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选取净空法师近些年讲解的八部重要经典,将其集结成书: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是明代高僧蕅益大师于1647年依据天台宗解释佛经的方式对《佛说阿弥陀经》所撰写的精要解释,阐明《阿弥陀经》的宗旨是信愿行(念佛),奠定了净土宗的理论基础。印光大师赞叹其“为自有此经以来之*注解”。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博大精微,千头万绪,洵非博地凡夫,所能把握。《弥陀要解》系阐释《阿弥陀经》之要典,《阿弥陀经》乃开示“持名念佛,带业往生,横chao三界”之经法。此一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手易而成功高。但备“三资粮”,便得“三不退”,诚属“方便中之方便,捷径中之捷径”。是以古德有云:“人天路上作福为先,生死海中念佛*。”净空法师用其睿智辩才,宣说要解之真义,为我们破除文字障碍,深入浅出,近取譬喻宣达佛陀教育之根本。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出自《大宝积经》di九十一至九十二卷。《大宝积经》有四十九会七十七品,每一会就是一部经。由此可知,这部大宝积就好像众经聚集在一起的合订本一样,内容很丰富。《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是其中的di二十五会——发胜志乐会,分上、下两卷,在《大宝积经》里面上卷是九十一卷,下卷是九十二卷。蕅益大师所做的《阅藏知津》将全经内容分作十五段。净空法师以蕅益大师的《阅藏知津》为底本,详尽地讲解了本经的宗旨,便于大众修行。
《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现在通行的版本是唐代于阗法师实叉难陀译。全经共分十三品,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本经中详阐地藏菩萨之悲愿,明示善恶因果之报应,力陈如说修行之胜报,以及对于佛法的根本——因果和孝道的着重阐述,从古至今的高僧大德们对其推崇备至。《地藏经》更是被普遍视为“佛法的根本”“修行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净空法师以广大慈悲心为普通修学者讲解这部经,针对当今的现状指出,孝亲尊师乃修学大乘佛法之根本,世出世间的正法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本经堪称“佛门孝经”,是我们学习佛法的基础。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佛陀以甚深智慧,为我们解开了“学佛却得凶衰”的迷惑。他慈悲地说明学佛能遇到明师,受戒专信,精进不退,礼拜供养,斋戒不厌……是现世得吉祥,后证佛果的原因。而学佛遇不到明师,不解经教戒律,昏聩犯戒;怀疑、不敬圣贤及其教诲,因嫉妒而口出恶言诽谤圣贤;不持斋戒,任意杀生,亵渎经典;迷信巫术邪神,引进妖魅恶鬼,则会导致现世凶衰,死堕三途。行十善必得天福,作十恶必遭灾殃,因果丝毫不爽,其报如影逐形。所以灾祸来临时,要能自我反省、悔改,不可怨天尤人,否则更大的灾祸将会来临。真实地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趋吉避凶的主宰只有一个——自己。心善,一切皆善;心恶,无事不凶!净空老法师慈悲心切,积累了四五十年讲经的深厚功底,为我们破除文字障碍,深入浅出,近取譬喻宣达佛陀吉祥的法音。
《金刚经讲记》是净空老法师对《金刚经》讲解的一个集合,包括:《金刚经要义》《金刚般若大意》《金刚经讲义节要》。《金刚经要义》是净空法师于1996年4月在美国达拉斯对《金刚经》主要精神所做的一个简明扼要的阐述。《金刚般若大意》是净空法师于1995年3月在美国旧金山大觉莲社对《金刚经》所作的演讲。净空法师对《金刚经》里*主要的概念和旨意作了阐发,如怎样“无住”,怎样“生心”等。《金刚经讲义节要》是在民国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的基础上所作的一个“节要”。《金刚经讲义》原本有三十余万字,不易阅读,净空法师“节要”后的文字是非常简明扼要的讲义节本。
《十善业道经》乃唐代于阗法师实叉难陀译,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龙宫为龙王说法的经典。在本经中,释迦牟尼佛讲述了修十善业、离十恶业,能断除烦恼,获得大功德福报。《十善业道经》是佛之根,“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帮助众生一生成就的重要手段,是佛法的基本法,也是佛法的圆满大法。净空法师以平实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为众生讲解修学圆满佛法的十大纲领,帮助人们彻底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修十善业、断十恶业,成就究竟圆满的大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
《无量寿经》,乃是净宗法门之根本所依。经中详明西方净土依正主伴,种种殊胜微妙不思议之庄严;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修行,勇猛精进,专志庄严净土之因果;以及劝令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净土,理事双彰之妙旨。令有缘者慕西方极乐世界之严净光丽,形色殊妙,进而发趣道心,求愿往生,证三不退,入寂光净土。《无量寿经菁华》,乃是净空法师节录《无量寿经》之精句六十条,是法师针对现前社会人心之种种病态所下之法药,可以说句句都是精华,句句都是高潮。所以,无论是讲,无论是听,无论是读,都能提起很高的修学兴趣。《晚晴集》是弘一大师在读经典的过程中,把重要的文句辑录下来所形成的。此书一共有一百零一条文句,如*条是由《金刚三昧经》录下来的,di二条是由《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内录下来的,下面都注明出处。书中句句对我们修养处世、待人接物都是金玉良言。法师的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颇便今人阅读。
《六祖坛经》,又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里*一部称作“经”的典籍。它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教诫僧徒四众的语录,后人尊称为《坛经》。本书是净空法师于1981年在台湾中广电台起讲《六祖坛经》的讲演录。在此次讲解中,净空法师有对各《坛经》版本的对勘,更多的是对《坛经》内容的阐释和演绎,其中还穿插了很多禅宗的掌故,使得讲解更具趣味,引人入胜。
净空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一九二七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庐江县,俗名徐业鸿。一九四九年旅居台湾。一九五四年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与儒佛大家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zui多。
一九五九年,老法师于台北圆山临济寺剃度,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大乘佛法慈悲精神为己任,至今讲经教学已逾五十年,从无间断。老法师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并运用影音设备、网络、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现在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听众,透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为坚实伦理、道德、因果、宗教、科学的圣贤教育基础,老法师提倡用儒之《弟子规》、道之《太上感应篇》与佛之《十善业道经》的 教诲作为扎根教育。
法师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作为自己一生立身处世不变的原则。“仁慈博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讲经教学纯一的主旨;“诚敬谦和”“普令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则为其生命中真实的意义
《地藏菩萨本愿经》经题
人 题
正释经文
忉利天宫神通品di一
分身集会品di二
观众生业缘品di三
阎浮众生业感品di四
地狱名号品di五
如来赞叹品di六
利益存亡品di七
阎罗王众赞叹品di八
称佛名号品di九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di十
地神护法品di十一
见闻利益品di十二
嘱累人天品di十三
这本书简直是佛学入门的宝典,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一直对佛教的教义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觉得太深奥难懂,但净空法师的讲解方式非常亲切自然,就像是长辈在谆谆教诲一样,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他能用最朴实的语言,将那些看似玄妙的佛理阐释得清晰透彻。比如,对于《阿弥陀经要解》的讲解,他不是简单地复述经文,而是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困惑,告诉我们如何真正做到“信、愿、行”。听着老法师的开示,我感觉自己内心的浮躁和焦虑都渐渐平息了,找到了一个安顿身心的处所。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的堆砌,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修行指导,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佛法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我已经开始尝试将他教导的理念融入到我的待人接物之中,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周围的人都能感觉到我的变化,这比任何理论学习都来得更实在。
评分我必须说,这套书(姑且称之为一套书集吧,因为内容实在丰富)对我这位长期浸淫于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礼。我原本以为我对佛学的理解已经 cukup(足够)了,但净空老法师对《无量寿经》的深入剖析,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框架。他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究竟义理。尤其是在解释经文中的一些关键概念时,他引经据典,融会贯通,展现出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视野。阅读他的论述,就像是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能够俯瞰整个佛法体系的全貌。特别是关于“发菩提心”和“一向专念”的阐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让我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仅是听经,更像是一场与古德智慧的深度对话,充满了启发性和挑战性,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过往的学习方法和认知局限。
评分老实讲,我购买这套书集的初衷是想找一些能够帮助我提升心性、应对人生无常的“良方”。一开始我对《金刚经讲记》抱有很大的期待,因为它探讨的是“空”的哲学。净空法师的讲解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非常巧妙地将“般若智慧”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和“执着”联系起来。他不是让人空谈理论上的“空”,而是教我们如何在具体的境界中,了知万法皆空,从而放下内心的挂碍。这种务实的讲解方式,让我明白了修行并非是要逃离红尘,而是要更清醒地活在红尘之中。书中的许多案例和比喻,都非常接地气,听起来毫不费力,但回味起来却蕴含着无穷的深意。每次读完一部分,我都会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慢慢体味其中的滋味,感觉整个人都变得通透、洒脱了许多。这套书,是真正能让人在生活中开悟的指南。
评分我最欣赏这套书所体现出的那种对“地藏菩萨本愿法门”的深刻体悟和弘扬。在现今这个充满了负面情绪和业力滚滚的时代,我们太需要一个能够承载众生苦难、并给予切实救助的法门。《地藏经讲录》部分,简直就是一剂强心针。净空法师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行,阐述得感人至深。他强调的孝道和因果报应,都是现代社会最缺乏的伦理基础。通过他的讲解,我深切地认识到,度化父母师长、乃至一切有情众生,是修行的根本,而不是孤立地追求个人解脱。这种由内而外、由小家而扩至法界的慈悲情怀,是这套书带给我最深刻的触动。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佛法,一定是心怀天下的,是积极入世、利益众生的。
评分这套汇编对我这样一个有一定禅宗基础的读者来说,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展现了不同经典的互补性。我本来对禅宗比较偏爱,认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才是最高境界。然而,当我深入阅读法师对《六祖坛经讲记》的阐释,结合他对净土宗经典的讲解时,我开始明白,宗门和净土并非是相互排斥的,而是殊途同归。法师在讲解中,巧妙地将六祖的“明心见性”与净土的“信愿持名”进行了圆融的阐释,指出两者在核心上都是指向“一心”的成就。这种宏大的视野和包容性,极大地拓宽了我的修行格局。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路子太窄,现在通过这套书,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圆融的佛法世界,它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一切善法,只要是出于真诚的慈悲心,最终都能导向觉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