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华夏有衣:走进汉服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华夏有衣》、《华夏礼仪》的写作源于汉服文化与中学教育的相逢。汉服及礼仪课程早在2013年即成为北京市西城区后备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014年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以汉服活动为载体的传统服饰礼仪文化青少年传承模式研究”并成功立项,该课题于2017年结题,本书为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称。汉服复兴运动中也一直有“始于衣冠,达于博远”“华夏复兴,衣礼偕行”的理念,本套书分为服饰和礼仪两本。
《华夏有衣——走进汉服文化》:以传统服饰为主体,涉及传统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当代汉服的复兴实践。本书涵盖了当代汉服的概念、意义、穿着、礼仪等基本问题,以及汉服的源流兴衰、冠服制度等历史纵深;对汉服基本款式进行了分类说明,并涉及冠履、配饰、图案、配色等相关知识;通过青春校园中衣冠复兴的热情实践,展望青年一代的文化复兴实践以及呈现当代青年对复兴道路的认真思考。本书力图将汉服复兴十余年来的探索与思考加以梳理,勾勒出汉服文化的基本框架。
冯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课堂文化研究中心”委员,国际青年成就(JA)顾问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教学、文化遗产教育。参与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及教参等。
何志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教育硕士。多年参与汉服复兴,曾任“天汉民族文化网”版主。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参与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与教参、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等。
杨娜,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曾担任过新闻编辑、策划。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生,主攻方向为文化社会学,英国“英伦汉风”汉服社创始人之一,曾担任“汉服北京”社团负责人,曾获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汉族之花称号。自2009年起专注于梳理汉服复兴的发展历史与脉络,2016年出版《汉服归来》一书。
《华夏有衣》与《华夏礼仪》两本书放到我面前的时候,脑海中立时浮现的是两个汉字偏旁——“衣”和“示”。这两个偏旁曾经困扰过很多孩子,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颇为费神。往往到了最后,总结出来的规律就一条:“觉得”与衣服有关的就是“衣补旁”,其它的则是“示字边”。按说这条规律倒也管用,可以解决90%的有关这两个部首混淆的问题;再加上如今早已经进入电脑打字时代,只要汉语拼音的拼写过关,那真是想写错字都难。
不过在一些必须手写汉字的场合(比如考试、现场填表等),提笔忘字、下笔错字的情况仍屡屡发生,其中不乏“读书破万卷”的成年人。比如,“初”和“褐”,每每有人把它们错写成示字边,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规律导致的思维定式——怎么看都觉得这两个字与“衣服”没有关系——既然不是衣补旁,那就少加一点吧!于是,很多人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写错了。
当然,我在这里想说的并不是关于规范汉字的问题,而是由这种错字现象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孩子们传递更深层次的文化?如何让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既可以起源于完成艰巨任务时的欢天喜地,也可以来自于实现既定目标后的酣畅淋漓,还可以发端于纠正经年谬误时的恍然大悟。举例来说,当你发现“初”字在古代就指裁衣服的剪刀时,也许会如醍醐灌顶一般,再不纠结于这个字的偏旁部首。同样的道理,当你了解了“禮”“禘”“祗”这些字是和祭祀典礼有关的各种活动时,想必再也不会把它们写错认错。
由此开始,你可能会对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说帝王祭祀等活动离你尚且遥远,那么,衣食住行中排在首位的“衣”,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变迁或许会吸引到你。对“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衣”的重要性竟然超过了“食”,你是否会疑惑为什么祖先如此之看重自己的形象?隐约中,你是否会发现这与我国自诩“礼仪之邦”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这两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服饰和传统礼仪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之门的两把钥匙。促成这两本书的顺利出版,也是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少年传承研究”引领下的成功实践。我把这两本书推荐给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尤其是中学生,相信读者会在书中发现一片崭新的天地,感受文字背后那种更贴近我们的人文情感!
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前校长
袁爱俊
华夏有衣:走进汉服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