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稱: | 黨內問責典型案例剖析 |
| 作者: | |
| 市場價: | 18.00 |
| ISBN號: | 9787517402510 |
| 齣版社: | 中國方正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平裝 |
| 內容簡介 | |
| 《黨內問責典型案例剖析》通過收集十八大以來因貫徹落實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麵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要求不力而被問責的30個典型案例,結閤《問責條例》和相關黨紀黨規加以深入解讀剖析,以期能夠為準確理解適用《問責條例》提供參考,為問責工作的實踐提供藉鑒。 |
| 目錄 | |
| 一、黨的領導弱化類 1.因貫徹落實中央惠農政策不力被問責 2.因大氣汙染防治不力被問責 3.因中央決策項目落實緩慢被問責 4.因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政策不力被問責 5.因對本地區發生重大問題處置不力被問責 6.因轄區發生重大事故被問責 二、黨的建設缺失類 7.因單位公款旅遊被問責 8.因所轄係統發生違反公務用車等問題被問責 9.因下屬不參加組織生活上級被問責 10.因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被問責 11.因單位辦公用房超標整改不到位被問責 12.因所負責的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組織生活不健全被問責 三、全麵從嚴治黨不力類 13.因所轄區域內發生賄選問題被問責 14.因拒不執行上級整改決定被問責鋁 15.因對巡視發現問題整改不力被問責 16.因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被問責 17.因明知乾部可能存在違紀問題仍推薦提拔重用被問責 18.因所轄部門管黨治黨不嚴緻好人主義盛行被問責 四、維護黨的紀律不力類 19.因所轄區域發生多起違紀問題被問責 20.因單位多人發生違紀違法問題被問責 21.因管轄範圍內團團夥夥問題嚴重被問責刀 22.因對下屬單位人員未按規定作齣黨紀政紀處分被問責 23.因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職被問責 24.因係統發生窩案被問責邪 五、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紮實類 25.因下屬收禮被問責 26.因轄區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被問責 27.因對群眾信訪反映問題查辦不力被問責 28.因管轄範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製被問責 29.因轄區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問題嚴重被問責 30.因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紮實被問責 附錄 中國共産黨問責條例 (2016年7月8日)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乾部問責的暫行規定 (2009年6月30日) 黨政領導乾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 (2010年3月7日) 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的規定 (2010年11月10日) 領導乾部乾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2015年3月30日) 推進領導乾部能上能下若乾規定(試行) (2015年7月19日) 黨政領導乾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 (2015年8月9日) 關於對涉及農民負擔案(事)件實行責任追究的暫行辦法 (2002年8月9日) 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閤治理領導責任製規定 (2016年2月27日) |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名字確實有點“硬”,但它的內容卻讓我有些意外。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堆堆的官方文件和理論分析,但它更像是把一些被曝光的“大老虎”和小“蒼蠅”的故事,用一種相對客觀和解剖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特彆想知道,那些被問責的案例,是如何一步步被發現的?有沒有一些“內部”的信息,比如,是誰第一個發現瞭問題?又是通過什麼途徑揭露齣來的?書裏會不會講到一些關於舉報、調查和處理的流程?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在整個問責過程中,是否存在一些普遍的規律和模式?比如,哪些類型的錯誤最容易被忽視,又有哪些錯誤更容易被盯上?另外,我也很好奇,在處理這些案例時,有沒有一些“例外”或者“難點”?比如,涉及的權力太大,或者牽扯的麵太廣,導緻處理起來格外睏難?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這方麵的思考,讓我理解問責的復雜性,而不是簡單地認為“錯瞭就該罰”,那我就覺得很有收獲。我想知道,問責背後,是否也有著深刻的權力製衡和政治智慧。
評分這本書光是書名就透著一股嚴肅勁兒,讓人好奇裏麵到底有多少“猛料”。“黨內問責”這幾個字,怎麼聽怎麼都跟紀律、規矩、還有那些被拉齣來“示眾”的案例聯係在一起。我猜裏麵應該會講不少具體的人物,他們的故事,犯瞭什麼錯,又是怎麼被“問責”的。會不會有那種讓人拍案驚奇的情節?比如,某個曾經風光無限的人物,一夜之間就跌落神壇?或者,某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錯誤,最後卻引齣瞭滔天大禍?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案例,更應該深入剖析這些案例背後的原因。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製度的漏洞?還是人性的弱點?亦或是兩者兼有?我想瞭解的是,這些問責的程序是怎麼進行的?是否有公平公正?對那些被問責的人,他們是否還有申辯的機會?當然,我也很好奇,通過這些案例,我們能學到些什麼?對於普通黨員來說,應該如何警鍾長鳴?對於領導乾部,又應該如何以身作則?這本書如果能告訴我這些,那絕對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讀物。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看熱鬧,而是能真正理解“黨內問責”的意義和復雜性。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但很快就被它“解剖”案例的深度所吸引。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這本書如何呈現“問責”的過程。它會不會像偵探小說一樣,一步步揭露案件的真相?還是更像是在做一個“庭審實錄”,把各種證據和辯護都擺齣來?我非常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問責”的標準和依據,讓我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會被界定為“需要問責”,又有哪些程度的“問責”措施。我尤其想瞭解,在處理這些案例時,是否存在一些普遍的“原則”或者“考量”?比如,是否會考慮當事人的動機?或者,是否會區分“故意”和“過失”?這本書如果能讓我看到,黨內的問責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刀切”,而是有著一套復雜而精密的“尺度”,那將是對我認知的一個重要補充。我期待它能讓我明白,真正的“問責”,是對責任的追究,也是對製度的維護,更是對未來的警示。
評分讀完《黨內問責典型案例剖析》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為我打開瞭一個瞭解“規則背後”的窗口。我一直對那些被公開曝光的案例很感興趣,但往往隻能看到碎片化的信息,而這本書似乎試圖將這些碎片拼湊起來,提供一個更完整的圖景。我最想從中學習的是,在那些嚴重的問責案例中,究竟是哪些環節齣瞭問題,導緻瞭事情的失控。是因為監督不到位?還是因為製度執行不力?或者,僅僅是個人的道德滑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分析這些“病竈”,而不僅僅是列齣“癥狀”。比如,在某些案例中,我會好奇,那些本來應該起到監督作用的部門,為什麼沒有及時發現問題?在另一些案例中,我會想,為什麼當事人沒有及時止損,反而越陷越深?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權力陷阱”的警示,或者關於“自我糾錯”的指南,對我來說將是極其寶貴的。我期待它能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規則的生命力在於執行,而黨員的責任則在於對規則的自覺遵守。
評分我拿到這本《黨內問責典型案例剖析》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它應該會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政策解讀,滿篇都是官方術語和抽象概念。然而,翻開之後,我發現自己錯瞭。它並沒有直接給我灌輸大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把“黨內問責”這個話題變得觸手可及。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那些詳細的案情介紹,不僅僅是羅列瞭犯瞭什麼錯誤,更重要的是,它會還原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從最初的苗頭,到問題的發展壯大,再到最終被發現和處理。這種敘事方式,就像是在看一部紀錄片,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些當事人的選擇與後果。我尤其關注那些案件中的細節,比如,在什麼情況下,一個人會開始偏離軌道?是什麼樣的誘惑讓曾經的“好乾部”走嚮瞭深淵?書裏有沒有分析這些“蝴蝶效應”的根源?我希望它能不僅僅是“講故事”,更應該是一種“教育”。通過這些反麵教材,讓我們看到製度的威懾力,以及個人品行修養的重要性。這本書如果能讓我看到,問責的最終目的並非是簡單的懲罰,而是為瞭更好地規範權力,淨化肌體,那它就已經達到瞭它的價值。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關於“底綫思維”和“廉潔自律”的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