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

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地图出版社 著
图书标签:
  • 地图册
  • 中国地图
  • 地形图
  • 地理
  • 参考书
  • 教育
  • 科普
  • 图鉴
  • 中国
  • 地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80996
商品编码:146292306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

原价:35.00元

作者: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03180996

字数:640000

页码:2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34幅省区地形图,高山平川尽收眼底
◎340幅旅游景点图,开怀畅游美丽国土
◎270幅精美图片,身临其境大美无言 ◎特别奉献最新海疆热点地图

内容提要


此图册为地形版《中国地图册》最新升级版,涵盖34幅省区地形图,其特点是突出中国各省区的地貌特征,祖国高山平川尽收眼底,并重点表示了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配有简练文字介绍,内容翔实丰富;精心挑选了100余幅名城古镇地图,供您解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遗产;最具特色的是340余幅景区景点图,为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著名景区地形图,精美实用,视觉效果好;同时还选取270余幅精美图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外还有少量航片地形图,形象逼真,值得期待。改版后的《中国地图册》地形版面貌焕然一新,是地理地图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和广大学生出行、旅游、学习的有益参考书。

目录


序图

2-3 中国政区
4-5 中国地形
6-7 中国民族
8-9 中国气候
10-11 中国水系
12-13 中国铁路、航空和内河航线
14-15 中国公路
16-17 中国旅游资源
18-19 中国环境保护

华 北

20-21 北京市
22-23 北京
24-25 故宫博物院/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颐和园/
北海公园
26-27 天坛公园/圆明园/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
28-29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香山公园/西山八大处/
龙庆峡/白龙潭/卢沟桥/十渡
30-31 天津市
32-33 天津
34-35 滨海新区/水上公园/盘山/北宁公园
天津海滨旅游度假区/黄崖关长城
36-37 河北省
38-39 石家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40-41 山海关长城/秦皇岛北戴河/清西陵/清东陵
42-43 保定/野三坡/苍岩山/西柏坡/嶂石岩/崆山白云洞
44-45 山西省
46-47 太原/太原附近/晋祠
48-49 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恒山
50-51 平遥古城/平遥周边/北武当山/五老峰
52-53 内蒙古自治区
54-55 呼和浩特
56-57 包头/五当召/美岱召/呼伦贝尔

东 北

58-59 辽宁省
60-61 沈阳/沈阳故宫/昭陵/永陵/福陵
62-63 大连/旅顺口/鞍山/千山
64-65 兴城/本溪/本溪水洞/丹东/凤凰山/大孤山
66-67 吉林省
68-69 长春/“八大部”/净月潭/向海
70-71 吉林/松花湖/长白山天池/集安/高句丽王城、王
陵及贵族墓葬/延吉
72-73 黑龙江省
74-75 哈尔滨/太阳岛公园/中央大街/松峰山
76-77 镜泊湖/牡丹江/扎龙湿地/黑河/五大连池/北极村

华 东

78-79 上海市
80-81 上海
82-83 上海市区中心/豫园/淀山湖
84-85 江苏省
86-87 南京/明孝陵
88-89 玄武湖/夫子庙秦淮河/莫愁湖/雨花台/镇江三
山风景区/苏州/拙政园
90-91 留园/狮子林/沧浪亭/虎丘/周庄/同里/无锡/太
湖/鼋头渚
92-93 扬州/瘦西湖/平山/南通/狼山/连云港/花果山/
云台山/连云港海港
94-95 浙江省
96-97 杭州/西湖
98-99 孤山/灵隐寺/三潭印月/虎跑-动物园/方岩/南浔
古镇/富春江新安江/仙居
100-101 江山/江郎山/莫干山/仙都/绍兴/五泄/宁波/普陀山
102-103 嵊泗列岛/天台山/雪窦山/百丈/北雁荡山/中
雁荡山/南雁荡山/温州/楠溪江/长屿硐天
104-105 安徽省
106-107 合肥/芜湖/琅琊山/采石
108-109 黄山/黄山风景区/皖南古村落/西递
110-111 宏村/齐云山/花山谜窟/花亭湖/安庆/天柱山/九华山
112-113 福建省
114-115 福州/马尾/鼓山/十八重溪
116-117 厦门/日光岩/鼓浪屿万石山/泉州/清源山/泰
宁丹霞/冠豸山
118-119 桃源洞鳞隐石林/武夷山/太姥山/海坛岛/湄洲岛
/福建土楼

120-121 江西省
122-123 南昌/九江/滕王阁/庐山
124-125 婺源/德兴/三清山
126-127 鹰潭/龙虎山/梅岭/龟峰/井冈山风景区/三百山/仙
女湖/柘林湖/云居山

128-129 山东省
130-131 济南/五龙潭/珍珠泉/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黑
虎泉
132-133 泰山/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蓬莱/水泊梁山/蓬莱
阁/五莲山/老龙湾
134-135 青岛/崂山/威海/刘公岛/烟台/毓璜顶/烟台山

中 南

136-137 河南省
138-139 郑州/嵩山/少林寺/中岳庙/郑州黄河
140-141 洛阳/关林/白马寺/龙门石窟/开封/包公祠/相
国寺/龙亭公园
142-143 安阳/峰林峡/王屋山/云台山/青天河/石人山/鸡公山

144-145 湖北省
146-147 武汉/东湖风景区
148-149 十堰/武当山古建筑群/清江/钟祥/明显陵/九宫山/
大别山/大洪山
150-151 宜昌/神农架/襄阳/隆中/荆州/荆州古城

152-153 湖南省
154-155 长沙/韶山/毛泽东纪念园
156-157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武陵源区
158-159 岳阳/岳阳楼/君山/凤凰古城/桃花源/苏仙岭/衡
阳/衡山/山/德夯

160-161 广东省
162-163 广州
164-165 珠江三角洲/惠州西湖/深圳/锦绣中华/海洋世界
166-167 韶关/丹霞山/开平碉楼与村落/佛山/肇庆/西樵山/
鼎湖山
168-169 南澳岛/罗浮山/汕头/珠海/湛江/圆明新园/湖光岩

170-171 广西壮族自治区
172-173 南宁/伊岭岩/桂平西山/青秀山
174-175 桂林/七星公园/芦笛公园/漓江
176-177 德天瀑布/宁明花山/北海/北海银滩/柳州

178-179 海南省
180-181 海口/博鳌水城
182-183 五指山/三沙/三亚/三亚热带海滨/蜈支洲岛/南山
文化区

西 南

184-185 重庆市
186-187 重庆
188-189 重庆市中心/歌乐山/红岩村/统景/大足/大足石刻/
南山/北山/宝顶山
190-191 天坑地缝/四面山/缙云山/金佛山/大宁河小三峡/
长江三峡
192-193 四川省
194-195 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青城山
196-197 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峨眉山/黄龙沟/黄龙风
景名胜区
198-199 乐山/黑龙潭/三苏祠/乐山大佛/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古蜀道/西岭雪山/石海洞乡/蜀南竹海/稻城/海螺沟
200-201 贵州省
202-203 贵阳/安顺/黄果树/龙宫
204-205 遵义/赤水/赤水丹霞?四洞沟/赤水丹霞?竹海/赤水
丹霞?十丈洞瀑布/仁友溪/都匀/荔波喀斯特/茂兰
206-207 织金洞/红枫湖/马岭河峡谷/铜仁/梵净山/凯里/
阳河
208-209 云南省
210-211 昆明/滇池/石林喀斯特/九乡
212-213 哈尼梯田/抚仙湖/普者黑/建水/玉龙雪山/丽
江古城/丽江/鸡足山
214-215 大理/大理古城/洱海/泸沽湖/三江并流保护区/梅
里雪山
216-217 腾冲火山/瑞丽江大盈江/瑞丽/畹町/景洪/西双
版纳

218-219 西藏自治区
220-221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珠穆朗玛峰/纳木错/雅砻河

西 北

222-223 陕西省
224-225 西安/西安附近/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八
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大雁塔/小雁塔/半坡博物馆
226-227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山/
翠华山/终南山/太白山/骊山
228-229 咸阳/昭陵/茂陵/乾陵/法门寺/洽川/宝鸡/天台
山/延安
230-231 甘肃省
232-233 兰州/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莫高窟/敦煌
234-235 天水/麦积山/崆峒山/嘉峪关长城
236-237 青海省
238-239 西宁/三江源/塔尔寺
240-241 宁夏回族自治区
242-243 银川/西夏王陵/沙坡头/小口子/须弥山石窟
244-2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6-247 乌鲁木齐/天山天池/托木尔峰/博格达峰/克拉玛依
248-249 吐鲁番/库尔勒/博斯腾湖/伊宁/喀纳斯
250-251 石河子/古丝绸之路/喀什/喀什绿洲

港澳台

252-253 香港特别行政区
254-255 香港岛?九龙
256-257 香港岛繁华地段/九龙繁华地段/扯旗山/海洋公园/
浅水湾/青山禅院/凤凰山/梅窝

258-259 澳门特别行政区
260-261 澳门半岛

262-263 台湾省
264-265 台北/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266-267 兰屿/绿岛/日月潭/大屯山/太鲁阁公园/雪霸公园/
阿里山/高雄/垦丁公园/玉山公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探索壮丽山河,丈量锦绣中华 引言 自古以来,山川大地就是中华文明生长的沃土,也承载着无数探险者和研究者的脚步。从巍峨的雪域高原到广袤的黄土高原,从奔腾的长江黄河到绵延的山脉海岸,中国这片土地以其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塑造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而《中国地图册·地形版》正是这样一本精心编纂的图书,它以高度的专业性和详实的图文信息,带领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大地的骨骼与血脉,感受其磅礴的气势与精妙的构造。这本地图册不仅仅是一份静态的地理指南,更是一扇打开中国地形世界的大门,让每一位持有者都能在指尖之下,遨游于祖国的壮丽山河。 核心内容概述 《中国地图册·地形版》以中国大陆及其周边海域为核心描绘对象,着重展现其地形地貌的立体特征、海拔高度、地质构造、水系分布以及相关的地理要素。本书的设计初衷,是为地理爱好者、学生、研究人员、户外运动爱好者、旅行者以及任何对中国地形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准确、易于理解的参考工具。 一、 精细入微的地形图层 本书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在其精细的地形图层。采用先进的制图技术,将海拔高度通过精准的等高线、晕滃法、色块分层等多种表现手法,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等高线解读: 精密的等高线是本书地形表现的基石。不同间隔的等高线清晰地勾勒出山体的形态、坡度缓急、谷地深浅。通过对等高线分布的解读,读者可以轻松辨识出是陡峭的山峰、平缓的丘陵,还是开阔的盆地。每条等高线都标注了海拔数值,为精确测量地势提供了可能。 晕滃法的应用: 辅以晕滃法,书籍能够模拟出太阳光照射在地表产生的阴影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地形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这种表现方式使得高山、峡谷、高原的巍峨与深邃得以生动展现,仿佛置身其中,亲临其境。 色块分层渲染: 不同的海拔高度区域被赋予了不同的颜色,从深邃的蓝色代表深海,到青翠的绿色代表低海拔地区,再到黄褐色、白色代表高原和雪山,色彩的过渡自然而富于变化,使得不同地势的高度差一目了然。这种直观的色彩编码,帮助读者快速建立起中国整体地势的宏观认知。 二、 深入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特征 除了基础的海拔信息,《中国地图册·地形版》更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复杂的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独特地貌。 构造单元划分: 书中会清晰地标注出中国大陆主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如华北板块、扬子板块、青藏高原板块等。通过展示这些板块的边界、断裂带,读者可以理解中国地形形成的地质动力学背景,以及地震活动与地形的关系。 典型地貌类型展示: 对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貌类型,本书进行了详尽的描绘和解释。 高原: 重点聚焦青藏高原,展示其平均海拔、主要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高原湖泊(如纳木错、青海湖)以及其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覆盖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区域,体现其各自的地貌特点,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的辽阔草原。 山脉: 详细描绘了中国“胡焕庸线”两侧的山脉分布,从东北的阿尔泰山、天山,到西北的祁连山、昆仑山,再到西南的横断山脉,以及华中华东的秦岭、大别山、武夷山等。每条山脉都标注了主要山峰的海拔高度、走向以及对区域气候和交通的影响。 盆地: 展现了中国东部和西部的主要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等。这些盆地往往是重要的农业区或资源富集区,地图册会标注其面积、平均海拔以及周围的环绕山脉。 平原: 详尽展示了中国东部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地图册会详细描绘其地势起伏、河流分布以及土壤类型,为理解区域发展奠定基础。 丘陵与喀斯特地貌: 对于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也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展示了其独特的石林、溶洞、峰林等景观,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海岸地貌: 描绘了漫长的海岸线,包括海湾、岛屿、沙滩、悬崖等,展现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特征。 三、 完整的水系网络 水系是中国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地貌的关键力量。《中国地图册·地形版》对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进行了全面的标注和展示。 主要河流系统: 详细描绘了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雅鲁藏布江、辽河、淮河等主要水系。地图册会标注河流的源头、流向、长度、流域面积,以及重要的支流和河口。对于这些河流的流经区域,地形的变化特点也会有所体现。 湖泊分布: 标注出中国重要的淡水湖和咸水湖,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纳木错、罗布泊等。这些湖泊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图册会展示它们在地形图上的位置和大致形状。 水系与地形的关系: 通过水系的分布,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形的起伏。河流通常发源于高地,流经山脉、高原、盆地,最终汇入海洋。地图册通过水系的绘制,进一步印证和补充了地形的描绘。 四、 辅助地理要素标注 为了使地图册更加实用和丰富,《中国地图册·地形版》还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辅助地理要素。 行政区划: 精确标注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边界,以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方便读者将地形特征与行政区域对应起来。 交通网络: 标注出主要的公路、铁路、航线等交通干线,读者可以借此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选择的影响,例如,铁路常常沿着河谷或平坦地区铺设,翻越山脉则需要修建隧道和桥梁。 地质灾害易发区: 在适当的区域,可能会标注出主要的地震带、滑坡、泥石流等易发区域,提示读者关注地形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 自然保护区与重点景区: 标注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以及著名的地理景观,如九寨沟、张家界、三峡等,这些区域通常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 五、 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中国地图册·地形版》的应用价值广泛而深远。 教育与研究: 是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宝贵参考资料,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自然地理的理解。 户外探险与旅行: 对于徒步、登山、自驾等户外活动爱好者,本书能提供详细的地形信息,帮助规划路线,评估风险,更好地欣赏自然风光。 科普普及: 以直观易懂的图文形式,向普通读者普及中国地理知识,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和热爱。 区域规划与决策: 对于需要了解区域地形特征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防治等工作的相关人员,本书能提供基础的地形数据支持。 结语 《中国地图册·地形版》是一部集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地理著作。它不仅仅是一份地图的汇编,更是中国大地亿万年地质演变、自然力量雕琢的生动写照。通过翻阅此书,读者仿佛能触摸到中国大地粗犷的轮廓,感受到其深邃的内心,理解其复杂的地貌肌理。它将带领您进行一次视觉与知识的双重探索,让您对这片养育了中华文明的土地,拥有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本地图册,是您丈量中国壮丽山河、探索其内在奥秘的可靠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迷上了研究中国的大好河山,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收到书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开本大小所吸引,拿在手里感觉很踏实,翻开来,那铺天盖地的色彩和精致的线条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以来对地图就有一种莫名的喜爱,觉得它不仅仅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尤其是地形图,对我来说更是充满魅力。这本地图册的地形图绘制得非常细腻,从巍峨的雪山到蜿蜒的河流,从广袤的平原到崎岖的丘陵,仿佛都能触手可及。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仔细地“游览”了一遍中国的地理轮廓。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次新的探险。我尤其喜欢它对等高线的处理,那些细密的线条勾勒出了地表起伏的真实感,让我能够大致想象出当地的地貌特征。对于我这样一个非地理专业的爱好者来说,这样的呈现方式既直观又充满信息量,很容易就能理解。书中的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貌类型都有着鲜明的区分,不会让人感到混乱,反而有助于我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总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它满足了我对中国地理风貌的好奇心,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地图册,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读者的探索欲,并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支持这种探索。这本《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之所以购买这本书,主要是想在闲暇之余,能够对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而这本书的地形图,以其丰富的色彩和清晰的线条,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当我翻开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中国的广袤大地之上。我可以看到南方的喀斯特地貌,那嶙峋的石灰岩山峰在地图上显得格外独特;我也能看到北方的沙漠地带,那些起伏的沙丘在地图上勾勒出动感的线条;当我看到青藏高原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冰川时,更是被那种雄浑的气势所震撼。这本书的每一个页面,都像是一扇通往不同地理区域的窗口。我不仅可以看到地貌的宏观呈现,还能注意到一些微小的细节,比如河流的蜿蜒曲折,山谷的深邃程度,甚至是某个区域的植被分布(虽然它主要以地形为主,但地貌的变化往往也暗示了植被的差异)。这种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呈现,让我对中国的自然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想要亲自去探索这些地方的冲动。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都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将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思考。最近,我入手了这本《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发现它在这方面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虽然这是一本以地形为主的地图册,但它所呈现的地理信息,却为我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提供了绝佳的视角。我常常会一边翻阅地图,一边回想那些发生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历史事件。例如,当我看到黄河中下游那广袤的黄土高原和冲击平原时,我更能理解早期中华文明为何会在这里孕育和发展,以及古代统治者为何会如此重视这一地区。同样,当我看到那些险峻的山脉,如秦岭、横断山脉时,我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代王朝在军事防御上的地理优势,以及不同民族在地理隔绝下的独特文化发展。这本书的地形图,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揭示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尤其是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它让我明白,很多历史的决策和民族的迁徙,都与脚下的这片土地息息相关。这种将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评分

我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儿时对世界的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好奇心并没有减退,反而愈发强烈。最近,我淘到了这本《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这本地图册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多年来对中国地理细节的渴望。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呈现。当我放大查看某个省份或者地区时,能够看到非常精细的地形变化,比如一些小型的山谷、山丘,甚至是一些地质构造的痕迹,都有所体现。书中的图例也非常丰富,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地理特征,并且有详细的解释,这使得我可以轻松地学习和辨认各种地形。我试着对照着书中的地图,寻找一些我在新闻中或者纪录片中听过的地理名词,比如某个著名的山峰,某条河流的源头,甚至是某个地质公园,都能在地图上找到对应的位置,并且清晰地看到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这种“对号入座”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也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地图册,更像是一本充满知识的百科全书,让我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地理奥秘。

评分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了《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当时就觉得这本书的设计感很强,封面简洁大气,但当我翻开内页时,它的内涵才真正让我惊艳。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精确指导我进行线路规划的地图册,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展示了基本的行政区划,更重要的是对地表起伏的呈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细致程度。我特别关注那些山脉、峡谷和高原的部分,书中的地形图使用了多种颜色和符号来标注,让我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不同区域的海拔变化、坡度以及主要的地理特征。例如,当我研究某个山区时,可以通过等高线非常直观地看到哪里是陡峭的山脊,哪里是相对平缓的谷地,这对于我选择徒步路线、露营地点至关重要。而且,书中的比例尺也比较精确,我能够大致估算出实际的距离和难度。我还注意到,它对水系的处理也非常到位,河流的走向、大小以及湖泊的分布都清晰可见,这对于规划水源和了解当地水文情况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信息的丰富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它已经成为了我规划户外活动不可或缺的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