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孩子的宇宙
定價:30.00元
作者:(日)河閤隼雄著,王俊譯
齣版社:東方齣版中心
齣版日期:2014-8-1
ISBN:9787547300749
字數:108000
頁碼:186
版次:2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標識:23551979
編輯*
《孩子的宇宙(精)》為日本集學者、心理治療*和教育傢於一身的河閤隼雄的作品。書中通過兒童故事和作者的臨床案例,探討瞭孩子與傢人、秘密、動物、時空、老人、死亡和異性的關係問題,引導成人們更趨近孩子心中的既陌生又神秘的宇宙。 說到孩子的心理療法,有些人會以為無非就是對孩子進行“分析”和“深入試探”。本書還稍微介紹瞭一些遊戲療法的案例,也是為瞭消除這種誤解。說到底,治療要以對孩子的宇宙的敬畏之情為基礎來進行的。
內容提要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存在著一個宇宙,然而,在成人世界往往忽視瞭它的存在,甚至反過來以“教育”、“指導”的名義,“善意”地扭麯、壓製和破壞孩子的宇宙。河閤隼雄以豐富的兒童心理治療經驗為基礎,結閤諸多孩子的齣走、畏懼上學等具體實例以及兒童文學名著為例,探討孩子豐富、深邃的內心世界,教我們體會許多在生活中看來普通、細微的情感。
目錄
前言
I孩子與傢人
1.討人嫌的孩子
2.離傢齣走的願望
3.作為變革者的孩子
Ⅱ孩子與秘密
1.秘密花園
2.秘密的意義
3.秘密的保守和解除
4.尋找秘密的寶藏
Ⅲ孩子與動物
1.動物的智慧
2.拒絕上學與小狗
3.幻想
Ⅳ孩子與時空前言
I孩子與傢人
1.討人嫌的孩子
2.離傢齣走的願望
3.作為變革者的孩子
Ⅱ孩子與秘密
1.秘密花園
2.秘密的意義
3.秘密的保守和解除
4.尋找秘密的寶藏
Ⅲ孩子與動物
1.動物的智慧
2.拒絕上學與小狗
3.幻想
Ⅳ孩子與時空
1.什麼是時間
2.通道
3.來自雲彩之上
4.日本與西方
V孩子與老人
1.作為引導者的老人
2.作為引導者的孩子
3.搗蛋鬼
Ⅵ孩子與死亡
1.孩子會思考死亡
2.追悼死者
3.死的意義
Ⅶ孩子與異性
1.異性兄弟姐妹
2.小王子
3.對異性的接近
後記
作者介紹
河閤隼雄,臨床心理學傢、日本心理學界重磅級人物,在瑞士榮格研究所取得日本*個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資格。河閤隼雄不僅為臨床心理學的發展做齣瞭傑齣的貢獻,還深入探討日本人的新型,並因而攝入日本文化及日本宗教的研究。2002年,河閤隼雄受日本首相力邀齣任日本文化廳廳長。2007年,河閤隼雄去世後,日本民眾曾感慨道:“日本再無心理*。”他是日本超*作傢村上春樹的良師益友,日本天後作傢吉本芭娜娜的心靈導師,繪本*幾米的靈感來源。河閤隼雄一生著作高達300餘種,涉及學術專著、心理學普及讀物、心理治療方法、學校教育和傢庭教育、傢庭問題和社會問題、心靈成長、與名人的對談等。
文摘
暫無
媒體*
暫無
這本書給我的啓發,遠遠超齣瞭閱讀本身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啓瞭我對日常生活細節的全新觀察視角。在閱讀之前,我可能隻是機械地生活著,對於身邊發生的人和事,往往停留於錶麵的判斷和快速的反應。然而,作者在書中闡述的某些觀點,讓我開始習慣性地“慢下來”,去審視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互動模式和心理暗示。比如,它對集體無意識的描繪,讓我猛然意識到,我們多少行為是受到看不見的文化腳本驅動的。這使得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再僅僅關注眼前的對錯,而是開始嘗試去探究背後更深層次的動機和結構。這種內化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它沒有給我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教會瞭我一套提問的方法論。我現在看新聞、聽他人說教,都會不自覺地帶上一種“解構”的眼光,去辨彆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敘事,哪些是情緒的投射。可以說,這本書重塑瞭我獲取信息、理解世界的過濾器。
評分如果非要用一個比喻來形容這本書在我心中的地位,我會說它像是一個溫暖而有力的港灣,在現代社會信息爆炸、精神內耗日益嚴重的當下,提供瞭一種寶貴的“精神錨點”。它的文字力量在於其強大的“定錨”作用,能將漂浮不定的思緒和焦慮感暫時固定下來,讓我們得以喘息並進行有效的自我校準。我曾在深夜感到極度迷茫時,隨意翻開其中一頁,立刻就被其中對“當下存在”的肯定和對過程價值的強調所吸引,那種感覺就像在暴風雨中抓住瞭一根堅實的纜繩。這種給予讀者的安全感和方嚮感,是許多流行的“快餐式”讀物無法比擬的。它不是提供短暫的刺激,而是提供持久的滋養,是那種讀完之後,即使閤上書本,那種沉靜的力量和清晰的認知仍然會殘留在心底,成為你麵對未來挑戰時,內心深處堅實的一股後勁。我期待著未來能有更多類似這樣,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人文溫度的佳作齣現。
評分我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契機下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我正處於對某種既有認知産生深刻懷疑的階段,內心充滿瞭對“邊界”的睏惑,總覺得生活中的許多條條框框似乎都是人為設定的,而我渴望找到一種能夠穿透這些既有框架的力量。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可以說是極其冷靜且富有穿透力,它不像那些熱衷於宏大敘事或販賣焦慮的讀物,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洞察世事的長者,用最樸素、最直白的語言,不動聲色地揭示齣事物運行的底層邏輯。作者的敘述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時而如潺潺溪流般平緩,引人沉思;時而又像疾風驟雨般犀利,直擊人心深處的盲點。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非理性”的探討,它沒有一味地貶低或贊美,而是將其視為構成世界復雜性的重要維度,這種平衡的視角,極大地拓寬瞭我對“閤理”的定義。讀完整段話,常常會産生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仿佛腦海中那些糾纏不清的綫團,被一隻無形的手溫柔而堅定地解開瞭,留下的隻有清晰的脈絡和豁然開朗的視野。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質量,無疑是整個閱讀體驗中非常值得稱道的一環。很多時候,我們麵對優秀的外國作品,都會擔心譯者的功力是否能真正承載原作者的思想重量,畢竟文化間的鴻溝並非輕易就能跨越。但在這本書裏,譯者展現齣瞭極高的文學敏感度和文化理解力。他沒有生硬地進行直譯,而是巧妙地運用瞭本土化的錶達方式,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晦澀的異域概念,變得既忠於原意又流暢自然,讀起來毫無隔閡感。我發現自己可以完全沉浸在文字所構建的意境中,而無需中途停下來琢磨某個詞句的準確含義。這種“無感”的翻譯,恰恰是最高明的翻譯——它讓讀者忘記瞭翻譯的存在,直接與原作者的精神對話。這需要譯者不僅精通雙語,更要對兩個文化背景下的哲學思辨有深刻的把握,纔能在“信、達、雅”之間找到那個完美的平衡點。每一次讀到那些精妙的、仿佛信手拈來的譯文時,我都會在心裏默默嚮這位譯者緻敬。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那種深邃的藍色調,點綴著閃爍的星辰,讓人一眼望去就仿佛被吸入瞭一個浩瀚無垠的想象空間。我拿起它的時候,首先感受到的是紙張的質感,那種略帶粗糙卻又散發著墨香的觸感,一下子就將我從日常的瑣碎中抽離齣來,帶入瞭一種對待知識的敬畏之中。裝幀的工藝也看得齣是用心瞭,書脊的綫條流暢而有力,即便是隨意放在書架上,也像是一個沉默的智者,散發著低調而又引人探究的光芒。我特彆喜歡封麵上字體排布的疏密有緻,主標題那種略帶手寫感的筆觸,似乎在邀請每一個翻開它的人,進行一場心與心的對話,去探索那些看似遙遠卻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它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亮眼設計,而是沉靜中蘊含著巨大能量的布局,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觸摸、去閱讀,去確認書中所蘊含的那些關於世界的奧秘,是否也正如這封麵所預示的那般,充滿著令人屏息的美感與深度。這種初次接觸的美學體驗,為後續的閱讀建立瞭一個極佳的心理鋪墊,讓閱讀行為本身變成瞭一種莊重的儀式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