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陳式太極老架一路76式拳
作 者: 李雨樵 著
I S B N :9787546416908
齣 版 社: 成都時代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09-01
印刷時間:2016-09-01
字 數:200000字
頁 數:192頁
開 本: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249g
定價:39.8元
編輯推薦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76式》中,太極傳人李雨樵大師親身施教,七十六式連貫招法逐一詳解。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七十六式,是由陳氏第十四世祖陳長興在祖傳太極拳的基礎上,精煉歸納編定而成。其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輕靈穩健,身法中正自然。以內勁統領全身,行氣運動以纏絲勁的鍛煉為主,發勁為輔,動作呈弧形螺鏇,纏繞圓轉,一動內外俱動;剛柔相濟,能發齣一種似剛非剛、似柔非柔、沉重而又靈活的內勁。融發勁於盤架,以通為養、以發勁強化人體氣的通透,能促進人體形氣整體性的形成,強身健體,益壽延年。
拳架分高中低三種,共六段,完整一氣,如行雲流水。第1~16式,乃老架一路的基本功,形體動作舒緩柔和,兩手兩臂大開大閤,兩腿呈虛實變化,身體重心轉換自然流暢。第17~41式,形體動作中穿插拍腳、蹬腳、轉體、跳躍……難度提升,著力鍛煉人的整體性、靈活性。第42~76式,以勻緩式子為主,穿插跳躍、拍腳、發勁、轉體等式子,是在前兩段基礎上的綜閤訓練。
含太極拳的精氣神、意、纏絲勁、聽勁、懂勁、虛實;乃李雨樵大師數十年太極修習經驗的整閤,指導練習者提升武學修為,使其更快參透功法要領。內容豐富,實乃太極拳之精髓與真諦所在。
王言萬語,難盡其妙。一招一式,神到形到,氣到拳到,修身養德。
太極正宗傳人李雨樵大師親身施教,七士八式連貫招法逐一詳解。
目錄
第1
章古老拳架,太極瑰寶一陳式太極拳傳統老架一、傳承四百年的太極正宗——陳式太極拳
二、陳式太極拳的十成功夫
三、陳式太極拳老架精華——一路76式
第二章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76式動作分解
◎預備式◎太極起勢◎金剛搗碓◎懶紮衣◎六封四閉◎單鞭◎金剛搗碓◎白鶴亮翅◎斜行◎摟膝◎上三步◎斜行◎摟膝◎上三步◎掩手肱捶◎金剛搗碓
第二段
◎披身捶◎青龍齣水◎雙推手◎肘底捶@倒捲肱◎白鶴亮翅◎斜行◎閃通背◎掩手肱捶◎六封四閉◎單鞭
第三段
◎雲手◎高探馬◎右擦腳◎左擦腳◎左蹬一根◎上三步◎擊地捶◎翻身二起腳◎護心拳◎鏇風腳◎右蹬一根◎掩手肱捶
第四段
◎小擒打◎抱頭推山◎六封四閉◎單鞭◎前招◎後招◎野馬分鬃◎六封四閉◎單鞭◎玉女穿梭◎懶紮衣◎六封四閉◎單鞭
第五段
◎雲手◎雙擺蓮◎跌叉◎金雞獨立(左右)◎倒捲肱◎白鶴亮翅◎斜行◎閃通背◎掩手肱捶◎六封四閉◎單鞭
第六段
◎雲手◎高探馬◎十字擺蓮◎指襠捶◎白猿獻果◎六封四閉◎單鞭◎雀地龍◎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身雙擺蓮◎當頭炮◎金剛搗碓◎收勢
第三章李雨樵陳式太極拳拳論
一、論內傢太極拳
二、論精、氣、神
三、論陰陽相濟
四、論意
五、論鬆腰
六、論纏絲勁
七、論引、化、拿、發
八、論搠
九、論雙重
十、論眼法
十一、論養氣
十二、論三節運用
十三、論聽勁
十四、論懂勁
十五、論虛實
十六、論剛柔
內容推薦
陳長興對太極拳的發展,貢獻頗豐,可謂繼陳王廷創拳後,在漫長的太極拳發展道路上,又樹起瞭一座豐碑。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76式,由陳氏第十四世祖陳長興在祖傳太極拳的基礎上,精煉歸納而成。其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輕盈穩健。身法中正自然。以內勁統領全身,以纏絲勁鍛煉。拳架分高、中、低三種,共六段,完整一氣,如行雲流水。
這本書對於我們這些醉心於探究武術源流的人來說,無疑是一部珍貴的“原典”。李雨樵先生的嚴謹態度,使得這套76式老架得以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麵前,它仿佛是陳氏太極流傳四百年來,經過無數代人洗禮後沉澱下來的精華結晶。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講解中沒有陷入術語的迷宮,而是力求用最樸素的語言去闡釋最深奧的原理。比如,他對“纏絲”的解釋,不是一味強調鏇轉,而是強調螺鏇上升的軸綫感,以及如何避免“彆扭勁”。這種對細節的執著,使得這本書的指導性極強,即使是獨自練習,也能感受到有位高人在旁點撥。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拳法,不如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傳統武術的理解深度。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拳譜,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尚武、內修的精神追求。
評分這本關於陳式太極老架一路76式拳的書,光是翻開封麵,那厚重的曆史感就撲麵而來。李雨樵先生的筆觸,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直截瞭當地將這門古老拳法的精髓展現在我們眼前。讀起來,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種穿越時空的連接,想象著當年老前輩們是如何一招一式地打磨、傳承這套拳法的。書中的圖解和文字描述,對於我這樣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們不僅僅是動作的分解,更像是心法的引導。特彆是對“捋”、“擠”、“按”這些太極核心概念的闡述,深入淺齣,讓人豁然開朗。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那種對武術精神的敬畏,他不僅僅是在教你如何“打”,更是在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會那份“動靜結閤,剛柔並濟”的哲學。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局限於技擊層麵,它更像是一部結閤瞭傳統文化與生命哲學的指南。我能體會到,作者傾注瞭畢生心血,纔得以將這“中華瑰寶”如此完整地呈現給世人,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敬意。
評分閱讀李雨樵先生這部關於陳式太極老架一路76式的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對“老架”原貌的忠實呈現。現在市麵上很多太極拳書籍,為瞭追求所謂的“簡化”或“易學”,多少會偏離一些傳統的東西,但這本書卻保持瞭一種令人信服的純粹性。每一式,從起勢到收勢,都帶著一種久經風霜的沉穩和內斂。我花瞭大量時間去揣摩那些細節——比如纏絲勁的微妙運用,腰胯的配閤如何成為整套動作的樞紐。書中對勁路運行軌跡的描述,極其細膩,甚至到瞭讓你必須放慢速度,用心去體會的程度。我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指導重新修正我的架勢,發現以往自己理解的許多動作都是浮於錶麵的。這本書不是那種能讓你囫圇吞棗快速掌握的“速成秘籍”,它需要的是耐心、毅力和對傳統武學的尊重。它像一位嚴厲卻又充滿智慧的師父,強迫你迴到最基礎、最本質的地方去重新認識太極。對於那些真正想探究陳傢溝太極拳源頭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價值無可替代。
評分坦率地說,第一次捧讀此書時,我有些被其“復古”的風格震懾住瞭。它沒有采用時下流行的色彩鮮艷、過度美化的武術攝影,而是用清晰、寫實的綫條勾勒齣每一個動作的要點,這種剋製恰恰體現瞭陳氏太極拳“內斂”的精神內核。李雨樵先生的文字敘述,如同老茶一般,初品可能覺得平淡,但越品越覺其醇厚迴甘。他對於“混元勁”的描述,至今讓我印象深刻——那是一種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整體力量感,而非局部的肌肉發力。書中對於呼吸與動作的配閤,有著極為細緻的指導,這往往是很多現代太極書籍所忽略的環節。呼吸不順,則氣機不暢,整套拳就成瞭僵硬的架子。通過研習這本書,我開始有意識地將“意”融入到每一個換勁的過程中,這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拳架的理解層次。它教導的不是快進,而是深入,是一種對“精華”的精細提煉和無私奉獻。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雖然樸實,卻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完全符閤其所承載的“四百年傳承”的厚重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對武學傳統的捍衛姿態。在介紹每一式時,他不僅給齣瞭清晰的圖示,更重要的是,他融入瞭大量的曆史背景和功法心訣。這些心訣往往寥寥數語,卻蘊含著極大的信息量,需要反復咀嚼纔能領悟其深意。例如,對於“金剛搗碓”的講解,李先生強調的不是力量的爆發,而是如何通過正確的身體結構,讓“掤勁”自然而然地引導齣“擠勁”的連貫性。這是一種整體性的思維,而不是肢體動作的簡單疊加。讀完後,我最大的收獲是意識的轉變——太極拳不再是單純的健身操,它成瞭一種與自身結構、與天地規律對話的方式。這本書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將古代的智慧與現代人的身體感知連接起來,讓古老的拳架重新煥發齣鮮活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