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嶄新的理所當然」是新的夢想,使今日的我們幸福的寶石。
作傢、書商、總編輯、攝影傢多纔多藝的鬆浦彌太郎。
「日復一日什麼都不思考、不去想,隻是一味重複做著別人決定好的事,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我想沒有比這更無聊、更纍人的生活瞭。所以,我希望和昨日的自己比起來,今天的自己能多少有所不同。」
《嶄新的理所當然》介紹的祕訣,便是如何發現,用心創造,以及意識到新價值觀念,也就是發現「嶄新理所當然」的方法。
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滿瞭大大小小「理所當然應該這麼做」的事。去思考那些「理所當然」是什麼,也就是對自己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心境和行事方法抱持關心。當各種新觀念便一個一個湧現時,對任何事自然能抱持高度興趣,投入愛情打理,並以勇氣實踐。
為瞭與他人從容相對,在自己心中準備一張小桌子;相信自己的答案很重要,但那並不是唯一的答案;
不一味地嚮外尋求,如此一來你便自由瞭;笨拙一點也沒關係,執著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個性……。
要發現新的「理所當然」,誰都辦得到的。如果有機會與大傢分享彼此發現的「理所當然」,那生活該會有多幸福啊!
作者簡介
鬆浦彌太郎(Matsuura Yataro) 書商、作傢。1965年東京齣生。1992年成立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的「m&co.booksellers;」。
1994年於赤「Huckleberry」內設置門市書店。
1997年將店麵遷移至中目黑。
2000年創立以兩噸重貨車為載具的移動書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2002年於中目黑與GENERAL RESEARCH的創辦人暨設計師小林節正共同開設「COW BOOKS」。
2003年於南青山Dragonfly CAFE內開設「COW BOOKS」二號店。
2007年起接任日本老牌生活雜誌《暮·手帖》總編輯。著作包括有《最糟也最棒的書店》、《鬆浦彌太郎隨筆集──口哨三明治》、《口哨目錄》等書。
精彩書評
喜歡這位作傢好多年瞭,每次讀他的文章都能獲得許多生活能量,今天的收獲:「越喜歡的東西,越重要的東西,越不去要求太多。」懂得節製的不貪心的喜歡一樣東西反而顯得那東西的彌足珍貴!
——範範範瑋琪 精彩書摘
chapter one 1 期待明天
去發現新鮮事
心中的桌子
我有張尺寸恰恰好的小桌子。
那張桌子就在我的心中。
那張桌子還附瞭一張沒有裝飾但坐起來很舒服的椅子。
隻要麵對著那張桌子,我就能集中心神,一個人思考。
為瞭全心全意進行思考這件事,我在心中準備瞭「專屬於自己的空間」。對我而
言,那就是擺在我心中的小桌。
不過,最近我心裡的傢具增加瞭。我試著擺瞭一張可以讓其他人坐下的大餐桌,因為現在的我在學習如何與人共事,學習如何與人共度人生。所以我拿定主意要準備一個地方,以便隨時都能與他人麵對麵坐下。
明明是一起共事的夥伴或朋友、重要的傢人,自己卻總是一麵做著什麼事一麵和他們說話,這實在是件寂寞的事。如果老是趁錯身而過時交換三言兩語,或是站著聊天,未免也太落寞瞭。
我希望即使兩個人實際上是站著說話,也能用心地對話,就像彼此是在我心中的大桌相對而坐那樣。因為這層考量,我纔在心中準備瞭一張可以與大傢分享的桌子。我在心裡想著,讓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談吧。
那張桌子並不僅限兩個人使用,是大傢可以湊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大小。我還擺瞭幾張椅子,就算是不認識的人,如果對方高興也能坐下來說話。
那是張相當大的桌子,可供人坐在那裡看書,小孩子可以在那裡寫功課,老奶奶也能在一旁挑豆筴。
年輕時一無所有在國外流浪的時候,我曾遇過一張歡迎我的大桌子。在那張大桌子上,有人在打牌,也有人在看雜誌,有人舉杯喝酒。
我在一角坐下,知道有個地方隨時可以接納自己,對隻身一人的我而言這是莫大的驚喜,令我放下心來,十分自在。
或許是年輕時的經驗使然,開設COWBOOKS的時候,雖是二手書店,但比起書架要怎麼做,我最先考慮的卻是桌子該怎麼擺。倘若能使想歇腳的客人儘管互不相識,不聊天,也能感受到同為一體的的歸屬感,我想那一定很棒。
在心中擺瞭一張桌子後,我不管是麵對工作對象,還是傢人朋友,隨時都做好瞭瞭與人麵對麵的準備。
此外我也覺得,隻要在心中準備一處可隨時供人入座、從容談話的場所,你便能溫柔待人。
當然,我也十分珍惜地預留瞭隻屬於自己的小桌,對我而言,躲進那裡獨處凝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時刻。那張桌子永遠都是一人座,我不打算與人分享。
雖是如此,我卻同時擺瞭一張大桌,或許,這代錶我已經成瞭一個除瞭單人房還需要客廳的成年人瞭。
○ 為瞭與他人從容相對,去排齣可以獨處的時間吧。
○ 你在心中準備瞭自己的「空間」嗎?
約定真正的意義
約定的目的並不是去遵守。
約定,是要讓人開心。
「星期一之前,我會交齣文件。」
訂下約定後,然後趕在星期一傍晚前設法交齣文件,但光是這樣,還不算履行瞭約定。
如果隻看「截止日」和「期限」,那麼你隻要在那天之中完成約好的事就行瞭,可是如果你把這件事當約定看待,那就一定得讓對方開心纔行。
讓那個人開心,也就是幫上對方的忙。
如果對方必須在星期一拿到文件,那麼就在早上給他,而且是交給他品質好的東西。這纔算是幫上對方的忙,遵守瞭約定。
遵守交稿期限有種「受支使」的感覺,但如果把這視作想讓對方開心的約定,這項行動也就變作「自發性」的行為。一份資料,一張傳票,如果做之前先設想一下如何做纔能使對方
開心,我想工作一定能順利進行,氣氛也會變得融洽許多。就算隻是附上一張便條也好,隻要抱持著想讓對方開心的心意,就連這麼做的自己也會連帶高興起來的。
這不僅限於工作。
和傢人約好瞭,「每天早上都要說早安喔」。
然而,如果隻是看都不看對方一眼,在嘴裡含糊不清地說聲「早安」,我想那並不算是履行瞭約定。「我說早安瞭,有說不就行瞭?」,如果是抱持著這種態度,對方不僅不會開心,也完全失去道早安的意義。
這件事很簡單,不過是改變詞彙的定義,人就能變得更體貼,大傢可以生活得更朝氣蓬勃。
請記得,「約定,是讓人開心」。
○ 約定,是自己主動想替對方做點事。
○ 希望別人怎麼對待自己,就怎麼去對待別人。
朋友這麵鏡子
旅途中突然想到一件事,於是我拿齣一張紙。
那時我在一個靠近海邊的鄉間地方想事情。
我在那張紙上一一寫下瞭朋友的名字。因為對我而言,朋友最重要。傢人當然也很重要,可是他們有部分已經和自己成為一體,無法像朋友那般從外側觀望。
但拿齣紙筆之後,很意外的,我竟然遲疑瞭。
「第一個要寫誰呢?」
我立刻就遇到問題,心裡很猶豫。
我不是朋友像山一般多的人,但仍有幾位無可取代的好朋友。要在其中選擇一人,把他的名字寫在最前麵,令我苦惱瞭好一會兒。
最後,我寫下瞭第一個名字,但這會兒我的心情又換成瞭訝異,「咦?這個人是第一名嗎?」。
訝異的事還不止一件。
有些人明明和自己很親近,但你就是不會想到他的名字。
有些人則是在旅途中結識的,真正來往不過一個月左右,但我毫不猶豫地認定「這人是朋友」,把對方寫進朋友名單。
有些人你雖然很喜歡,卻又覺得「把他寫進朋友名單,似乎不太對」。
還有些人雖然經常見麵,但你不覺得他們是朋友;而有些人十年來的互動隻有寄寄賀年卡,但你立刻就寫下瞭對方的名字。
價值觀、共通點、認識的時間,曾一起做過多少事。
或許朋友關係是無法靠這些標準來判定的。
寫完名單之後,可能會納悶「奇怪?我隻有這些朋友嗎?」,也可能會意外「原來我有這麼多朋友啊!」。看著那張薄薄的紙頁,我漸漸覺得那就像一麵映照著自己的鏡子。
「啊啊,原來我是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這樣想事情,這樣子的人啊。」
真是奇妙,就在思索朋友的事情時,自己的內在也漸漸浮上錶麵。「寫齣朋友的名字」這件單純的事,竟可以做為認識真正的自己的具體幫助。
沒寫下某人名字的時候,會覺得寂寞得不得瞭。
而寫下某人名字的時候,心情又開心得不得瞭。
這種複雜的心境變化或許映照齣瞭我這個人吧。
清楚地認知自己喜歡什麼,是和誰來往,其實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你也會發現自己和別人不同而且並不想承認的部分。
不過,儘管如此仍不別過頭,去看清那些「差異」的話,朋友這麵鏡子可以讓你看見自己的真麵目。隻要知道自己的本來麵目,對事物的看法便不會失焦,也不容易隨波逐流瞭。
○ 在一張紙上試著寫下朋友的名字吧。
○ 朋友這麵鏡子會映照齣自己真正的模樣。
茶與功德
鄭桑一天會喝上好幾杯茶。
鄭桑齣身自擁有茶藝這項美好傳統的颱灣,他泡的茶也是能夠暖和身子,香氣怡人的中國茶。
不過,鄭桑的茶用的並非特別的茶葉,泡法也是比照那片土地的百姓嚮來品茗的習慣,十分簡單。隻要用一隻略大的茶杯,茶葉份量則按喜好添加,然後直接沖熱水就行瞭。
形式很輕鬆,能夠自在品嚐。正因為這般隨意,所以美味。
經由定居颱灣的朋友介紹,我認識瞭二十五年來在颱灣製作舒適好穿的日常布衣的鄭桑。鄭桑研習東洋思想哲學,並將其錶現在服飾製作上。聽他說話,教人怎麼聽都不厭倦。
舉個例子,中國有陰陽調和思想。他們認為就像月亮和太陽,女人與男人,萬事萬物皆有相對而立的一方,不宜有所偏頗。
而鄭桑給我的感覺,不管是在服裝製作,還是待客方式、個人生活方式,都是採用這種思想來進行。我深受吸引,自此隻要去颱灣,我都會去喝鄭桑的茶。
一麵喝茶,鄭桑偶爾會突然拋齣讓人心裡一顫的問題。
「在你的店裡,是理性地接待客人呢?還是感性地對待客人呢?」
他想傳達的,應該是理想和感性兩者的平衡很重要吧。
今年春天去拜訪他的時候,鄭桑一麵喝茶一麵告訴我以下的故事。
有一次,有個客人上鄭桑的店裡買衣服。
設計簡單的襯衫,低襠褲,中國傳統服飾風格的連身裙,鄭桑製作的衣服和流行扯不上關係,也不特別華美,但每一件都有擄獲人心的力量;而且衣料是以植物顏
料染製,色彩種類繁多。那位客人似乎也是深受吸引的愛好者之一,隻見對方專注
地一件一件仔細品味,並選購瞭好幾件衣服。
可是結帳的時候,對方發現自己帶的錢不夠。當時,鄭桑這麼說:「你現在能付多少就付多少,衣服全帶走吧。」
我聽瞭大吃一驚,但更教人吃驚的是鄭桑接下來的話。
「你現在付瞭這些錢,餘款還有○○元。」
鄭桑對客人這麼說,把金額寫在紙上。一般店傢都會把這當作賒帳處理,為瞭確保客人事後會來付錢,還會詢問對方的聯絡方式並記錄下來。但鄭桑在那位客人離開之後,立刻把那張紙條給撕瞭。
「不隻是撕破,在撕掉的瞬間,我就把這筆帳給忘瞭。」
我以為他是不願事後生氣客人不來付錢,但似乎並非如此。
有事後會來付錢的客人,但也有客人自此從未上門,但鄭桑似乎並不介意。
「人行善會有功德或福德。功德是一種完全不求迴報的無償行為,福德則相反。
收取與商品等值的金錢,以及世上所有的工作,都是福德。對我而言,功德和福德保持平衡是必要的。正常地工作,正常地生活,人會逐漸積纍福德。但有時候,我們也必須有意識地去做些功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地去問:「做這件事是功德?還是福德?」。鄭桑平靜地這麼說。
「做這件事是功德?還是福德?」
這門我從未接觸過的深奧學問,隨著茶湯,一點一滴地滲透到我的心中。
今後,我還想繼續品嚐鄭桑的茶,一杯又一杯。
○ 對不同的價值觀時時保持關注吧。
○ 提到無償的行為,你會想到什麼事呢?
前言/序言
颱灣版序 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認為目的是為瞭「心的成長」。
就像隨著從孩子長成大人,身體能力有瞭顯著成長,人在一生的時間軸之中,也是在踏上「心的成長」這場在某種意義上規模浩大的心之旅程。旅程中會遇見許多人、物、風景和事件,在與這些事物的關係和交流之中,我們找到幸福,擁抱喜悅,一步又一步地繼續邁齣步伐。
直到命盡之日那天,步調慢一點也沒關係,希望心的成長能持續踩著步伐前進。我想這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瞭。
把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老師,在今天發生的事情中能學到什麼?從今日的邂逅當中,又學到什麼?在今天一天,自己究竟能學到什麼事呢?如果把可能發生的事都當成是必然的,不管是好事或壞事,都看作是現在的自己必學的考驗來堅持麵對吧。
如果心頭湧上疑問,便去探究到底。不滿足於間接關係,除非自己走訪當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聽聞,纔肯心服。探究之心沒有妥協餘地。疑問即是迷惘,而自己能正視這份迷惘到什麼程度,我想這便是蕓蕓眾生要學習的一步。
對我們而言,這份好奇心,或是探究心,會成為生活中和工作上的重要種子。因為使你明白事物真意的方法訣竅就潛藏在其中。
有個字眼叫「典座」。典座是佛教修行的一種,據說在坐禪、誦經等活動當中,典座是最重要的修行。典座也是禪僧寺院裡的一個職稱,又稱炊事長或雜務長。為什麼炊事長或雜務長這種看似卑賤的工作會是最重要的呢?那是因為佛門弟子相信開悟見性的真理就存在於最接近身邊的地方。簡而言之,發生於傢庭主婦的工作場所,也就是存在於廚房、洗衣場或屋子裡等地方的工作,便是最重要的修行。做菜,打掃,洗衣,在這些每日例行的工作之中,充滿瞭許多有益於「心的成長」、「認識自己」,值得學習的事情。典座所示的訓誡裡,有一則是「要像在清洗別人的眼睛那般,用心仔細地清洗鍋子和餐具」。第一次聽聞這個訓誡時,我大受感動,心想:「這是多麼嶄新的生活道理啊。」
現在對自己而言最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什麼?意即,你心中「嶄新的理所當然」是什麼?每一天的探究之心,將會引領你找到這個答案。
經常去重新衡量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把這視為理所當然的方式繼續學習,還有就是,希望自己常保新鮮。
嶄新的理所當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