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绘画大师,你的脑海里是否马上会出现毕加索、凡·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要问起中国画的大师,除了历史课本曾提到的聊聊数人,你还能想起谁?
事实上,千年绘画传承,中国拥有数不清的大画家,只是长期以来,这些画作多在博物馆中,图书印刷品又少有高清大图,成系列的就更少。
“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丛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从画史上有名有姓的第yi人东晋顾恺之开始,历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徐悲鸿,遴选中国绘画史上zui优秀的大师及其原典,复制级高精印刷,多彩时尚设计,用细节破解中国元素、中国图像、中国美学的“源代码”,展现华夏民族的美学基因。
由于传统中国画的尺幅多为长卷、册页、竖轴,因此该丛书采用两种不同的装帧形式:
以经折装的形式来表现中国长卷画(全套45册已出版);
以盒装单页的形式来表现册页和竖轴画(2017年陆续出版),并附有画作精彩局部配诗文,可临摹,可装框,亦可诗画共读。
《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系列:沈周·东庄图册二十一开、卧游图册十六开》精选了两套册页共38幅作品,主要包括山水、花鸟册页。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每幅画单独成张,高清大图,纤毫毕现。背面还印有局部小图及与画面意境相似的诗词,方便供广大书画爱好者学习、临摹、研究。还可以装在框中,置于案头或挂在墙上。
东庄图册二十一开
卧游图册十六开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东庄是沈周的老师兼挚友吴宽的私家园墅,地处苏州葑门内,占地逾六十亩,规模宏大,风景优美,江南士大夫经常在此聚会、吟诗、品茗。沈周应吴宽之请,以东庄实景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与发挥,绘成《东庄图》册,分别为东城、全真馆、北港、南港、折桂桥、拙修庵、振衣冈、曲池、朱樱径、果林、桑州、知乐亭、稻畦、竹田、续古堂、耕息轩、艇子洴、菱豪、西溪、鹤洞、麦山。后寄给远在京师做官的吴宽,以慰思乡念家之情。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又是一本常见的、走马观花式的艺术普及读物,但《卧游图册》部分的呈现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图像,而是巧妙地将画作置于沈周的生平和当时的文化思潮中去解读。那种“卧游”的意境,那种寄情山水的潇洒,通过高质量的复制品和恰到好处的导读文字,被完美地传达了出来。我反复端详着那些山石的肌理和树木的姿态,能真切感受到沈周在创作时的那种宁静与从容。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味,那种典雅的色调和字体选择,让人在阅读时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古典的氛围中。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现代人不必穿越时空,也能领略到明代文人那种高古、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作为一本“画册”的本身,它提供了一种深入的文化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古典绘画的藏书人,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原典系列”中的地位。它给人的感觉是沉甸甸的、有分量的,这不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内容深度的体现。对于沈周这样一位承前启后的巨匠,要做好他的专题研究型画册,难度极高,稍有不慎就会流于表面。但这本书做到了扎实,尤其是对两部图册的并置展示,让我们可以同时对比沈周在不同心境和主题下所展现出的笔墨变化。我个人对《东庄图册》里那些近乎白描的精微处尤为着迷,这本书的放大效果使得那些细微的干笔皴擦也清晰可见,这对于学习传统用笔技巧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不再是远距离的膜拜,而是近距离的“跟师”学习,那种领悟是其他模糊不清的影印本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系列:沈周·东庄图册二十一开、卧游图册十六开》的出版,简直是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明代早期文人画痴迷者的一场盛宴。我刚翻开这本书,就被沈周那份浑厚而又内敛的笔墨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博物馆深处的墨宝,如今仿佛触手可及。特别是对《东庄图册》的呈现,每一个皴法、每一处题跋的细节都被精准地还原,让读者能够细致入微地品味沈周“吴门画派”开创者的独特风貌。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图册选材上的用心,不仅仅是展示那些耳熟能详的精品,更有一些相对少见的作品也被收录其中,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沈周创作全貌的认知。这种对原作的尊重和对细节的苛求,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可以随身携带的“沈周精品展”。对于研究者来说,它的参考价值不言而喻;而对于普通爱好者,它无疑是提升审美鉴赏力的绝佳教材。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克制而精妙”。在如今许多艺术图书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而过度使用鲜艳色彩、甚至对原作进行不当“数码美化”的时代,这本关于沈周的图册却保持了一种罕有的节制。它深谙文人画的精髓在于墨韵和气韵,因此在色彩处理上显得尤为沉稳、内敛,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明代水墨画原作那种穿越时空的苍劲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心性的修炼。每当翻阅到一页,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呼吸,去捕捉画面中那些转折、那些留白所蕴含的东方哲学意味。它没有喧哗的讲解,而是让画面自己说话,这种自信和对艺术本身的尊重,使得这本书具有了极高的耐读性和收藏价值,值得反复品味,常读常新。
评分我通常不太喜欢购买系列丛书,总觉得容易缺乏个性,但中信出版社这次在“大师原典系列”中对沈周的选篇,却展现出极强的系统性和研究视野。将《东庄图册》与《卧游图册》放在一起,不仅仅是作品的堆砌,更像是在构建一条沈周精神世界的脉络。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从对故乡山水的依恋(东庄),到寄托闲情逸致的文人雅趣(卧游)这一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印刷厂对于“墨分五色”的把控是极其考验功力的,而这本书中的黑白灰层次过渡极其自然流畅,浓淡干湿的对比清晰可辨,这对于研究明代中晚期文人画的笔墨语言变化,提供了绝佳的视觉样本。它成功地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大众欣赏的易读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关于吴门画派核心人物的权威性出版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