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界性強國首先必須是科技強國。國力強其根本的來源是民眾創新意識強,創業能力強。一個國傢和民族強大的保障除瞭國傢安全體係健全和政治製度穩定外,就是社會的知識水平(國民素質的首要)與民眾的健康;後兩者的基礎,就是教育體係建設和生物醫學研究。在國際上,將生物醫學研究作為國民健康保障基礎的共識和資源投入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催生瞭70、80年代的各種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等領域的進步和技術發明,以及時任美國總統尼剋鬆先生“嚮癌癥開戰”的法令。科學傢們從那時就開始瞭“基因夢”——獲取人類的全部基因序列。將這個夢付諸現實的行動就是後來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為瞭實現這個計劃,我的老師——梅納?歐森(Maynard V. Olson)和他的同事們——領導我們這一代人,共同付齣瞭我們該做的,當然也包括中國科學傢在內。值得驕傲的是:我們過去30年內積纍的關於基因的知識,遠遠超過瞭關於基因的經典學科——遺傳學——300年裏積纍的全部知識。而且,另外一個更宏偉、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續集”的計劃——“精準醫學計劃”也已經有瞭“遍地(世界性)開花”的趨勢。可以預見,“基因空間”裏一定充滿瞭關於基因與生命、基因與健康的知識,充滿瞭有利於國傢強大,造福於社會和民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