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

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法治政府
  • 中国法治
  • 政府发展
  • 法学
  • 政治
  • 报告
  • 2017
  • 公共管理
  • 社会科学
  • 中国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412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941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法治政府蓝皮书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字数:5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7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家治理与行政法治方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大行政决策立法和权力清单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引向纵深。在科技发展与法治政府的关联方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互联网平台参与治理和政府数据开放等问题获得强势关注。中国正在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共享经济法律规制之路。在部门行政法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文化发展繁荣、教育法治、城市管理法治和深度参与国际治理是本年度的关键词。在行政争议解决方面,作为行政大国,行政管理的集中性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稳固特征。行政调解制度和行政检察监督的职能内涵在近年来得到积极拓展,法治型信访的路线图日益清晰。在2017年度,行政法学界也围绕传统行政法基础理论、政府信息公开、互联网监管、政府规制等内容产生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理论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贡献了学术智慧。

作者简介

应松年,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副组长,北京市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委员。

目录

Ⅰ 总报告
1 新时代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使命【马怀德 王 玎】/001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002
  二 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007
  三 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011

Ⅱ 专题报告
一 国家治理与行政法治
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的发展【杨建顺】/013
3 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沈开举 郑 磊】/032
4 权力清单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王春业】/050
5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行政法问题【郑雅方】/065
二 科技发展与法治政府
6 互联网平台的法律责任——平台监管与监管平台【王锡锌】/083
7 政府数据开放法治化进程和展望【程雁雷 潘燕杰】/106
8 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报告(2017)【王 静 李 烁 姚 瑶 樊 裕】/131
9 地方网约车和顺风车政策专题研究报告【林 华 葛方晨 张怡铮 周 辉】/160
三 部门行政法
10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评估的现状与发展完善【郑雅方】/195
11 药品监管行政法治的发展与改革【宋华琳 牛佳蕊】/216
12 国际贸易、国内规制与行政法治的发展【高秦伟 陈 敏】/237
13 中国文化法治发展报告【熊文钊 史艳丽】/257
14 食品安全领域行政法治发展报告【王青斌 赵嘉君】/286
15 教育领域行政法治的发展【林鸿潮 谈桔芳 曾 茜】/324
16 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法治的发展【赵 鹏 崔俊杰】/346
四 行政争议解决
17 行政调解制度的发展【莫于川 任肖容】/380
18 信访法治的发展【章志远】/429
19 行政诉讼集中管辖【李瑰华】/439
20 我国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演变、发展与创新【刘 艺】/454
五 立法、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述评
21 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立法述评【王敬波 贺昱辰】/472
22 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司法解释综述【赵 鹏 蔡刘畅】/494
23 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典型案例综述【赵 鹏 蔡刘畅】/503
学术研究综述
24 法治政府理论新发展——2017年学术研究述评【马怀德 王 玎】/523
《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现状、挑战与未来走向的年度性研究报告。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动态的视角,理解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报告内容基于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翔实的数据分析,汇聚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法律专家、政策研究者以及实务部门的智慧和经验,共同描绘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时代图景。 第一部分:总论——法治政府建设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本部分将首先对2017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宏观背景进行梳理。这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重要变化,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十三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报告将重点分析当前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强调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环节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报告将深入探讨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涵盖但不限于:政府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度、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薄弱环节等。报告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这些挑战进行细致的剖析,力求揭示其深层根源。 第二部分: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领域分析 本部分将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的几个核心领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依法行政的深化与实践: 报告将回顾2017年以来,各地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进展。这包括健全政府规章制定和备案审查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决策法制审核等制度的落实。同时,报告也将探讨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红头文件”的随意性、执法尺度不一、以及基层执法能力不足等。 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 权力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关切。本部分将重点关注2017年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放管服”改革在厘清权责、优化服务方面的成效。报告将深入分析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构建,包括权力运行全程公开、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同时,报告也将审视权力寻租、腐败等现象在体制机制层面被遏制的程度。 公正高效的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是政府履行职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直接体现。本部分将评估2017年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监督制度的运行情况,以及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报告将分析在环境执法、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市场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执法公正性和效率的提升状况。此外,报告还将关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选择性执法、过度执法、执法不作为等,并探讨解决之道。 透明开放的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关键。本部分将分析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各地在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如财政信息、重大决策过程、民生领域信息等方面的努力。报告将评估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公开渠道的建设水平和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报告也将指出信息公开中存在的“公开难”现象,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深度。 广泛深入的公众参与: 法治政府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本部分将考察2017年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政策制定、行政监督的渠道和机制。这包括听证会制度的完善、网上意见征集、信访工作改革、以及公民依法表达诉求的保障情况。报告将分析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代表性,以及如何鼓励和引导公民积极、理性地参与到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中。 畅通有序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 健全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本部分将梳理2017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制度的运行情况,分析行政争议案件的数量、类型、处理结果及其对依法行政的影响。报告将评估行政争议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并探讨如何进一步畅通公民依法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问题。 第三部分:法治政府建设的区域与领域专题研究 本部分将对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领域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 区域法治政府建设的比较研究: 报告将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省份或城市,对其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特色做法、创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不同地区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特定领域法治政府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报告将聚焦一些社会关注度高、法治建设难度较大的特定领域,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环境优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网络治理等,深入分析这些领域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面临的独特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将分析如何通过完善环境监管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屏障。 第四部分: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前沿与国际比较 法治政府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本部分将梳理国内外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探讨新时代对法治政府内涵和外延提出的新要求。这可能包括对“良政善治”、“规制国家”、“审慎政府”等理论的解读,以及这些理论如何指导中国法治政府的实践。 国际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借鉴: 报告将选取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分析其在制度设计、政策实施、监督机制等方面的特色,并探讨其对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启示意义。这包括对政府透明度、问责制、权力制衡、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国际比较。 第五部分: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在对2017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进行全面梳理、深入分析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本部分将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当前法律法规在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不足,提出修法、立法的建议,尤其是在权力边界、责任追究、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等关键领域。 强化权力监督与制约: 提出构建更加有力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建议,包括深化人大监督、强化司法监督、健全内部监督、激发社会监督活力等,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与水平: 建议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善执法标准和程序,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坚决纠正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等不正之风。 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与透明度: 提出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范围、创新公开形式、加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公众的监督。 健全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机制: 建议建立更加多元、有效的公众参与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政府治理中来,形成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 呼吁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更多优秀的法治政府建设人才,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报告将对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强调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持续改革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道路,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客观的实证分析、深刻的理论洞察,为关注中国法治建设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推动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朝着更加成熟、更加文明的方向不断前进。

用户评价

评分

在翻阅《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时,我深切感受到一种“全局观”和“纵深感”。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似乎很有章法,它不会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试图剖析背后的逻辑和机制。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对于“权力监督与制约”这一块的论述。2017年,在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的进展?“打虎拍蝇”的力度是否体现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上?书中是否会分析,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全面、有效的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对于政府在处理社会矛盾、化解群体性事件方面的依法依规工作,书中是否有案例展示?它是否能够解答,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政府是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寻求解决方案的?这种对权力运行的审视和对社会治理的深入探讨,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次关于国家法治建设的“深度体检”,其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非常期待。

评分

刚翻开《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就被其厚重感和严谨的排版吸引了。作为一名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充满好奇的普通公民,我一直很关注政府如何依法行政、如何提升公信力。《报告》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的窗户。它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更像是一次细致入微的“透视”,将过去一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面貌呈现在眼前。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部分感到兴趣,书中是否深入剖析了这项改革在减少 bureaucratic hurdles、激发市场活力方面起到的实际作用?是否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来佐证其成效?同时,我对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的提升也有很高的期待,书中会否详细阐述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以及公民参与监督的机制是否得到了有效强化?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更清晰地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以及它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生根,最终惠及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这种对具体细节的探究,正是吸引我的地方,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

评分

《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知识的探索之旅”。书中似乎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是在为未来的发展勾勒蓝图。我很好奇书中对于“法治政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它是如何衡量一个政府是否真正“法治”的?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指标体系?例如,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2017年有哪些法律法规得到更好的实施,又有哪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书中对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司法途径,是否有深入的分析?它是否会提及,在提升这些机制的效率和公信力方面,又有哪些新的举措?我个人认为,一本好的法治报告,不应该只讲述“做了什么”,更应该思考“做得怎么样”,并且能够指明“未来该往哪儿走”。这本书是否能提供这样的思考深度,是我非常关注的。这种对评价体系和未来方向的探讨,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评分

《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的“触角”延伸得非常广。这本书不仅仅聚焦于一些宏观的政策方向,更是深入到一些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感受到的方面。比如,书中会不会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优化营商环境”进行细致的梳理?它是否会列举出在行政服务、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2017年有哪些具体的、可感知的变化?我尤其关心的是,在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上,这本书是否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案例?书中对基层依法行政的关注,是否能让我们看到,在日常的政务服务窗口,在街道、乡镇一级,法治的理念是如何被贯彻和落实的?这种贴近生活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因为它让我们能够从自身体验出发,去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展,也更容易找到我们普通人与法治政府之间的连接点。

评分

阅读《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7)》的过程,体验颇为丰富,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深度对话”。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既关注顶层设计,也深入到基层实践。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对于“放管服”改革的深入解读。它是否仅仅停留在政策宣讲层面,还是真正揭示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挑战?例如,在“放”的环节,哪些审批事项被取消或精简了?在“管”的环节,新的监管模式是如何构建的,又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尤其让我好奇的是,书中是否提及了如何平衡“放”与“管”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新的“权力寻租”空间?此外,对于提升政府的依法决策能力,书中是否有具体的案例和分析?比如,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公众参与的渠道是否得到保障?风险评估机制是否得到有效运用?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回避问题,而是试图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审视,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真实图景至关重要,也更能引发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