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金光明经注疏
作者: (隋)智顗,(唐)慧沼撰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出版日期: 2016-05-01
ISBN: 9787512020221
市场价: 160.0
由智顗、慧沼撰写的《金光明经注疏(精)/佛教十三经注疏》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金光明经》,具名《金光明*胜王经》,在古代印度、西域诸国以及中国、日本等地区是一部相当盛行、极具影响力的佛典。《金光明经》的注疏有多种。在《金光明经》的诸家注疏当中,智者大师的《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无疑是该经的*经典注疏。唐慧沼所
撰《金光明*胜王经疏》,是以法相唯识宗观点,对《金光明经》诸译本中*后出同时也是*完备的唐义净译《金光明*胜王经》的注疏,因此极有价值。《金光明经注疏》汇集了以上两部注疏。
佛教十三经注疏·序前言
金光明经玄义、文句《金光明经玄义》卷上《金光明经玄义》卷下《金光明经文句》卷***
金光明经序品***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二金光明经寿量品第二《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三金光明经忏悔品第三金光明经赞叹品第四《金光明经文句》卷第四金光明经空品第五《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五金光明经四天王品第六金光明经大辩天神品第七金光明经功德天品第八金光明经坚牢地神品第九金光明经散脂鬼神品第十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六金光明经正论品第十一
金光明经善集品第十二金光明经鬼神品第十三金光明经授记品第十四金光明经除病品第十五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金光明经舍身品第十七金光明经赞佛品第十八金光明*胜王经疏金光明*胜王经疏卷***
序品***
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二如来寿量品第二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三分别三身品第三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四分别三身品第三之余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五梦见忏悔品第四灭业障品第五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六*净地陀罗尼品第六莲花喻赞品第七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七金胜陀罗尼品第八重显空性品第九依空满愿品第十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八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无染著陀罗尼品第十三如意宝珠品第十四大辩才天女品第十五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第十七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九坚牢地神品第十八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第十九王法正论品第二十
善生王品第二十一
诸天药叉护持品第二十二授记品第二十三除病品第二十四金光明*胜王经疏卷第十
长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舍身品第二十六十方菩萨赞叹品第二十七妙幢菩萨赞叹品第二十八菩提树神赞叹品第二辩才天女赞叹品第三十
付嘱品第三十一
点校后记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金光明经》的注疏有多种。在《金光明经》的诸家注疏当中,智者大师的《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无疑是该经的疏。唐慧沼所撰《金光明疏》,是以法相唯识宗观点,对《金光明经》诸译本中时也是唐义净译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让人眼前一亮,那种传统线装书特有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封面用的纸张质感非常考究,细看之下还能发现细微的纹理,不是那种批量印刷的廉价感。装订线的处理也十分讲究,既牢固又美观,翻页时有一种仪式感,让人忍不住想慢下来,用心去感受文字的重量。虽然现在很多经典都推出了精装或者平装版本,但对于真正热爱传统文化和佛教经典的读者来说,线装书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收藏和修行。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痴迷于老版本书籍韵味的人来说,这样的制作工艺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每一页的裁切都干净利落,油墨的印制清晰,字体的选择也很大气,读起来既舒服又庄重,完全符合一部重要经典的身份。光是看着它安静地躺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房间的氛围都变得平和了许多,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工艺品,体现了匠人精神。
评分与其他一些市面上流行的佛经读本相比,这本书带给我一种罕有的“宁静感”和“权威感”。它的内容似乎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和多方的校对,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可能影响理解的错漏或印刷瑕疵,这种细节上的完美无瑕,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可靠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接收到碎片化、未经考证的“佛学快餐”,而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踏实、严谨的学术态度。它让人感到踏实,相信自己正在接触的是经过历史淘洗、被无数高僧大德所珍视的经典原貌。这种精神上的安定感,远超文字本身带来的教益。它鼓励读者慢下来,去品味那些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思想,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浏览。这是一部值得珍藏,并可以作为终身学习伴侣的典籍。
评分从内容本身的组织结构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性极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它不是简单地将经文堆砌在一起,而是在内容之间建立了有效的衔接和导引。我注意到,某些篇章的起始和结束部分,都有简短的引言或总结,这对于把握整部经典的宏观结构非常有帮助。对于想要系统学习佛教核心思想的入门者而言,这种结构上的引导是极其宝贵的,它避免了初学者在浩瀚的经文中迷失方向。书中的目录设计也十分人性化,索引做得详尽而精准,需要查找特定概念或典故时,可以迅速定位。这种对读者体验的细致关怀,体现了出版方在内容策划上的专业性。它不仅仅提供知识,更是在提供一种高效、有组织的知识获取体验,让人愿意反复研读,进行深度的探索。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书的内文排版,最大的感受就是“清晰”与“疏朗”。很多老旧的佛经版本,为了节省篇幅或者受制于印刷技术,排版往往过于拥挤,让人读起来气喘吁吁,需要反复对照才能理清句子的脉络。但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注释和正文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阅读节奏非常顺畅。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深入研究经文含义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度至关重要。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偈颂部分,编者似乎非常体贴地将解释穿插其中,而不是全部堆积在篇末,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连贯性。我甚至能想象出排版师在确定每一个字的位置时所花费的心思,他们显然不是简单地把文字放上去,而是精心设计了信息流动的路径,引导读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跟随下来。这种对细节的尊重,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更专注于文本本身的智慧,而不是被繁琐的排版所干扰。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和注释系统,展现出一种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悲悯情怀。我翻看了其中几段较为拗口的章节,发现译者和注疏者的处理非常圆融。他们没有采取那种过于直译、生硬拗口的现代白话,而是保留了文言的韵味,同时又辅以现代读者能够理解的阐释。这种平衡掌握得极为精妙,既尊重了经典的原文风格,又避免了因语言隔阂而产生的阅读障碍。更难得的是,注释部分并非简单的词汇解释,而是深入到了义理层面,常常能看到对不同学派观点的融会贯通与辨析。这说明编者团队并非只是文字的搬运工,更是对佛法精神有着深刻体悟的修行者。读这样的注疏,感觉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师父在身边,他不仅帮你打开了经文的大门,还为你指明了通往深层理解的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