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12月1日)
平装: 58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30051013
商品尺寸: 29 x 21.6 x 3.4 cm
商品重量: 1.6 Kg
单价:240
内容简介
由《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共同组织国内权*专家编写,按照国家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集中、准确地介绍了心血管内科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理论技术,重点阐述常见病防治新法、疑难病例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前沿信息。具体内容包括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与预防、解剖、生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学、体格检查、影像诊断、无创诊断技术、生化标志物检测、相关危险因素,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心血管疾病合并的非心血管问题等。专业知识紧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根据大纲对专业知识“了解”“熟悉”“掌握”的不同层次要求安排简繁,重点突出,是晋升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的卫生专业人员考前复习必备书。《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珍藏本)》权*、实用、先进,也是高年资医务人员难得的案头工具书。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珍藏本)》配有多媒APP,包含了近1000道试题,2套综合性模拟试题。试题全部由知名专家亲自拟定。通过实战演练,帮助考生掌握卫生专业机考操作知识和技巧。
编辑推荐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珍藏本)》以纸质载体配合APP的形式出版,其中纸质载体以专业知识为主,多媒体光盘容纳练习题库、模拟试题等内容,实现人机互动的功能。《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珍藏本)》根据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对专业知识“了解…熟悉”和“掌握”的不同层次要求安排简繁,重点突出,便于考生复习、记忆。
目录
第1章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与预防
一、代表心血管疾病流行程度的主要指标
二、中国人群冠心病的流行程度和分布特征
三、中国人群脑卒中的流行程度和分布特征
四、心血管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
五、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及趋势的预测
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第2章 心脏解剖学
一、心包
二、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邻
三、心腔
四、心壁
五、冠状血管
六、大血管
七、先天性心脏病的命名和分类
第3章 心血管生理学
第一节 心血管功能简介
一、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四、血管生理
第二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第4章 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学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
一、DNA、RNA和蛋白质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一、分子遗传的一般原则
二、单基因心血管疾病
三、多基因心血管疾病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
第5章 心血管疾病的体格检查
第6章 心脏影像诊断学
第7章 心血管疾病常用无创诊断技术
第8章 心脏生化标志物检测
第9章 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第10章 高血压病
第11章 冠状动脉疾病
第12章 心力衰竭
第13章 心律失常
第14章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第15章 心脏性猝死和心肺复苏
第16章 晕厥
第17章 基因相关的心律失常
第18章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
第19章 心脏瓣膜病
第20章 心内膜炎
第21章 心肌病
第22章 心肌炎
第23章 心包炎
第24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第25章 外周血管病
第26章 肺动脉栓塞
第27章 肺动脉高压
第28章 主动脉疾病
第29章 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性诊断和治疗技术
第30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处理
第31章 心血管疾病合并的非心血管问题
第32章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附录A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心血管内科专业——副高级)
附录B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心血管内科专业——正高级)
在线试读
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已成为当今社会发病率、致残率**的疾病。目前,我国存在大量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血脂异常患者1.6亿人;体重超重2亿人;肥胖6000万人;糖尿病2000万人;烟民3.5亿人,还有大量饮酒和缺乏体力活动者。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长。此外,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大幅度增加。因此,对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评估,根据分层控制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本章对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第一节传统危险因素
(一)吸烟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弗莱明翰研究为代表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心血管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明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对全球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目前我国的吸烟人口超过3亿人,全球约有13亿人,每年有近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流行病学专家估计以目前的吸烟模式,将会有近lO亿人死于烟草相关的疾病,其中半数发生在中年人(35—69岁)。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每年因吸烟致死的人数有可能增加一倍。烟草和烟雾中含4000种以上的化学物质,250种以上有毒或致癌物质。其中尼古丁具有依赖性,是吸烟成瘾的主要原因。吸烟可引起多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口腔疾病、眼科疾病、骨骼系统、生殖系统疾病等。多数烟草相关疾病发生在男性,但是流行病学发现女性因烟草死亡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以往多项研究证明吸烟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相关并有明显的剂量一反应关系,且吸烟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协同效应。包括中国在内的52个国家进行的Interheart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试验分析了270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评价了吸烟患者,戒烟患者,不同种类烟草,吸烟量以及被动吸烟与发生心肌梗死(MI)的危险,结果显示虽然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人群吸烟的习惯差异很大,但吸烟与MI的发生率明显相关;吸烟者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是从未吸烟者的2.95倍,且每增加一支烟危险性增加5.6%,年轻人吸烟的危险比老年人高。虽然女性吸烟的比例较低,但是吸烟对男性和女性的危害相似。200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普韦布洛城在2003年颁布全城无烟法令后,城市居民AMI的住院率下降了27%。吸烟量与危险程度密切相关,且任何类型烟草都是有害的。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被动吸烟也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最近的一项随机、前瞻性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试验(sTRIP)提示被动吸烟损伤儿童的内皮细胞。
研究发现,吸烟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发生和猝死,包括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促进冠状动脉痉挛,以及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吸烟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化学物质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它们可通过增加血小板对内膜的黏附能力和血小板的聚集性促进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尼古丁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还可以使得儿茶酚胺释放从而升高血压和加快心率,并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
值得购买
评分很棒的书,物流很快,推荐!以后还会在京东买书~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太专业,看不太懂,慢慢看
评分性价比挺好的,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性价比挺好的,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东西快递还是很快的,不错
评分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正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