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剪辑师从剪辑室、放映室到制片室的完整工作状态
从初剪第一步带领你深入电影剪辑世界的大门
本书为我们揭开了电影剪辑世界的幕布,以充满趣味性的笔触展示了剪辑这门神秘艺术的魅力所在。出身剪辑世家的鲍比·奥斯廷运用自己浸淫专业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诸多世界一流剪辑师的作品为案例,分门别类地阐释了剪辑师究竟施展了什么样的魔法,来使观众对电影笃信不疑。
通过分析经典之作《毕业生》《唐人街》《后窗》《法国贩毒网》《十二怒汉》《体热》《一夜狂欢》和《虎豹小霸王》等片中的剪切点截图,奥斯廷详细探究了转场的使用、动势的建置、音乐与动作的契合、为演员表演和摄影角度查缺补漏等剪辑技巧,将剪辑师如何巧手慧心地操控我们的观片期待,又如何设置各种“圈套”来引诱我们对故事的发展欲罢不能,揭示得一览无余。她用鲜活生动的第一手创作经验告诉我们,所谓“看不见的剪辑”的要义,正在于“别让观众看出电影剪辑的把戏,让他们相信魔法”。
鲍比·奥斯廷(Bobbie O’Steen),长居纽约的剪辑师、作家。父亲为著名电影剪辑师理查德·梅尔(代表作《虎豹小霸王》),丈夫为好莱坞传奇剪辑师山姆·奥斯廷(代表作《唐人街》《毕业生》)。在开始自己的电影事业之前,奥斯廷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人类学学士学位,不久就加入了剪辑师的行列,凭借电视电影《世界上好的小女孩》获得了艾美奖提名。2002年,她与丈夫合作了讲述剪辑工作的著作Cut to the Chase,该书广受赞誉。
译者简介
张晓元,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资深记者、纪录片导演、独立影像工作者。独立影像作品有:电影短片《鸭脖》,纪录片《废片》《美术生》。
丁舟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看不见的剪辑》给剪辑师带来的灵感比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书都要多。奥斯廷利用剪切点截图和对影片场景的分析,深入观察剪辑过程,从而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剪辑之窗。
——卡罗尔·利特尔顿,电影剪辑师
代表作有《外星人 E.T.》《真爱》《体热》
这是第一本解密剪辑技艺全过程的书。这本书会帮我节约大量的时间,因为它道出了只有从业多年的剪辑师才能悟到的剪辑真理。力荐之!
——乔·哈特生,电影剪辑师
代表作有《甜心先生》《刺杀肯尼迪》《几近成名》《生于七月四日》
通常我在业余时间不喜欢读剪辑方面的书,因为这像是把家里也变成了办公室。但不同于绝大多数的电影技术类书籍,鲍比·奥斯廷的书融娱乐与指导为一体,《看不见的剪辑》完整地展示了我们剪辑师所做的一切。向所有电影制作者强烈推荐这本书。
——克里斯·莱本森,电影剪辑师
代表作有《理发师陶德》《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壮志凌云》
此书是对我们知之甚少的电影艺术的一次很好的解密。它没有用生僻古怪或过于专业的术语将读者淹没,相反,鲍比·奥斯廷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剪辑图景,用精炼简洁、通俗易懂的原理将魔幻般的电影剪辑艺术呈现给我们。
——约翰·巴德姆,导演
代表作有《周末夜狂欢》《战争游戏》
《看不见的剪辑》是一本对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人都非常适用的佳作。它解释并说明了剪辑师如何运用他们的魔法,以及他们生存和工作的世界。鲍比·奥斯廷清晰地说明了剪辑室、放映室和制片室的工作状态。如果我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就读过这本书的话,那我会少走多少弯路呀。
——艾伦·海姆,电影剪辑师
代表作有《爵士春秋》《电视台风云》《恋恋笔记本》
作为一名剪辑师,我真希望在我第一次操刀的时候就能看到《看不见的剪辑》这本书。它会指导我的选择,并且强化选择的目的和重点。借由亲手剪辑影片的剪辑师的个人叙述,并配以剪切点的截图,奥斯廷的书解释了剪辑师的手艺是一种直观且抽象的艺术。
——威廉·霍耶,电影剪辑师
代表作有《神奇四侠》《300勇士》《守望者》
《看不见的剪辑》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就像我在凌晨四点醒来,突然开始纠结于一个场景片段时,内心中那些反复推敲、不断斟酌的想法,她似乎都能够察觉到,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安。
——迈克尔·特鲁尼克,电影剪辑师
代表作有《闻香识女人》《史密斯夫妇》《发胶》
这是一本严谨的著作,鲍比·奥斯廷主刀了一次精细的电影外科手术,并为所有对电影奥秘深感兴趣的观众提供了一本宝贵的指南。
——劳伦斯·卡斯丹,作家、导演
代表作有《体热》《大寒》《大峡谷》
《看不见的剪辑》是一本无论对于学习或从事剪辑的学生,还是对于剪辑专业人士都非常重要的书。它使用影片截图将其他人仅用文字表述出来的内容呈现的栩栩如生。奥斯廷创作出了有史以来关于电影剪辑的真实的著作之一。我希望我在从事剪辑事业之初就读了这本书,它应该成为所有电影院校的必读书目。
——兰迪·罗伯茨,美国电影剪辑师制片人协会主席
《看不见的剪辑》教会了我制作电影的阶段的所有复杂细节。更为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将剪辑师这一行的技巧运用到我自己的作品中。无论你是个作家、导演、演员、数据分析师,甚至是小说家或剧作家,探索剪辑师如何将原始素材塑造成一部完整的、情感丰富的电影:创造场景架构、节奏、镜头组合甚至是对白写作,都是很有价值的一课。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鲍比·奥斯廷的书为任何一个毕生致力于电影创作的人提供了学习资源。
——查徳·吉尔维克,电视编剧、制片人
著有《小银幕》《大电影:作家涉足电视行业的导航》
奥斯廷使用经典影片的剧本和镜头画面截图,将我们带入剪辑的世界——将你想要知道的有关剪辑过程的所有内幕都呈现出来。对于电影人和电影粉丝来说都是一本很棒的书。
——马修·特里,电影导演、编剧、www.hollywoodlitsales.com专栏作家
鲍比·奥斯廷的新书揭示了剪辑这门神奇艺术的秘密。它用清晰的图文展示了剪辑师魔法般的手艺。这是承接她上一本剪辑著作的佳作。
——雷·宗恩,3D电影制作人、《剪辑师协会杂志》专栏作家
推荐语
前言
序 诱人的魔术师
第1章 前期阶段
1.1 拍摄前
1.2 拍摄中
第2章 完成初剪
2.1 初剪
2.2 剪辑师与导演一同工作
第3章 掌握剪辑魔法
第4章 创造看不见的剪辑
4.1 不着痕迹的剪辑
4.2 解决问题
第5章 时间欺骗
5.1 压缩时间
观众感到无聊时
观众急于要发现什么时
观众知道会发生什么时
5.2 延展时间
观众想“榨取”悬念时
观众需要更多的信息时
第6章 动作欺骗
6.1 站起
6.2 坐下
6.3 入画和出画
第7章 认识眼睛
7.1 如何集中视觉注意力
7.2 如何利用眨眼
7.3 眼睛如何回应运动
第8章 认识摄影机
8.1 涵盖场景
8.2 了解“轴线”
8.3 摄影机角度
8.4 摄影机镜头
广角镜头
长焦镜头
8.5 摄影机运动
8.6 光学效果
第9章 声音和音乐
9.1 声音
对白
交叠对白
9.2 音乐
第10章 效果整合
10.1 修订会议
10.2 试映
第11章 剪辑师与导演的“婚姻”
第12章 制定规则和突破规则的历史
12.1 20世纪初:D.W.格里菲斯
12.2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
俄罗斯
早期的声音剪辑
12.3 20世纪40年代
黑色电影
12.4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
电视
宽银幕
打破规则的欧洲
12.5 20世纪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美国的黄金时代
12.6 20世纪80年代和MTV的时代
12.7 20世纪90年代至今:计算机时代
第13章 场景分析与剪切点
13.1 以对白驱动的影片:《十二怒汉》
剪切点图解 :《十二怒汉》
13.2 喜剧片:《毕业生》
语言和肢体喜剧
角色和情境
主观和客观视点
剪切点图解:《毕业生》
13.3 惊悚悬疑片:《后窗》
希区柯克:悬疑和剪辑的大师
剪切点图解:《后窗》
13.4 推理片:《唐人街》
剪切点图解:《唐人街》
13.5 动作片:《虎豹小霸王》和《 法国贩毒网》
追逐场景
战斗场景
打斗场景
13.6 情色片:《体热》
剪切点图解:《体热》
13.7 音乐歌舞片:《一夜狂欢》
剪切点图解:《一夜狂欢》
13.8 蒙太奇:《虎豹小霸王》
剪切点图解:《虎豹小霸王》
剪切点图解:《大寒》
第14章 制造魔法
剪切点(截图)联系表
重要词汇
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
出版后记
查看全部↓这是一本浅显易懂,言简意赅,可操作性强的剪辑入门教材,介绍了基本剪辑方法和原则,全书贯穿作者对剪辑六要素——信息、动机、镜头构图、摄影机角度、连贯、声音——的理解,能够帮助新手剪辑师建立剪辑的流程和系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刷新对剪辑的认知,改善剪辑技巧。
入门基础,剪辑新手的迷路指南针
图文并茂,直观揭示剪辑点奥秘
实战总结,汇聚作者数十年经验
章末回顾,扎实掌握每章所学内容
这是一本简明直观的基础剪辑教程,涵盖剪辑工作所需的各方面信息。作者从介绍最基本的镜头类别开始,分析怎样选择剪辑点和转场时机,总结出四十六条常用的剪辑原则,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各类剪辑技巧和方法并最终用于实战。全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深入浅出地展开每一个剪辑话题,便于翻查、容易上手,是每位电影爱好者、剪辑初学者和从业者的书橱必备手册。
罗伊?汤普森(RoyThompson),美国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前身为波士顿大学)摄影、视频剪辑与电影制作专业的教师,有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是Avid公司的认证讲师,还是FellswayCreatives制作公司的创意总监。另著有《镜头的语法》。
克里斯托弗?J?鲍恩(ChristopherJ.Bowen),导演,德国之声电视继续教育中心的教师,先后在欧洲、非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执教,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另著有《镜头的语法》。
前 言
第一章 剪辑基础
第二章 认识镜头
第三章 剪辑的时机及原因
第四章 转场和剪辑分类
第五章 剪辑师的基本练习
第六章 实践准则
第七章 终剪:你会遇到的其他问题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正文赏读
第一章剪辑基础
问:剪辑是什么?
答:电影的剪辑是对电影拍摄中所捕获的影像和声音“镜头”进行整理、回看、筛选和顺片的过程。剪辑的结果就是一个连贯自然而充满意义的故事或是一种视觉呈现,并会尽量忠于影片的原意——娱乐、传达、启发等。
写作的时候,你会从自己的词汇库中选择一些词,以特定的形式把它们串起来,构成能传达、娱乐或是唤起读者情感反应的句子。电影的剪辑过程与之相似。你要选择镜头,把这些镜头在所剪辑的场景中串联起来,以期传达信息、娱乐大众或唤起观众内心的情感反应。要想使你所写的语句能被读者理解,你所用的语言必须遵守广为了解和接受的语法准则——拼写、词序、词组结构和时态等。而电影语言中也具有类似的视觉语法:镜头是如何拍摄的,又是如何剪辑到一起。
在本书的姊妹篇——《镜头的语法》中,我详细讨论了拍摄个人影片所需遵循的最基本的结构准则。而这本《剪辑的语法》呈现了视觉建构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将会让你把这些镜头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作为一个创作实体,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剪辑自己的视觉元素,但是你首先得了解娱乐和视觉传媒领域中被普遍认可的某些基本准则和标准。本书的各章就是帮助你了解剪辑过程中所潜藏的语法,引领你走向一条完美的剪辑之路。
1.1剪辑简史
早在数字录像带和计算机剪辑软件诞生前,人们利用感光胶片来制造电影的影像。一百多年前,感光胶卷带和手摇移动胶片摄影机相结合的新兴技术仅能拍摄约一分钟的事件。早期的绝大多数电影都是对事件的一分钟实时录影。不久,科技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人们摒弃了平铺直叙式的纪录片,用电影来呈现更为复杂的、叙事性的虚构故事,从而取得了更佳的娱乐效果。胶片的长度增加了,因此记录时间也更长。随着胶片视觉语言的发展,更多的镜头变化被引进电影制作中,电影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华丽。为了剪掉过于庞杂的影像,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结构完好的故事,必然需要对大量影像素材进行剪辑。
短短数十年内,更为复杂的电影摄影和剪辑的视觉语言发生了变化。电影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娱乐和信息媒介。许多人对它趋之若鹜,也有些人对它嗤之以鼻。电影及其观众对它的感知方式开始成为一门研究科目。许多关于电影制作所带来影响的一些理论,尤其是剪辑这方面的理论开始在世界不同文化中孕育而生。实践证明,剪辑师剪切电影的时间以及不同镜头的衔接方式对观众所产生的影响往往会超越故事。而剪辑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对一系列镜头中冗余镜头的物理精简方法,它也成为电影工作者工具箱中的强大工具。图像的拍摄工具和剪切工具也随着时间在不断发展,但是视觉语法中绝大部分基本准则仍然被沿袭下来。不同的剪辑风格时起时落,但至今不变的是它的核心方法和实践背后的意义。
1.2影响剪辑选择的元素
既然剪辑就是将声音和画面的单个镜头组合为一个连贯的故事,那么一处剪辑就是你在这个组合过程中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的转换位置。简而言之,一处剪辑就是一个剪辑点,即一个镜头结束以及另一个独立镜头的开始处(见图1.1)。“剪切”(cut)一词起源于电影拍摄完后,在长长的感光胶片上进行剪辑的岁月。剪辑师查看胶片上每个静止画面后,要决定在画面之间的什么位置剪掉胶片。当时仅仅是用一把剪刀和一个剃刀刀片来切断该处的胶片(见图1.2),之后再用胶水或者胶带将这些塑料胶片粘在一起。而剪切和连接处则成为镜头之间的转换点。这里所描述的直切仅是一种镜头之间的转换方法,而如何选择镜头之间的转换则取决于许多因素。
你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剪辑的媒介——胶片、录像带视频或者计算机辅助数字视频。每种媒介以及剪辑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往往会对体力、时间或经济方面有所限制。许多人认为,计算机辅助数字视频是目前所用的剪辑媒介中最经济也是最为多样化的一种,而且也是你,即本书读者最可能正在使用的剪辑。所以在本书中,我尽量讨论的是剪辑语法的普遍性,从而使这种通用准则和实际操作能适用于所有媒介和剪辑设备或软件。需要注意到的是,某个媒介中所用到的某一术语或许正是来自于另一媒介,而某一术语在不同的软件应用中也会有不同的意思。
影响到你剪辑转换选择的另一因素则是你正在剪辑的作品的类型,它是一部纪录片、一部虚构的叙事短片、一套新闻节目、一段音乐视频、一个电视广告,还是堂兄的婚礼视频?
每种项目或节目类型可能需要特定的一种剪辑风格以及使用特殊的转场。比如,在一段忧郁的音乐视频里,你也许希望用漫长而缓慢的叠化(dissolve)来实现镜头之间的转场,但是你不可能使用这种方式来剪辑整点新闻中具有爆炸性和真实性的新闻片段。关于叠化的技术我们在后面会具体讨论到,而在这里说到这个例子则在于阐明不同的节目种类及这些节目内部不同的类型要遵循公认的原则和准则这一点的重要性。为了使目的简单明了,我们主要讨论的是虚构的叙事电影相应的语法和实际操作,而不是任何运动画面节目都需遵循的普遍准则。
其他能影响到剪辑和镜头转换选择的因素还包括你自己的创造力、导演的眼光、制片人的建议以及你将要剪辑合成的原始素材的拍摄质量。切记,好的剪辑师可以将新的生命注入老套、乏味或无聊的素材中。但是,剪辑师也要遵循上文所描述的剪辑限制因素。所以重点是,虽然剪辑师是完成剪辑任务的,但是他或她不能始终掌控影响剪辑过程的所有因素。
1.3基本的剪辑转换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剪辑技术本身。从一个镜头或视觉元素转换到另一个镜头或视觉元素,通常有四种基本方法:
切
一个镜头与下一镜头之间的瞬时转换。一个镜头的最后一个画幅迅速转换为下一镜头的第一个画幅。
叠化
从一个镜头的结束画面逐渐转换到下一镜头的开始画面。叠化一般是通过在特殊时间段里用一个瞬时的、向下和向上模糊斜面叠加到两个镜头上来实现的。随着第一个镜头结尾的“渐隐”,下一镜头的开始“渐显”在屏幕上。
划变
是指以特定角度行进的一条线或图形穿过屏幕,消除刚结束的镜头图像。同时在结束处,从该线或图形的背后显现出下一镜头的图像。划变的镜头取代了之前在屏幕上的镜头。
淡入淡出
●逐渐从全黑屏幕转为全部可见影像(黑色消退或淡入)。
●全部的可见影像逐渐变成全黑屏幕(褪至黑色或淡出)。
自电影发展的初期开始,剪辑的语法就在一些方面不停地演变,但是这四种基本的镜头转换仍然沿用至今。不管你剪辑的是什么类型的片子,也不管你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切仍然是切;而不管你叠来叠去的是什么影像,叠化还是叠化;划变的字面意思仍然是指用新镜头划掉原来的镜头;淡入还是由黑变亮,淡出也还是由亮变黑。这四种转换没有改变,因为它们的目的没有改变,而最重要的是,当它们被用来转换时所有人都明白这种语法——或者是当其中一种剪辑方式用作转场时,人们就会明白它的意思。
本书后面的章节会对这些基本的剪辑转场有更深入的分析。现在让我们将它们暂时搁在一边,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一个更为广泛的课题——整个剪辑过程的普遍方法上。
你的目标是要让观众看一部完成的作品,这个作品要尽可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娱乐和丰富的信息。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个作品,你最好要遵循下面所介绍的剪辑过程中的步骤。
……
前言
你所看过的每一部电影、电视剧都是被剪辑过的。同时,每一个商业广告、新闻报道和访谈节目也是经过剪辑的。无论是虚构影像、写实拍摄还是虚实结合,几乎所有的移动影像都经过剪切、重新排列、拼接、修饰、润色和增删等一系列的剪辑过程,才能导出最终完成版。最终版可能与创作者的初衷不谋而合,也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节奏、信息和情感冲击力。不管怎样,这一切都是在剪辑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因此,剪辑师的职责就是对现有的拍摄素材进行巧妙处理,形成效果最好的完成版,实现制片人的目标和意图。
编剧构思故事情节,导演指导演员,摄影师负责镜头视觉风格,而剪辑师则是要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应该说,剪辑师是一部电影作品后期制作的主创人员之一。剪辑师以其技能、技巧和直觉,整体呈现了影片的视觉风格,同时剪辑师的取舍也常常可能打造或毁掉一部好的影片。当然,剪辑师也只能在所给的素材上施展魔法,这意味着原始拍摄镜头的质量和数量都对最后整体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部好的影片并不是剪辑师一个人的功劳;而一部遭到恶评的影片,剪辑师也不应承担全部责任。但是,一名优秀的剪辑师是可以成功地改变最终视觉效果的。
本书旨在通过讲解相关规则、方法和实例指导初涉电影剪辑界的各位新手,使其在剪辑技巧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启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剪辑行业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剪辑新手往哪个方向发展,均需掌握本书中所涵盖的基本剪辑技巧和普遍的适用方法,才能在电影剪辑之路上有所成就。本书并未涉及特定的计算机视频剪辑软件或影片剪辑工具,也无意划分电影胶片、电子模拟设备或数字视频装置等影像存储媒介的区别。广义的“电影”一词可用于剧场、电视或网络等多种节目类型。本书将以具体实例,讲解特定类型的电影或电视节目特点,向初涉电影剪辑界的各位读者普及最为类型化的剪辑基础,包括广为接受的剪辑方法、规则及其想要诠释的含义。不管是好的技巧还是没那么好的技巧本书都会有所涉猎、讨论,并使读者理解剪辑技巧本无优劣之分,只有什么管用,什么不管用——以及为什么。
致谢
感谢焦点出版社编辑埃莉诺·埃克提皮斯和米歇尔·克罗宁,让我能有此机会编写第二版《剪辑的语法》。当然,罗伊·汤普森先生在第一版编写工作中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希望,本修订版能够继续引导和启发初涉电影剪辑的各位读者,开启他们的创意之旅。
作为一名现代教育工作者,我要感谢布兰代斯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各位导师给我就读高校期间带来的积极影响。广博的人文学习为我将来在电影制作领域中重点提升专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不仅要把这种理念传授给我的学生,更要感谢各位导师传授给我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名现代媒体专业人士,我要感谢各位同事和客户在每次新项目合作中,帮助我不断提升和成长。
还要感谢各位同行在第二版准备工作中提出的宝贵建议,他们是乔伊·古德塞尔、诺曼·赫林、珍妮·杰克逊和凯瑟琳·塞拉斯。
此外,我要感谢参与拍摄本书照片的各位演员,他们是温迪·曹、汉娜·库尔特、亚历山大·斯科特、斯泰西·施莱弗勒、伊丽莎·史密斯和瑞秋·史怀恩。本书的所有照片、线图和大部分插图均由作者本人完成。感谢插图画家让·夏普与我共同绘制书中插图,其独特的绘画风格使本书成为不可多得的学习工具。另外,还要特别感谢玛丽·詹姆斯的建议和帮助。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家人,特别是瑞秋·史怀恩,她曾与我同甘共苦,并最终促成了本书的出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