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藏传净土论(索达吉堪布译)
:26.00元
售价:18.2元,便宜7.8元,折扣70
作者:喇拉曲智仁波切,索达吉
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805892245
字数:400000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藏传净土论》由喇拉曲智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是藏传佛教的净土法门,着重宣说了往生极乐世界必不可少的四种因——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清净愿,再没有比这更殊胜的窍诀了。对一心念佛、发愿往生的人来说,实为不可多得的一部宝典。
目录
乔美仁波切简介极乐愿文喇拉曲智仁波切略传 缘起 前世 童年 受戒 求学 事业 弘法 行为 喜静 入灭 后记极乐愿文大疏 全文分二 甲一、分二(闻法方式) 乙一、总说 乙二、分三(分说) 丙一、善根为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 丙二、善根不为他缘所坏正行无缘殊胜 丙三、善根日日增上之结行回向殊胜 甲二、分二(所讲之法) 乙一、以令生欢喜劝勉修法 乙二、分三(真实宣说论义) 丙一、分四 丁一、分二(明观福田) 戊一、明观刹土之相 戊二、分四(明观佛及眷属) 己一、明观主尊身相 己二、明观其意功德 己三、明观主要眷属 己四、明观其余眷属 丁二、分七(积资净障) 戊一、分二(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己一、略说 己二、分二(广说) 庚一、思维名号不同而顶礼 庚二、思维持名号功德而顶礼 戊二、分三(对治吝啬或贪心之供养支) 己一、真实供养 己二、意幻供养 己三、自成供养 戊三、分四(对治愚痴之忏悔支) 己一、分四(以现行对治力忏罪) 庚一、分二 辛一、分三 壬一、忏悔三种身恶业 壬二、忏悔四种语恶业 壬三、忏悔三种意恶业 辛二、分五(忏悔身语意严重之恶业) 壬一、忏悔五无间罪 壬二、忏悔近无问罪 壬三、忏悔舍法罪 壬四、忏悔诽谤菩萨罪 壬五、忏悔恶见罪 庚二、分三(忏悔佛制罪) 辛一、忏悔别解脱堕罪 辛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0 辛三、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庚三、忏悔未认识之自性罪 庚四、忏悔未知就犯之佛制罪 己二、以厌患对治力忏罪 己三、以返回对治力忏罪 己四、以所依对治力忏罪 戊四、分四(对治嫉妒之随喜支) 己一、随喜之功德 己二、随喜有漏无漏善根 己三、分别随喜大乘善根 己四、随喜特殊十善业 戊五、对治合法之请转支 戊六、对治邪见之请不涅槃支 戊七、分二(对治怀疑之回向支) 己一、为众生获得究竟佛果作回向 己二、为成办暂时利益作回向 丁三、发菩提心 丁四、分四(发清净愿) 戊一、分三 己一、发愿临终面见佛菩萨 己二、分二(发愿死时断除对轮回之贪执) 庚一、对轮回之痛苦生起厌离心 庚二、断除贪执 己三、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庚一、愿获得妙相随好身 庚二、愿断除疑障 庚三、愿得授记闻佛法 庚四、愿赴其他清净刹 庚五、愿游不清净刹土 戊二、分二(思维刹土功德而发愿) 己一、总说 己二、分二(别说) 庚一、分三 辛一、大地之功德 辛二、妙树之功德 辛三、水与花之功德 庚二、情世界之功德 戊三、思维主尊功德而发愿 戊四、发愿自己终成佛 丙二、以宣说持佛号之功德而结尾 丙三、发愿顺缘——IX谛实语、陀罗尼咒加持结文净土教言阿弥陀佛极乐捷径修法愿海精髓
作者介绍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人,生于1962年藏历六月初四,曾就读于甘孜师范学校。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后成为学院的大堪布。1987年,随法王朝拜圣地五台山,自此成为摄受汉族四众弟子的开端。1990-1999年,前往印度、不丹、尼泊尔、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国家弘法。2004年,法王圆寂后,为完成法王来竟的心愿,以网络、光盘等现代化方式传讲《入行论释-善说海》。
初次接触这类题材的作品,我原本有些担忧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涉及到深奥的佛教哲理,总担心自己理解能力有限。然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出乎我的意料。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来阐释复杂的概念。读到某些段落时,我常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原本笼罩在迷雾中的事物一下子变得清晰可见。作者在讲解修行法门时,逻辑链条极其严谨,层层递进,每一步的推导都显得水到渠成,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种内在的信任感——相信这些教导是经得起推敲的。这种行文风格,对于像我这样初涉此道的读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没有将所有内容一股脑地抛给读者,而是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脉络,构建了一个稳固的知识框架。每一部分的过渡都处理得极其自然,就像是在一座精心规划的园林中漫步,每转一个弯都能看到新的、与前一景相呼应的风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证经典论述时所采用的平衡艺术——既保证了原始教义的准确性,又通过自己的解读,赋予了古老智慧新的时代生命力。这种编排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消化吸收信息,想深入研究某个特定主题时,能迅速定位,而初读时,也能感受到整体叙事流的顺畅。这种对知识体系的尊重和重构能力,着实令人叹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深得我心,纸张的手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指尖也不会感到疲惫。封面设计典雅而不失庄重,那种低调的配色和精妙的排版,仿佛已经为阅读体验定下了宁静的基调。一翻开书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芬芳,瞬间将我从尘世的喧嚣中抽离出来。细节之处见真章,比如字体的大小和行距的调整,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保证了视觉上的舒适度,让人愿意沉浸其中,一页一页地向下探索。尤其是那些需要反复研读的关键章节,清晰的标注和适度的留白,使得即便是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不会感到阅读的压力。总的来说,从实体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内容应有的尊重与敬意。
评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像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遥远的传统智慧与当代读者的心灵需求。作者在翻译和阐释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对文化根源的敬畏之心,是贯穿始终的。我尤其关注那些在不同语境下需要进行精妙转译的概念,书中处理得极为谨慎和得体,既保留了原意的精髓,又确保了现代汉语读者的理解无碍。这种对文化敏感度的把握,体现了译者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态度。对于渴望了解和继承这份深厚文化遗产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打开大门的钥匙,它提供了一个权威且充满温度的入口,去探索那片广袤而深邃的精神领域。
评分阅读此书的过程,对我个人心性的触动是深刻且持续的。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强迫我不断地审视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书中探讨的那些关于解脱和觉悟的议题,并非高悬于天上的理想,而是与我们日常的烦恼、执着紧密相连。每当我感到心绪不宁时,翻开任意一页,总能从中汲取到一股平静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基于深刻洞察后给予的稳定感。我发现,通过对书中观点的反刍和内化,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模式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少了一些冲动,多了一份从容,这大概是任何浮华的畅销书都无法给予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