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裝現貨 國史講話 上古+春鞦+宋濛三百年 共3冊 精裝 顧頡剛 著

套裝現貨 國史講話 上古+春鞦+宋濛三百年 共3冊 精裝 顧頡剛 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顧頡剛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睿圖書
齣版社: 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29917
商品編碼:26042146420
套裝數量:3

具體描述

套裝共3冊 總價格:111元

 

9787208129894
9787208129900
9787208129917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國史講話(春鞦)(精) 開本: 2
作者: 顧頡剛//童書業 頁數:  
定價: 39 齣版時間: 2015-07-01
ISBN號: 9787208129917 印刷時間: 2015-07-01
齣版社: 上海人民 版次: 1
商品類型: 圖書 印次: 1
目錄: 正編
***章 三代的略史與周的變遷
第二章 春鞦以前的列國世係
第三章 鄭國獨強時代
第四章 鄭的中衰與齊的始強
第五章 所謂“尊王攘夷”事業的背景
第六章 齊桓霸業
第七章 晉秦的崛起與其爭霸
第八章 楚宋爭衡與周室內亂
第九章 城濮之戰與晉文霸業
第十章 秦晉的衝突與晉襄繼霸
第十一章 晉的中衰
第十二章 楚的強盛與狄的衰亡
第十三章 晉楚***次和平盟約的訂立與撕破
第十四章 晉的內亂與悼公復霸
第十五章 晉楚第二次和平盟約的訂成
第十六章 中原和平時期中的各**政的變遷
第十七章 社會組織的變動與學者階級的齣現
第十八章 北方政局的終結
第十九章 南方的混戰與吳的衰亡
第二十章 結論
附編
***章 春鞦時的農民生活與商工業
第二章 封建社會的組織與其動搖
第三章 男女關係與婚姻習慣
第四章 世族與世官製度
第五章 地方製度與城邑建築及人口
第六章 軍製
第七章 爵位與官製
第八章 教育與刑法
第九章 宗教與學術
第十章 禮俗及其他
附錄一 春鞦史課試題(民國二十六年一月)
附錄二 春鞦史課試題(民國二十六年六月月)
編後記

......

精 彩 頁: ***章 三代的略史與周的東遷 商代以前的中國曆史,我們已不能詳確知道瞭。
    大約在耶穌紀元前二韆年左右,黃河流域的中部,有一種比較文明的民族在那裏居住著,發展著,這種民族所建立的***,就是那曆**有名的“三代”的***代夏。不知在什麼時候,齣來瞭一個商民族,在現在山東省的境內發展勢力。約在耶穌紀元前一韆多年的時候,商民族齣來瞭一位很能乾的君主叫做湯,統一瞭東方諸部族,舉兵西嚮,就把夏國滅瞭。
     商民族滅夏以後,勢力格外強盛,便成為中原的宗主邦。從近代在河南安陽縣發掘齣來的甲骨蔔辭同銅器銘文等看來,商民族已有較完備的文字,較高尚的文化。《詩經》裏說在成湯的時候,一直到西方的氐羌,都沒有敢不來朝貢的。***近在甲骨蔔辭裏也發現瞭“令周”,“令周侯”的記載。可見商國雖不必如後人所說的那樣“赫赫天朝”的樣子,也自成個大國的規模。從湯傳瞭二十九代,齣來瞭一個不成材的君主叫做紂,貪酒**,把商國的政治弄得一團糟。
    同時商民族的民族性也日就墮落,沾染瞭貪酒的惡習。《詩經》裏說,殷商的人好喝酒,喝醉瞭整夜呼叫,甚至於拿白天當作晚上,同現在吸雅片煙的人真差不多。近來在河南地下發掘齣來的商代器物中也有很多酒器,可見商民族好酒的風俗。商民族正在衰微的時候,西方已有一個新興的民族叫做周的在等待,他們起來漸漸的代執瞭中原的宗主權。
     周民族是個很晚起的民族,據《史記》的記載,從他們的始祖後稷算起,到代商而興的文王,還隻有十四代,比瞭商國從湯到紂已有二十九代的還要減少_半。大約這個民族成立的時代就在商。周民族的根據地,大約在現在的陝西省西部,《詩經》上說周民族***初的時候從杜地搬到漆地,到公亶{音dan}父時又搬到岐山下的胥地(周原)。杜為漢的杜陽縣,在今陝西省麟遊縣的西北。漆是漆水,漆地也在現在麟遊縣的西邊。胥不知在何處,總離開不瞭岐山下的地麵。杜、漆、胥都在陝西省的西部。到公劉的時候,周民族開拓的地域廣瞭,除瞭原有的胥以外,又有京和豳{音bin},渭水芮水一帶地都歸瞭他們。傳到太王,勢力***嚮東方發展,開始緻力於翦商。再傳到瞭文王,是個很有材乾的君主,又有許多的好輔佐,漸漸統一瞭西方諸部族,東作邑於豐(在今陝西鄂縣東),自稱受瞭上帝的命而伐商,於是戡定瞭黎國,給商國的王畿以很大的威脅。不幸伐商的功績沒有做成,他就死瞭。他的兒子武王繼起。順天命以伐商,和商國的兵旅在牧野地方開戰,勇將師尚父奮力戰鬥,就把商國滅瞭。
     武王滅商以後,不久去世,他的兒子成王年幼,便由成王的叔父周公旦攝政。在這個時候,周室的內部忽然發生變亂,原因是武王的其他弟弟管叔蔡叔們妒忌周公攝政,造齣謠言,說甩公要想自己做天子,引得全國起瞭猜疑。於是紂的兒子武庚就乘這機會聯絡瞭反對周公的周室宗親和商民族與國淮夷奄等舉兵反周,聲勢很是浩大。這時周室的地位實在危險到萬分,幸而周公是個很能乾的人,親自帶瞭人馬東徵,打瞭好幾年的仗,結果把敵人**撲滅,東方也因此平定瞭。
     原來武王滅殷,隻滅瞭殷的本邦,並沒有把殷民族的地盤**收歸己有,不但東方未全歸周民族的勢力範圍,就是殷的本邦也還讓紂子武庚居住著,不過派人監視著他罷瞭。武王一死,周既發生內變,殷人自然想乘機重新抬頭,與周對抗,不幸既衰敗瞭的民族終究敵不過新興的民族,所以結果反給瞭周民族以平定東方的機會。
     周公東徵勝利以後,就在東方大封同姓和功臣為諸侯以鎮壓殷民,又把一部分頑抗的殷民遷到洛水流域,叫他們建築洛邑,以為周的東都;洛邑建成,就叫他們居住在那裏,以便隨時監視他們的行動。就在這時,周公把政權奉還瞭成王。周公從攝政到歸政,首尾共曆七年,周室的基業也就在這時期內確立。
     從成王到康王是周室的全盛時代,後世的傳說甚至於說那時候刑罰停止瞭四十多年。從這過甚的言詞裏也可測量齣那時的人民是何等享受太平幸福。
     康王七傳到厲王。厲王是個很專製的君主,政令暴虐,卻不許人民批評他。他竭力壓製輿論的結果,引起人民的大反動,首都起瞭革命,厲王被趕到彘地去,由一位共國的諸侯名字叫做和的來代做瞭天子。
    過瞭十四年,王位纔歸給厲王的兒子宣王。這次革命,可以說是平民革命的開始,然而政權始終在貴族的手裏。
     宣王是周室的一位中興之主,他即位以後,內修政事,外攘夷狄,西北方的獫狁{音xian yun}和東南方的淮夷、徐方、蠻荊(就是後來的楚)都被平定,王室的威靈為之一振。可惜到瞭晚年,漸漸衰頹,對外打瞭好幾次敗仗,人民喪失很多,甚至於有“料(數)民”的舉動,數數人民究竟還剩多少。在這裏可見周的衰微,在宣王時已開始瞭。
     到瞭宣王的兒子幽王嗣位,比瞭他的祖父厲王還要不如,他寵愛一個妃子叫做褒姒的,把政治弄得一塌糊塗。加以這時候天災流行,民不聊生。在人民流亡的當兒,外侮仍是不息,《詩經》上說那時候“日蹙國百裏”,可見周國受戎、狄侵陵的厲害。在這天人兩重災患交逼之下,政治又不上軌道,周國本來已岌岌不可終日瞭。但幽王還不覺悟,因為寵愛褒姒,想立她為王後,立她所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把原來的王後薑氏廢瞭,又把原來的太子趕到外舅傢西申國去,於是觸怒瞭申侯,就聯閤繒國和西夷、犬戎等一同起兵攻周,打破瞭周都,把幽王殺死在驪山下,周室就亡瞭。
     幽王死後,王室在西方的領土已全被戎族占據,那時申、魯、許等國諸侯奉太子宜臼在東南方的申地即位,這就是東周***代的天子平王。同時虢公翰也奉王子餘臣在攜地即位,後來稱為攜王。二王並立的結果,攜王被平王的黨晉文侯所殺,於是周室又歸統一;但是在西方已不能立國,於是諸侯奉平王東遷到周公所營建的洛邑,後人就稱作東周。周室初遭戎難,剛東遷時,國力**微弱,隻得依附諸侯以立國,王靈衰落,於時列國並峙的形勢頓時造成。那時晉、鄭兩國與東周的王室是***有關係的。等到晉國因分化而發生內亂,於是東周王室***的屏藩就隻有鄭國瞭。
     P3-7 內容提要: 《國史講話:春鞦》是1940年代顧頡剛與童書業閤作撰寫的春鞦史講義,正編按時間講述,附編按專題撰寫“世族與世官製度”、“軍製”、“爵位與官製”、“教育與刑法”、“宗教與學術”、“禮俗及其他”等。由於中國在政治、文化、宗教、禮俗等方麵的製度基礎奠定於春鞦時期,因此,閱讀這段曆史,就等同於探索中華民族的根源。
    

......

作者簡介: 顧頡剛(1893—1980),中國現代學術大師,古史辨學派創始人,中國現代民俗學、曆史地理學奠基人。先後在廈門、中山、燕京、北大等多所大學任教授,曾創辦樸社、民俗學會、禹貢學會等,主編《燕京學報》《禹貢半月刊》等。1954年後曆任中國(社會)科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國史講話(上古)(精) 開本: 2
作者: 顧頡剛 頁數:  
定價: 36 齣版時間: 2015-07-01
ISBN號: 9787208129900 印刷時間: 2015-07-01
齣版社: 上海人民 版次: 1
商品類型: 圖書 印次: 1
目錄: 導讀
代序
前編
中國古代史述略
正編
前記
***章 中國一般古人想象中的天和神
第二章 商周間的神權政治
第三章 德治的創立和德治說的開展
第四章 商王國的始末
第五章 周人的崛起及其剋商
第六章 周室的封建及其屬邦
第七章 西周的王朝
第八章 漸漸衰亡的周王國
第九章 齊桓公的霸業
第十章 秦與晉的崛起和晉文公的霸業
第十一章 楚莊王的霸業
編後記

......

精 彩 頁: ***章 中國一般古人想像中的天和神 在我們的觀念中,大都以為神是沒有形象的,天不能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但在古人的想像裏便不這樣。他們以為天上的神過的就是人間的生活,天上的神和地下的人彼此都有交通的辦法。他們怎樣的往來呢?那就是從地麵上***高的地方一直往上走去。
     地上哪裏***高?他們說是西邊的昆侖山。昆侖山有多少高?對於這個問題他們有兩種說法,說得少的是二韆五百裏,說得多的竟有一萬一韆裏。他們說昆侖山從下到上可以分作三層,下層叫做樊桐,又稱闆桐;中層叫做懸圃,又稱閬風:上層叫做增城,又稱天庭。他們說一個人隻要走到中層,他就可以不死瞭;如果直走到上層,就真上瞭天瞭,他就是一個神瞭。昆侖方廣八百裏。增城九重。昆侖上麵種的小米,稱為“木禾”,莖高三丈五尺。珠樹、玉樹、斑樹、不死樹在西麵;沙棠、琅殲在東麵;絳樹在南麵;碧樹、瑤樹在北麵。旁邊有四百四十個門,這門到那門都相隔四裏。又有九個井,井欄都是玉做的。還有一百畝大的宮殿,用璉玉建築的屋子。還有醴泉和瑤池。那邊有許多神,總稱為“百神”;有許多帝,總稱為“眾帝”;其中地位***高的稱為“太帝”。太帝就住在昆侖的***高處。這樣看來,昆侖山是一個天國而可以從地麵上走進去的。
     要是一個人真有勇氣,一直上去,馬上成瞭神,豈不痛快。不幸世間沒有這樣便宜的事。聽說天上有天門,喚作閶闔。天門有九重,每一重都有虎豹守著,它們一見下界的人走進,就跳起來把他咬死;咬死之後還有許多竪生眼睛的豺狼走來,先把屍首玩弄一迴,玩厭瞭便拋棄在深淵裏,再到上帝麵前去覆命。
    所以雖說有路可行,究竟不容易度過這重重的難關。
     不過凡人雖沒有上天的福分,但有一種人卻可上天,那就是“巫”。他們說,西邊有一座山叫做靈山,在那邊,巫鹹、巫即、巫□、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個人就常常升天降地。巫可以自由到上帝那邊,所以死瞭人招魂時就得請巫,而楚巫所歌的即是巫陽受瞭上帝的命令,下來招那離散的魂魄的故事。又如夏後啓,他們說他曾把三個美女獻上天去,偷得瞭《九辯》和《九歌》的樂章而下來。他下來的地方叫做天穆之野,在西南海之外,高一萬六韆尺,比起昆侖來那就太低瞭。這可以說是一條近路。
     聽說當初人和神本都是互相往來而且是雜亂不分的,隻為蚩尤造反纔把這條道路截斷瞭。那時蚩尤造作**來打黃帝,又殺死許多沒罪的老百姓,黃帝命應龍在冀州的野裏和他交戰。應龍蓄積多量的水,不料蚩尤手段***高,他請風伯、雨師相助,一霎時放齣大風雨來。黃帝一看不好,又降下一個天女叫魃的,把雨止瞭,把蚩尤殺瞭。大約因為蚩尤本是下界人,競來侵犯瞭上界安寜的緣故,上帝命一個叫重的上天管天上的神,又命一個叫黎的下地管地上的民,兩方麵從此斷***交往,這件故事就叫做“***地天通”。可是這樣一來,黃帝所派的應龍上不去瞭,魃也上不去瞭。應龍不得上天,住在南極,天上沒有很多的水,所以地麵上就常鬧旱災。但旱時隻要畫瞭應龍的形像,也可以緻大雨。魃所住的地方,為瞭她專會止雨,所以也經常犯旱,往往赤地韆裏。有一位叔均嚮上帝說瞭,上帝把她移置到赤水的北麵去,叔均就做瞭田祖。魃怕叔均,見瞭他就逃。所以人們要趕掉這位女神時,隻消祝道:“請神望北走去罷!” 可是他們說話並不一緻。人和神雖說斷***瞭往來,地麵上卻盡多雜居的神。中國西部是***高的地方,高瞭就近天,所以神靈住居的也特彆多。在蟠塚山。
    的西麵就有一座天帝之山,當然是上帝住的。往西去有一座鮝山,那裏齣産玉膏,源頭像沸水一般的燙,這是黃帝所常喝的。再西去又有一座鍾山,鍾山之神的兒子叫鼓,犯瞭罪給上帝殺瞭,魂靈化為鷸鳥,自的頭,紅的足,黃的文。再西去又有一座槐江之山,那是上帝的菜園,神英招所管,他的樣子是馬的身,人的麵,鳥的翼,虎的紋。在那裏南望昆侖,隻見光焰熊熊;西望大澤,那邊是後稷之神隱居的所在;北望諸毗山,那邊是槐鬼離侖住的;東望恒山,又有窮鬼住在那裏。還有一條瑤水,有天神住著,他的樣子有些像牛,可是八條腿,兩個頭,馬的尾巴。再往西南去,就是昆侖山瞭,這是上帝的下都,神陸吾所管,他的樣子是人的麵目,虎的身體,還帶著九條尾巴。再往西去,渡過流沙,是玉山,有人虎齒豹尾,蓬著頭發戴一個玉勝,善於歌嘯,這就是西王母,管瘟疫和各種殘殺之氣的。再往西是魏山,住著的神叫耆童,他發齣聲音來好像鍾磬一般地好聽。再往西去就是天山,那邊的神叫做帝江,生的六足四翼,沒有麵目:專懂唱歌跳舞。我們隻要知道瞭蟠塚山的所在,就知道現在的甘肅、青海之間。在當時是怎樣的神齣鬼沒。其他各處還有好些上帝鬼神,一時也數不盡,他們各有各的奇形怪狀,在這一篇裏也講不完,不再提瞭。
     P26-29 內容提要: 《國史講話:上古》是顧頡剛先生在雲南大學講學期間編***的講義,主要講述夏商周三朝的曆史,由“中國一般古人想象中的天和神”、“商周間的神權政治”、“德治的創立和德治學說的開展”、“商王國的始末”、“周人的崛起及其剋商”、“周室的封建及其屬邦”、“西周的王朝”、“漸漸衰亡的周王國”、“齊桓公的霸業”、“秦與晉的崛起和晉文公的霸業”、“楚莊王的霸業”等十一章構成。作者對某些“成說”進行瞭質疑,並提齣新的猜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同時,這部作品的文字通俗易懂,有利於史學普及,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中華民族的緣起與早期發展。
    

......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國史講話(宋濛三百年)(精) 開本: 2
作者: 顧頡剛 頁數:  
定價: 36 齣版時間: 2015-07-01
ISBN號: 9787208129894 印刷時間: 2015-07-01
齣版社: 上海人民 版次: 1
商品類型: 圖書 印次: 1
目錄: 正編
宋代的統一
契丹勢力的南漸(上)
契丹勢力的南漸(中)
契丹勢力的南漸(下)
西夏的始末
女真的勃興(上)
女真的勃興(下)
濛古的立國(上)
濛古的立國(下)
濛古領土的擴張(一)
濛古領土的擴張(二)
濛古領土的擴張(三)
附編
群雄的削平和澶淵之盟
西夏勃興和推行新法
書院的建設和學派的蔚起
金興遼亡和宋室南渡
濛古的兵力和亞歐的交通
元朝的政治與特種文學
附錄 編纂國史講話的計畫
編後記

......

精 彩 頁: 女真的勃興(下) 演說宋朝的曆史的,有三部重要的小說。一部喚做《楊傢將》,是講北宋與契丹的戰事的;一部喚做《水滸傳》,是講北宋末年的強盜生活的;一部喚做《精忠傳》(一名《說嶽傳》),是講南宋與女真的戰事的。《精忠傳》一書共有八十迴,用嶽飛一人做綫索,敘述女真的凶暴,奸臣的誤國,很是淋灕盡緻,所以戲劇中也有幾齣***名的戲是從這書裏齣來的。
    諸位不曾見過《八大錘》嗎?這齣戲一名《硃仙鎮》,乃是嶽飛大破金兀術的一段事。戲場上的兀術塗瞭滿臉的金碧,戴瞭翎頂,披瞭狐裘,兩手揮著兩個銅錘,何等的威風凜凜!卻被嶽傢軍中四個善使銅錘的將官殺得大敗,連呼“阿喲”而遁。嶽傢軍真利害嗬! 金兀術是誰?金是他的國名,兀術是他的原名,宗弼是他的漢名。他是金太祖的第四子,所以江南人喚他為四太子。在北宋滅亡之後,他屢屢帶兵南下,想打平南宋。隻是他的運氣沒有像他的哥哥宗望(二太子)那麼好,連次給韓世忠和嶽飛打敗瞭。但他雖打瞭敗仗,他的威名可真不小。現在人盡多不知道阿骨打(太祖)和吳乞買(太宗)的,卻很少人不知道金兀術。這因為金國開國後半期中的兵威差不多是他一個人的活動,而且他又深人中國的南部,所以大傢容易記清楚瞭。
     自從徽、欽二宗被擄北行之後,大楚皇帝張邦昌因為沒有金兵留衛自己,人心又不服,隻得迎接康王構登瞭帝位,這便是南宋高宗。高宗用瞭李綱為右僕射(宰相)兼禦營使,把主和誤國的李邦彥、張邦昌等貶的貶瞭、殺的殺瞭。李綱整頓軍政,一時很有些振作氣象。但是金人的兵力這樣大,大傢隻想避去他們的鋒鏑,哪敢同他們對壘,高宗究竟不是一個勇敢的人,禁不住左右的慫恿,所以李綱相瞭七十餘天就免職瞭。陳東又上書,請留李綱,並罷斥主和的人。
    奸臣黃潛善等因為他的話於己不利,藉端觸怒瞭高宗,把他殺瞭。但陳東實在不認識李綱,隻為謀***的利益而得瞭死罪。他死的時候,許多人都替他流淚。
     李綱免瞭,陳東殺瞭,於是定計南遷,禦駕到瞭揚州。那時金國的宗望已死,宗翰、宗輔、宗弼等分道伐宋。1128(高宗建炎二)年,宗弼又打到瞭汴京。明年,宗翰渡過淮河,離揚州很近瞭。高宗得訊,立刻逃過長江,到瞭鎮江,又逃到杭州。宗弼野心勃勃,請得太宗的許可,大起北方的兵來伐宋。他路過的地方,隨即下令,禁止百姓穿著漢式的衣服,又勒令他們照瞭金國風俗,剃去前額的發,不照樣的便殺。他們分瞭兩支兵渡江,打破江東(今江蘇、安徽)、江西(今江西)兩路的諸府州。高宗又逃到明州(今寜波),坐在船上避敵;後來又到溫州。宗弼到瞭杭州,大燒大掠而去。高宗迴到越州(今紹興),收拾遺民,江東和江西兩路算又取瞭迴來;但是四京卻**屬於金國瞭(四京的名目,是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北京大名府)。
     宗翰南下時,金太宗叮囑他,等到平瞭宋國,仍當依張邦昌舊事,在宋臣中立[眉批:“立”可改“找”。]齣一人做中國的皇帝。他所以這樣做,乃是要用中國人攻中國,使得金國自己可以休養生息。所以他們打下瞭京東、京西兩路(今山東、河南)之後,宗翰便冊立劉豫為齊帝——他是宋的濟南知府而獻地與金國的。他做的帝,是“金子皇帝”,與石敬瑭和契丹的關係一樣。他起先建都北京(大名),後來徙都東京(開封)。
     劉豫做瞭金子皇帝,當然與宋國不能兩立,他就遣將伐宋。那時宋國很齣瞭幾員戰將,而尤利害的是嶽飛,他既有武藝,又有謀略,又得兵心,劉豫打他不過,隻得到金國去請兵。太宗命宗輔、宗弼等前去幫他。劉豫派瞭他的兒子劉麟、侄子劉猊,帶兵會閤瞭金兵南下。到揚州大儀鎮,給韓世忠打得大敗。劉麟、劉猊一對弟兄,棄瞭輜重逃瞭。宗弼等既打瞭敗仗,又聽得太宗病重,也就引兵歸國。1135(高宗紹興五)年,高宗還到臨安,定都在那地。那時離他的即位已有九年瞭,南宋偏安的局麵纔得立定。
     P56-58 內容提要: 《國史講話:宋濛三百年》是顧頡剛先生在1924至1925年間為北京孔德學校所作的曆史講演稿。顧先生一直想擺脫舊教科書呆闆、冗長的沉悶模式,於是揀取***精彩的曆史瞬間,做親切靈活的編輯安排,以激發年輕學生瞭解曆史的興趣。作者從種族及政治方麵著手,解釋瞭宋、遼、西夏、金、元的興衰原因。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