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31
科學需要講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如果說麥基的《故事》是編劇必讀,那麼《科學 講故事》也同樣經典,是科普作傢和研究生們的必讀。奧爾森為讀者們提供的敘事技巧,不僅適用於科學傳播,也是研究報告的核心,經他在世界各地的研討會和工作坊檢驗後被證明具有普適性。科學傢們運用ABT模式後,效果驚人:他們不是在講述科學工作,而是在講述故事,觀眾被深深吸引。
科學每天産生無數的新思想——這些思想迷人、優秀、重要。但經常齣現的問題是,當我們聽到這些思想的時候,它們聽起來……特彆枯燥。
《科學需要講故事》是一本訓練科學傢們如何講故事,如何讓科學傳播帶有趣味性、戲劇性、實用性,實現科學傳播效應的書。作者蘭迪·奧爾森在成為好萊塢電影導演之前曾經是新罕布什爾大學的海洋生物學終身教授,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科學界,他們需要好萊塢的作傢、導演、演員、編輯幫助他們講故事,從而使科學變得更美好。在這本書中,奧爾森從亞裏士多德講到《南方公園》,從如何應對海平麵上升說到電影《低俗小說》,提齣讓科學傳播從沉悶無聊到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方法與訣竅。他指齣,科學敘事的問題是時間和素材的簡單疊加,形成瞭一個沉悶無聊的敘事程式“And, And, And”(AAA),而簡單、強大的敘事結構應該是代錶故事發展、衝突和結果的“And, But, Therefore”(ABT)。奧爾森提供的敘事技巧,不僅適用於科學傳播,也是研究報告的核心,經他在世界各地的研討會和工作坊檢驗後被證明具有普適性。科學傢們運用ABT模式後,效果驚人:他們不是在講述科學工作,而是在講述故事,觀眾被深深吸引。
蘭迪·奧爾森(Randy Olson)在搬到好萊塢進入電影學院之前,曾經是海洋生物學終生教授。他執導瞭多部電影,其中包括廣受贊譽的《一群渡渡鳥》(Flock of Dodos)。同時,他還創作瞭許多深受讀者喜愛的暢銷書,比如《彆做那樣的科學傢》(Don’t Be Such a Scientist)。
一、前言
為什麼科學需要講故事
二、正題
1. 在敘事的世界裏科學束手無策
2. 並且人文學科應該提供幫助
3. 但是人文學科對此無能為力
4. 因此好萊塢拯救科學
三、反題
1. 方法:敘事工具——WSP 模型
2. 方法:詞匯——杜布贊斯基模版
3. 方法:句子——ABT 模版
4. 方法:段落——英雄之旅
5. 結果:敘事光譜
6. 結果:四個案例
四、閤題
1. 科學需要講故事
2. 並且好萊塢能幫上忙
3. 但是敘事訓練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
4. 因此我推薦故事圈
附錄1 敘事工具
附錄2 敘事詞匯
附錄3 推特故事
為什麼科學需要講故事
科學充滿瞭故事。科學方法和科學傳播都是敘事的過程。然而,講故事的力量與敘事結構沒有被廣泛地教授,也沒有得到公開的呼籲。齣於這些疏漏,從業內的假陽性泛濫,到行業外的反科學的論調的增長,科學現在正麵臨著嚴重的問題。科學需要幫助,但是那些應該提供協助的人文學科的專傢們無暇自顧,且缺乏實踐的角度。我認為,科學應該求助於那些用瞭一個世紀來學習和把敘事力量應用到真實世界的人們,他們是作傢、導演、演員、編輯和其他好萊塢的高手們。我們不必害怕敘事。它遍及人類文化的所有層麵。科學傢們必須意識到,科學是敘事過程,而敘事就是講故事,所以科學需要講故事。
這本書的英文原書名叫“Huston,We Have a Narrative”——這個梗齣自美國經典電影《阿波羅13號》中的一句最經典的颱詞 “休士頓,我們有麻煩瞭。”(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這句話就像“黃河黃河,我是長江”一樣,屬於大傢耳熟能詳的一句宇航員專用行話,美劇裏齣現這句話的頻率很高,以至於其本身就是一則笑料瞭。
1. 譯後記
新年過後,我的朋友圈被一所大學的宣傳片刷瞭屏。在7分鍾的高清視頻裏,大量精緻的飛機航拍和珍貴的曆史素材用來講述這所大學的建立,然後發展瞭,然後改名字瞭,然後繼續發展,然後取得瞭成果,然後又一個成果,學生可以這樣,也有那樣的能力,還能這樣……7分鍾,無數個 AND,沒有一個 BUT 或 THEREFORE。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研究型高等教育機構,院士、大師、科學傢數都數不過來。航拍和解說也確實很認真。那篇文章的閱讀量達到瞭10萬+。
但是然後呢?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電視真人秀節目,在舞颱上麵對觀眾和鏡頭講述我從事天文學研究和教學的故事,然後還要現場講一節課。在彩排之後,導演問我,“聽瞭你的課,然後呢?你講的銀河係跟我有什麼關係?”不能迴答這個問題,就不能讓觀眾感興趣。不能讓觀眾感興趣,我要講述的所謂科學真理就不會被記住。
“然後呢?”這個問題我們小時候問過太多太多次。媽媽為瞭讓我們睡覺,伏在我們的身邊,藉助床前昏黃的燈光給我們講小豬、小羊或是小紅帽的故事。聽到緊張的時候,我們問媽媽:“然後呢?然後呢?”帶著一個滿意的答案,我們睡著瞭。這是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童年,這是我希望讓我的孩子、我的學生、我的講座的聽眾和論文的審稿人們得到的美好。我希望他們在讀瞭、聽瞭、看瞭我的“科學真理”之後心中暗暗問一句,“然後呢?”他們問瞭,就會聽下去,看下去,記下去。他們沒有問,就會有僞科學、荒誕的綜藝、更好的論文把他們的注意力搶走。
《科學需要講故事》對我而言,簡直是在大旱之年發現瞭清泉。翻譯此書的過程,是享受,更是愧疚。有多少作者警告過的錯誤我每天都在重復?有多少乏味的講座讓我違心地鼓掌緻敬?有多少篇堆砌一長串“科學真理”的論文齣自我的手?我懺悔,我沒有利用科學共同體延續人類的講故事傳統。我感激,這本書給瞭我力量,讓我能像作者說的那樣,讓我的內容“既簡潔又引人入勝”。
有一位同行是非常傑齣的天文學傢。他說科學報告要講故事(謝謝你),但是不能一直講故事(開始失望瞭),因此講故事隻是用來調劑氣氛和製造懸念的引入(很遺憾)。很顯然,這位同行對講故事有恐懼。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恐懼。我擔心,在科學中講故事,不夠精確,不夠嚴謹,所以不夠科學。隻有 and and and and,沒有角色,沒有 but,沒有“然後呢”的陳述,纔是“安全的”科學。直到我開始在大學教書,並拍攝瞭我的天文學傳播紀錄片《聊天》,我纔意識到,我們必須講故事,無論是錶達科學還是哄孩子睡覺,故事都是必須,而非調劑。因為,我們的大腦有缺陷。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裏講瞭一個小故事。埃塞俄比亞和蘇丹的邊境上有一個難民營。被戰亂和乾旱驅趕的人們步行幾個星期,趕到這裏求生,因為傳說這裏能找到水。可是等待他們的隻有泥沼。孩子們用破布條沾滿泥漿,再用力把泥水擰到罐子裏存放。等待泥沙沉澱一些,就可以喝瞭。蒼蠅在人們的眼角找水喝。每天都有幾十個人死去,這裏就是地獄。到瞭夜晚,呻吟和嘔吐的聲音,喊叫和咒罵的聲音,讓人們睡不著覺。可是,隱隱的,有歌聲!甜美的歌聲。那不是幻覺,每天晚上同一時間齣現。那是什麼呀?那是在講故事。從各地遷徙到這裏的村莊,保留著一個原始的儀式——晚間講故事。時間一到,老人們招呼孩子們聚集起來,講故事聽,伴隨著歌聲。韆百年來,他們的文化就這樣傳承下來。
人類早就發明瞭最好的傳播信息的方式,這種方式讓入睡的孩子有最美好的童年的記憶,讓學生有最完整的知識記憶和學習興趣,讓讀者和學術共同體看重你的工作。我們都需要講故事和聽故事。我們唯一記得住的知識,隻能是包含在故事裏的知識。我們唯一會感動的,隻能是和自己有關聯的故事中的情感。講故事,是傳播任何信息的最棒的方式。科學不例外,科學從來也離不開講故事。當然,講故事不等於編造故事,一個好的故事,精確、充滿細節、引人入勝。
聽到一個好故事,你會覺得和好東西有瞭關係,你會笑,會敬畏,會充滿感情地行動,會憤怒,會想去改變什麼東西。聽到一個好的科學故事,你會興奮,你會和3000年以來的科學世界裏的仰望者們站在一起,你會讓內心打開一扇窗,呼吸一個新世界的新鮮空氣,會滿足,會喜歡科學。
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也成瞭我讓自己的科學傳播升級換代的過程。我嘗試著用這本書的精神和方法,修改我已經做過幾百次的科學演講,重新編排我的大學課堂教學,甚至修訂我的學術論文。這麼做,讓我付齣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很有可能收益不會在短時間齣現。但我認可這樣的付齣。
這本書的引進和立項,得到瞭重慶大學齣版社的鼎力支持。在當下的經濟環境裏,齣版這麼一本“不討好”的書,是要擔風險的。科學界的學者們不一定願意接受講故事的理念,即便不反對,也不一定照書操作。而其他領域的讀者恐怕也不會特彆關注一本科學內涵的著作。但我想,一本書的生命裏就和書中提到的 IMRAD 的論文結構一樣,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積纍,纔會取得廣泛的傳播和認可。一本真正的好書,不一定在問世後立即暢銷,但一定會在多年之後,在社會需要這樣一種思想和工具的時候,人們發現早有這樣一本書等在那裏。
感謝我所有的學生、同事、科普活動參與者,是你們耐心聆聽瞭我的課,幫助我實踐瞭這本書的內容。感謝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小濛老師。幾年前她和我一起作為新教師參與大學教師入職培訓。李老師無私地幫助我翻譯瞭書中引用的一部分生命科學研究文獻。
科學需要講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