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定价:89.00元
作者: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122304506
字数:420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文版《岁时花艺设计指南》· 源于日本专业花艺杂志,报道前沿设计手法和潮流,花店从业者指导用书;· 打造中国专业级的花艺设计出版物,是花艺师和花店从业者实用职业指导用书;也是引领中国人精致生活理念的美学读本,适合花艺爱好者日常翻阅,提升爱好水平;· 致力于引进世界潮流花艺设计理念,并推介中国花艺师,创建中国花艺设计师、资材商、消费者交流互动的平台。
内容提要
包含秋季花材相关的花艺设计内容。特别围绕“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寻找花艺设计的跨界灵感”为主题,在绘画、瓷器、历史中汲取花艺设计的色彩搭配、形态设计等灵感。特别策划“向梵高致敬的花之旅”,追溯梵高爱画爱花的一生,并以向日葵为主角的花艺设计像梵高致敬。另外围绕秋季花艺介绍了全球特色花店介绍和新品发布,花艺师专访,应季花材的使用技法,餐桌花艺、婚礼花艺等大型花艺应用案例,以及花艺师独特经验技法等丰富内容。
目录
店
特色花店与花艺工作室
002 巴黎花艺风尚 自然风格
004 Bouquets de Saison 品位考究的巴黎风精品捧花
006 Vert et Plus… 正如店名所示,热爱绿色的花店
008 Lachaume 巴黎高级的花店的花束
010 跟着乔治·弗朗索瓦大师一起学古董杂货与巴黎风果实花艺搭配
人
花艺名家与花艺流派
019 玩转实用和艺术的花艺魔法师——记商业花艺设计师陈垂训
花
当季花材的应用技巧与精彩案例
025 8种秋日花材的搭配指南
026 岛荣子、石川味季 搭配可爱的水果 增添秋日的味觉
029 佐藤由香里 大丽花的优美花姿 描绘出初冬景象
032 伊藤桂子 优美秋色绣球 描绘出秋日渐变色彩
035 若山美小子 摩登别致的叶片 打造充满魅力的现代摩登风花饰
038 洛朗·博尼什(Laurent.Borniche) 宛如泛黄电影般的果实花饰设计
041 小野由美子 选取色彩缤纷的菊花 装饰在秋日阳光里
044 吉留恵美子 花朵蓬松的鸡冠花 传递温柔秋日的暖意
047 Mami 山本 在秋风中摇曳的巧克力波斯菊
050 暖意融融的秋日玫瑰 vs温润静谧的秋日玫瑰
051 系井美树 秋日玫瑰装饰带你一窥秋日市集
054 藤永纯代 选用充满女人味的玫瑰 映衬出初染秋色的风景
057 井田敏 享受由夏入秋的季节感
060 纸谷美津枝 温润优美的玫瑰 打造新怀旧风花饰
063 岩桥纪伊子 秋日的纤细与梦幻 用玫瑰编织而就的淡淡哀愁
066 大谷智代 暗色调玫瑰所描绘的法式怀旧风色彩
069 Kazuto Watanabe 差别细微的色彩 描绘的秋日玫瑰花园
072 秋日玫瑰情书
专题
花艺设计的跨界灵感
082 追溯梵高一生的花之旅
086 荷兰 津德尔特 梵高与家人同住并度过了幼年时期
087 荷兰 纽南 梵高初期的名画作中的记录
088 法国 巴黎 邂逅印象派与浮世绘
089 普罗旺斯 阿尔勒 梦想与光明之地
094 圣雷米普罗旺斯 刻画灵魂的纠葛
100 法国 奥维尔小镇 终焉之地
103 专属成熟人士的向日葵花艺
110 向梵高致敬的花
114 王妃与玫瑰
116 约瑟芬 优美、光彩照人 宛如社交界之花
118 伊丽莎白 生性天真烂漫 洋溢着自然的美丽
120 玛丽·安托瓦内特 与高雅的玫瑰一起 感受她的生活
122 名瓷与花之美的联袂演绎
应用
餐桌花 / 婚礼花 / 空间装饰花等各领域的应用
143 宛如鲜切花般楚楚可爱的人造花SiaFlower
144 东浦真纪 散发宛如鲜切花般新鲜质感的清新秋日餐桌
146 古川芳美 彰显存在感的娇艳亮丽花材 更显高级质感
148 齐藤良枝 法式品位花艺与蜡烛演绎莹莹光辉
150 美第奇家族公主们的晚宴餐桌
152 秋日花礼设计
158 秋日花艺色彩搭配
课堂
花艺名师传授经验与秘诀
166 珊瑚社的池坊花道课
第4讲 池坊的第五、六时代
170 陈杨的餐桌美学课之秋日茶会
174 王磊老师的永生花课堂
178 神保丰 从底座之中诞生的新风格
作者介绍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隶属于株式会社四季出版社,日本知名的女性类杂志期刊社。旗下有《优花艺(best flower arrangment)》、《永生花(PreFla)》两本花艺杂志,《优花艺(best flower arrangment)》在日本众多花艺杂志中知名度、影响力、均名列前茅。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承认,我对于《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的期望值,在翻阅之前其实是带着一丝怀疑的。毕竟,“指南”二字常常意味着干巴巴的理论和枯燥的步骤,而“跨界灵感”听起来又像是虚无缥缈的营销噱头。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时,我发现这本书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想象。它并没有用生硬的术语来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诗意和感性的语言,引导读者去感受秋天的灵魂。书中对秋天季节特征的捕捉,可以说是非常细腻的。比如,它可能不会仅仅停留在“秋天有落叶”这个层面,而是会深入探讨落叶的纹理、色彩变化、以及在风中飘零时的那种动态美,然后是如何将这些短暂却极致的美丽,用花艺的方式捕捉下来。这种对自然的敏锐观察,是很多花艺作品所缺乏的。而“跨界灵感”这一点,我理解为它打破了花艺与其它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之间的界限。例如,书中是否会引用一些著名的秋季绘画作品,从色彩、构图、意境上去分析,然后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花艺设计中?或者,它是否会从秋季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比如唐诗宋词里那些描绘秋景的句子,被转化为花艺的意象?我甚至在猜想,它是否会将秋季的时令美食,比如栗子、柿子、南瓜等,以一种创新的方式融入到花艺作品的整体造型或色彩搭配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味觉与视觉的联觉体验。这样的设计,无疑会让秋日花艺不再是单纯的植物组合,而是一种包含丰富文化内涵和生活趣味的艺术表达。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秋天花艺设计的无限可能性,并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引导,让这些灵感得以落地。
评分说实话,《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我一直觉得,花艺设计,尤其是关于季节性的花艺,需要一种“情怀”,而这本书恰恰充满了这种情怀。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搭配花材”这个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秋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美感。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岁时”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时间的流转,更是生命在自然轮回中的一种独特表达。因此,书中呈现的花艺作品,我想一定是充满故事和情感的。至于“跨界灵感”,这一点是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地方。它打破了花艺与外界的壁垒,让花艺设计能够与更广泛的领域产生关联。我猜想,书中会提供很多令人惊喜的案例,比如,是否会从秋季的戏剧、音乐中汲取灵感,用花艺来表现某种情绪或氛围?或者,是否会借鉴秋季的传统手工艺,比如剪纸、刺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花艺作品,增添独特的文化韵味?我甚至在畅想,书中是否会探讨将秋日的花艺设计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比如,用花艺来解读某首描绘秋景的诗歌,让文字与视觉产生奇妙的共鸣。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花艺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花艺去感受和表达生活之美的指南。
评分对于《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便是它的“温度”。这种温度,并非来自纸张的触感,而是它所传递出的对秋天的深情与理解。它没有急于教授技巧,而是先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魅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岁时”的诠释,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季节划分,更是对秋天生命力、色彩、形态的深刻洞察。书中对秋季花材的选择,我想一定是非常讲究的,不仅仅是那些显而易见的金黄、火红,还可能包括那些低调却极具质感的深褐色、墨绿色,以及各种形态各异的浆果、干枯的叶片,甚至是充满生命韧性的秋季草本。这些元素的组合,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传达秋天那种成熟、内敛、略带忧伤却又充满希望的情感。而“跨界灵感”这一概念,更是让我耳目一新。我猜测,书中会将秋日花艺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比如模仿秋季山峦的层叠色彩,或是捕捉秋日落日余晖的温暖光影。它也可能从秋季的工艺品、纺织品中提取设计元素,比如枫叶图案的剪纸,或是粗犷质朴的麻布纹理,以创新的方式融入到花艺作品中。甚至,书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与秋季相关的文化故事、传说,用花艺来重新演绎,赋予作品更丰富的内涵。这种将花艺设计从单纯的技艺提升到一种生活美学和文化体验的尝试,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深度和价值。
评分不得不说,《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尤其是它对于“跨界灵感”的处理,让我看到了花艺设计的无限可能性。我一直觉得,好的花艺作品,应该不仅仅是好看,更应该有“故事感”,而“跨界”恰恰是赋予花艺故事感的绝佳途径。书中可能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秋天的花材,而是会深入探讨秋天所代表的意境,比如秋天的成熟、收获,也可能包含秋天的萧瑟、寂寥,然后将这些意境通过花艺设计表达出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一些非传统花艺元素的运用,比如,是否会从秋季的天然材料中汲取灵感,像被风吹落的树叶、掉落的松果、甚至是带有泥土气息的枯枝,被巧妙地运用到花艺作品中,带来一种原始而野性的美感?或者,它是否会从秋季的民俗文化中获得启发,比如一些秋季的传统节日,将相关的象征物,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融入花艺设计,赋予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甚至在想象,书中是否会探讨将秋日的花艺设计与空间整体的风格相融合,比如,在古朴的木质空间里,如何运用秋日的花艺来营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又或者,在现代简约的空间里,如何用一抹秋色来点亮整个空间。这种将花艺设计延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探索,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
评分我是一个对花艺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爱好者,平日里也接触过不少花艺书籍,但《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前所未有的。它不是那种简单罗列花材和步骤的书,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带着我一起去探索秋天的秘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岁时”二字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划分,更是对特定时间里自然韵律和人文情怀的把握。对于秋天,书中可能不仅仅讲到了常见的菊花、枫叶,还会去挖掘一些不太为人所知但极具秋日特色的小众植物,比如一些形态古朴的草本,或者有着独特纹理的浆果,甚至是被遗忘的干花、枯枝,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而“跨界灵感”这一点,是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地方。它暗示着,秋日花艺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花店里的花材,而是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汲取养分。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有很多令人惊喜的例子,比如将秋日丰收的麦穗、稻谷作为花艺的辅助材料,增添朴实而丰饶的质感;或者从秋季的戏剧、音乐中提炼色彩和氛围,创造出具有故事性的花艺作品;甚至可能包含一些关于秋日家居装饰的建议,如何通过花艺设计来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秋季居家环境。这种开放式的设计理念,让我觉得花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充满乐趣的创作过程。这本书的设计,让我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秋日的花海之中,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和创造的冲动,对于我这样的入门者来说,是非常好的指引。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翻阅了《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首先,我得说,这本书的定位非常精准,它并没有试图包罗万象,而是将目光聚焦在“秋日花艺”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和主题上,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在如今琳琅满目的花艺书籍中,能够如此专注于一个季节的精髓,并深入挖掘其设计灵感,确实是市面上少见的。作者(或编辑部)在选材上可谓是煞费苦心,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秋天那种独特的审美情怀。书中对于秋天色彩的运用,比如落叶的金黄、枫叶的绯红、南瓜的橘黄,以及秋日天空的湛蓝、雨后泥土的深褐,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实际的花艺呈现。不仅仅是色彩,书中对秋日特有的植物,如各种浆果、穗状花序、形态各异的枯枝落叶,以及一些常被忽视但极具秋日风情的草本植物,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展示。更让我惊喜的是,“跨界灵感”这个概念的提出,这不仅仅是将秋日花艺与传统的插花技巧相结合,更是将秋日的美学触角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书中或许提到了秋日自然的风光,如山间的层林尽染,田野的丰收景象,甚至可以是古老民居的瓦片色彩,都被巧妙地转化为花艺设计的元素。我也在设想,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与秋日相关的文化符号,比如中秋的月亮,万圣节的南瓜,甚至是古诗词中描绘的秋景,都被赋予了新的花艺解读。这种跨界融合,无疑为传统的花艺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读者在欣赏花艺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共鸣。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质量也值得称赞,清晰的步骤图和唯美的作品展示,让每一个花艺爱好者都能轻松上手,并且从中获得启发,去尝试属于自己的秋日花艺创作。
评分拿到《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浓郁的秋日氛围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花艺技巧的书,更像是一本邀请读者一同走进秋日花园、感受自然魅力的画册。书中对“岁时”的理解,我觉得非常到位。它并非简单地按照月份来划分花材,而是从秋天的整体感受出发,去捕捉那个季节特有的色彩、形态和情感。我猜想,书中会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去描绘秋日的光影,比如清晨薄雾中晶莹的露珠,午后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的斑驳光影,以及黄昏时分天空那一抹温柔的橘红。在花材的选择上,除了常见的秋季花卉,书中一定还会去发掘那些被人们忽略却极具美感的秋日元素,比如不同形态的浆果,形态各异的枯枝,以及那些在秋天迎来生命最绚烂一刻的草本植物。而“跨界灵感”这一点,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借鉴秋季的时令蔬果,比如成熟的南瓜、饱满的柿子,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融入花艺设计,带来丰收的喜悦和温暖的质感?或者,是否会从秋季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比如模仿层林尽染的山峦,或是捕捉秋日湖面的静谧,将这些自然元素转化为花艺的造型和色彩?这种将花艺设计与生活、文化、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评分初次接触《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我最大的印象是它的“匠心”。这种匠心,体现在他对“秋日”这个主题的专注和深入挖掘。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将秋天的每一个细节都看得格外真切。我猜想,书中会花费大量的篇幅去描绘秋天的色彩,不仅仅是大家熟知的金色、红色,还可能包含那种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的天空,被秋雨洗刷过的泥土的深棕,以及树叶在风中摇曳时呈现出的那种微妙变化。在花材的选择上,我想这本书会非常强调“秋日限定”的素材,比如那些形态各异的松果、橡子,饱满的浆果,以及那些带着露珠、泛着微光的落叶。它可能还会去挖掘一些具有“秋日故事”的植物,比如那些默默生长了一整个夏天的草本,在秋天终于迎来了它们最辉煌的时刻。而“跨界灵感”这一点,则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它暗示着,秋日花艺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插花,而是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生活场景产生奇妙的碰撞。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组合,比如,将秋季的丰收景象,如玉米、南瓜、麦穗,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融入到花艺作品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田园诗意;或者,从秋季的文学作品、音乐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具有情绪和故事性的花艺表达。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秋日花艺可以是一种更加立体、更加生活化的艺术,它不仅能装点空间,更能触动人心。
评分在我看来,《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插花的花艺教材。它更像是一份写给秋天的情书,一份关于如何用花艺捕捉和诠释秋日之美的宣言。首先,我对书中对于“岁时”的解读非常着迷。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秋天有哪些花,而是深入地去挖掘秋天本身所蕴含的气质:那种丰收的喜悦、成熟的韵味、以及即将迎来冬日前的沉静与肃穆。因此,书中呈现的花艺作品,很可能不仅仅是色彩的堆砌,更是对秋天生命轮回过程的一种艺术表达。至于“跨界灵感”,这一点让我感到尤其兴奋。这意味着,秋日花艺的设计不再是封闭在花艺师的创作空间里,而是可以与更广泛的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产生对话。我猜想,书中会包含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设计元素,比如,是否会从秋季的建筑风格中汲取灵感,将建筑的线条、材质,转化为花艺的造型和质感?或者,是否会借鉴秋季的传统节庆习俗,比如感恩节的南瓜、玉米,以更具艺术性的方式融入到花艺作品中?甚至,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将秋日的花艺设计与摄影、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多感官的体验?这种跨越界限的思考,极大地拓展了花艺设计的边界,也让我看到了秋日花艺更多元的可能性。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秋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对手中的花材有了更丰富的创作想象。
评分我始终认为,一本优秀的花艺书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岁时花艺设计指南:秋日花艺的跨界灵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编辑部》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将目光聚焦于“秋日”,这个本身就充满诗意和韵味的季节,并通过“岁时”和“跨界灵感”这两个关键词,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猜想,书中对于秋日色彩的运用,一定非常讲究,不仅仅是常见的金色、红色,还可能包含秋日天空的澄澈蓝,或是雨后泥土的沉静褐,这些色彩的巧妙搭配,能够营造出秋天特有的氛围。在花材的选择上,我也期待看到书中对秋季限定素材的挖掘,比如那些形态各异的浆果,饱满的松果,以及充满生命力的枯枝落叶,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秋天故事的讲述者。而“跨界灵感”这一点,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暗示着,秋日花艺的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花材和手法,而是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产生奇妙的碰撞。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展示一些将秋季的自然元素,比如风吹过的落叶、沾着晨露的草尖,以一种更加艺术化的方式融入花艺作品?或者,是否会从秋季的文化习俗中获得灵感,比如一些与丰收、感恩相关的元素,被巧妙地运用到花艺设计中,赋予作品更深的文化内涵?这种打破界限的思考,让花艺设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