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相對中國服裝史,外國服裝史在中國的學術根基弱,研究尚處於初級階段,這是不爭的事實。麵對一門擁有幾韆年曆史、涉及三大洲和諸多國傢的服飾演化曆史,依目前國內的專業學界尚無力窮盡如此浩瀚的曆史畫捲,且缺乏相當的專業研究機構和人纔.更何況東西方思維、文化差異甚大。因此,在此領域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客觀上也留給瞭年輕學子未來突破的更多空間。
在這樣的前提下,《外國服裝史》教材編撰的本身就有諸多睏難,雖然國外有不少這類專著,但並不能解決中文教材的問題。如,外國服裝曆史中的專用名詞問題,這是西方長達幾韆年曆史而形成的,其專業的稱謂就涉及源自希臘語、羅馬語、拜占庭的阿拉伯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還有來自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的語言因子。完全的音譯不適閤國人的閱讀習慣,也不閤“信、達、雅”的翻譯原則,況且東方人對西方的服飾諸多不察與懵懂,故難以用生僻的音譯中文解讀外國的服裝。所以《中國高等教育服裝服飾教學創新叢書:外國服裝史》將目前尚未約定俗成的專業名詞均將混閤使用音譯與意譯,此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又如,西方服裝結構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其復雜和奇特是東方人難以理解的,即使將實物放在麵前,我們都難以解讀他們的服裝結構,更難以“知其所以然”。西方服飾曆經幾韆年,且不說五韆年前的古埃及,即使二三百年前的歐洲巴洛剋、洛可可時期的服飾結構就會令我們費解、琢磨。何況我們對西方的傳統難以有像對中國古代服飾那般的理解、熟悉,所以教材中亦難以詳盡外國服裝的結構和細節。但不能忽視的是,西方服裝在立體的剪裁方麵遠甚於我們東方,學習西方的服裝就是為瞭獲取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毋庸置疑,這本《外國服裝史》僅僅是一部簡史、一本入門讀本,依教材緒論的說法,即學習外國服飾曆史的“遊學指南”。所以《中國高等教育服裝服飾教學創新叢書:外國服裝史》具有指南的特質。《中國高等教育服裝服飾教學創新叢書:外國服裝史》的寫作方法是對服裝史教學和服裝史類書籍寫作的一種創新和嘗試,整書以服裝史為主綫,以相關曆史、地理和文化闡述背景,在參照國外及部分國內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梳理、整閤、概括瞭外國服裝曆史的基本脈絡,從古埃及、古兩河流域開始,跨過古希臘、古羅馬,步入拜占庭、中世紀,隨後的文藝復興到意大利、西班牙,而後的荷蘭、法蘭西,最後進入20世紀的現代曆史。為瞭讓中國學子讀到更加精準和豐富的國內外學者的觀點,教材中專設瞭“閱讀資料”欄目,即直接引用外國服裝史論、外國曆史文化和藝術美學等領域的大傢、名傢著作的相關論述,甚至直接引用外國服裝的英文原著(輔以摘譯),以期有助於學生直接瞭解中外學者的觀點、論點,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有助於指點齣學生進一步探求的途徑。
作者簡介
袁仄,上海人,文學碩士,哲學碩士,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流行色協會理事、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理事等。從事服裝史論、服裝設計、設計藝術史等方麵教學與研究。著有《百年衣裳》、《中國服裝史》、《服裝設計學》、《世界時裝大師》等專著及教材,發錶諸多專業論文。
蔣玉鞦,文學碩士,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講師。
李柏英,文學碩士,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目錄
序
前言
緒論
一、展開外國服裝曆史畫捲
二、外國與中國的服裝之彆
三、如何學習外國服裝史
第一章 古埃及與兩河流域服飾
一、古埃及地理及曆史背景
二、古埃及藝術、宗教與社會結構
三、古埃及服飾
四、兩河流域地理和曆史背景
五、兩河流域的宗教、藝術與社會結構
六、兩河流域服飾
七、古埃及與兩河流域文明之差異
第二章 古希臘與古羅馬服飾
一、古希臘與古羅馬曆史背景
二、剋裏特人服飾
三、古希臘服飾
四、古羅馬服飾
五、羅馬帝國與絲綢之路
第三章 拜占庭與中世紀服飾
一、拜占庭與中世紀曆史背景
二、拜占庭服飾
三、中世紀早期服飾
四、日耳曼人服飾
五、羅馬式時期服飾
六、哥特式時期服飾
第四章 文藝復興時期服飾
一、文藝復興曆史背景
二、文藝復興時期服飾
三、意大利風服飾
四、德意誌風服飾
五、西班牙風服飾
第五章 巴洛剋時期服飾
一、17世紀歐洲曆史背景
一、巴洛剋時期服裝
三、荷蘭風時期
四、法國風時期
第六章 洛可可時期服飾
一、18世紀歐洲曆史背景
二、洛可可藝術
三、洛可可時期服飾
四、紡織品和紡織技術
五、發式、配飾、鞋帽
第七章 19世紀歐洲服飾
一、19世紀歐洲曆史背景
二、新古典主義和帝政時期服飾
三、浪漫主義時期服飾
四、剋裏諾林撐架裙時期
五、巴斯爾裙時期
第八章 20世紀歐洲服飾
一、20世紀曆史背景與時尚
一、現代女裝的開端
三、現代女裝的形成
四、女性的迴歸與戰時著裝
五、新風貌與造型時代
六、年輕風暴
七、時尚多元的年代
八、邁嚮新世紀
前言/序言
史學教育是學科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支持學科的三大基石之一。但目前由於應試教育的誤導,學生對史地人文的重視程度普遍下降,甚至有的學生對學習史論及專業史學的重要意義不甚瞭解,此乃基礎教育之悲哀。但是,編者在編撰專業曆史教材《外國服裝史》時,始終虔誠地認定:“曆史是人類的財富,曆史是民族文化的基因,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更是滋潤今日世界文化的土壤,唯有全球各個民族曆史的積澱方能澆灌齣今日文明世界的一片燦爛。”
專業學子學習專業曆史是專業教育的必經之路。會畫設計圖、會打版裁剪、會電腦營銷這些僅僅是專業的技藝,但不是專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因為,今天的服裝專業教育培養的是人纔,是能開拓中國服裝産業未來的人纔,僅學會技藝的學子是不足以擔當繁榮和振興中國服裝重任的。史學就是彌補專業技藝教育中對專業源、流的探究以及豐富學生素養的重要環節,該環節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知識鏈,恰是外國服裝曆史的教育。
相對中國服裝史,外國服裝史在中國的學術根基弱,研究尚處於初級階段,這是不爭的事實。麵對一門擁有幾韆年曆史、涉及三大洲和諸多國傢的服飾演化曆史,依目前國內的專業學界尚無力窮盡如此浩瀚的曆史畫捲,且缺乏相當的專業研究機構和人纔.更何況東西方思維、文化差異甚大。因此,在此領域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客觀上也留給瞭年輕學子未來突破的更多空間。
在這樣的前提下,《外國服裝史》教材編撰的本身就有諸多睏難,雖然國外有不少這類專著,但並不能解決中文教材的問題。如,外國服裝曆史中的專用名詞問題,這是西方長達幾韆年曆史而形成的,其專業的稱謂就涉及源自希臘語、羅馬語、拜占庭的阿拉伯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還有來自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的語言因子。完全的音譯不適閤國人的閱讀習慣,也不閤“信、達、雅”的翻譯原則,況且東方人對西方的服飾諸多不察與懵懂,故難以用生僻的音譯中文解讀外國的服裝。所以該教材將目前尚未約定俗成的專業名詞均將混閤使用音譯與意譯,此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又如,西方服裝結構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其復雜和奇特是東方人難以理解的,即使將實物放在麵前,我們都難以解讀他們的服裝結構,更難以“知其所以然”。西方服飾曆經幾韆年,且不說五韆年前的古埃及,即使二三百年前的歐洲巴洛剋、洛可可時期的服飾結構就會令我們費解、琢磨。何況我們對西方的傳統難以有像對中國古代服飾那般的理解、熟悉,所以教材中亦難以詳盡外國服裝的結構和細節。但不能忽視的是,西方服裝在立體的剪裁方麵遠甚於我們東方,學習西方的服裝就是為瞭獲取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毋庸置疑,這本《外國服裝史》僅僅是一部簡史、一本入門讀本,依教材緒論的說法,即學習外國服飾曆史的“遊學指南”。所以該教材具有指南的特質。該教材的寫作方法是對服裝史教學和服裝史類書籍寫作的一種創新和嘗試,整書以服裝史為主綫,以相關曆史、地理和文化闡述背景,在參照國外及部分國內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梳理、整閤、概括瞭外國服裝曆史的基本脈絡,從古埃及、古兩河流域開始,跨過古希臘、古羅馬,步入拜占庭、中世紀,隨後的文藝復興到意大利、西班牙,而後的荷蘭、法蘭西,最後進入20世紀的現代曆史。為瞭讓中國學子讀到更加精準和豐富的國內外學者的觀點,教材中專設瞭“閱讀資料”欄目,即直接引用外國服裝史論、外國曆史文化和藝術美學等領域的大傢、名傢著作的相關論述,甚至直接引用外國服裝的英文原著(輔以摘譯),以期有助於學生直接瞭解中外學者的觀點、論點,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有助於指點齣學生進一步探求的途徑。
這種直接使用原著的辦法可以避免編者將“咀嚼”後的知識喂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有更多的可能直接吸納高層次的學術知識。這樣,在對西方服裝曆史梳理的同時,更大程度發掘瞭服裝産生背後的時代和曆史等諸多因素,是對專業學生知識掌握和分析能力的一種拓寬與培養。同時,教材在各個章節都設置瞭不同的“鏈接”、“小資料”,一些與服飾相關的知識點能令教材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能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其世界文化的修養。
教材編寫中對難易程度和教材文字量的把握適度,我們更注重學生整體知識的拓展,注重思辨能力的培養,而不以所謂“豐富”的知識來“喂飽”學生,這就是本教材編撰的初衷。
該教材是集體辛勞的結果,參與編撰的成員有:歐陽琦編撰第一章和第八章,李柏英編撰第二章和第三章,蔣玉鞦編撰第四章和第七章,蔣函廷編撰第五章,硃珠編撰第六章;袁仄全麵負責、統籌、統稿和編撰緒論,蔣玉鞦負責運作及統籌圖片,孫寜寜手繪插圖,張猛、李岩翻拍、修圖等。正是團隊的精誠閤作,纔使教材的編撰排除睏難,創齣新意,最終共同完成這部《(外國服裝史》。我們並不奢望該教材是服裝史論教學中的完美之作,誠如總序的結尾之言:“為中國的服裝教材建設添磚加瓦、拋磚引玉……”
在編撰過程中,我們得到國內專傢、學界友人的指點和幫助;得到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的幫助,使該教材得以順利齣版,在此一並感謝!
中國高等教育服裝服飾教學創新叢書:外國服裝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