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五常学经济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
| 作者:张五常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3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08667652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1、张五常,罗振宇膜拜的“奇人”,经济学界公认的“狂人”,其作品几十年来一直被称为“神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2017“张五常经典文集”重装上市,这位年过八旬的经济学老顽童将再次为新老读者呈现一场华丽而珍贵的精神盛宴,包括《新卖桔者言》《五常学经济》《中国的经济制度》《佃农理论》《货币战略论》《经济解释(全新修订五卷本)》,任何一个对经济学感兴趣、对张五常感兴趣的人都不容错过! 2、本书2010年版累计销量紧5万册,豆瓣评分高达8.2分,属于经典长销畅销大师作品。
新制度经济学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狂傲”的经济学怪才 殿堂级经济学大师 张五常 年过八旬耗时一年潜心修订毕生*重要系列作品,陪伴你终生的“经济学朋友” 《五常学经济》是一个经济学大师的思维方法论和别样自传。本书细说了张五常在海外的经济学道路上坎坷的求学过程。无论在加州大学还是芝加哥大学,张五常屡遇名师,包括“产权理论之父” 阿尔钦,**位启蒙老师赫舒拉发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科斯等知名经济学家,从他们身上,张五常学到了很多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奇思妙想,并在自己独立的求真意识及原创精神的指引下,*了这些前贤,在求学道路上大有所成,*终改写了经济学的基本范式。本书还细致解说了张五常轰动一时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诞生的前因后果,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恩师们对他的谆谆教诲。
张五常,**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67年获博士学位后,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他进一步发展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概念,主张只要产权得到完善界定,即可令资源*有效运用。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回到香港大学经济系任教,开始在香港报界以产权理论分析时局,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引发强烈的学术反响。
序 **章:求学奇遇记(发表于2005年06月16日至2005年08月二15日) 第二章:老师的启发——艾智仁(发表于1990年04月06日至1990年05月11日) 第三章:老师的启发——赫舒拉发(发表于1990年06月15日至1990年07月06日) 第四章: 老师布鲁纳(发表于1991年03月01日) 第五章:《佃农理论》的前因后果(发表于2000年04月13日至2000年06月15日) 第六章:七十自述:我是怎样研究经济的?(发表于2005年12月01日至2005年12月15日) 第七章:经济学要怎样学才对(发表于2006年11月02日至2006年11月30日) 附录:米尔顿·弗里德曼 他是还会站在那里的——悼弗里德曼(发表于2006年11月21日) 弗里德曼的学术贡献(发表于2006年12月07日)
《五常学经济》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真的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让我觉得这本书肯定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开篇给镇住了。他没有上来就讲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特别熟悉的场景切入——比如,为什么超市里的商品会定期打折?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价格会有差异?这种贴近生活的引入,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经济学之间的距离。接着,作者开始娓娓道来,他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了什么是稀缺性,什么是机会成本。我记得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你有一笔钱,可以选择买一本书或者去看一场电影,那么选择电影所放弃的那本书的价值,就是你看电影的机会成本。这个例子简单明了,让我瞬间就理解了这个核心概念。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了很多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比如亚当·斯密和他的“看不见的手”,以及凯恩斯和他的宏观调控思想。这些故事让经济学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抽象的理论,而是充满了人性和智慧的结晶。我感觉作者好像在我耳边轻轻地讲述,而不是在给我上课。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一口气读了好几个章节,意犹未尽。
评分《五常学经济》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超出预期的阅读体验。我一开始并没有对它抱有太高的期望,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入门书籍,能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就不错了。然而,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在梳理经济学原理时,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框架,而是巧妙地将历史、哲学、甚至是一些社会现象融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宏大而又精妙的经济学叙事。他不仅讲解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样”。比如,在分析“自由市场”的时候,他会追溯到历史的源头,探讨其思想的演变,并分析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差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全球化”的讨论,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让我对这个复杂的话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没有简单地赞扬或批判,而是呈现了一个多面化的图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经济学不只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考世界的方式,一种理解社会运行规律的钥匙。它挑战了我的一些固有认知,也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五常学经济》这本书,那一定是“启发”。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会让我头疼的读物,毕竟我对经济学一直缺乏概念。然而,它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经济世界的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有特色,他不像很多经济学书籍那样板着脸讲理论,而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语气,将复杂的概念一一剖析。比如,在解释“通货膨胀”的时候,他会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这就像是人民币在“减肥”,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这种生动的描述,让我瞬间就抓住了重点。而且,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寓言,它们不仅仅是为了增添趣味性,更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我记得有一个关于“市场失灵”的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市场并非万能的道理。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他通过对一些成功企业家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创新是如何驱动经济发展的。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开始思考自己在这个经济社会中的角色。
评分老实说,拿到《五常学经济》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毕竟经济学这东西,听起来就头大,很多人都觉得是高深的学问,只有学霸才能看得懂。但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叙事方式,作者仿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一步步探索经济学的奇妙世界。他没有使用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公式和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趣味性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经济原理。比如,在讲到供需关系的时候,他会用大家熟知的“抢购潮”和“滞销”来类比,让你瞬间明白为什么市场价格会随着供需的变化而波动。他还会引用大量的现实案例,比如某某国家因为政策调整导致经济腾飞,或者某某企业因为创新而获得巨额利润。这些案例让我觉得经济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博弈论”的讲解,作者用一个生动的“囚徒困境”故事,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个人最优的选择未必是集体最优的选择。这个例子让我对人际交往和商业合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经济学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易懂。
评分《五常学经济》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它对于传统经济学认知的颠覆。我一直以为经济学就是研究钱的,研究怎么赚钱、怎么花钱。但是,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经济学更广阔的图景。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解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市场行为,他更深入地探讨了经济学背后的人性、心理和社会因素。他会分析消费者为什么会做出某些非理性的购买决策,为什么会有“羊群效应”的出现。而且,他在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引用了大量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让我耳目一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行为经济学”的部分,作者用很多有趣的实验和案例,揭示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常常出现的认知偏差和非理性行为。比如,为什么人们会更害怕损失,而不是更珍惜所得?为什么我们会因为“沉没成本”而继续投资,即使明知可能亏损?这些问题都让我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数字和模型,更是关于人,关于我们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做出选择的。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生动的经济学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