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書名 | 挑戰不可能:李昌鈺的鑒識人生 暢銷書籍 正版 成功學挑戰不可能-李昌鈺的鑒識人生 | ||
作者 | 李昌鈺 | ||
定價 | 45.0元 | ||
ISBN號 | 9787508654874 | ||
齣版社 | 中信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6-01-10 | ||
版次 | 1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 重量:0.4 | |
版次:1 | 字數:179韆字 | 頁碼: |
插圖 | |
**章 誰來替死者講話? 我記不清有多少次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李博士,你為什麼會選擇鑒識科學這一行?”也有無數的電視節目將我童年時眾多課外書中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列為證據—看,李博士從小立誌於此瞭。其實,我年少時並未立誌於此,如同現在癡迷NBA(美職業籃球聯賽)的年輕人一樣,我曾經希望成為籃球運動員。中學畢業後,不再飛速增長的身高讓我不得不放棄瞭成為籃球運動員的夢想。當時,我在學校的學費由已經畢業參加工作的哥哥姐姐們。為瞭不給母親及人增加經濟負擔,我決心報考不要學費的颱灣“中央警官學校”(今颱灣“中央警察大學”)。畢業後,我順利成為一名警官,後因工作齣色被晉升為當時颱北*年輕的巡官。而後多年,經曆諸多坎坷艱辛,我在美取得瞭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卻沒有跟隨導師的腳步,成為一名生物化學,而是有些戲劇性地選擇瞭當時頗不受重視的鑒識科學。走上這一行,更多的是緣分;愛上這一行,隻因心 中一念—誰來替死者講話?據美司法部統計,美平均每年有37%的案沒有偵破,一年大概有五六韆件未破的案。從全世界範圍來看,這一比例和數量更令人驚訝。在每一起案背後,至少有一個無辜的逝者,以及飽受失去親人痛苦的庭。作為一個法庭科學,唯有低頭辛勤工作,方能慰之萬一。 詭異失蹤的空姐 如果有,你突然失蹤瞭,誰會是那個真正找尋你的人? 如果你意識到你*深愛的人正在試圖傷害你,你該怎麼辦? *重要的是,你真的足夠瞭解與自己朝夕相處多年的那個人嗎? 如果你無法迴答這些問題,當災禍降臨的時候,誰能替你講話? 女主人海倫失蹤瞭! 1986年11月18日夜,康涅狄格州新鎮,暴風雪肆虐,而在新鎮新區路5號剋拉夫茨,似乎也發生瞭一些不尋常的事—在這樣的糟糕天氣下,女主人海倫失蹤瞭! 剋拉夫茨的住保姆瑪麗·托馬斯是*早察覺到異常的人,但是在女主人海倫的朋友們找上門之前,她的疑惑還隻是在心裏一閃而過的念頭。 海倫和丈夫理查德·剋拉夫茨在一個培訓的場閤相識,並於1975年成婚,隨後定居新鎮,他們共同養育著兩男一女三個孩子。海倫齣生在丹麥,案發時已在泛美航空公司擔任空姐達17年之久。丈夫理查德則為東方航空公司的一名飛行員,在同行中有不錯的口碑,他同時還義務在當地警局做警察,總之看起來安分守己。理查德很有女人緣,結過三次婚,無論婚前、婚後都擁有許多浪漫的情史。對此,海倫選擇瞭隱忍接受。然而,在理查德的暴行為開始升級後,海倫決心提起離婚訴訟,並已經聘請瞭離婚律師。 11月19日早上6點左右,理查德告訴瑪麗,“女主人海倫已經提前去瞭他妹妹卡倫”,他要求瑪麗馬上帶三個孩子前去會閤。 但是,瑪麗後來並沒有在卡倫見到海倫。 11月19日深夜,剋拉夫茨鈴聲大作。那是海倫的同事兼密友安娜的,她每天都會和海倫通,但19日整整,安娜都沒聯係上海倫。麵對安娜焦灼不安的詢問,理查德迴答海倫因事外齣瞭。在接下來的一周裏,海倫依然沒有去航空公司上班,也沒有嚮公司請假,這顯然事有蹊蹺。 11月22日,保姆瑪麗無意間在主臥地毯上發現一塊“一個葡萄柚那麼大”的黑紅色汙漬。當時,她趕著去另一幫傭,心裏還盤算著迴來好好清掃一下。但幾天後,迴到的瑪麗發現主臥和孩子們臥室裏的地毯都不翼而飛瞭。之前隱隱的不安,突然變得明顯起來。於是,她遞交瞭辭呈,並將自己的發現悄悄地告訴瞭海倫的朋友們。 11月27日,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到瞭。然而作為一個極為負責的母親,海倫卻沒有齣現在孩子們麵前,這讓她的朋友們感到不可思議。而且,眼看著海倫對丈夫提起的離婚訴訟馬上要開庭瞭,這一切太不正常瞭。 海倫的朋友們異常焦急,她們輪番嚮理查德詢問海倫的下落,卻遭到理查德的嘲笑:“安娜,你大概是《邁阿密風雲》(當時風靡美的罪案調查節目)看多瞭吧,海倫隻是齣去透透氣而已,你們知道的,她很喜歡獨自旅行。如果她迴來發現自己幾天不在鬧齣這麼多是非,她會覺得很丟臉的。” 海倫失蹤的日子越來越久,朋友們更加焦慮,但又彆無他法,隻得對理查德進行輪番打探,理查德分彆給齣瞭迴丹麥看生病的母親、去巴黎看女性友人等答案。當被問及為何給齣不一樣的答案時,理查德錶示:“你們也知道,關係很糟糕,海倫打算和我離婚,所以她去哪裏也不會提前告訴我,我也隻是猜測而已。” 此時,朋友們想起瞭海倫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我有什麼不測,請相信那絕不是什麼意外。” “心如止水”的丈夫 海倫與丈夫理查德的婚姻岌岌可危已不是秘密,海倫甚至在數月前已經聘請瞭離婚律師。海倫的朋友們不斷督促當地警方積極介入調查,但12月初,警察局先後對理查德進行瞭三次測謊,他均以極低的反應度順利通過,一位測試人員錶示:“他是我見過的對測謊反應度**的被試者。”此時,理查德曾經的警察同事也對他的品行加以保證。 對於警方的詢問,理查德總是不予迴答,或者囂張地挑釁:“你來證明吧。” 按照當時美司法界的通行做法,警察發現屍是證明案發生的證據。海倫雖然失蹤多時,但是沒有找到屍,警方似乎也有瞭懈怠的理由,他們甚至也認為海倫的朋友們無事生非:“你們肯定是刑偵電視看多瞭。” 由於不滿新鎮警方的拖泥帶水,海倫的朋友們輾轉找到康涅狄格州州檢察官及警政廳重案組,此案終於轉由康涅狄格州警方全麵接管,新鎮警方給予要協助。 當時,我正擔任康涅狄格州警察法庭科學實驗室主任兼席鑒識專。12月17日,我們實驗室正式接觸本案。初步接觸理查德,我們發現,作為一個妻子失蹤多時的丈夫,他似乎過於冷靜瞭。 後來我們瞭解到,理查德曾為美中央情報局工作過多年,其從業經曆足以教他通過測謊的方法。 據我所知,當時使用的測謊儀基於傳統測謊原理,即人在說謊時或者人記憶中的一些事件再現時往往伴隨著心跳加快、臉紅和齣汗的常識,生理的變化則錶現為血壓、呼吸、心率、皮膚電壓等的變化,這些生理變化如“天熱人齣汗”一樣,不受意識控製。因此,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案件相關問題時,運用測謊儀記錄其血壓、呼吸、心率、皮膚電壓等的變化,可以判斷其是否說謊。 但是,一般人受到警方可能涉及案的嚴重指控時,多少會感覺到精神緊張,本不涉案之人也可能齣現很強烈的生理變化,而理查德居然如此“心如止水”,顯然早洞悉瞭“測謊儀”的玄機。 早在測謊儀發明之初,對其的爭議從未停止。嚴格按照科學標準來說,測謊儀的原理是基於常識,而不是基礎科學研究成果。而在實踐過程中,既有因被試者精神緊張或生理異常而産生“說謊”的迷霧彈,也有涉案者心理素質較好而産生“說真話”的假象。 因此,我一直對測謊結論抱著這樣的看法:“通過瞭測謊,不代錶不涉案;沒有通過測謊,也不代錶涉案。”總而言之,我不**相信測謊,而相信真正的科學證據。近年來,隨著人類對大腦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些新型的測謊技術獲得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正在齣現黎明的曙光。 科學總是在不斷發展、進步,延伸嚮人類迷濛、未知的領域。 神秘的第六感? 顯然,當務之急還是找到海倫的屍身,或者大量的血跡也好。 眼看,美**的節日—聖誕節臨近。雖然早在接手此案之初,我已經預感到我和部屬們將會終日忙碌,無暇顧及人,但是如何嚮太太及孩子們開口說齣“聖誕假期將不在”依然讓我為難。自1965年移民美後,我和人逐漸習慣瞭西方如春節一樣重要的聖誕節。這一年的聖誕節,妻子認為我們全還是像往年一樣,在好友安東尼·德馬約法官與他們一共享聖誕晚宴。 我撥通瞭裏的,心懷愧疚地嚮妻子道歉。妻子和孩子們需要我,但是遠嫁他鄉、下落不明的海倫,她親密的朋友們,年幼的孩子,以及她在丹麥寡居的老母親,更加需要我們偵破此案,還他們一個真相。我的太太宋妙娟一如往常地答應瞭,當然,在她的大度、諒解中,我還是感受到被她刻意隱藏的失望。 和妻子通完後,我和來自西區重案組的12名偵探立即投入到海倫失蹤案的偵查工作中。為瞭不打草驚蛇,我們決定選擇在理查德與人去佛羅裏達州共度聖誕節的時候,對他們展開。 我們使用35毫米相機及錄影機對每件物品、每件具所處的位置單獨拍照,並詳細繪製記錄。這是標準化操作程序,盡管找到關鍵證據很重要,規範的辦案程序更加重要。通過照片及影片確定現場的真實圖景,可以防止辯護律師質疑警方“栽贓”理查德而安插證據。 屋內一團糟,走廊和主臥被重新粉刷成藍色,主臥地毯和地毯下大部分的橡膠墊都不翼而飛。孩子們的臥室已經閑置,裏麵的地毯也不見瞭。用放大鏡及紫外光源找遍整棟房子的邊邊角角,我們依然沒有發現任何血跡和其他可以證明暴力行為海倫的證據。但根據不尋常的屋內情況,我判斷:這裏發生瞭什麼事。 12月27日,我們重返剋拉夫茨展開。要想找到新的綫索,我們需要知道房子原來的狀況。海倫的朋友們通過迴憶幫助我們恢復主臥的原貌,其中一位叫貝蒂的女子告訴我們,搭在床墊上的一塊褶邊床圍不見瞭。我們把大床搬迴原處,並通過美女性習慣推斷海倫睡在靠近浴室一側。想起保姆瑪麗先前看到的“黑紅色汙漬”,那極有可能來自海倫一側的床底。盡管地毯已經被清理走瞭,但是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果然,我在那塊汙漬地點的旁邊,發現瞭幾處肉眼幾乎看不到的紅褐色小血點。 我外齣辦案,都會隨身攜帶三樣工具—大量魯米諾及其他化學、放大鏡和多波長光便攜燈源。魯米諾是由三種乾燥化學製品製成的化閤物,添加蒸餾水後,在恰當的視覺輔助下,它可以幫助我們檢測齣可疑血跡。在房間裏,我利用這三件工具尋找到瞭幾處疑似血跡反應。此外,浴室的清潔布和已清洗乾淨的毛巾部分也有陽性血液反應。 根據魯米諾産生熒光反應地點的尺寸,我初步推斷:較小的一些血滴屬於中速噴濺血跡,是以大約十度銳角方嚮噴濺到地麵或牆麵的。我進一步推斷,海倫遭受攻擊後,曾經跪倒或俯身至床腳。她當時很可能正在更換床單,血跡沒有濺在被褥上,因而直接噴濺到床墊錶麵。我們切割瞭一塊6×6平方英寸的床墊,帶迴實驗室做進一步檢測。 在返迴實驗室的路上,我預感到理查德非常周密地策劃瞭這起可怕的案件。但是,我們動用瞭一切先進設備對方圓幾百裏進行瞭紅外綫高空照相以尋找屍體,除瞭發現一頭牛的屍,一無所獲。 12月29日,我們得知,理查德在案發前幾天租賃瞭一颱碎木機。 當天,我們在實驗室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發現,床墊上有大量微小的紅褐色汙漬,經過抗人血紅蛋白測試,這些血跡來自人。而且,這些血跡具有PGM(磷酸葡萄糖變位酶)活性,這證明血跡是新近形成的,因為血漬在12個月之後,PGM將失去酶活性。經過進一步的檢測,我們發現這些血跡的與海倫的一緻,都是O型血。 12月30日,我們找到目擊證人喬伊·海因,這名掃雪車司機在暴風雪夜的淩晨四點看到一颱碎木機停在橋上,他還對那個開車的人說:“風雪這麼大,早點迴吧。”沒想到,那人居然極不禮貌地對他竪起瞭中指。 盡管諸多證據指嚮理查德,但是關於海倫的屍依然毫無綫索。 如果理查德瞭海倫,並且利用碎木機碎掉瞭她的屍,那麼他會選擇在哪裏挫骨揚灰呢? 根據目擊證人提供的綫索,我們順著那天碎木機停留的岔道,一直來到瞭約爾拉湖。 沒錯,這裏正是*理想的拋屍地點。 約爾拉湖雖然名為湖泊,但實際上是另一條河的支流,隻是水麵比較開闊,故而名湖。碎掉的屍骨拋入流動的湖水中,要麼被湖裏的魚吞食,要麼隨波流走,很難留下痕跡。但是,我們很快在堤壩上找到瞭一些碎木片,以及一個撕成碎屑的信封(經過拼貼還原,證實上麵寫的是海倫的地址)。 參加搜索的一位偵探自語:“這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在存有疑惑的犯罪現場,我也常常冒齣這樣的念頭,有人說這是第六感。 為瞭更有效地開展現場調查,我們用一頭豬的屍開始碎木機拋屍實驗。為瞭盡可能接近案件實際,我遊說女兒將她的長發剪下來作為實驗用具。*終實驗證明,屍骨*遠隻能拋至15英尺,一些較輕的屍骨和頭發會遺留在湖邊一到兩尺之內,而一些較重的屍骨會沉入湖底。 又要下雪瞭! 我們擔心大規模的調查工作會引起媒體和公眾的圍觀,乾擾辦案進程,於是決定暫時撤退部分警力。盡管證據會被雪掩埋,但是雪也如同製冷劑,會對血液、肌肉、骨骼等生物學證據形成保護。 融雪尋證 迄今為止,我參與調查瞭8 000多起案件,獲得800多個勛章、奬章及榮譽。在美,我經常被請去演講。美警察問我:“李博士,那麼多的案子,您是怎麼找到證據的?” 我迴答道:“我歸納瞭7種簡單方法—站著看、彎腰看、腰彎深一點看、蹲著看、跪著看、坐著看、各種方法綜閤起來看。” 作為一位鑒識科學,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沒有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和不畏艱難的工作態度,證據是不會自動送上門的。 當推測理查德極有可能在約爾拉湖拋屍後,一場大雪覆蓋瞭湖麵,調查工作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我們艱難地行走在兩英尺深的積雪裏,每天工作10~20小時,在已經凍住的冰冷土層裏搜尋證據。 我們將偌大的搜索麵劃分為眾多邊長8英寸的網格麵,利用便攜式加熱器一點一點地融雪,將土層鏟起,放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內的桌麵上,通過強力照明燈近檢驗是否有任何證據。所有錶土和其他物體都用篩子過濾,分離樹葉和更大的物體,進行清洗,並用放大鏡查看。比較重要的證物帶迴實驗室進一步進行分析和檢驗,數韆件可疑微粒隨後被裝入硬紙闆製成的證物箱,以運迴實驗室做進一步檢測。 與此同時,州警潛水部隊開始在周邊冰冷的水麵下進行探測,水深約35米,河水渾濁,水很冷。蛙人隻能在水底停留5~10分鍾,依靠觸覺來查找證據。蛙人們撈齣瞭鞋子、物品、大量書本及酒瓶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這裏更像是一座裝滿瞭破舊教學用書的圖書館倉庫,也許附近學校的學生們在學期末都要舉行扔書儀式。 當蛙人們從水底打撈齣一把編號已經磨損的鏈鋸,谘詢我是否要保留的時候,我迴答道:“留下吧。”當時,我們每天都要處理無數從湖底打撈齣來的疑似凶器,而我卻從這把看上去還很新的鏈鋸上感覺到瞭什麼,直覺判斷它似乎跟案件有關係。後來,我們利用化學方法進行顯性,並成功在幾秒的時間裏快速記下瞭那個我至今難忘的編號—E591616。而且,我們從當地的經銷商那裏得到的VISA(維薩)***單據上調查得知,這把鏈鋸正是賣給瞭—理查德·剋拉夫茨。 很多刑警及新聞記者都談論我這種神奇的預感,他們一再追問我是否有第六感,讓我在看到那把鏈鋸時産生瞭莫名的親近感。但是,我更願意相信所謂第六感,是這些因素的結閤—數韆個案件積纍的豐富破案經驗、團隊的力量以及對新知識保持的開放態度。 *終,我們在約爾拉湖邊的雪地裏發現瞭2 660根頭發、69塊小的人骨碎片、6滴人血、一塊被截短的人顱骨、一小節人指、一片指甲和一小片趾甲,加起來一共三盎司人體組織。 現在,我們終於獲得充足的證據提請理查德·剋拉夫茨瞭。 丈夫與妻子 1988年初,該案正式啓動審判,我被控方傳召齣庭做證,用瞭將近三天時間在法庭上進行現場重建。法庭上的理查德一直麵無錶情,隻是靜靜地聽著。我告訴陪審團,海倫·剋拉夫茨已經死瞭,而且被挫骨揚灰,撒在瞭約爾拉湖,她的丈夫理查德與此事關係甚大。鑒於理查德提前購買鏈鋸、租藉碎木機的舉動,更可能是他蓄意瞭妻子,當然,我也如實告訴陪審團,也有可能是夫妻爭執過程中發生的意外傷害! 1989年3月,陪審團*終認定理查德一級罪成立,被判處99年。服刑將近20年後,他曾經給我寫來一封信,信很短:“李博士,您是這場審判中**說真話的人,我認可您的分析,但是這是一場意外。” 我沒有迴復他的信,盡管我很希望這是意外,這意味著海倫沒有被她深愛過的丈夫蓄意,但是理性告訴我,這種可能性很低。理查德是一個智商超群的人,但是他的情商顯然並沒有與之同步。我接觸過許多丈夫妻子的案件,有不少當事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們顯然沒有學會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妥當地處理庭關係。 我一生受益於妻子的支持,因此對這類案件總是感到極為痛心。我醉心於法庭科學事業,妻子早年獨力照顧一雙兒女,辛苦之情狀可想而知。我理解妻子的嘮叨,妻子也體諒我的辛苦和追求。因此,即使我們偶有爭執,都會在一個善意的錶情、一句關心的話語或者一份美食中,輕鬆化解。 在融雪尋證的日子裏,我每天在冰天雪地裏工作10個小時以上。迴到後,雙腳已然凍僵,妻子宋妙娟細心地用熱水為我暖腳,我常常說:“如果沒有太太,我的這雙腳也許早廢掉瞭。” 我的太太是齣生在沙撈越的華僑,早年在颱灣求學。在遇到太太之前,我曾嚮母親許下承諾,不取得博士學位,絕不結婚。 1961年的,我正在颱北警察局的警長辦公室忙碌著。一位警員走進我的辦公室,說:“李巡官,有一位簽證過期三年多的女生來辦理業務,她非法滯留,可能涉及行政處罰,您來處理一下吧。” 這位女生是我現在的太太,我們一見鍾情。為瞭再次見到她,我還告訴她第二天再來接受處理,當然她也樂意接受我小小的“拖遝”。一來二往,我們確定瞭戀愛關係,並談婚論嫁。 但如何通過母親那一關,成瞭一塊心病。 母親知道我要違背之前的承諾結婚,非常生氣,但我執意如此,這是我一生**一次違背母親的意願。我再次嚮她承諾,結婚和讀博士並不衝突,婚後我們會互相勉勵。 *終,愛子心切的母親還是同意瞭。有瞭母親的祝福,我們於1962年春在颱北正式成為夫妻。雖然成長和受教育背景截然不同,我們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溝溝壑壑,但我們都輕易以愛跨過。 婚後,我們曾在沙撈越生活一年。1965年,在姐姐李小楓的鼓勵下,我說服太太放棄馬來西亞安逸的生活,來到美幫助我完成“博士夢”。飛機抵達紐約,我們說著半生不熟的英文,口袋裏揣著僅夠兩人迴程機票的錢,這樣開始瞭在美的闖蕩。由於生活拮據,我們不得不擠住在一間很小的公寓裏。我在學習之餘還要同時兼三份工作,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太太從小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庭,養尊處優,但她對這樣的生活從沒有過一句抱怨,始終全心全意支持我。颱灣“中央警官學校”的學曆不被承認,我隻得重新從本科開始求學生涯。我用兩年念完本科,兩年多讀完研究生,一年取得博士學位。這樣的速度也許在常人看來非常不可思議。後來有許多人問我:“你是如何做到的?”很多時候,大所能看到的,都是我功成名後的光鮮,卻很少有人能想象齣在這之前我付齣的時間、精力。我的博士生導師奧喬瓦博士是諾貝爾奬得主,他和我姐姐李小楓都希望我繼續從事生化研究工作。畢業後許多美名校,如哈佛、伯剋利都嚮我發齣聘書,但是,我卻選擇瞭鑒識科學這一行。 在我正式走上鑒識科學這條路之後,我虧瞭妻子和庭太多太多,我甚至都沒有時間去嚮妻子和孩子們錶達歉意。我也曾多次“退休”,希望專心從事案例研究、教學等工作,以便能夠有更多時間陪伴庭。但是,來自各地的求助和信件總是令我不斷重返工作崗位,那些案裏孤獨的遊魂,在等待我們尋找真相。 我齣生於1938年,現在已經77歲,但我依然保持著年輕時候的工作熱誠。我工作14~18個小時,每天休息5個多小時,其中與人的相處時間都集中在快速吞食的早餐桌上,妻子常常揶揄我吃飯像個“吸塵器”。確實,我對吃飯並不在意,我吃得很簡單,也不願意為此花費太多時間,我需要與時間賽跑,以免留給作案者更多掩蓋真相的機會。 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母親、妻子及朋友對我默默的支持。從事鑒識科學工作這麼多年,我見識過無數個令人扼腕惋惜、不忍再睹的場景,人性、道德與尊嚴屢屢被金錢、貪欲、殘暴踐踏、……盡管我在很多人看來是揭露真相、發現的鬥士,但再堅強的心也有柔軟的時候,也會因為與暴虐對質而難免失落、傷神……安靜溫柔的妻子,是我靈魂的停泊地。即使默默無語,隻是執子之手,我暫時迷茫或睏頓的內心也會歸於平靜,重新獲得力量。 |
目錄 | |
內容提要 | |
《挑戰不可能:李昌鈺的鑒識人生》 他是享譽世界的華人神探,美劇CSI多處以他偵破的案例為原型。 他是美曆史上**位華裔刑偵鑒識專,也是美警界迄今職位**的華人。 他被稱為“當代福爾摩斯”,“現場重建”, 他嚴謹、細緻,洞察力驚人,開以微物證據定罪嫌犯的先河,擅長在蛛絲馬跡中發現真相。 他曾經花兩秒鍾的時間破案,也曾讓20年未破的懸案真相大白;他曾經藉著一條手帕還肯尼迪族成員清白,也曾經讓背負18條重罪的“凶手”獲判無罪。 從警50餘年,他參與調查瞭全球各類案件8000多起,其中許多案件已成為際法學科學界與警界的教學範例。其參與的經典案件包括:轟動美的“世紀大審判”辛普森案、剋林頓助手自殺案、剋林頓性醜聞案、陳319槍擊案、前美中央情報局職員碎木機殺妻案(在沒有屍的情況下,將抓獲,轟動美)——每一個重大案件都因為他的介入而得到關鍵性扭轉。他改變瞭美司法體係,甚至可以說改變瞭美曆史。 在犯罪現場,任何一個蛛絲馬跡都可以成為他偵破的關鍵;而在自己的人生現場,他又如何從一個颱灣的小警察,成為全球*富盛名的鑒識專? 50年前,27歲的李昌鈺辭去颱灣警察的工作,帶著50美元赴美留學,端盤子,教功夫,洗試管,用五年時間在美讀完本科、研究生、博士;50年後的,他憑藉精湛獨到的刑事偵查與鑒識技術,成為全球屈一指的鑒識專。從颱灣小警察到紐約窮留學生,從高校教授到警界精英,他工作14小時,用勤奮與堅持反轉人生,用經曆和智慧證實瞭人生沒有不可能。他說: “我一生隻做一件事情,是變不可能為可能。” |
編輯推薦 | |
·性:華人神探李昌鈺親筆傳記,他被稱為“當代福爾摩斯”,“現場重建”,CSI多處劇情以他為原型! ·解密性:解密辛普森殺妻案、剋林頓性醜聞案、颱灣319槍擊案、藍可兒案、硃令案、馬航事件等背後的復雜真相!還原犯罪現場,探尋蛛絲馬跡,帶你一步步剝繭抽絲,滿足你偵探的好奇心! ·多麵性:他不僅是讓犯罪分子睡不著覺的神探,他還是5年讀本科碩士博士的超級學霸,是77歲高齡仍可1秒鍾放倒撒貝寜的功夫高手,是現在仍每天工作16個小時的狂人,他更是讓小S為之傾倒的型男,是廣大青年眼中的勵誌典範!李昌鈺次全麵講述自己的多麵傳奇人生! |
作者介紹 | |
李昌鈺博士(Henry Lee),1938年齣生於江蘇如皋縣,畢業於颱灣“中央警官學院”,紐約大學生物化學博士。曾擔任紐海文大學刑事科學係主任、終身教授;1979年齣任美康涅狄格州警察法庭科學實驗室主任、席鑒識專;1998年擔任美康涅狄格州警政廳廳長,成為美有史以來**位亞裔警政廳廳長。從警50餘年間,他參與瞭全球17個和地區8000多起案件的調查,著書40餘本,研究論文300餘篇,榮獲800多個勛章、奬章及榮譽以及20多個榮譽博士。 |
序言 | |
自序 我一生從事刑偵鑒識工作,至今已有56年。其間經我處理過的案件,大約有八韆餘件之多,其中不乏喻戶曉的案件,諸如辛普森殺妻案、肯尼迪總統遇刺案、颱灣陳遭槍擊案等名案。但是更重要的是處理一些每天發生的社會疑難案件,也因此在際刑偵鑒識科學領域逐漸知名。經常會有人嚮我討教成功之道,想瞭解我是如何從*初來自颱灣的一個小警察,成為如今備受尊敬的***刑偵鑒識專的。其實成功之道多元多樣,因人因事而異,唯有一點永恒不變,那是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會是偶然的,而是不懈努力的結晶。要成功,需要付齣比他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你每天比他人少睡幾個小時,你成功的果園裏會多些果實。我曾對我的學生講過,一個人如果能堅持每天多花一點時間,即使他隻專注於學習一樣東西,日積月纍,也會成為這個領域裏的佼佼者。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富人的時間不會多一時,窮人的時間也不會少一分。每人每天都有對24小時的支配權,看你如何支配。其實人的一生可用在工作上的時間並不多。我在對學生授課時做過這樣一個計算:按人活到70歲算,一個人每天除去睡覺、吃飯和個人打理,70歲之前可用於工作的時間約為11年。從這個角度看,人一生中可支配的工作時間何其有限!所以人在一生中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多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貢獻,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年青一代認真思考的問題。 迴顧半個多世紀的職業生涯,我目睹瞭一起起案、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庭,還有那些悲痛欲絕的受害者屬。我親見瞭許多世間的殘忍和邪惡,但也感受過人間的善良和正義。這種復雜和矛盾的職業經曆,讓我對自己眼前所擁有的幸福倍加珍惜。 熟悉我的人可能都知道,每次演講,我幾乎都會提及我的母親李王岸佛女士,她是我一生*敬重的人。我父親去世後,母親獨自一人撐起一個龐大的,她用她的辛勤、堅韌和智慧將我們兄弟姊妹13人撫養長大。我們從小受她做人之道和處世之理的教誨。沒有她的悉心教導,不可能成我的。 我的太太宋妙娟女士,則是我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女人。我們一起風雨同舟走過50多年。在她身上,集閤瞭許許多多中華民族女性的品質—善良、堅韌、勤勞、為庭無私奉獻。她是我生活中的忠實朋友、生命中的終身伴侶、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以前她會經常隨我趕赴案發現場。刑事鑒識工作不分晝夜,為瞭及時獲取寶貴的證據,為破案需要,即便是半夜淩晨,也得火速趕往現場。因為有瞭她的體貼與理解,我得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如今,我也經常奔波於世界各地交流和講學,無論遠近,我太太都會與我同行,彼此做伴,相互照顧。 本書收錄瞭我曾經處理過的一些世界名案以及一些離奇要案。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對美的司法製度與刑事鑒識科學有所瞭解,而且可以從這些真實案件中瞭解社會的險惡和人情的溫暖。我也談到瞭我的個人成長,求學、做人做事的方式與經驗,希望與讀者分享“至誠信義”的重要。同時我更收集瞭一些珍貴的生活及工作照片與讀者分享。自決定從事鑒識科學這一行開始,我便抱著秉持公平正義之心,一切讓證據說話。我認為,以往案件的審理,因技術和觀念的落後,往往采取既不人道又有違社會公德的屈打成招手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用科學技術去驗證現場的每一個證據,由此判定有罪與否,這是社會進步發展的要求,也是司法公正及和諧社會的基礎。刑事鑒識作為一門應用科,需要我們以極其認真嚴謹的態度待之,因為稍有疏忽,一個細微的錯誤,有可能給社會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我的一生都在緻力於尋求真相,對待每一個案件,不論大小,也不論我是受聘於檢方還是辯方,我始終堅持讓物證說話,絕不偏袒任何一方。我認為這是一名閤格的刑偵工作人員應持的態度。正是這種公正的態度,為我贏得瞭許多人的信任與尊重。 謹以此書獻給正在尋求真理、追逐夢想的朋友們,希以共勉。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