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版全球通史 [上下冊] 中文版 第7版 第七版 中文譯本!

2015新版全球通史 [上下冊] 中文版 第7版 第七版 中文譯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全球史
  • 世界史
  • 曆史
  • 通史
  • 2015
  • 第七版
  • 中文版
  • 上下冊
  • 譯本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唐人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110522
商品編碼:1333157055

具體描述

下麵是唐人圖書專營店提供在京東平颱上的圖書基本信息,僅作參考。
圖書名稱: 100百分正版!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第7版修訂版 上下冊)
作者或編譯者: (美)斯塔夫裏阿諾斯 著,吳象嬰 等譯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 上冊:9787301109489 下冊:9787301110522
原價: 96元
齣版日期[僅參考]: 2010年10月
裝幀及開本: 平裝
頁數[僅參考]: 全兩冊
其他參考信息:

隨書附19張地圖:
上冊:
1、地圖6 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公元前1500年)
2、地圖7 早起歐亞大陸整體化(約公元200年)
3、地圖8 古典時代中東和歐洲地區的諸帝國
4、地圖12 15世紀早期中國人和葡萄牙人的航行
5、地圖13 中期歐亞大陸整體化(約1300年)
6、地圖14 1500年以前伊斯蘭教的擴張
7、地圖15 拜占庭帝國的衰落
8、地圖16 中世紀西方的擴張(公元11-15世紀)
下冊:
9、地圖20 1500年前伊斯蘭教的擴張
10、地圖21 15世紀早期中國人和葡萄牙人的航海
11、地圖22 中世紀西方的擴張
12、地圖24 歐亞大陸耕地和植被的分布
13、地圖25 1763年西方崛起時的世界
14、地圖26 世界的種族分布
15、地圖27 1914年的歐洲
16、地圖28 革命中的俄國(1917-1921年)
17、地圖29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1923年)
18、地圖30 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1930-1939年)
19、地圖31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的敗退(1942-1945年)


最近翻瞭一下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全球通史》在美國許多大學作為基礎課程,其實中國大學也應該增加《全球史》課程,甚至中小學曆史課程中也應該增加世界曆史內容,中國人的基本素質應該增加全球史觀點。

過去我們的曆史教育塑就瞭我們狹隘的民族主義曆史觀,這種曆史觀讓我們産生夜郎自大的感覺,對我們是有害的。

如果中國要想在全球競爭中取得優勢,要想開拓未來的全球市場,讀一讀《全球通史》是有好處的,她會讓我們具備全球視野,更加客觀的看待自己和未來的發展。

《全球通史》在上冊最後《曆史對我們今天的意義》一文中提齣的一些觀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1)人類的本性是和平性的還是戰爭性的?個人感覺環境對人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是後天的生存壓力迫使人類變得好戰;

2)文明是福還是禍?作者說得好“過去它兩者都是,將來取決於人類如何去用它。”原始的平等與進步似乎是對立的。另外,我感到儒傢的順從思想是阻礙中國進步的根本,臣從君,子從父,妻從夫,這樣的思想是缺乏創新性的。

3)“遏止領先”,當你看不上彆人的時候,也就是你發展停止的時候。

4)民族優劣性:各民族生而平等,進步取決於提供給某個社會群體嚮其臨近群體學習經驗的機會,換句話說,人類發展水平不同的關鍵是易接近的程度。其實對於個人發展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每一個尋求進步的個人也應該注重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經常能帶來新知識的朋友圈對個人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這部潛心力作——《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第7版修訂版)(中文版)(上下冊)》自1970年初版問世以來,贊譽如潮,被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於世,可謂經典之中的經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華的基礎上,融入瞭時新的研究成果。新增瞭數百幅生動珍貴的圖片和脈絡清晰的地圖,使這部名著在內容和體係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筆雋永,筆力深厚,纔思橫溢,整部著作風格前後一貫,令您在頗具曆史韻律的行文中思接韆載、視通萬裏。

本書分八個部分,四十四個章節,主要講述瞭世界曆史的進化,世界文明的發展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作者著眼於全球,側重於那些有影響的、促進曆史發展的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會、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歐亞大陸的原始文明、歐亞以外的世界、地區分割後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統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與成功等八個主要的部分。重點突齣,主題鮮明,著重有三個主要的問題,即(1)歐洲擴張的根源;(2)歐洲擴張前的儒傢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歐洲的世界;(3)歐洲擴張的各個曆史時期:伊比利亞時期,荷蘭、法國、英國時期,沙俄時期。本書為上冊。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這部潛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問世以來,贊譽如潮.被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於世,可謂經典之中的經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華的基礎上.融入瞭時新的研究成果.新增瞭數百幅生動珍貴的圖片和脈絡清晰的地圖,使這部名著在內容和體係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筆雋永,筆力深厚,纔思橫溢,整部著作風格前後一貫,令您在頗具曆史韻律的行文中思接韆載、視通萬裏。

為什麼本書第1版問世纔30個年頭,現在就又要齣版麵嚮21世紀的新版本呢?因為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傳統的西方導嚮的曆史觀是落後於時代潮流並有誤導性的。為瞭理解變化瞭的情況,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視角。還是那句話:新世界需要新史學。
——斯塔夫裏阿諾斯

《全球通史》給瞭我強烈的現實感:它可以用來救治我們現在所麵臨的由於陶醉於技術進步而産生的深重的精神危機的一種思想武器;它有助於人們理解未來——包含各種可能性和選擇的未來。
——阿諾德·湯因比

近年來,在用全球觀點或包含全球內容重新進行世界史寫作的嘗試中,最有推動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曆史學傢個人獨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最為著名。
——傑弗裏·巴勒剋拉夫

美國著名曆史學傢斯塔夫裏阿諾斯的這部《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傑作。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學曆史係本科教學的首要參考教材之一,對我國高校世界史教材編寫工作産生瞭革命性影響。
——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高毅

本書享譽世界幾十年,與湯因比的《曆史研究》齊名,但比《曆史研究》通俗易懂。與《夢的解析》、《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時間簡史》等並列為20世紀影響世界的十本書。
——吉林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劉德斌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斯塔夫裏阿諾斯 譯者:吳象嬰
斯塔夫裏阿諾斯,斯塔夫裏阿諾斯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曆史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曆史學傢,曾獲得過古根海姆奬、福特傑齣教師奬和洛剋菲勒基金奬等一係列學術榮譽。雖然他以《全球通史》聞名全世界,但實際上他著述頗豐,還有大量其他作品為學術界所稱道。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其他作品還包括《1453年以來的巴爾乾各國》、《奧斯曼帝國:它是歐洲的病人嗎?》、《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曆史進程》和《源自我們過去的生命綫: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已於2004年3月23日在美國加州拉荷亞去世,本書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瞭其最後版本。


目錄
緻讀者:為什麼需要一部21世紀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裏阿諾斯
《全球通史》第7版推薦序 劉德斌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樂觀與躊躇 高毅
(上冊)
第一編史前人類
第1章 人類——食物采集者
第2章 人類——食物生産者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人性的本質
第二編 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3章 最初的歐亞大陸文明(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1000年)
第4章 古典文明使歐亞大陸趨於整體化(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500年)
第5章 希臘一羅馬文明
第6章 印度文明
第7章 中國文明
第8章 古典文明的終結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 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
第三編 歐亞大陸的中世紀文明,公元500一1500年
第9章 中世紀文明使歐亞大陸實現整體化
第10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
第11章 突厥人和濛古人的侵略
第12章 傳統的拜占廷文明
第13章 傳統的儒傢文明
第14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 發展中的社會與“受到阻滯的領先”
第四編 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
第15章 非洲
第16章 美洲和澳洲
第17章 歐洲擴張前夕的世界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 曆史上的種族
下冊
第五編 公元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
第18章 西方擴張時的穆斯林世界
第19章 西方擴張時的儒傢世界
第20章 擴張中的西方文化: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21章 西方文明的擴張:經濟增長和國傢建設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 曆史與關於曆史的流行理念
第六編 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七編 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96-1914年
第八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與成功的世界
詞匯錶
索引
編後記

精彩內容及插圖

由於亞曆山大大帝的徵服,古典希臘文化普及到整個中東,形成一個新文明;希臘化時代一詞就來源於這一新文明(見第4章第3節)。公元前336年,亞曆山大繼承其父親腓力二世的王位後,首先嚴厲地鎮壓瞭底比斯的反抗,使其他希臘城邦隻好默認他的統治;接著,於公元前334年,他率領馬其頓士兵嚮東方的波斯人發動進攻。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後,首先侵占小亞細亞,然後攻占敘利亞、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前330年,占領大流士的國都波斯波利斯,徵服整個波斯。第二年,徵服者繼續東進至興都庫什山和大夏,再從那裏嚮印度進發,深入旁遮普。隻是由於士兵們拒絕再前進,亞曆山大纔不得不從印度退迴巴比倫,公元前323年他在那裏患惡性瘧疾病逝,終年33歲。
亞曆山大病逝後,他的部將為爭奪對龐大帝國的控製權而長期彼此徵戰;到公元前3世紀初,形成三個王國。一是馬其頓王國,它迴復原狀,成為一個疆域不大、希臘化的民族王國,雖未能直接統治其南麵的希臘諸城邦,但基本上控製瞭這些地區。另外一個是托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王國,它自然資源豐富,又有大海和沙漠作堅固的屏障,是三個王國中維持最久的一個。最後一個是塞琉西王朝統治下的王國,它由帝國的亞洲諸行省組成,是三個王國中疆域最廣的一個。正因為這些王國擁有大量土地物産,它們隻得跟周圍許多敵人進行連續不斷、難以取勝的戰爭。它們先把在印度的行省割讓給印度國王旃陀羅笈多,接著又將小亞細亞割與凱爾特族入侵者,將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割與帕提亞人。最後,公元前1世紀,羅馬徵服瞭地中海沿岸舊帝國遺留下來的行省,徵服瞭馬其頓和埃及,從而結束瞭希臘化時代,開始瞭羅馬時代。
雖然亞曆山大的帝國是短暫的,但繼其而起的諸王國卻完整程度不等地生存瞭三個世紀;在這期間,中東也希臘化瞭。埃及和亞洲諸行省土地富饒,提供瞭種種前所未有的機會;成韆上萬的希臘商人、行政官員、教師、專門職業者和雇傭兵受這些機會的吸引,從各自的城邦移居那裏。從而,為新的希臘化文明——一個實際上各方麵都與其前身古典文明不同的混閤創造物——奠定瞭基礎。
由於城邦遭到破壞,日漸衰微,所以政治結構發生瞭根本的變化。希臘城邦為瞭生存下去,試行建立同盟。亞該亞同盟包括除斯巴達以外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各城邦,埃托利亞同盟包括除雅典以外幾乎整個希臘中部。雖然它們常給描繪成聯邦組織,但實際上隻是些中心權力機關沒什麼權力的同盟。它們過於軟弱,建立得也太晚,使諸城邦在羅馬軍團到來之前,隻能在鄰近一個或另一個帝國的勢力範圍內活動。



用戶評價

評分

上冊是一三年齣的。。。下冊纔是一四年新版。。。美中不足吧。

評分

不錯

評分

第一次買書,雖然不太滿意

評分

這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的好書。

評分

兒子看後說寫的不夠細,不太好

評分

很不錯的世界史通史,推薦購買

評分

有用有用有用有用有用

評分

好書。

評分

昨天纔收到,還沒有看,正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