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藥 純中醫思維下的方藥入門課 唐略 學苑齣版社

思考中藥 純中醫思維下的方藥入門課 唐略 學苑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略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金衛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學苑齣版社
ISBN:9787507751635
商品編碼:12738000251
包裝:精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87
字數:455000
正文語種:簡體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齣版社: 學苑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2月1日)

精裝: 587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7751635

條形碼: 9787507751635

商品尺寸: 21.6 x 15 x 3.8 cm

商品重量: 880 g

內容簡介

《思考中藥:純中醫思維下的方藥入門課》體現瞭這種操練。首先,在方藥的分類上,我們以五行為依據。五行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基本模型。儒傢典籍《尚書·洪範》將五行列為“洪範九疇”之首,並概括瞭它們的基本特徵:“水日潤下,火日炎上,木曰麯直,金日從革,土爰稼穡。”還提示瞭其類比聯想的思維模式:“潤下作成,炎上作苦,麯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五行大義》雲:“夫萬物自有體質,聖人象類而製其名,……五行為萬物之先,形用資於造化,豈不先立其名,然後明其體用?”人們把萬事萬物按木、火、土、金、水分成五大類,去歸納它們的性質,認識它們的關係,甚至通過取象比類,縱情聯想,大膽猜測,再在反復的實踐中小心翼翼地驗證,精益求精地取捨。自古以來,人們對中藥的認識,也經曆著這樣一個過程。

目錄

第一捲方藥導論 

第一章“方藥之道”題解 

“一以貫之”的學問 

“受師不卒”的弊端 

“方藥之道”的講法 

第二章中藥為什麼能治病 

不要割裂中藥的整體性 

何謂“中藥” 

不要用分析的方法割裂中藥的整體性 

中藥的四氣五味 

人得天地之全,藥得天地之偏 

四氣五味各有作用 

中藥的其他自然屬性 

麻黃與蔥管的異同 

觀鳴蟬則知蟬蛻妙用 

硃砂何以鎮心安神? 

以形象思維窮究物理,明其實用 

藥物的行走 

升降浮沉 

花葉升散,凡子必降 

枝走四肢,梗通上下 

根分三部 

藥物走嚮的其他判定方法 

入氣入血解 

有規律就有例外 

藥的行走速度 

地道藥材與順時采摘 

地道藥材舉例 

地産藥材 

藥材須順其自然屬性而采摘 

藥物的人工屬性 

炮製 

附子的炮製 

半夏的炮製 

地黃的炮製 

加料炒拌的一般原則 

配伍 

如何調動自然的力量 

靈氣與自然 

學識與師承 

不做獨臂俠 

第三章方和藥的關係 

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的團隊分工 

君藥:治病還是控局? 

佐藥:既幫助又不幫助 

佐藥的運用體現臨床的功夫 

用藥如用兵,用方如用陣 

知藥善用好比知人善任 

用方如用陣 

不可死守成方 

九分藥一分方 

“以方說理”時期 

“理法方藥俱全”時期 

第四章如何把握藥性 

藥分三品 

上品藥應天,行王道 

中品藥應人,行人道 

下品藥應地,行霸道 

親賢臣,遠小人 

藥有七情 

“七情”解 

詭道與平衡機製 

藥分五部 

中藥眾多,五行統括 

書上的講法與師門的傳授 

第二捲桑之屬一木部方藥 

第一章木部方藥概論 

木性解 

桑性解 

第二章桑葉與發散類方藥 

桑葉祛風 

得箕星之精,搜肝絡風邪 

秉青帝之權衡,善泄少陽氣火 

桑麻丸 

深交便覺不尋常 

桑葉收汗 

桑葉補精髓 

桑菊飲 

桑菊為君 

薄荷:辛涼解錶 

連翹:苦寒清裏 

杏仁桔梗,升降之機 

蘆根甘草養中焦 

識藥如識人 

辛涼三劑 

銀翹散 

散劑與湯劑 

銀花連翹 

銀翹散中的解錶藥 

銀翹散中的清裏藥 

最常見的風熱感冒過程 

麻杏石甘湯 

麻杏石甘湯的劑量 

麻黃 

麻黃石膏之配伍 

杏仁與上幾方的先煎後下問題 

香薷飲 

香薷 

香薷飲方義 

新加香薷飲 

藿香正氣散 

藿香 

藿香正氣散方義 

九味羌活湯 

羌活 

九味羌活湯的方義 

玉屏風散 

頻繁感冒的原因 

玉屏風散的方義 

中成藥與自製玉屏風散 

第三章桑枝與驅風通絡類藥 

桑枝 

桑枝性狀 

走四肢肩頸的常用藥 

桑枝煎與白癜風的治療思想 

桑枝與桂枝 

羌活和獨活 

羌活、獨活的作用 

扶正去邪費拿捏 

五加皮 

仙傢養生要藥 

五加皮的作用 

秦艽與威靈仙 

秦艽性涼 

秦芄的配伍及使用 

化骨神丹威靈仙 

路路通與伸筋草 

痹證常用四物湯加減 

路路通,通全身 

治風濕的藥為何那麼多 

舒筋常用伸筋草 

第四章桑寄生與桑白皮 

桑寄生 

真品桑寄生為何難得 

祛風上行 

桑寄生何以能安胎 

用藥中的形象思維 

杜仲寄生 

杜仲引氣血下行 

杜仲的使用禁忌 

桑白皮 

桑白皮的采集 

何謂“殺人” 

桑白皮的作用 

韌性 

瀉白散 

瀉白散的方義 

地骨皮 

第五章桑葚與桑螵蛸 

桑葚 

桑葚形狀及製法 

養陰祛風 

明目養生 

主祛內風 

桑螵蛸 

動物藥須用之有節 

桑螵蛸的形狀及形成 

野性的剛猛 

收攝之性 

中藥的作用不是機械的 

歸經與禁忌 

第六章白僵蠶與祛風息風類藥 

白僵蠶 

白僵蠶的來源 

物盡其用 

僵蠶屬金,金藥治風 

白僵蠶治小兒驚癇夜啼 

殺三蟲 

美容要藥白僵蠶 

白僵蠶的炮製 

僵蠶地龍配伍 

牽正散 

口眼歪斜 

自附子 

蠍子 

風邪概要 

蛇 

蛇的性能 

蛇得酒則良 

蛇蛻 

處方用藥,要留有餘地 

半夏白術天麻湯 

天麻的性能 

半夏白術天麻湯方義 

天麻鈎藤飲 

天麻、鈎藤配伍 

鈎藤的性能及選擇 

石決明與貝殼類藥 

追捕與解迴 

天麻鈎藤飲中輔助藥物 

鎮肝息風湯 

鎮肝息風湯的藥序無需調整 

肝氣過旺的錶現 

泰山壓頂,重兵鎮壓 

剛柔相濟,好生安撫 

第七章蠶砂與糞便及明目類方藥 

晚蠶砂 

升清降濁而祛風 

清肝明目 

蠶矢湯 

其他糞便類藥 

夜明砂 

望月砂 

走而不守,迅速瀉火 

其他清肝明目藥 

各精草 

密濛花 

決明子 

刺蒺藜 

眼科病與眼科醫 

…… 

第三捲桂之屬—火部方藥 

第四捲石膏之屬—金部方藥 

第五捲地黃之屬—水部方藥 

第六捲術之屬—土部方藥 

結語 

參考書目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