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发现日本:60处日本zui美古建筑之旅 | ||
| 定价 | 88.00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3月 | |
| 开本 | 24开 | |
| 作者 | (日) 矶达雄,宫泽洋 著,杨林蔚 译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50267299 | |
| 重量 | 584 | |
东日本 Part1 北海道 建议仔细观赏 建议浏览观赏
01 ● 五棱郭 函馆市/江户时代末期 五角形的乌托邦
02 ● 手宫机车库 小樽市/明治18年 形态服务于轨道
03 ● 日本银行旧小樽支店 小樽市/明治45年 te别保留的“辰野色彩”?
04 ● 旧函馆区公会堂 函馆市/明治43年 这就是想象中的“洋楼”
05 ● 网走监狱 五翼放射状平屋舍房 网走市/明治45年 由内向外扩展
Part2 东北
06 ● 三内丸山遗迹 青森市/绳纹时代前期~中期 不要小看绳文时代的建筑能力!
07 ● 大汤环状列石 秋田县鹿角市/绳文时代后期 双子之环
08 ● 中尊寺金色堂 岩手县平泉町/平安时代后期 边境线上的佛堂
09 ● 会津荣螺堂(圆通三匝堂) 福岛县会津若松市/江会时代后期 双重螺旋的并行世界
10 ● 旧济生馆本馆(现山形市乡土馆) 山形市/明治11年 革命时代的纯粹几何学
11 ● 斜阳馆(原津岛家住宅) 青森县五所川原市/明治40年 “咚咔咚咚”的声响
Part3 关东
12 ● 圆觉寺舍利殿 神奈川县镰仓市/室町时代中期 THIS IS“禅宗样”
13 ● 笠森寺观音堂 千叶县长南町/安土桃山时代 通往现代的“空中”表演
14 ● 日光东照宫 栃木县日光市/江户时代前期 动摇的布鲁诺陶特
15 ● 三溪园听秋阁 横滨市/江户时代前期 流畅的左右不对称
16 ● 成田山新胜寺三重塔 千叶县成田市/江户时代中期 流露出的奢华感
17 ● 富冈制丝厂 群马县富冈市/明治5年 壁与柱的混搭
18 ● 旧岩崎久弥邸 东京都台东区/明治29年前后 来自红茶之国的宅男
19 ● 日本银行本店本馆 东京都中央区/明治29年 来自镜之国的建筑家
20 ● 迎宾馆赤坂离宫 东京都港区/明治42年 左右对称中的近代化
21 ● 东京站丸之内站舍 东京都千代田区/大正3年 堪称国技的建筑样式
Part4 中部
22 ● 伊势神宫 三重县伊势市/第壹次迁宫是在690年 永远活在当下
23 ● 安乐寺八角三重塔 长野县上田市/镰仓时代后期 呈放射状的八角形
24 ● 松本城 长野县松本市/安土桃山时代 看与被看的统一
25 ● 犬山城 爱知县犬山市/安土桃山时代 大胆的扩建提升“天守”品味
26 ● 如庵 爱知县犬山市/江户时代前期 穿yue时空的胶囊仓
27 ● 白川乡的合掌聚落 岐阜县白川村/江户时代中期~ 魔斯拉的故乡
28 ● 冈太神社大泷神社 福井县越前市/江户时代末期 永平寺“栋梁”的吉格尔式造形
29 ● 旧开智学校 长野县松本市/明治9年 吸收一切西洋风
30 ● 六华苑 三重县桑名市/大正2年 刺激巨匠的年轻委托人
西日本
Part1 京都·滋贺
01 ● 平等院凤凰堂 京都府宇治市/平安时代中期 末世的水畔
02 ● 三十三间堂 京都市东山区/始建于平安时代后期(现存为镰仓时代前期所建) 令人震撼的长度和数量
03 ● 石山寺多宝塔 滋贺县大津市/镰仓时代前期 “龟腹”并非掩人耳目
04 ● 银阁寺 京都市左京区/室町时代后期 漆黑中的光辉
05 ● 龙安寺石庭 京都市右京区/室町时代后期(有争议) 原风景之海
06 ● 待庵 京都府大山崎町/安土桃山时代 一眼便觉灵气盈然
07 ● 桂离宫 京都市西京区/江户时代前期 雁行排列的革新
08 ● 清水寺 京都市东山区/江户时代前期 “看不见看不见”的兴奋
09 ● 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 京都市伏见区/江户时代 自动形成的算法建筑之美
10 ● 京都国立博物馆 京都市东山区/明治28年 面对面的设计之神和施工之神
Part2 奈良·大阪·兵库
11 ● 法隆寺 奈良县斑鸠町/飞鸟时代 塔与柱的象征主义
12 ● 谈山神社十三重塔 奈良县樱井市/始建于飞鸟时代(现存为室町时代重建) 13是通向永恒的起点
13 ● 唐招提寺 奈良市/奈良时代后半 柱廊的原理
14 ● 东大寺大佛殿 奈良市/始建于奈良时代(现存为江户时代中期重建) 大建筑里的小空间
15 ● 净土寺净土堂 兵库县小野市/镰仓时代前期 中世的高科技派
16 ● 姬路城 兵库县姬路市/安土桃山时代 勒柯布西耶风格的窗洞
17 ● 滨寺公园站 大阪府堺市/明治40年 超yue高架化的填色图案
Part3 中国
18 ● 出云大社 岛根县出云市/始建于7世纪以前(现存本殿为江户时代中期所建) 通往天国的阶梯
19 ● 三佛寺投入堂 鸟取县三朝町/平安时代后期 悬崖上的PROJECT X
20 ● 严岛神社 广岛县廿日市市/始建于平安后期(现存本殿为室町时代重建) 涨潮时分
21 ● 吉备津神社 冈山市/室町时代中期 增殖的屋顶
22 ● 旧闲谷学校 冈山县备前市/江户时代中期 在山谷中思考世界
Part4 四国·九州·冲绳
23 ● 吉野里遗迹 佐贺县吉野里町/弥生时代前期~后期 站在橹上看到的“城市”
24 ● 今归仁城迹 冲绳县今归仁村/13世纪 超yue“新国立”的三次元造型
25 ● 熊本城宇土橹 熊本市/安土桃山时代 充满男人味儿的直线设计
26 ● 中村家住宅 冲绳县北中城村/18世纪中叶 守护家庭的墙壁
27 ● 旧金毗罗大芝居 香川县琴平町/江户时代末期 现世与虚构的双重空间
28 ● 旧格罗弗住宅 长崎市/江户时代末期 用四个半世纪拼成一朵花
29 ● 道后温泉本馆 爱媛县松山市/明治27年 建筑里的“小说”
30 ● 旧松本家住宅 北九州市/明治43年 辰野金吾的青蛙食堂
专栏
辰野金吾 朴实刚健的“辰野坚固”
布鲁诺陶特 年轻时热衷于迷幻风格
片山东熊 伤心的“花形满”
小堀远州 才华横溢的建筑官僚
俊乘房重源 在灾后重建中展现才能
加藤清正 合理的战术 合理的建筑
让欣赏日本遗产的乐趣增加十倍! 关键词图解
一看就懂!日本建筑5000年历史
后记1 矶达雄
后记2 宫泽洋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简约又不失格调,封面上的插画充满了古朴的韵味,仿佛能透过它感受到日本古建筑那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拿到手之后,纸张的触感也很好,摸起来厚实而细腻,翻页时的沙沙声也让人心生愉悦。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大开本”的感觉,阅读起来视野更开阔,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地图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书页的排版也很合理,文字大小适中,行距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最看重的一点是,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旅游攻略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景点信息,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述每处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例如,书中对于某个寺庙的介绍,不仅仅是它的年代、风格,还深入挖掘了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建造趣闻。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翻阅一本枯燥的介绍手册,而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我常常会被书中的细节所吸引,比如作者笔下对某种木材的描述,或者对某个雕刻细节的解读,都让我对日本古建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也非常吸引人,既有学者般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细腻和感性,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感到非常惊喜,它不是按照地理位置或者朝代来划分,而是以一种更加“意境化”的方式,带领读者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我喜欢它这种“60处”的定位,既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也有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充满魅力的建筑。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她似乎能够捕捉到那些隐藏在时光中的故事,并将它们娓娓道来。比如,在介绍一座古老的宅邸时,书中不仅描绘了它的建筑特色,还加入了关于居住在这座宅邸中的家族的历史变迁、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辉煌与落寞。这种“生活化”的叙事,让冰冷的建筑瞬间变得有温度、有生命力。我常常在读到某个章节时,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脑海中会勾勒出当时的画面,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书中对于细节的描绘也十分到位,无论是庭院中一草一木的布局,还是室内一扇窗户的光影变化,都被作者捕捉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在介绍建筑的同时,还穿插了大量与日本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比如茶道、花道、甚至是一些民间习俗,这些都让整本书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立体。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更像是一扇打开日本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不一样的文化”的探索。我一直对日本的文化非常感兴趣,但很多时候接触到的信息都比较表面化,缺乏深度。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它没有刻意去强调日本的“精致”或者“和风”,而是从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视角去解读日本的古建筑。作者在书中提及了一些我们可能不太了解的历史时期,以及这些时期在日本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并巧妙地将这些历史背景与具体的建筑相结合。这让我认识到,日本的古建筑不仅仅是形态上的美,更是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的见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一些“非主流”建筑的介绍,比如一些已经不太为人所知的古代寺庙、或者是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贵族宅邸。这些建筑虽然没有被收录在热门的旅游景点清单中,但它们却承载着更加独特和鲜活的历史信息。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一种探寻和发现的乐趣,他/她似乎总能从这些被遗忘的角落里,挖掘出令人惊叹的故事。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游,发现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珍宝。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和艺术都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日本历史建筑史。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考究,以及对于建筑风格的分析,都做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脉络的梳理,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建筑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例如,书中对奈良时期佛教建筑的庄严宏伟,平安时期贵族宅邸的精致典雅,以及镰仓、室町时期武士阶层对建筑的影响,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解读。这些解读并非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对具体建筑的实例分析,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而且,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回避日本历史上一些复杂的时期,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呈现,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加真实和有价值。我常常会在阅读完一个章节后,再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甚至开始对日本的建筑材料、建造工艺产生兴趣,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关于“看”建筑,更是关于“理解”建筑。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虽然书中包含了很多专业知识,但并没有让我感到难以理解。他/她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复杂的历史和建筑概念变得清晰易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解读。日本的古建筑似乎总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书籍中的描述也让我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比如如何通过建筑的布局来欣赏四季的变化,或者如何利用自然光来营造室内氛围。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还会注意到,作者在介绍每一处建筑时,都会提及一些关于当地人文风情的细节,比如当地的特产、或者一些流传下来的习俗。这些细节的补充,让整本书的内容更加丰满,也让我对日本的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日本的建筑,更是在学习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它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融入了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整体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