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零 | ||
| 定價 | 48.00 | |
| 齣版社 | 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02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陳坤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188 | |
| 字數 | 200000 | |
| ISBN編碼 | 9787552010978 | |
行走,安靜,歸零——三步開始,梳理你的人生。
連續五年,陳坤都會帶領著一群年輕人開始“行走的力量”項目,通過zui本能的行走方式,在過程中止語靜心,得以放下雜念,認清自我,為內心注入力量。杯子滿瞭,無法注入新的水流;人也一樣,走著走著,需要適時地放下,不管是成功,還是挫摺。本書從2015年“行走的力量”齣發,以“歸零”為概念,講述行禪、靜心和極簡生活,展現“歸零”的生活藝術。
這次參與“行走的力量”的誌願者們,以自然和內心變化為靈感,進行瞭文字、視覺類的創作。在這本書中,你能看到他們微妙的變化、努力接近真實自我後的觸動。我們還邀請到建築師梁井宇、媒體人張偉、郭小寒、作傢彭彭、“傢園計劃”的梁冠華、日本和紙職人加納武、法國默劇大師比佐、美國極簡主義生活傢Minilist組閤等,分享他們對於“歸零”的體悟,以及行之有效的“歸零”生活指導。大傢在麵對這一主題時,似乎變得更加坦誠和放鬆。
我們無法提供絕dui行之有效的方法論,隻希望你能安靜地隨著這本書同陳坤走完香格裏拉與世隔絕的240個小時,感受行禪的安寜,體悟簡單生活的美好,zui終能夠感受到“歸零”的力量。因為無論從哪裏齣發,我們都需要找到內心的平靜。
◎行:香格裏拉與世隔絕的240個小時,安靜行走,找迴初心。
◎靜: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於喧囂處得寂靜。
◎零:不睏於物質的極簡主義生活美學。
★行走的力量
由著名演員陳坤所創立東申童畫公司發起的心靈建設類公益項目,創建於2011年。旨在號召人們通過zui本能的行走方式,在過程中止語靜心,得以認清自我,為內心注入力量。
★行走gogo
尊重個體的價值觀,關注報道當下年輕人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
gogo makers:
齣品人 費勇 陳坤
總編 陳坤
執行主編 周?
文字統籌 紀汶汐
編輯 夏雨池 孫名梓 宮曉菲 趙夢曉
攝影 白白 Charles Wu 王寜 杜紅彬
特約記者 Platinum(東京)
責任編輯 王晨曦
平麵設計 劉天洋
Power to Go行走的力量:
項目總監 徐時芬
執行總監 施偉宏
項目部成員 範欽儒 趙政
gogo writers (a-z):
敖然
自由攝影師,Getty Images China簽約攝影師。達斡爾族人,生長於呼倫貝爾的野馬,笨嘴拙舌的手藝人,電子設備殺手,不夠zi腎的吃貨,2015“行走的力量·青年夢想計劃”誌願者。
班宇
也叫坦剋手貝吉塔,寫詩、小說、評論,後知後覺者。
戴蓉
70後,復旦大學教師,《新民晚報》副刊專欄作者,《讀者》簽約作者。齣版作品:《容我想想》。
郭小寒
zi腎媒體人、樂評人、演齣策展人、樂童音樂副總裁。
韓鬆
自由攝影師,開有小型工作室“原畫冊”,SIPA圖片社簽約攝影師,攝影和文字作品見於《旅行傢》、《南方人物周刊》等,2015“行走的力量·青年夢想計劃”誌願者。
孟洋洋
視覺設計師,漫畫傢,西域史愛好者,2015“行走的力量·青年夢想計劃”誌願者。
彭彭
本名彭針雨,自由撰稿人,喜歡旅行、寫作、畫畫和有意思的人事物。已齣版《愛的學徒》、《素顔·修行》、《走,一個人去旅行》等作品。微信號公眾號彭彭的慢遊時光(wandertime)
Succulency
本名劉曾林,插畫師,喜歡練習巴西柔術及其他一切有趣的事物。2015“行走的力量·青年夢想計劃”誌願者。
鐵陽
90後獨立音樂人,喜歡聲音構建的世界,音樂作品兼具故事感和畫麵感。曾為多名音樂人製作單麯和專輯,擔任音樂會音樂總監。2015年入圍蝦米音樂尋光計劃並發行唱片《發光的海》,擔當詞麯創作、製作人和編麯。2015“行走的力量·青年夢想計劃”誌願者。
遠子
湖北人,現居北京。已齣版小說、散文集《十七個遠方》。2015“行走的力量·青年夢想計劃”誌願者。
張偉 微信公眾號“新世相”創辦者,前《智族GQ》副主編。
張曉晨
演員、歌手,代錶作《怒放》、《隋唐英雄》等。
gogo interviewed (a-z):
Greta Taubert
自由撰稿人,現居德國萊比锡,作品多見於《SZ》、《The Time》、《Vice》、《Cicero》等媒體,曾入選2009年德國《Medium》雜誌的“30歲以下的30位記者”和2014年Newsroom.de網站的500位女性媒體人。
加納武
日本和紙職人,在美濃市郊外開有一間名為“幸草紙”的和紙工房。
梁井宇
北京場域建築工作室創始人、主持建築師,城市研究者。2008年WA中國建築優勝奬獲得者,多次在國內外建築院校、機構開設講座;建築作品及文章見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和齣版物。近期作品包括:北京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上海民生銀行美術館等。
Philippe Bizot
法國默劇錶演藝術大師。20 歲獲國際啞劇金奬,常在世界各地演齣,並辦有啞劇學院,被譽為“活躍的靜修士”。
唐冠華
前廣告人,中國共識社區運動、“傢園計劃”發起人。
Special thanks to◎行走,安靜,歸零——三步梳理你的人生,治愈忙碌、疲憊、煩亂和迷茫。
◎連續五年,陳坤都會帶領著一群年輕人開始“行走的力量”項目,通過*本能的行走方式,在過程中止語靜心,得以放下雜念,認清自我,為內心注入力量。杯子滿瞭,無法注入新的水流;人也一樣,走著走著,需要適時地放下,不管是成功,還是挫摺。本書從2015年“行走的力量”齣發,以“歸零”為概念,通過“行go”“靜zen”“零?”三個部分講述行禪、靜心和極簡生活,展現“歸零”的生活藝術。
◎行:香格裏拉與世隔絕的240個小時,安靜行走,找迴初心。
◎靜: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於喧囂處得寂靜。
◎零:不睏於物質的極簡主義生活美學。
★行走的力量
由著名演員陳坤所創立東申童畫公司發起的心靈建設類公益項目,創建於2011年。旨在號召人們通過*本能的行走方式,在過程中止語靜心,得以認清自我,為內心注入力量。
★行走gogo
尊重個體的價值觀,關注報道當下年輕人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
★gogomook 係列叢書
ya馬遜、dangdang網、**商城等網上書店及全國實體書店、機場書店均有發售。
★gogonews 微信周刊
常讀常新,歡迎訂閱。( wechat ID: gogo_news) Part1 行
歸零
行走的力量五年紀事
“與世隔絕”的240個小時
從五到零
走在香巴拉,行至理想國
不怕走路的人
上山
Part2 靜
音浪!音浪
靜心與冥想 梅裏雪山的禪修課
修行之地
從一本書開始修行
乾淨
喧囂與寂靜
我就是喜歡沉默
- 專訪 默劇大師菲利普?比佐
在反復與靜止之間,沉靜地詠誦
這是我zui後一次寫野孩子
Part3 零
晨昏四季,在紙上不斷重復
- 專訪 美濃和紙職人加納武
或許建築師這個職業都是多餘的
- 專訪 梁井宇的居住之道
- 迴宅:追求簡居生活的傢
莫比烏斯圈
簡單,簡單,再簡單
“物質主義者”的新生活啓示錄
- 專訪 Greta Taubert
心歸山林
普通至極的避世小屋
“桃花源”的人間試驗
- 專訪 梁冠華和他的“傢園計劃”
Part4 青年夢想計劃
te彆企劃-Young Hero
張傲月:知道我在跳舞就好瞭
白舉綱:寫自己,哪怕再爛
於傑:這絕不是什麼文藝的行業
大橘子:拿慢刀子戳心窩
白莫?:時間就是用來虛度的
《歸零》這本書,我真的是沉浸瞭很久,最近纔慢慢消化完。陳坤老師的文字,總是有一種奇妙的力量,能讓你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的閃光點。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場漫長的旅途中,終於找到瞭一個可以停下來歇歇腳,同時又能好好審視來路的地方。書裏沒有那種雞血式的強行灌輸,更多的是一種娓娓道來的分享,像是和一位老朋友促膝長談。他筆下的那些經曆,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帶著一種平和的力量。我特彆喜歡他描寫“行禪”的部分,那種將內觀的寜靜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那些總是匆匆忙忙的日常。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追逐一些外在的東西,而忽略瞭內心的聲音。《歸零》這本書,就像是一劑溫和的良藥,提醒我們,生命最重要的不是嚮前衝刺,而是學會在每個當下,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和寜靜。閱讀的過程,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提到的那些關於自我、關於成長、關於生命意義的片段。它們不像教科書那樣給你明確的答案,而是給你一種啓發,讓你自己去尋找答案。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在迷霧中看到一絲曙光,雖然看不清全貌,但知道方嚮是對的。我感覺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柔軟和包容瞭,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豁然開朗。
評分拿到《歸零》這本書,我內心是充滿期待的,畢竟陳坤老師的公眾形象一直都很獨特。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是一本簡單的自傳,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我和解、如何擁抱生命的書。我特彆喜歡書裏對“行禪”的解讀,它不是一種宗教儀式,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在忙碌中尋找內心平靜的方式。陳坤老師用非常詩意且具象的語言,描繪瞭他在行禪過程中的體驗,讓我仿佛也跟著他一起,在行走中感受著身體的律動和內心的覺醒。他講述的很多經曆,都充滿瞭人生的起伏,但他總能從中找到積極的意義,並且將這份積極傳遞給讀者。這本書沒有給我任何壓力,反而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和釋然。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被社會賦予的條條框框所束縛,不敢去嘗試,不敢去錶達真實的自己。《歸零》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內心深處對自由和真實的渴望。它讓我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如何去感受和經曆。
評分《歸零》這本書,我真的可以說是愛不釋手。陳坤老師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不咄咄逼人,卻能在不動聲色間觸動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之前對“勵誌”這個詞,總覺得有些距離感,總覺得離我太遠,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種讓你打瞭雞血,然後又迅速冷卻的勵誌,而是像涓涓細流,慢慢地滲透到你的生活裏,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加積極和堅韌。書裏關於“青春夢想”的部分,讓我迴憶起自己年少時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也讓我反思,在現實的打磨中,我是否已經遺忘瞭那些最初的火光。陳坤老師用他自己的經曆告訴我們,即使夢想沒有立刻實現,但追逐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意義。而且,他強調的“生活感悟”,更是這本書的精髓所在。他並沒有刻意去拔高什麼,而是從最平凡的生活瑣事中,提煉齣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常常會在閱讀的時候,一邊品味著他的文字,一邊看著窗外的風景,感覺自己也置身於他所描繪的那個寜靜而充滿力量的世界。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生活”這兩個字,讓我明白,生活不僅僅是生存,更是一種感受,一種體驗。
評分《歸零》這本書,我可以說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的,但卻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記。陳坤老師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治愈力量,它不像很多心靈雞湯那樣空洞,而是充滿瞭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我尤其欣賞他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他將文字的力量與他對生活的感悟巧妙地結閤在一起,創造齣瞭一種彆樣的閱讀體驗。書裏提到的“青春夢想”,讓我感同身受,那些年少的衝動、那些不甘平庸的呐喊,都被他用一種溫和的方式喚醒。同時,他也用自己的經曆告訴我們,夢想的實現並非易事,但堅持和不斷的反思,是通往夢想的重要途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並沒有迴避自己曾經的迷茫和脆弱,反而將這些經曆作為成長的養分,這讓我覺得非常真實和鼓舞人心。閱讀《歸零》,就像是在與一個成熟的靈魂對話,他分享的不僅僅是故事,更是關於如何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如何保持內心的純淨和力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放下”與“拾起”的哲學,也讓我更加珍視當下,感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評分對於《歸零》這本書,我真的有一種被深深觸動的體驗。它不像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勵誌書,充滿瞭空洞的口號。陳坤老師的文字,是帶著生命體驗的溫度的,是他一路走來的真實記錄。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自我接納”的章節所打動。在快節奏的社會裏,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與人比較,甚至對自己的缺點耿耿於懷。而陳坤老師卻用一種非常溫和、包容的態度,帶領我們去理解和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他分享瞭自己曾經的迷茫、睏惑,甚至是失敗,但這些並沒有讓他沉淪,反而成為瞭他繼續前行的動力。這種坦誠,讓我覺得非常親近。書裏提到的“放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啓發。很多時候,我們執著於一些過去的事情,或是對未來的過度擔憂,反而讓自己無法真正地活在當下。《歸零》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睏擾,同時也給瞭我一些解決的思路。我開始嘗試著去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執念,去感受生命中那些細微的美好。讀這本書,真的像是在做一場心靈SPA,讓疲憊的靈魂得到瞭舒緩和滋養。我發現,原來真正的強大,不是無所不能,而是能夠與自己的內心和平共處,並且在逆境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