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l 本書是大都會藝術博物三十年來首次更新的指南,精選600餘件作品,按展覽部門組織,全麵展現瞭博物館豐富多樣的館藏。
l 一書概覽世界藝術精華。本書所選作品涵蓋瞭六韆年來世界各地的藝術精品,既有歐美大師的油畫和雕塑,也有東方風情的水墨畫,也有非洲、大洋洲土著的木雕,還有極富特色的武器盔甲、服裝設計等。
l 圖文搭配,輕鬆閱讀。全書圖片進行瞭全麵更新,色彩還原更準確。文字說明均由各展覽部門的專傢撰寫,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藝術風格。
媒體推薦
任何年級的教師都可以把這本指南列為認識全世界六韆年藝術的入門指導讀物。
——《紐約時報》
著者簡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並稱世界四大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主館位於美國紐約5號大道,占地麵積13萬平方米,另有位於麥迪遜大道945號的布勞耶分館和位於崔恩堡公園的修道院分館。它藏有展品超過200萬件,擁有17個展覽部門,248個展室,常年展齣的作品超過一萬件,是當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館。
內容簡介
這本三十年來首次重新編撰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指南》介紹瞭博物館最具代錶性的六百件精華藏品,呈現瞭世界各地六韆年的視覺文化。全書由十七個展覽部門的全體策展人通力完成,館長托馬斯·P·坎貝爾親自撰寫導言。每件藝術品都配以精美的圖片和最新的說明文字,既可作為參觀手冊,也可當作藝術類讀物。
上架建議
藝術、博物館、大眾讀物
讀者定位
藝術愛好者、博物館愛好者、大眾讀者
目 錄
館長序13
導言 托馬斯·P·坎貝爾15
古代世界20
古代近東藝術22
古埃及藝術38
古希臘羅馬藝術60
世界文化82
亞洲藝術84
伊斯蘭藝術124
非洲、大洋洲及美洲藝術144
武器和盔甲158
樂器168
歐洲176
中世紀藝術178
修道院分館198
素描和版畫218
歐洲繪畫234
歐洲雕塑及裝飾藝術296
羅伯特·雷曼收藏332
美國346
美國館348
現代時期384
時裝學院386
現當代藝術398
攝影436
作品索引450
圖片來源455
序 言
館長序
大都會博物館上一次編製館藏指南已是近三十年前,我在2009年始任館長時,就有意編製新的指南。現在,考慮到觀眾在參觀展館時的體驗,我們認為製作一冊精華藏品指南供觀眾在參觀前後使用,會十分有益。
不過,對一個藏品極為豐富的博物館來說,這並非易事。我們十七個展覽部門的全體策展人通力閤作,從藏品中選齣能以最具吸引力的方式展現我們豐富館藏的藝術品,並為每件藝術品撰寫瞭說明文字。協調這項工作的任務落到助理齣版人兼齣版總經理格溫·羅金斯基和歐洲繪畫部意大利繪畫策展人安德烈·巴耶的肩上。他們一起將堆積如山的材料貫通起來,編成瞭定稿。這份成果反映齣我們編輯團隊的卓越能力及本書設計師史蒂文·肖恩菲爾德的非凡纔能。
在本書中,我認為最明顯可見的就是大都會博物館百科全書式館藏的齣色質量和多樣性。大都會博物館不愧為一座世界性的博物館,它展現瞭五韆多年間全球每一個角落的視覺文化。當然,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吸引您進入這裏的諸多陳列室,身臨其境地體驗這些展品。我充分相信本書將激勵您這麼做。
托馬斯·P·坎貝爾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
導 言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擁有第一件藏品以前就有這樣一個觀點:藝術可以使所有接觸到它的人上進,可以促使個人信念擢升,可以幫助工業及製造業進步,可以使嚮善的理念實現;這是一個基本的社會和道德前提。
在這本弘揚大都會博物館館藏實力的圖書的開頭,有必要指齣這些根本原則,因為令人嘖嘖稱奇的是,藉由這些根本原則,大都會博物館在過去一個半世紀內,從一無所有發展成為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式藝術博物館。
百科全書式或“環球”博物館的概念源於啓濛運動時期歐洲創立的模式。在大都會博物館,我們的使命是跨越所有文化和時期收集人類最偉大的藝術成就,包括早至公元前八韆紀的物品。這些藏品中的精華既齣現在我們十七個展覽部門各自的永久展區,也齣現在側重特定主題、時期或藝術傢的臨時展覽裏。同一座博物館內擁有如此豐富的素材,在看似迥異的曆史和傳統之間創造齣特彆的對話,這使我們的訪客在一次參觀中就能真正地周遊世界。
從許多方麵來看,大都會博物館的故事都是獨特的美國故事。這是一個關於雄心、公民責任和慷慨付齣的故事:它來自1866年7月4日巴黎的一次午餐,藉鑒瞭歐洲王室贊助瞭數個世紀的歐洲博物館,美國著名律師約翰·傑伊在那一天宣布,美國需要自己的藝術博物館,當天在場的一批美國同胞誓言要共同為之努力。於是,大都會博物館在四年後成為現實。
自1870年成立以來,大都會博物館就緻力於推廣民眾教育。其使命宣言在這一點上毫不含糊,聲明大都會博物館“將坐落於紐約市,旨在為該市締造並維護一座藝術博物館和圖書館;鼓勵並發展美術研究以及藝術在生産和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推動相關主題綜閤知識的發展,並為這一目的而提供普及教育”。
1880年,坐落在中央公園的大都會博物館首次開放時,受托人約瑟夫·喬特宣告大都會博物館符閤“數百萬工人最重要且實際的利益”(圖一)。然而,博物館在最初的時期幾乎無法嚮這目標邁進,因為它的開放時間與工作日完全重閤,隻有士紳階層人群纔有空參觀(圖二)。因此,大都會博物館的早期參觀者在人口構成上區彆不大,與那群創辦博物館的富商一樣。伊迪絲·華頓的小說《純真年代》將十九世紀末的大都會博物館描述為“在無人問津的孤寂中腐朽”。紐蘭·阿切爾同奧蘭斯卡伯爵夫人坐在空蕩蕩的大都會博物館裏,無奈地說:“唔,總有那麼一天吧,我想,它會成為一座瞭不起的博物館。”
事情確實起瞭變化。1889年,經過數年討論後,大都會博物館終於開始在星期日嚮公眾開放。1911年的年度報告驕傲地宣稱,大都會博物館“已經不再僅僅吸引上流社會”。進入二十世紀,博物館的觀眾及館藏都繼續增長。學生在這裏受到歡迎,人群湧入展館觀看重要展覽,如1909年的“哈德遜—富爾頓慶祝展”,1942年的“藝術傢支持勝利”,1963年藉來的《濛娜麗莎》及1978年的“圖坦卡濛的寶藏”。隨著大都會博物館引起公眾越來越多的關注,參觀者也持續穩定增加。如今,博物館每年的觀眾已經超過五百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早期在為大眾提供藝術品欣賞時常常提供的並不是藝術品原作。博物館在初期信守的觀念是,名作永遠不可能被大都會博物館買到,因此將大量精力集中在積纍世界名作的電鑄版和石膏模型上(圖三)。總數超過兩萬六韆件的石膏模型如今被安置在中世紀雕塑廳和兩個相鄰的展廳內,後者主要用作歐洲時代館。
但在1902年,一切都改變瞭。雅各布·S·羅傑斯給大都會博物館留下瞭五百萬美元的巨款,專供購買藝術品之用。這位古怪的商人在新澤西州的帕特森製造機車,據各方說法,他更像是位偏執厭世的人,而非博物館愛好者。這份厚禮使大都會博物館從一個掙紮生存的機構搖身變成瞭藝術市場上的一股強大力量,並使大都會博物館有能力購買藝術品原作。在羅傑斯基金成立的頭二十年內,大都會博物館購得勃魯蓋爾的《收割者》、我們那不同尋常的來自博斯科雷爾的龐貝壁畫和吉爾伯特·斯圖爾特的《喬治·華盛頓》;這些作品隻是我們用這筆轉型贈款所購名作中的一小部分。
在二十世紀初購買名作的並不止大都會博物館。J.P.摩根、本傑明·奧特曼、哈弗梅耶夫婦等大收藏傢此時已發起一種非凡的收藏與慷慨贈予並行的傳統,並由幾代博物館捐贈者維係下來。您將在本書中隨處看到,大都會博物館許多展覽部門的鎮館之寶,正是一些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私人藝術收藏機構贈予的禮物。今天,這一傳統依然延續,同樣延續的是大都會博物館通過購買更多藝術品來完善館藏的堅定決心。
正如我們的館藏一樣,博物館的建築也隨著時間變化而有所發展。1880年建在中央公園邊緣的那棟簡樸大樓,如今已擴展成繁華的第五大道上沿街而立的兩百多萬平方英尺的建築(圖四)。我們今天所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外觀由理查德·莫裏斯·亨特設計,建於二十世紀早期,而北展館和南展館(1911年和1913年)則是麥金米德懷特公司的作品。這棟建築在中央公園留下的最後足印要到1970年博物館成立一百周年紀念時纔完成,自那以後我們的展覽館都是根據需要在建築內部發展。
縱觀大都會博物館的曆史,始終未變的是我們對學術的投入。學術工作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基礎——展覽、教育活動、齣版物、博物館網站。若無對藏品的理解和詮釋,我們就和一間托管保護珍寶的倉庫並無二緻。自1906年大都會博物館開展首次考古挖掘以來,我們在考古工作上的投入就在古代世界研究上起瞭重要作用。我們已齣版的數韆種書籍中,許多都是相關領域內的權威著作。
本書齣版之際,正是大眾對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接觸以及對館藏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多更大之時。全世界數百萬人通過我們的網站觀賞這些藝術品,並愈加希望能親臨博物館欣賞藏品。確實,沒有什麼能像大都會博物館陳列室中的藝術品那樣與我們産生強烈共鳴,不管是作為個體還是作為一個文明。我們與這些藏品的關係,就是大都會博物館之所以建立的原因:這是一個由公民而建,並且為公民而建的博物館。這在博物館成立之時是個雄心勃勃的理念。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主意——也就是不靠教會或王室,而靠決意要與公眾分享藝術品的捐贈者,從私人渠道積纍藝術品——不僅存活下來,而且其意義從未消減。
大都會博物館最初通過展現人類最偉大的藝術成就來教育和激勵大眾的使命,至今仍指導著我們思考博物館的持久定位。我們的成功將有助於加深對所有藝術和文化的理解,並會相應地鼓勵以一種更全球化的視角來看待我們生活的世界。我想象不齣比這更重要的未來願景。
托馬斯·P·坎貝爾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