稳固的支撑体系,为刘邦的军事行动提供不竭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作者能深入挖掘萧何在处理政治关系、化解矛盾、稳定人心等方面的智慧,展示他如何在乱世之中,以其过人的政治远见和执行力,将一个初生的政权逐步塑造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无疑是对历史一次全新的、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