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套装9本 | 作者:[明] 皇甫嵩,皇甫相 著 | 定价:382 |
ISBN:9787513221375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重量: | 字数: | 装帧:平装 |
套装目录
序号 | ISBN | 书名 | 单价(元) | 作者 |
1 | 9787513221375 | 本草发明 | 65 | [明] 皇甫嵩,皇甫相 著 |
2 | 9787513220040 | 本草汇笺 | 69 | [清] 顾元交<撰> 著 |
3 | 9787513221641 | | 45 | [明] 薛己<辑> 著 |
4 | 9787513221665 | 本草发挥 | 30 | [元] 徐彦纯<辑> 著 |
5 | 9787513222549 | 本草正义 | 21 | [清] 张德裕 著 |
6 | 9787513222341 | 药品化义 | 28 | [明] 贾所学 著 |
7 | 9787513221368 | 药镜/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37 | [明] 蒋仪<撰> 著 |
8 | 9787513222358 | 本草辑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59 | [清] 林玉友<辑> 著 |
9 | 9787513221634 | 本草便 | 28 | [明] 张懋辰 著 |
内容简介
《本草发明》作者为皇甫嵩、皇甫相父子。皇甫嵩号灵石山人,明代武林人。《本草发明》计六卷,卷一总论药性及制方之义;卷二至卷六按草、木、果、菜等部,分论各药。《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发明》主张重新认识《神农本草经》中所提出的三品药物,对以人治人提出异议。对药物品种使用、治法等多有所发明。本次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明刊本为底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汇笺》清代顾元交撰,成书于清康熙五年(1666)。
正文凡十卷,前附“天元芥说”,概述五运六气,包括五运说、六气说、一气中有五运一运中有六气说、主气说、客气说、四间气说、天地皆左旋说等文15篇。正文共载药397种,附药图264幅(多为药材图)。正文后附“总略”,为作者概述诸家本草理论及用药观点,包括论本草为历代医学之本、论药性气味生成原本、论药性同味而用殊、论药性偏胜之弊等文15篇。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五年(1666)龙耕堂本为底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约言》四卷,明代薛己辑,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成书年代不详。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约言》,分草、木、果、菜、米谷、金石、人、禽兽、虫鱼等九部,共收药285种,每药主要记述功效及用药法。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约言》,分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部,共收391种,多为日常食物。本次整理以日本万治三年庚子(1600)田原二左卫门刻本为底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发挥》为元末明初医家徐彦纯辑。徐氏集朱丹溪、成无己、王海藏等诸家之言,订说补缺,汇粹成编,《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发挥》共分四卷,收录药物274种。卷一为金石部、草部,金石部收录23种药物,草部收录33种药物:卷二为草部,收录87种药物:卷兰为木部、人部、兽部、禽部、虫召一部、果部、米谷部、菜部,收录131种药物:卷四主要辑录药性理论与组方用药原则的相关内容。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吴琯刻本为底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正义》成书于道光八年(1828年),分上下两卷,共著录药物361种,上卷列甘温类、甘凉类、发散类、气品类、血品类、苦凉类;下卷列苦温类、苦寒类、辛热类、毒攻类、固涩类、杂列类。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本为底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药品化义》明末贾所学原著,清代李延昰补订。共十四卷,实际载药152种,附药15种。卷首部分为李延星增补的内容,卷一至卷十三为贾所学撰著。卷一为“药母订例”“辨药八法”,阐述了重要的“药母”理论。卷二至卷十三依次为气药、血药、肝药、心药、脾药、肺药、肾药、痰药、火药、燥药、风药、湿药、寒药,对每味药从体、色、气、味、形、性、能、力八个方面进行发挥。本次整理以康熙十九年(1680)木刻本为底本。
《药镜》四卷,明末清初浙江嘉兴名医蒋仪撰。康熙甲辰年(1664)与明·王肯堂《医镜》合刊,置于《医镜》之后,合刊本总名《医药镜》。《药镜》前撰[凡例],,次附[总目]。正文内容分为四卷,系依药物之药性的温、热、平、寒四类而列,共344味。其后附载[拾遗赋],收药140种;[疏原赋]述经络、用药法,以补所未备;[滋生赋]录水类药品25种;[补遗]载36种食物之性用。本次整理以康熙甲辰年刻本《药镜》为底本。
《本草辑要》为清·林玉友辑。全书六卷,首论药性总义,按《本草纲目》分为32部,收载药物选择临床常用药物619种。每种药物,对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制法、禁忌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次整理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道光十一年(1831)寸耕堂刻本为底本。
《本草便》,明代张懋辰撰。其人履迹未详。作者节选李杲的《药类法学》《用药法学》与王纶的《本草集要》,并兼收张元素、朱震亨等诸家关于本草的论述,对384味药物进行编撰、阐释而成。本次整理以浙江省图书馆藏明刻本影印本为底本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