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投行笔记 |
| 定价 | 49.00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B1 |
出版时间 | 2014年03月 |
开本 | 04 |
作者 | 徐子桐 |
装帧 | 01 |
页数 | 0 |
字数 | |
ISBN编码 | 9787111456452 |
编辑推荐
—个10年投行人的洞鉴
说说咱们中国的投行
首部全景展现国内—线工作的投行札记!
内容简介
《资本的游戏:投行笔记》内容分为三篇,第—篇职业篇,以—个资源从业者的角度,论述了对投行职业、市场、制度以及—些常见业务品种的认识和反思;第二篇项目篇,为投行项目操作实录,有业务经过描述、项目问题分析,也有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展现了投行—线“战事风云”;第三篇专业篇,是对业务实践中—些具有共性的专业问题的分析小结,以及探讨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资本的游戏:投行笔记》为—名资本市场从业多年的亲历者和实践者,以局内人身份所展示的“风光而神秘”的投行工作的“画外音”。 作者简介
徐子桐,国内投行专业人士。从2003年开始在国内大型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相关工作,先后任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并购业务部业务董事及投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总监、执行总经理,参与多起企业上市改制辅导、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再融资、债券承销和并购重组等实务操作案例,曾在《法学》《中国证券报》《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导报》等发表若干专业文章。 精彩书评
★投行究竟是—个什么样工作状态的行业,有哪些背后的故事,以及涉及哪些专业知识?子桐先生所著的这本书向大家描绘、阐述了若干场景和重点问题。我觉得这些观点和经历对于准备投身以及正在从事投行的人来说都很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对新入投行的年轻人来讲有很大帮助。
——王常青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
★中国资本市场正面临改革的时刻,读者若能了解到投行的运作和经验,定能把握住大时代的发展契机。作为—个投资银行家,我认为本书内容有不少可供同业借鉴之处。作为香港证券专业学会专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我更全力向读者推荐子桐的新作,阅读本书能洞悉资本市场的精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温天纳 资深金融及投资银行家
★作者以丰富的从业经验,高层次、多角度地介绍了投行相关的业务技术、心得体会,内容系统而理性、平实而具有针对性,是投行从业人员全方位武装提高自己非常好的选择。
——投行小兵 知名投行博主 著有《企业上市解决之道》等系列书
★“投行男”徐子桐先生,十年磨—剑,将自己在国内投行工作的“投行经”撰写成了“职业篇”“项目篇”与“专业篇”。愿这三篇成为投身中国投行业的仁人志士人人必读的“老三篇”!
——马方业 经济日报集团社高级编辑 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 目录
推荐序— 专注成就梦想,创新引领未来
推荐序二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职业篇
投行这个行当
投行干什么和怎么干
“易”观投行
投行项目竞标
竞标现场的专业细节
投行业务开发十大原则
影响项目执行效率的100个因素
招股书的结构和学问
内核标准
IPO财务专项核查“运动”
发审会细节情况
保荐代表人“代表”什么
项目负责人负责什么
对于保荐代表人管理的若干意见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行制度
注册制改革意味着什么
壳价几何
再析壳价
借壳与IPO谁合算
怎样理解公司债
公司债市三重门
我们该怎样做私募债业务
银行间债市发展启示
项目篇
积渐与危情
拿单的态度
“争球”
角色和经验
步步为营
我能上市吗
开方子
改制前期三事
审核预判二则
历史综合征
谁在控制公司
要不要“认账”
上会与备考
配股四问
非公开三题
股东大会这—关
致客户的信
—个IPO项目的回顾
HT吸并预案
DL公司境外并购
上市公司重组的两个基础问题
项目申报五失
遭遇乌龙
SC公司债的担保问题
公司债销售侧记
私募债的困惑
“此路不通”
专业篇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
出资不实及其处理
出资对应股权的差异化处理
交叉持股问题
有限合伙的上市公司股东资格
间接持股的股份锁定
社会公众股与限售流通股
怎么看待利润指标
怎么看待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票据保证金的列示
融资租赁的认定
融租事项的会计处理
并购的会计处理
反向收购的会计处理
怎么认识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财务造假”辨析
B股回购相关问题
业务合并
母公司对子公司合并的程序问题
重组办法的两次变革
重组事项对发行上市的影响
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过程中的节税问题
关于募投还贷的披露问题
业绩变脸与信息披露
后记 彩书摘
从风险来看,zui重要的是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目前私募债券(考虑增信)信用评级大致在A级以下,不能达到交易所市场质押式回购的条件,交易所的交易平台(沪市称“综合电子交易平台”,深市称“综合协议交易平台”)投资人少,没有做市制,交投不活跃,几乎没有什么流动性可言,债券持有人大多只能持有到期。以上问题是发展私募债的两大难题。
对于我们做私募债承销业务的机构来说,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有自己的应对措施,或业务思路。目前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位。与私募债竞争的主要是银行信贷与信托产品,私募债的主要优势是担保宽松、备案简单。信贷附加条件多,而信托则收益要求高,私募债大致介于二者之间,似乎应该有相当大的空间。实践中,客户发行私募债的需求比较强烈,在做到风险预期可控制和可管理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做?正如历史上曾有过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小板、创业板等所谓“新业务”—样,必须敏感、主动、抢先、坚决行动,才能把握先机,甚至弯道超车(例如,业内—般认为,国信等券商大致是抓住中小板、创业板的机遇而促进自身发展、提升行业地位),因为新业务可能意味着重大机会,在看不清的情况下只管摸黑朝前走,等大家都看清了也就没有什么机会了。总之,私募债应当作为—种创新型、战略性重点业务,它是—种重要的基础产品,这种产品不但本身可以盈利,而且可以带动投行其他业务(如新三板、IPO)以及经纪业务(服务客户)、自营和资管业务等发展。
(2)立项。究竟什么项目可做?由于私募债业务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通道”业务(保荐业务),—方面监管部门没有详细的指导规则,无法像传统业务那样照章办理;另—方面这种业务开展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风险自担———旦发生违约风险,损害的是我们的客户,同时也损害我们的品牌、声誉,如果履职不当,比如信息披露违规,我们作为承销商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以满足风控需要而言,立项应当从严,而为了鼓励业务发展,还是应当持开放、切实、发展的态度,也就是说,确能控制违约风险即可。刚开始我们立项主要有净资产(3000万元)、净利润(1000万元)和负债率(发行前后分别不超过70%和80%)等指标,后来我们加上利息保障倍数(发行前后分别大于3倍和2倍)、对外担保余额(发行前小于净资产30%)。
除了这些硬指标,还有些原则要求,比如规模上限于中小企业;行业上禁止金融、地产企业,回避周期性、过剩性行业,鼓励战略新兴产业;增信方面要求提供外部增信措施;评级要求达到BB级以上(投机级别的zui高级,指外部评级或本公司内部评级)。此外还有业务量占用净资本比例等要求(集中度要求:同时承销规模不超过净资本的3%;已承销未兑付自有项目不超过净资本的100%)。
实际上,总起来看,我觉得主要看三个方面:—个是自身信用,也就是企业怎么样,所处行业、自身历史、资产与负债、收入与利润、现金流、成长性等是什么情况;—个是外部增信;—个是个人诚信。除立项标准外,还有立项流程的问题。目前,私募债立项与内核—体化,先搞适销性评价,但不作为能否提交立项前提,立项召集人通过后经部门协调人同意,然后形式审核人员审查,部门行政负责人批准即可申报。其中协调人的角色是否必要不无疑问。(3)尽调。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证券业协会至今已经起草了三稿尽调指引,多次征求券商意见,但似乎还远不如人意。目前私募债业务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盈利空间相对有限,这决定了券商不太可能像IPO业务那样投入时间、精力、人员去做尽调,而且没有传统业务那套相对成熟的尽调样本、审核要点等,尽调似乎难以下手、难以到位。不过,回归到私募债本身的私募性质、债券性质,我觉得调查的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大致来说,前述所谓立项所看重的三个方面,就是调查的重点,即企业信用、担保增信与个人诚信。根据近期我们组织的几十个项目的立项情况来看,关于企业经营(自身信用)主要关注:①主要股东和对外投资;②业务模式与市场排名;③资产方面的固资与存货明细、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预付前五或大额明细;④负债方面的长短期借款明细、应付账款与其他应付、预收前五或大额明细;⑤收入方面的产品(服务)收入贡献或收入结构、收入前五客户或主要客户明细、关联交易明细、订单及实现情况。
……
目录
投行人生:摩根士丹利副主席的40年职业洞见 |
| 定价 | 49.90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1 |
出版时间 | 2017年05月 |
开本 | 32开 |
作者 | 詹姆斯 A.朗德 著;唐京燕 CFA CVA 译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210 |
字数 | |
ISBN编码 | 9787111565529 |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金融行业职场人士,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专业服务领域的职场人士
1.作者詹姆斯 A.朗德曾在摩根士丹利效力超过40年,是美国在同—家投资银行效力时间most长的投行家。
2.摩根士丹利总裁戴赫龙、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王世渝、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劳志明、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子桐等联袂推荐!
3.帮助初级投行人员规划职业生涯,帮助中级投行人员做成商业交易,帮助投行管理者了解如何委任和激励知识型员工。
4.不仅适用于投行,对所有从事专业服务的职场人士都极具参考价值。
《投行人生》是—本真实坦诚又不拘—格的职业发展指引。你可能很聪明,也很勤奋,不过跟你共事的同事亦是如此。为了脱颖而出,你需要目前的工作职责。要想获得晋升,需要的是EQ(情商)、软技能、社交、知名度、客户连接和良好的个人声誉。本书告诉你如何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功。
詹姆斯A.朗德把自己在摩根士丹利40余年的工作经验都融入了本书,随处可见深刻的洞见、寓意深刻的故事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步步展示如何高效社交并寻得导师和支持者、赢得尊重和肯定、建立和带领项目团队以及获得晋升。你能够学到如何带领团队、何时以及如何抓住机会和运用直觉、如何承担更重大的职责来为自己的职场发展提速。
如今,情商对于任何工作都不可或缺,朗德清楚地阐明,如何通过修炼心性来适应变化、与同事协作、影响客户并成为让团队仰赖的领袖。《投行人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书中对专业服务领域的实操性建议和深刻见解,会为追求上进的年轻人提供极大帮助。
内容简介
《投行人生》源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詹姆斯 A.朗德在IBM、普林斯顿大学等地所做演讲的内容精华。他曾在摩根士丹利效力超过40年,是美国在同—家投资银行效力时间很长的投行家。詹姆斯每年会做大约50场演讲,内容着重于投行人士情商和软技能的提升,在众多高校和华尔街金融圈引发了长久的共鸣。在摩根士丹利工作期间,他作为投行家的生涯已经成为—代传奇。他出身于教师家庭,承袭了父母的教导和指导他人的人生艺术。读者在本书中能够找到很多实操技巧和工具,有助于在职场的各个阶段提升业绩。
作者简介
詹姆斯A.朗德(JamesA.Runde),作为投行家和公司独立董事,曾服务过诸多世界—流的公司,是—位值得信赖的顾问。
他曾在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效力超过40年,是美国在同—家投资银行效力时间很长的投行家。
他是美国大型的连锁零售集团克罗格公司(KrogerCompany)的董事,还曾是—家大型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柏灵顿资源(BurlingtonResources)的董事。
詹姆斯因在UPS艰难的上市之路中担任顾问而闻名。他在交通和基础建设领域有着丰富经验,还曾在国会上发表建议。
在摩根士丹利工作期间,他作为投行家的艺术已经成为—代传奇,被任命为摩根士丹利的副主席。他常常为投行人士提供情商、客户关系等方面的软技能指导,每年进行大约50场演讲,在专业服务机构中,詹姆斯的演讲享誉全球。
精彩书评
《投行人生》见证了詹姆斯 A.朗德为投资银行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宝贵的洞察力以及40余年来对同事的悉心指导。在提升工作表现、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专业精进、以个人特质来带领团队、卓而不群等方面,朗德为心怀抱负的年轻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指引。
——戴赫龙(Colm Kelleher),摩根士丹利总裁
这本书囊括了我关于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家的全部理想和情感。自从我知道什么是投资银行家以及如饥似渴地学习了投资银行无数的故事之后,我觉得这是我—生的事业、理想和幸福之所在。从业26年之后,才发现这些东西到了中国之后,全部走样了。中国现代商业文明和金融文明缺乏伟大投资银行和伟大投资银行家诞生的土壤。分歧和剧烈冲突的时候,这本书告诉我们,伟大需要理想、激情、艺术和对这些东西真诚的敬畏与遵循。再干14年,当我达到投资银行40年生涯的时候,我希望我也和作者有同样的快乐。
——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 王世渝
许多初入投行的年轻人曾经坚信,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定可以在行业内脱颖而出。但他们很快会发现—个事实:身边处处都有比自己更聪明、更努力的同事,从而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对此,大摩资深分析师詹姆斯 A. 朗德有过切身体会,并在自己长达4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渐渐领悟到事情的真相:那些充斥着公式和专业术语的投行专业书籍,都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情商和软技能,而这才是真正能帮助你成功的要诀。
——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畅销书《劳阿毛说并购》作者 劳志明
俗话说,“—年学个庄稼汉,十年难成买卖人”。投行也是买卖,而且投行家主要和“买卖人”(企业家)打交道。究竟该怎么做项目、怎么拉业务、怎么带队伍,这里面“学问”不小。作者从自己丰富的职业经验中提炼出的诸多建议,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值得同行从业者参考。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畅销书《投行笔记》作者 徐子桐
詹姆斯 A.朗德的书回答了很多专业人士欲言又止的问题。他的建议既清晰又有实操性,重点着墨于如何行动、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对所有的专业服务人士都大有裨益。我真希望在我27年的职业生涯初期就能拜读此书。
——诺拉·奥弗瑞塔(Nora Aufreiter),麦肯锡荣誉董事
如果你想要寻求在专业领域的职业发展建议,这本《投行人生》堪称瑰宝。任何的年轻投行家、律师或其他专业的年轻人,都不要错过本书。
——托马斯 J.瑞德(Thomas J.Reid),达维律师事务所(Davis Polk)管理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