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7
黄秋葵优良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商品名称: 黄秋葵优良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 | 出版社: 农业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
作者:刘维侠 | 译者: | 开本: 32开 |
定价: 35.00 | 页数: | 印次: 2 |
ISBN号:9787511633613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黄秋葵原产于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随后传至整个非洲、印度、美国等地。近年来已遍布世界各地,以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为主。*早记载黄秋葵栽培历史的国家是埃及,我国早在明代已有黄秋葵的栽培历史,并作为药用。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黄秋葵作为药食兼用型蔬菜,以其清新的香味、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成为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之一。黄秋葵特有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使其获得了“植物伟哥”“绿色人参”等美誉,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前景,加工食品、保健品等已占据了一定的消费市场。 随着黄秋葵市场份额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种植者选择发展黄秋葵产业,迫切地需要一套完整、详细、实用的黄秋葵高效栽培技术,推介不同的黄秋葵品种及其适应性,这正是《黄秋葵优良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编写的目的。 本书分为十一章,分别为概述、黄秋葵的种质资源与分类、黄秋葵特征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黄秋葵主要优良品种、黄秋葵育苗技术、黄秋葵高效栽培技术、黄秋葵栽培方式及栽培模式、黄秋葵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黄秋葵贮藏与加工、黄秋葵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黄秋葵的食用方法,从优良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到贮藏加工、药理作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黄秋葵这一蔬菜作物,以期为广大科技人员、黄秋葵种植者及相关产品开发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书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学术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我们热忱地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修改和补充。
刘维侠,女,1975年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并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黄秋葵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创新利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2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10多篇,主编或参编论著5部,先后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积极参与服务“三农”工作,多次到省内外进行科技交流与科技服务。 韩旭,女,1983年生,农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学专业,同年就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生态、化感作用等研究,主持及参与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6篇,其中SCI3篇,获批专利5项,现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千人计划”人选、创新团队骨干专家。
**章 概 述 1 **节 黄秋葵的起源与传播 1 第二节 黄秋葵的市场价值 4 第三节 黄秋葵的产业化开发现状与前景 12 第二章 黄秋葵种质资源与分类 16 **节 锦葵科植物分类 16 第二节 秋葵属植物分类 18 第三节 黄秋葵种质资源分布 20 第三章 黄秋葵特征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5 **节 黄秋葵的植物学特性 25 第二节 黄秋葵的生物学特性 27 第三节 黄秋葵的生长发育周期 28 第四节 黄秋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0 第四章 黄秋葵主要优良品种 33 **节 品种类型 33 第二节 主要优良品种 36 第五章 黄秋葵育苗技术 51 **节 黄秋葵育苗的主要方式和设施 51 第二节 黄秋葵育苗技术 55 第三节 苗期病虫害防治 60 第六章 黄秋葵高效栽培技术 64 **节 土地选择和整地 64 第二节 定植 67 第三节 田间管理 68 第四节 采收 72 第七章 黄秋葵栽培方式与栽培模式 73 **节 栽培方式 73 第二节 栽培模式 75 第八章 黄秋葵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84 **节 黄秋葵主要病害 84 第二节 黄秋葵主要虫害 93 第九章 黄秋葵贮藏与加工 103 **节 黄秋葵的贮藏 103 第二节 黄秋葵的加工 105 第十章 黄秋葵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11 **节 黄秋葵的化学成分 111 第二节 黄秋葵的药理作用 115 第十一章 黄秋葵食用方法 120 主要参考文献 129
黄秋葵优良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