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民国那些人——鲁迅同时代人
定价:39.80元
作者:陈漱渝,姜异新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407586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收入鲁迅先生的母亲鲁太夫人、夫人许广平、兄弟周作人、元配夫人朱安,以及章太炎、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等50位鲁迅同时代人与鲁迅来往的事迹——鲁迅的亲情、爱情、友情;论敌之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点滴;始于误解、终于冰释前嫌的始末……鲁迅与他同时代人的交往形成了色彩纷呈的人际网络,呈现了民国时期独特的文化生态。
所收文章分为《周氏家族》、《鲁迅师友》、《五四先驱》、《文坛故交》、《莘莘学子》、《文艺才俊》、《笔战论敌》7辑。
目录
编辑说明
周氏家族
鲁迅先生的母亲——鲁太夫人俞芳
鲁迅夫人许广平李浩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前后陈漱渝
礼物与遗物——鲁迅元配夫人朱安乔丽华
师友之间
章太炎和鲁迅唐文权
帮助鲁迅改变命运的人——鲁迅挚友许寿裳陈漱渝
鲁迅和蒋抑卮彭定安
鲁迅与顾琅陈江张铁荣
陈仪与鲁迅的交往初探伍国
“我的老同事”——鲁迅与齐寿山姜德明
柳亚子和鲁迅——纪念柳亚子诞辰百周年兼谈南社与越社姚锡佩
鲁迅与沈兼士姜德明
五四先驱
蔡元培与鲁迅高平叔
鲁迅与李大钊吕漠野
在路上——鲁迅与陈独秀片影孙郁
鲁迅与胡适:从同一个战阵到不同营垒陈漱渝
从并肩战斗到“默不与谈”——钱玄同日记中的鲁迅陈漱渝
鲁迅和刘半农马蹄疾
文坛故交
诤友方为真友——鲁迅与魏建功的交往陈漱渝
鲁迅与郁达夫姜德明
君子之交淡如水——略谈鲁迅与郑振铎的友情陆荣椿
朱自清与鲁迅的关系略说李东轩
莘莘学子
阿Q的催生者:孙伏园陈漱渝
鲁迅与乡土文学家许钦文张炳隅
我谈“鲁迅与许羡苏”余锦廉
从李秉中致鲁迅的信看他与鲁迅的交往荣太之
鲁迅和荆有麟马蹄疾
留洋女博士、压不扁的“橡皮垫子”——陈学昭与鲁迅唐正杰
也说章衣萍与鲁迅散木
鲁迅与《绛洞花主》陈元胜
鲁迅和李小峰马蹄疾
鲁迅和常维钧马蹄疾
鲁迅和尚钺马蹄疾
文艺才俊
曹靖华与鲁迅潘德延
鲁迅和台静农马蹄疾
《伤逝》与《卷葹》——冯沅君与鲁迅唐正杰
鲁迅在韦素园改名之后张学义
鲁迅和冯至马蹄疾
鲁迅和孙福熙马蹄疾
鲁迅和章廷谦马蹄疾
鲁迅和李霁野马蹄疾
鲁迅和陶元庆彭定安
鲁迅和司徒乔彭定安
笔战论敌
鲁迅和章士钊彭定安
吴宓与鲁迅任葆华
鲁迅与陈西滢论争中的“关键词”阎晶明
鲁迅与徐志摩论辩述评刘炎生
高长虹与鲁迅——从友人到仇人廖久明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鲁迅形象覃宏勇
尊鲁反鲁,翻云覆雨——苏雪林与鲁迅唐正杰
作者介绍
陈漱渝,1957年考入南开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196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西城第八女子中学现名鲁迅中学任语文教师。1976年调入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至今。现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
姜异新,姜异新,女,1972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200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员。
《民国那些人——鲁迅同时代人》是一部让我爱不释手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人物的书,更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历史体验。作者的叙事角度非常独特,巧妙地将鲁迅先生的观察与同时代人的经历融为一体,既有鲁迅先生敏锐的洞察力,又有对普通人命运的深切同情。我喜欢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通过对一个个鲜活个体命运的描绘,展现了民国时期那段复杂而动荡的历史。书中所刻画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更多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着各自的苦衷与无奈。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思想挣扎、情感波动,以及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唏嘘,为他们的坚持而感动,也为那个时代的残酷而心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也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本《民国那些人——鲁迅同时代人》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它更像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反思。书中所描绘的民国,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分裂的时代,有理想主义的激昂,也有现实主义的残酷;有文化的繁荣,也有社会的动荡。作者巧妙地将鲁迅先生置于一个观察者的视角,通过他与同时代人的交往、论争,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犹豫、痛苦、甚至是绝望,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也并非是完美的圣人,他们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的局限,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才使得他们更加真实,更加令人动容。读完之后,我常常会思考,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如果我身处其中,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代入感,是许多历史著作难以给予的。它让我意识到,历史并非是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充满了无数的无奈与妥协,但也正是这些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微小的努力与抗争,共同塑造了历史的走向。
评分《民国那些人——鲁迅同时代人》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的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们不仅是时代的弄潮儿,更是思想的探索者。作者通过对鲁迅先生与周遭文人墨客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那个时期知识分子之间复杂的精神联系与思想碰撞。那些关于文学、关于社会、关于未来的讨论,至今读来依然掷地有声,发人深省。书里没有简单的脸谱化人物,而是将每个人物都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展现他们的思想转变、人生际遇,以及在时代洪流中的不同选择。我看到了他们的理想与彷徨,看到了他们的坚持与妥协,看到了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尤其是对一些边缘人物的关注,更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全景式的图景。作者的文笔隽永,叙事娓娓道来,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及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走过了一个世纪,亲历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也更加理解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不易与伟大。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幅巨型画卷,徐徐展开了民国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以鲁迅先生为中心,却又不拘泥于一人一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他周围的芸芸众生,那些同样在大时代背景下,或叱咤风云、或默默无闻的灵魂。我惊喜地发现,原来书中的许多人物,我曾仅仅在课本或者报刊的只言片语中听闻,在这里,他们却变得立体而鲜活。作者的叙述语言充满了一种诗意与苍凉感,仿佛从久远的时空中传来,带着历史的回响。读到某些片段,我甚至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旧时气息,闻到报纸油墨的香味,听到远处传来模糊的叫卖声。这本书不追求宏大叙事,而是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入手,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与退步,以及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它让我重新审视那些被历史铭记的名字,也让我看到了被历史忽略的普通人的挣扎与希望。
评分读《民国那些人——鲁迅同时代人》这本厚重的书,总有一种时空交错、仿佛亲历民国大时代的奇妙感受。它不像一般的传记,枯燥地罗列人物生平,而是以一种极为生动、极具画面感的笔触,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些名字,曾经只是教科书上的符号,如今却有了血肉,有了温度,有了悲欢离合。书里的人物,不仅仅是与鲁迅先生同时代的“人”,更是那个时代洪流中的个体,他们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们的选择,无不折射出那个波诡云谲的年代。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不是高高在上的评判者,而是更像一位深入历史现场的观察者,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人物微妙的情绪,用精准的文字描摹时代的印记。读这本书,我常常会掩卷沉思,想象他们当年是如何在战火纷飞、思潮涌动的年代里,坚持自己的理想,或者被现实所裹挟。书中的许多细节,比如某位作家在颠沛流离中的一次偶然的会面,比如某位学者在困顿中的一次精神坚守,都让人深受触动。它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看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挣扎与抉择,也看到了人性中不灭的光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