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名人传记系列全3册 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上下)/拿破仑传/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
作者: | 约翰·托兰/埃米尔·路德维希/温斯顿·S.丘吉尔 |
市场价: | 166.8元 |
ISBN号: |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32开/16开 | 语种:简体中文 |
出版时间: | 版次: | 页数:921页/594页/404页 |
印刷时间: | 印次: | 年龄: |
编辑推荐 | |
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上下) 全新修订升级:本书精心修正了上一版本中出现的数百处事实错误,对文字和史实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更正与升级普利策奖得主非虚构实力大作:曾连续六个月雄踞《纽约时报》排行榜,畅销三十多个国家近千万册 “二战”发起人希特勒经典传记:客观、全面、生动、深刻地再现“二战”发起者希特勒的一生。还原“二战”欧洲政治形势:揭露希特勒统治德国前后欧洲各国间国际关系 拿破仑传 本书是由一种历史的眼光写就的,里面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对话。应该说,这本传记不同于别的作家写的传记,不是很严肃,但可读性更强,而且作者也说除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以外,其他都能找到历史资料,我对照过《拿破仑日记》,的确如此……所以,我觉得这本传记非常不错,虽然不是很严谨,也没有对战争的大量描述,但它从另一个方面还原了拿破仑。对喜欢文学的朋友应该会更喜欢这个版本的拿破仑的传记吧。当然,艾仑?肖姆和麦克林恩写的也很不错,各有千秋……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 |
内容简介 | |
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上下) 约翰·托兰编著的《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上下)/托兰历史系列》以大量真实的档案、书信、访谈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全面的希特勒,内容详实丰富,使读者能够深入这位战争狂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而且在书中,对希特勒的军政生涯和个人生活有着全面、完整、生动的记述。从希特勒的家族秘事到希特勒的自杀之谜,本书中都有详尽的、以材料和史实为依托的解释。 拿破仑传 拿破仓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而且也是欧洲史上伟大的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创造了法国历史,而且也创造了所有欧洲各国的历我。他于1804年加冕为法兰西皇帝,从此他的名字就和他无数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为了废黜这个巨人,1815年6月18日,全欧洲列强不得不在滑铁卢战场联合起来对付他……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人、一个政治家、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口才的反对纳粹德国的演说家,温斯顿 S.丘吉尔是20世纪伟大的人物之一。在这本自传中,丘吉尔回忆了他的童年、他的学校、他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担任战地记者以及他初涉政坛成为议员的故事。本书不仅仅让读者对这个伟大人物有了一个了解,而且正如丘吉尔自己所写的一样,是“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缩影”。 |
名人推荐 | |
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上下) 托兰把战时成千上万的材料通过整理记述,将关于希特勒的通俗历史编织成了一个华美的史诗般的锦绣篇章。 ——《芝加哥论坛报》 这是一部高度、详细、深刻揭露希特勒一生的作品,引人入胜。 ——《华盛顿邮报》 如果有人想了解希特勒、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这是一本必须要读的书。 ——《新闻周刊》 拿破仑传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
作者简介 | |
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上下) 约翰·托兰(John Toland),美国作家、历史学家。1912年生于威斯康辛,参加过“二战”。托兰年轻时曾梦想成为一名剧作家。战后,他写了很多剧本和小说,但从未有机会发表。在朋友的建议下,托兰转向历史写作,并一举成功,从此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 拿破仑传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生于1881年,死于1948年。德国作家,以撰写通俗传记而享有国际声誉。所写传记强调人物个性,被称为“新传记派”。代表作品有《拿破仑》、《俾斯麦》、《歌德》、《人之子》、《林肯》、《兴登堡》、《克娄巴特拉:一个女王的故事》、《罗斯福:命运和权利的研究》、《三幅画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贝多芬》、《奥瑟罗》等……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他出生于1874年,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之一。他曾被布尔人俘虏,在战俘集中营里被关了一年,后来越狱成功,逃离了南非。他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他喜欢用“V”字手势打招呼,表达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从此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欢拍照时举“V”字手势。 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英语民族史》等。他酷爱抽雪茄,甚至发明了一种飞行氧气面罩,让他在高空非增压舱里仍然可以抽雪茄。他拜访白宫时曾光着身子在浴室里踱步,恰巧遇到了罗斯福。他一生都被躁郁症折磨着,当抑郁发作时,无法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有一次,当他恢复正常后,这样回忆:“画面中的颜色都回来了。”他是公认的一个有远见的人、一个政治家、一个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口才非常好的演说家。他是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缩影,他叫温斯顿·S.丘吉尔。 |
目录 | |
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上下) 拿破仑传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
精彩内容 | |
1914年初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希特勒尽管艰苦却也有收效的生活突然受到了威胁。1月18日下午3时30分,有人在急切地敲门。开门后,希特勒发现,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面目严峻的慕尼黑警察局的刑警。这个刑警名叫赫尔勒,他出示了奥地利的一份官方文件,通知希特勒“于1914年1月20日自动前往林嗣的卡瑟琳?伊丽莎白30号码头报到入伍”。如不按时报到,他有可能被起诉或罚款。更可怕的是他受到警告说,如当局发现他犯有“为逃避兵役而离国”之罪,他将被罚以重款,甚至被监禁一年。 阿道夫百感交集。早在3年前,他还住在曼纳海姆时,曾请求在维也纳服役,但杳无音讯。刑警赫尔勒要求希特勒在入伍通知上签字。希特勒心烦意乱,抖抖地签上了“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名字。之后,刑警赫尔勒逮捕了他,将他押回总部。 次早,他被押解至“奥地利领事馆”。此时,连警方都同情他了。希特勒当时的处境如何,不说自明。总领事也怜惜这个面黄饥瘦、衣着褴褛的青年画家,允许希特勒向林嗣发电,要求将入伍时间延至2月初。次日,林嗣打来复电:“务必于1月20日报到。”因为当天即为1月20日,加上对希特勒之惊慌的同情,总领事先生允许他写信向林嗣当局解释。这是一封请求饶恕的信,满是语法错误的句子和错拼的词——它显示出,这个被时运逼得走投无路的青年是何等惊慌和失望。他抱怨说,传票“十万火急”,令他无法处理自己的事务,连洗澡都来不及。 每当被问起是哪里人时,希特勒总是回答说,他的家是十六团——不是奥地利——战争结束后他将在慕尼黑生活。然而,他们首先得赢得战争!在这点上,他是疯狂的:如果有人开玩笑说战争永远也不会胜利时,他便变得疯狂,在室内来回踱步,说英国必将失败,如同“祷告时必说阿门”一样。 同志们在谈论食物或女人时,他则专心致志地读书或作画,但是,一旦话题转入严肃的主题上,他便会停下来大发议论。他的同志们大都头脑简单,听到他滔滔不绝的议论,个个都如痴如醉。他们都喜欢听他口若悬河地谈论艺术、建筑等。由于“他眼前常常摊开一本书”,他是个知识分子的印象也随之得到加强。他背包中常常有几本书,其中一本系叔本华所著“我从其中学到许多东西”,这位哲学家一再强调的盲目意志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必然取得的胜利,肯定在他脑中引起反响。 到1915年夏末,希特勒已成了团部不可缺少的人物,由于与各营各连指挥所相通的电话线常被敌炮火打断,通讯只好靠通讯员联系。“我们很快便发现,”魏德曼中尉回忆道,“可靠的通讯员是哪一个。”(1935年,弗里兹?魏德曼成了希特勒的副官,4年后,因反对元首的外交政策,遭解职。在他所著的书中,他说,希特勒对其战争经历的记忆好极了,“在讲述他的经历时,我从未发现他在撒谎或言过其实。”)其他通讯员对他的机智和不平凡的勇气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能像他童年时在书上读到的印第安人一样爬往前线。然而,在希特勒身上也有些东西使某些士兵不安。他太与众不同,责任感太重。“把信送到目的地,”一次他教训另一名通讯员说,“比个人的雄心壮志,或为了满足好奇心更加重要。”他常急于上阵,常常不请自来,替其他通讯员送信。 本书是介绍希特勒一生的传记作品,分阶段地对希特勒的一生进行了阐释。从他的身世之谜到他的青年时期的落魄;从他当兵的经历到他步入政坛的决心;从他革命失败被捕入狱到从狱中树立威信;从他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战败去世……他的友谊与爱情,他的事业与家庭,他遭遇的多次刺杀和他的死里逃生,他的天使面孔与恶魔嘴脸……作者本着客观全面的态度,对希特勒五十六年的时光进行了梳理和整饬,还原出一个通过现有材料可以还原到的极真实的希特勒。 |
名人传记系列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