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9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 良工美物——寻找中国z美的手艺人,寻一场治愈。择一事,终一生。
★ 历时四年,倾力打造,以纪录片的方式全景呈现12个陶瓷器手艺人的匠心世界。美在日常,触手可及。
★ 让生活回归生活原本的样子,就像让碗是碗的样子,杯子是杯子的样子,盘子是盘子的样子。
★ 全彩四色装帧,100克进口东方书纸印刷,知名摄影师亲摄近百幅照片,至臻至美,叹为观止。
廖少朗的天青色,麦子斌的执着于线条,朱志远容纳的万象,柳遥遥坚守的朴实青花,程瀚哲翻转杯底的火痕,柴皓杰精致的东方美学,私物志的取舍与接纳,马文茜长久相伴的器物,还有蒋伟伟不乱章法的坚持……
他们,因为热爱而执着。
锴子说,他是茶痴,喜欢有光且不老套的壶;
大桦说,重庆不应只有火锅,还有重庆的陶;
黄志阳说,他做好自己的壶就可以了。
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不懈地找寻更适合与当下的生活产生连接的创作方式,并用心设计适应当下生活的温暖器物。如果有幸能够遇到你的阅读,唯愿这里的故事抑或只言片语能温暖你的日常生活。
火痕器×竹丝扣瓷×柴砂壶×霁蓝釉×柴烧壶×荥经砂器×食器×青花×生活器物×报食之器×茶器
12个制瓷人 12种陶瓷器 12种别样的故事和人生
良遇团队致力于发现和寻找手工艺匠人,历时四年,深入实地走访和对话中国当代制瓷人,记录陶瓷器手艺人的故事和他们的作品,力图呈现他们对技艺、器物和生活美学的解读和体悟。用平常生活的初心,发现点滴的美好心意。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生活的样子,我们也不吝希望美好的人和事物与我们不期而遇。
良遇
致力于发现和寻找手工艺匠人,记录手艺人的故事和他们的作品,还原手艺人的工艺之道,以及深入他们的器物之心。通过手艺人的视角来思考造物的本质,从而进入真正的手艺人的世界。
何为美物?也许是取决于手艺人的技艺,也因心中存美,带着这般内心,以手给物注入灵魂和生命。良遇是个名词,也是个形容词,它与美好、安心、人与物有关,让你与一切美好相遇。
出品:风物闲美
主笔:魏玲莉
好的器物让生活如此温润
豆瓣读者 小困
当你“回顾器物出自何人之手,或是追究其制作过程时,就会有更多更新的奥秘展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些被柳宗悦称之为的“奥秘”或许会让我们深入器物之中,发现背后的制作者,了解他们以及这些器物的的故事,重新构建人与器物的关系。
当我探寻这座城市、这些设计师以及师傅的时候,我看到了博物馆展览中不曾诠释的历史,陶瓷地摊上没有描绘的生动故事,更看到了创作者们在日常器物中倾注的美好心意。
生活、器物与人可以如此美好相依,好的器物可以让生活如此温润,继而柔化你的心。而一个创作者的心与其手中物件可以如此相似,让使用者也能在这些器物中感受到创作者对生活的精心描绘。在我的寻找中,我看到人与器物的关系可以如此亲近。
捌 我的半亩花园
柳遥遥× 青花
景德镇历经千年,依旧巷弄交织。走街串巷,还是能看到陶瓷手艺人一墨笔下,婉转而至层层分明,浴火而出时,就是明净素雅的青花,玲珑惊艳。
青花技艺z早可追溯到唐代,成熟于元代,在景德镇坊间又称“鬼工”。寥寥几笔勾转,神韵立显,风华绝代。清朝督陶官唐英曾说:“为维持一致水平,避免参差,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描画轮廓、施色填彩各司其责,不学习其他技能。”这样才能做到专注不分心。
18世纪初,法国传教士殷弘绪来到中国,在昌江畔设立教堂传教,同时向世人揭示神秘的东方制瓷技艺。他所经历的景德镇“如同无时无刻不置身于狂欢节”,四面八方都是挑夫试图挤过街头的呼叫呐喊,世界各地的贸易商贾涌入巷弄库房。每件瓷器必须经过二十名工匠之手,方才入窑进行第1回合的煅烧,至少有七十名工匠负责为始烧出窑的白器抛光、彩绘、上釉,然后才回炉进行二次复烧。这样灵活精细的分工正代表着蒸汽时代之前手工艺生产的z高峰。
时代更迭,随着市场流通的快速发展,供应需求增加,陶瓷制作工艺从传统的七十多道工序逐渐简化,身兼数种工序或机器代替部分工作,比如模具成型,工厂化管理,贴花装饰技法,瓷器得以大批量生产,传统制瓷匠人越来越少,甚至传统师徒制也渐渐丢失技艺的传递。
当年的制瓷匠人为了满足世界各地涌入的市场需求,促使景德镇工匠培养出求新求变的创作心态,高度的调适能力激励了景德镇创意、灵活的经营策略,也让这座城市变得包容和灵动。而今世界各地热爱陶瓷艺术的艺术家、手艺人和陶瓷爱好者来到这里,对陶瓷热爱至极,他们被称为“景漂一族”。来到景德镇后,大多数人都会从z基础的拉坯到刻画、施釉,甚至烧制进行系统的了解学习,柳遥遥就是其中一个。
柳遥遥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读研究生,专攻陶瓷艺术方向,零基础开始接触陶瓷,从盘泥条、拉坯、立坯、施釉,再到釉上彩,一步一步慢慢扎实地学习,现在已经在景德镇待了近8年。
朋友眼中的柳遥遥还会做很多美食,有空去蹭一顿饭就很是满足。所以我比较私心地选了下午去他的工作室,顺便蹭一顿饭。
那天下午车把我载到路口,这里有一棵有些年岁的黄桷树。十分钟左右,柳遥遥推着自行车赶来。我们沿着小巷穿行,两旁是做大件陶瓷器的作坊,院子里整齐地晾着泥坯。第1个路口,就到了柳遥遥的工作室。院子一隅是他的小花园,花园里种着荷花、石榴、桂树、兰草各种植物,花木繁盛,花棚架上错落悬挂着几个智能补水器,炎夏降温之余,也方便补水加湿,为这个花园平添几分意趣。
夜幕落下,柳遥遥从菜篮里取出苕梗、白肉、茄子、鸡蛋、番茄,开始准备晚餐。厨房案头放着他们自己设计的青花食器,碗盘一应俱全,灶台上一排青花辅料罐,整齐利落。半个小时后,古韵又不失现代风格的碗盘一一落桌。斑驳旧木桌为这餐饭食添了几分生活的味道,他说,比较清闲的时候,每天还会去山里背山泉,生活的味道就应该是和自然在一起。
清代朱彝尊的《北双调?沉醉东风》里有:
香茅屋青枫树底,小蓬门红板桥西。
虽无蔗芋田,也有桑麻地。野蔷薇结个笆篱,更添种山茶绿萼梅。这便是先生锦里。
景德镇这条小巷的山野意趣,也差不多是柳遥遥的“锦里”罢。
柳遥遥口述整理
放松地去做,反而能够做出想要的
当初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陶艺老师。
要成为老师去教别人,自己的基本功必须要扎实。所以,我把制作陶瓷的所有工序都踏踏实实地学了一遍。自古以来,景德镇制作陶瓷的每道工序都是由不同的人来完成,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学习了解每一道工序。所以,这几年我一直都在不断学习探索中。
z开始,我和大多数“景漂”一样,我也去乐天练过摊。去乐天需要有自己的创意,z
开始我不会传统的青花技法,自己拿个大笔就往上面一笔一笔地画各种条纹的青花装饰。画了一段时间后,觉得那样还是不行,除了纹饰太过于简单,青花纹饰本身是有历史的内涵在里面的,青花器应该有一定历史厚重感的表达,那才是青花的气质,于是我开始往更复杂的纹饰和工艺方面去尝试突破。
任何创新的开始都是源于将传统技法熟练于心,由于我的传统青花技法功底不够,画出的作品捕捉不到传统青花的韵味,传统的青花分水技法老是掌握不了,在坚持练习的同时,也时常去看传统青花画工在画的过程中如何分水处理,在反复地练习过程中发现,我放松自己去画,反而会画得很好,越是小心谨慎地画,越画不出感觉。
熟练的画功表达才能赋予更灵动的气韵。熟练了传统技法之后,我开始结合传统青花纹饰设计适合自己产品的青花纹饰,慢慢演变,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个样子。平常我还是会坚持画一些瓷板画,一方面练习画功,一方面为产品纹样设计找灵感。
但是,因青花的抢眼,人们一看首先就说我们是青花器,却忽略了我们的器形,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设计,都有自己的讲究。纹样只是器物视觉上的直观美之一,使用功能与器形才是器物适应生活使用的根本。中国古代的东西讲究匀称、大方、内敛、沉稳,张扬炫酷的形态很少。纹样则跟随器物的形态走,随意又包含不随意,这样型、纹才能统一。
很多人也会觉得比较传统的器物没有设计感,我们做壶也很少画图纸,做的过程中也有属于器物的讲究。比如说,器物的样子存在于头脑里,一边做一边想到器物的样子,看着怎么修改舒服,自己想要的样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然而,壶的颈部、肩部、腰,还有足,没有一个特定的规定,但这个壶的肩部,如果提上一点,底部宽一些,显得稳重厚实,收小一些则灵动轻盈起来。相反,壶肩一溜下来,整个精神就没有了。
壶嘴有时是弯的,有时是直的。z开始做壶嘴,因为整体欠考虑,制作出来后,感觉差不多,但是一个壶嘴需要做好几遍,大一点,小一点,一个一个地放在上面去试。
比如那边的提梁壶壶把,z后壶把定型,做了很多个壶把,第1个断了,第二个又变形了,一个不行就又继续做,重复好多遍才选到合适的壶把。
这个壶身修成这样的弧形,修的时候是凭感觉去做,但是修壶的感性思维是从大量的理性练习中得出来的。我做东西比较感性,所以做不了一模一样的东西。我喜欢把它做得比较“中国化”一点。像中国古代讲究器物匀称、大方,国画布局中讲究画面呼应,诗歌中讲究唱和相随,这些都不是炫酷,但是却让人感觉到圆满和谐。在设计纹样时,我会从细节上去考虑和设计,你看我的壶从不同角度去看,纹样表现出来的感觉却不一样。比如这只碗,从一边看只是简单的青花勾沿,另外一边却是繁花似锦的感觉。壶的壶嘴、壶盖、壶把上总会有与之呼应的景象,这样它们才是一体的,没有被分离开。
我需要的青花描画技法就需要脱离传统青花的依样临摹。画这些纹样时,需要对纹样有一定的理解,对意境的表达有一定的领悟,才能更好地表现出纹样的内涵,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画工,而是适合的画工太少。
传统画工通过经年累月的反复劳作,对于临摹古画熟练到出神入化。忘我安心地画,却又可以谈笑风生,就像古窑里画青花的大娘,几笔勾勒,浓淡有致,神采飞扬;粉彩大师点墨细琢,神韵随至。
传统纹样中的美,凝结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生活精髓,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适应现代的生活场景,所以我们设计纹样时,会从中去掉繁复,提取适应当下生活审美的线条和表现方式,结合现代生活,设计简洁适应当下器物的纹样。
装得下生活的器物属于民众
器物的质朴,是从材料本身决定的。
我很喜欢这本《装得下生活的器物》的书名,装得下生活的器物会是怎么样的呢?但我想,它一定是属于民众 的。
在景德镇,一个东西很难找到具体谁在做,景德镇的分工在很多年前就有一种很先进的创作思路,景德镇更像一个产业化的发展,100年前就已经达到现代工业时期的发展程度,但是现在所有程序都是一个人去完成。我眼里的景德镇也算是人们对过去手工业时代纯粹生活的一种缅怀,你在世界各地很难找到第二个像景德镇这样纯手工艺的城市,它有它的特殊性。
这里太特别,你用现代管理制度很难去约束景德镇的工匠们,他们都不会买你的账。因为工匠们工作依旧是传统手工业工作形式,哪里都可以干活儿,全凭自己开心,而且手艺越好的师傅越“任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摸索前进的年轻手艺人,一方面需要和传统交流,另外一方面也要和当下沟通。日本柳宗悦的《民艺论》的确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可是,民艺是排斥个性的,做出来的东西是需要更注重并符合大众的使用习惯,太过个性的东西就不算是民艺。
因此在我看来,景德镇传统瓷器大多不属于民艺。旧时官窑的器物体现的是一种皇家气质,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表达。相对来说,吉州窑、磁州窑一类的民间窑口做的一些器物虽然比较有个性,但是器物本身的表达是属于大众的,没有特殊性。民艺师傅只是很单纯地做自己的东西,画得自然,表达的都是民间的吉祥寓意等。这里的手艺人不是为了去表达个性,包括这些题材表达的思想其实都是一些大众思想,而且追求的也不是宫廷的精雕细琢的状态。如果你说民艺是一个艺术品,那是从一定程度上抹杀了民艺,所以,民艺不是艺术品。
柳宗悦认为,我们做这些东西未必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做多了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使用的味道。民艺的东西表达出来的是不刻意的,也不是我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的那种,不会是一种率性而为的表达。
民艺需要有一个适合的土壤,做事的人还要能够专注,就一辈子只需要做这一件事,做到熟练之后,他画东西时就可以做到很率性很潇洒地一笔就完成了,但是现在很难找到那一类师傅了,特别是年轻人。很多人认为偏传统的器物没有创新,其实任何一件器物都是在一定历史的积淀下逐渐创新的,而这些历史积淀是创新的根基。
在设计思考过程中,我会广泛收集素材,再将不同的素材进行筛选吸收,领悟素材本身的意义,将它们内化成自己的东西,z后通过器物形制或者纹饰充分表达出来,你会发现器物的气质和自己是同频的。我们的器形有传统的影子,却又有自己的表达。同时,受文化发展的影响,传统器物会比较内敛一些,现代器物会比较简洁张扬一些,就像有的性格张扬的人做的东西就比较酷,这也是“器如其人”。其实,器物传承下来,是因为它一方面适应了现代发展,一方面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思想、气质决定了器物的气质。
我的半亩花园
为了保证品牌的长久性,保证市场流通的东西一定是好的,每次烧窑后的次品,我们选择砸碎。光砸就砸了七八万块钱的东西,我也很心疼那么多心血都被砸碎。但是,我砸掉它们不仅仅只是砸掉,更是想时刻提醒自己尽量地少生产一些“垃圾”出来,并尽可能地将次品率控制到z低z低。
自己不忍心,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这是手工艺时代,人们追求的一种j致。
在这样的追求路上,我更喜欢自然而然的状态,也许是受当年一位热爱植物的老师的影响,我对植物有特别的情谊。你看潘富俊在《草木情缘》里整理出的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植物世界都太美了,《诗经》里说到情切处,就只用一个“子”字、“女”字,便表达出悄然幽思、情不可遏的深情,他们往往借喻相伴,花草树木都是情的化身。草木在文学中已经如此美妙,那么,着画于器物之上,就更显灵动。诗书礼乐,化成天下,穷理致知,则造福祉。
我虽然会做很多菜。可是,我的院子没有菜圃,只有花园。我在陶瓷上画过的植物,这个花园里都有。我喜欢植物,它们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发新芽,都有自己的时间,不紧不慢刚刚好。
柳宗悦曾说:“器物之美是自然之美,没有造作,能够长久保持,正常之美对自然是忠实和顺从的,只有顺从自然者,才能够获得自然之美。”
我能够守护着这一小半亩花园,也算是受到自然馈赠。所以,我期待我的器物能给人带来舒适感和幸福感。
美在日常,触手可及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父母担心小孩吃饭时,手拿不稳碗,容易摔破,因此专门给小孩配一只耐摔的碗。儿时我曾有一只专属的搪瓷碗,虽然轻巧合适,但却很想和爸爸妈妈一样用陶瓷饭碗吃饭。后来,第1次独自使用陶瓷饭碗吃饭,竟成了生命中重要的成长仪式,那好像意味着,嗯,你长大了,可以使用和大人一样的东西。那样的秘不可宣,然而又郑重其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厦门的时光记忆展上,遇到了中古厨房老屋角落安置着的旧橱柜和桌凳,橱柜里整齐摆放的碗盘上,岁月使用的痕迹清晰可见,老屋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在厨房门口,两位老人带着孙子走进来,只见老人轻轻摩挲着橱窗说:“孩子你来看,这些我们家很久以前也用过。”
我们不断地想保护、挽留的东西,却都敌不过时间重组、更新的力量。
我们时常期待生活美好,日常精致。可是庸碌寻常的生活中,z珍贵的却是过往的点滴,拥有初心,才见未来。
美好背后是日常。是一餐用心烹饪的饭菜,是一次精心挑选的食器。
原来,有些东西一直被我们用心珍藏,倚靠日常来传递。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生活的样子,我们也不吝希望美好的人和事物与我们不期而遇。
当下,人们都开始怀念“车马慢”的旧时光,手作成了一个普通而真诚的仪式。浮躁的快节奏生活,让我们更期待通过双手的触碰,感受实在、踏实的生活日常。
如今,人们都在说民艺手作,说工匠精神,说旧时光的初心,企图将自己的脚步拉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一个摸索数十年的手艺人对我说:“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适应当下的过去式而已。这些活在当下又诞生于过往的器物,无外乎我们的日常所及。”
日常生活,无非饭后茶余。这几年,我不断地走访各地陶瓷手艺人,开启这场与手艺人和生活器物的对话。这群试图寻找真诚生活的手艺人,用平常生活的初心,诚恳设计制作属于这个年代内心表达的生活器物。
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80后陶瓷手艺人,不是非遗传承人,也不是工艺美术大师,但是,他们落地生活,也妙手生花。
我国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自古遵从“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授业方式。在《礼记?王制》中就有记载:“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期手工技艺的传承就以“父子相传”为主要途经,而且古代百工不能“贰事、移官”。
因为有了传统师徒制的授业方式,我国许多民间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相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部分传统技艺却因传统师徒制的制约而面临着失传的境遇。
于是,脱离传统师徒制的手工艺人应运而生,他们从各种渠道习得手作技艺,汲取百家之长,集各家之精髓。从而,让这些手工工艺以新的方式展现。
通过与这群脱离传统师徒制的手艺人对话,我读到了年轻手艺人身上自由的创造态度和行动力,和他们对话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当下浮躁生活状态里的踏实,还有年轻手艺人对自己所喜欢事物的坚持。他们的精湛手艺和专注执着,倾注着对生命的思考。
传统的传承,或许正以另一种包容的方式,通过他们的双手款款而至。
记得那个夏天,我在老茂家的茶室,透过窗户刚好可以看到整个新厂,有幸尝到他新寻到的古树野茶,味道芬芳醇厚。听他讲这个城市里关于陶瓷的鬼手、鬼工的j致传说,还有这座城市的新旧交替。
昌河,三宝,鬼市,湘湖,进坑,老陶院,陶研所,乐天,陶溪川,老厂,新厂,民窑,古窑厂,御窑厂……一路走街串巷下来,感受到古老而神奇的力量。个性张扬的年轻手艺人和勤恳自在的传统工匠,在这里相辅相成地存在。
廖少朗的天青色,麦子斌的执着于线条,朱志远容纳的万象,柳遥遥坚守的朴实青花,程瀚哲翻转杯底的火痕,柴皓杰精致的东方美学,私物志的取舍与接纳,马文茜长久相伴的器物,还有蒋伟伟不乱章法的坚持……
他们,因为热爱而执着。
锴子说,他是茶痴,喜欢有光且不老套的壶;
大桦说,重庆不应只有火锅,还有重庆的陶;
黄志阳说,他做好自己的壶就可以了。
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不懈地找寻更适合与当下的生活产生连接的创作方式,并用心设计适应当下生活的温暖器物。如果有幸能够遇到你的阅读,唯愿这里的故事抑或只言片语能温暖你的日常生活。
当然,它还有诸多不足和粗浅之处,也期待您的真诚指正。
有幸与这些诚恳生活的手艺人对话,常怀感恩,美好背后的日常才会更加真实。能够成文成书,离不开良遇团队每一位伙伴的默默支持。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都因渴望美而相遇。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对话各类手工艺人,百工皆良遇。在这场关于生活美学的邂逅中,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传统与当代的工艺传承精神,更是一场美好的期待。
在此,我要谢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感谢黄茂军老师及其家人的照顾,感谢书中每一位手艺人的真诚对话以及对自己热爱的事物的坚持,感谢陈小雨、蓝印子徐磊、大志、江戈工作室、李修安、李振明工作室、张振环工作室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当然,还有客栈义工小姑娘、有无工作室小徒弟们的分享。
愿美好的你们,在此和美好的事物相遇。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