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英] 查爾斯·達爾文 著,苗德歲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譯林齣版社
ISBN:9787544771436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3362
品牌:譯林(YILIN)
包裝:精裝
外文名稱: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515
字數:300000

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由公認更忠實於“進化論”思想的初版《物種起源》為母本翻譯而來

遴選百餘幅達爾文時期的博物手繪圖或達爾文手稿,配以明晰圖注,展現“進化論”之光

譯者為亞洲唯1獲得“古生物界諾貝爾奬”——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羅美爾奬的苗德歲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周忠和,果殼網等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乘“貝格爾”號(即“小獵犬”號)艦進行瞭曆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瞭大量的采集和觀察,並於1859年齣版瞭《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在本書中,達爾文首次提齣瞭進化論的觀點,證明物種的演化是通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方式實現的。進化論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插圖版選擇*忠實於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初版《物種起源》為母本,精選百餘幅達爾文時期的手繪博物插圖並配以圖注,忠實呈現那個時代的博物學之昌明盛美。

作者簡介

作者: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國生物學傢,進化論的奠基人。他的《物種起源》是劃時代的著作,提齣瞭生物進化論學說,對唯心的造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提齣根本性挑戰,使當時生物學各領域的概念和觀念發生劇變。除瞭生物學外,達爾文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譯者:苗德歲,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理學碩士,美國懷俄明大學地質學、動物學博士,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現任堪薩斯大學自然曆史博物館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1986年獲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羅美爾奬,是亞洲首位獲得該項殊榮的古生物學傢。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如果要舉齣經典名著中修訂本不如初版的例子,《物種起源》就是*好的一例。

——耶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費城科學院院長、著名達爾文學者 凱斯?斯圖沃德·湯姆森

古生物學傢苗德歲傾力重譯的《物種起源》,可謂譯到精時堪稱奇。

——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周忠和

達爾文所闡述的進化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恩格斯

如果沒有進化論之光,生物學的一切都將無法解釋。

——杜布贊斯基

我認為《物種起源》這本書的格調是再好也沒有的,它可以感動那些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的人們。至於達爾文的理論,我即使赴湯蹈火也要支持。

——赫胥黎


目錄

導言
譯序

本書第一版問世前,人們對物種起源認識進程的簡史

緒論

第一章 傢養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態下的變異

第三章 生存鬥爭

第四章 自然選擇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

第六章 理論的諸項難點

第七章 本能

第八章 雜種現象

第九章 論地質記錄的不完整性

第十章 論生物在地史上的演替

第十一章 地理分布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續)

第十三章 生物的相互親緣關係:形態學、胚胎學、發育不全的器官

第十四章 復述與結論

附錄:譯名芻議

精彩書摘

我應首先說明,我是在廣義與隱喻的意義上使用“生存鬥爭”這一名詞的,它包含著一生物對另一生物的依存關係,而且更重要的是,也包含著不僅是個體生命的維係,而且是其能否成功地傳宗接代。兩隻犬類動物,在飢饉之時,委實可以稱之為彼此間為瞭爭奪食物與求生而鬥爭。但是,沙漠邊緣的一株植物,可以說是在為抗旱求存而鬥爭,雖然更恰當地說,應該把這稱為植物對水分的依賴。一株植物,每年産一韆粒種子,而平均隻有一粒種子能夠開花結籽,這可以更確切地說成是,它與業已覆被地錶的同類以及異類的植物作鬥爭。懈寄生依存於蘋果樹和其他少數幾種樹,隻能牽強附會地說它在跟這些樹相鬥爭,因為如果同一株樹上此類寄生物過多的話,該樹就會枯萎而死。然而,倘若數株懈寄生的幼苗密生在同一根枝條上的話,那麼可以更確切地說,它們是在相互鬥爭。由於懈寄生的種子是由鳥類散布的,因此其生存便依賴於鳥類;這可以隱喻地說成,在引誘鳥來食其果實,並藉此傳布其種子,而非傳布其他植物的種子這一點上,它就是在和其他果實植物相鬥爭瞭。在這幾種彼此相貫通的含義上,為方便計,我使用瞭生存鬥爭這一普通的名詞。
  由於所有的生物都有著高速繁增的傾嚮,因此必然就會有生存鬥爭。每種生物在其自然的一生中都會産生若乾卵或種子,它一定會在其生命的某一時期,某一季節,或者某一年遭到滅頂之災,否則按照幾何比率增加的原理,其個體數目就會迅速地過度增大,以至於無處可以支撐它們。因此,由於産齣的個體數超過可能存活的個體數,故生存鬥爭必定無處不在,不是同種的此個體與彼個體之爭,便是與異種的個體間作鬥爭,抑或與生活的環境條件作鬥爭。這是馬爾薩斯學說以數倍的力量應用於整個動物界和植物界;因為在此情形下,既不能人為地增加食物,也不能謹慎地約束婚配。雖然某些物種,現在可以或多或少迅速地增加數目,但是並非所有的物種皆能如此,因為這世界容納不下它們。
  毫無例外,每種生物都自然地以如此高的速率繁增,倘若它們不遭覆滅的話,僅僅一對生物的後代很快就會遍布地球。即令生殖較慢的人類,也能在二十五年間增加一倍,照此速率計算的話,幾韆年內,其後代著實即無立足之地瞭。林奈計算過,一株一年生的植物倘若一年僅産兩粒種子(沒有任何植物會如此低産),它們的幼苗翌年也各産兩粒種子,以此類推,二十年後這種植物可達一百萬株瞭。在所有已知的動物中,大象被認為是生殖最慢者,我已花瞭些力氣,估算瞭它可能的最低的自然增長速率;可以保守地假定,它從三十歲開始生育,一直生育到九十歲,其間共計産齣三對雌雄小象;倘如此的話,五百年之後,就會有近一韆五百萬隻大象存活著,而且均是由最初的那一對傳衍下來的。


前言/序言

一. 為什麼要齣插圖版《物種起源》?
譯林齣版社於2013年底齣版瞭拙譯《物種起源》,受到瞭學界較好的評價,也得到瞭很多讀者的認可。但在當當網的讀者評論中,有數位讀者抱怨該書沒有插圖,他們指齣:“就是沒圖,其他都好推薦”,“其實最想要的是有插圖版的”,“這類大部頭書,希望齣彩圖版”。根據讀者的需要,譯林齣版社希望能齣一本插圖版。盡管市麵上已有《物種起源》插圖版存在,但不少插圖與書的內容結閤欠緊密,另外插圖風格與原著的時代也不協調。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瞭大量的達爾文著作的手繪插圖,主要是《貝格爾號(小獵犬號)考察動物誌》與《貝格爾號(小獵犬號)考察地質誌》中的原始手繪插圖,有些是黑白的,有些是彩色的。達爾文時代是博物學研究的鼎盛時期,也是博物學著作手繪插圖的黃金時代,因此,我與本書責任編輯宋暘女士商定從公版的達爾文圖庫中,選取與《物種起源》內容相關的圖片作為本書的插圖,這樣就保持瞭插圖在內容與形式和風格上跟原著的一緻性。
此外,我也想趁此機會改變原著的版次。誠如我在譯林齣版社2013版《 物種起源》的《版本說明》中所指齣的,《物種起源》在達爾文生前總共齣瞭六版。第一版是1859年11月24日齣版,第二版是1860年1月7日齣版,相隔僅一個半月。第二版在字體、紙張和裝訂上,跟第一版毫無二緻,未重新排版且頁數相同,隻是改正瞭印刷、標點符號、拼寫、語法、措詞等方麵的錯誤,實為第二次印刷。在其後12年間的第三(1861)、四(1866)、五(1869)及六(1872)版中,達爾文做瞭大量修改,以至於第六版的篇幅比第一、二兩版多齣瞭三分之一。
達爾文在後來的修訂過程中,為瞭迴應同時代人的批評(尤其是有關地球的年齡以及缺乏遺傳機製等方麵的批評),做瞭連篇纍牘的答復,甚至於“違心”的妥協,以至於越來越偏離其原先的正確立場(譬如越來越求助於拉馬剋的“獲得性性狀的遺傳”的觀點)。現在看來,限於當時的認識水平,那些對他的批評很多是錯誤的,而他的答復往往也是錯誤的。結果,新增的很多零亂的綫索與內容,完全破壞瞭他第一、二版精巧的構思、縝密的立論、有力的申辯以及文字的順暢。因此,當今的生物學傢以及達爾文研究者們,大多推重初始兩版。而近20年來,西方各齣版社重新印行的,也多為第一版。不過牛津大學齣版社的《牛津世界經典叢書》的1996版以及2008修訂版,卻都采用瞭第二版,理由很簡單:與第一版相比,第二版糾正瞭一些明顯的錯誤,但總體上變動極小。故此,我當時選定牛津2008修訂版為該譯本的藍本。
中國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傢、中科院動物所張德興(2014)教授在《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書評中犀利地指齣:
《物種起源》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發行後一個月左右齣版的,主要是對第一版的印刷、用詞、句法、語法等錯誤進行瞭修改訂正,也有一些增刪,但重大修改僅有20幾處,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4處,都在最後一章,而它們卻是動搖瞭達爾文的4處:在其中兩處達爾文錶達瞭最初的生命形式是由造物主賦予的妥協思想,另一處強調瞭他的理論是關於從少數創造齣來的類型的基礎上如何進化的,而第4處則指齣他的理論並不會動搖人們的宗教情感,並加以舉例證明。達爾文試圖通過這些修改迴避跟宗教的矛盾,想錶明他並不反對宗教神學,他的理論也與創世論並不相矛盾。雖然“造物主”(Creator)和“被創造”(Created)這些詞富有歧義,但在達爾文使用的那些語境下可以說沒有歧義。因此,這也許是他的真實想法。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談論生物進化就如同是犯罪,達爾文自己曾形容,承認進化論“像是承認自己是殺人犯”。盡管這些修改是我最不敢苟同的,我也還是更喜歡讀第一版,但是第二版是最接近達爾文的原始思想,並且糾正瞭第一版中很多印刷、句法和用詞錯誤的版本。苗先生的譯文可謂匠心獨運,雅緻老成。讀者通過習讀它,可以聆聽達爾文的真實心聲,領略曠世偉人思辨之嚴密、治學之嚴謹和為學之艱難。
盡管張教授的批評非常客氣和婉轉,我經過進一步深入研究之後,覺得他所說的“我也還是更喜歡讀第一版”,十分有道理。因為我又發現第一版中的下麵這段話,也從第二版開始被達爾文割愛刪節瞭:“自然界的麵貌,堪比柔順的錶麵,上萬個尖尖的楔子緊緊地擠在一起,被不停地往裏夯擊,有時是一個楔子被夯擊,然後另一個楔子被更重地往裏麵夯擊。”這段話是描述生物間生存鬥爭之慘烈的,曆來為演化生物學傢們所競相引用,但達爾文顯然覺得這一比喻太刺激那些認為英國社會跟自然界一樣愉悅和諧的人們的神經瞭,便刪除瞭。現在演化生物學界的共識是:《物種起源》第一版是最具革命性的,也是達爾文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在《物種起源》齣版100周年紀念的1959年,哈佛大學齣版社重新影印瞭第一版,企鵝齣版社2009年為紀念《物種起源》發錶150周年所印行的“裏程碑式紀念版”也是該書的第一版。所以,我們這個插圖版的文字部分就是以上述兩本書為藍本的。

二.如今我們還有必要讀《物種起源》嗎?
這一問題既是“果殼網”的吳歐女士對我做專訪時所提齣的問題,也是很多讀者想知道的。除瞭我在采訪中的迴答之外,我想先引用張德興教授在上述書評裏的第一段話:“有些書是用來激勵人生的,有些書是用來改變人類的。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不僅改變瞭一個學科,而且改變瞭全人類的思維方式、認識方式和行為方式,值得讀瞭再讀。它被譽為‘科學界至今為止最重要的書’。”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讀《物種起源》也知道進化論是怎麼迴事兒。確實,《物種起源》發錶已經150多年瞭,其間科學有瞭很大的發展,對於進化論的事實、證據和機製,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遠比達爾文時代要多得多,那麼真的還有必要去讀達爾文的原著嗎?迴答是絕對肯定的!因為《物種起源》是少數幾本可以稱作是“改變瞭世界的書”,類似的還有《聖經》《資本論》等。誠如被譽為“活著的達爾文”、哈佛大學演化生物學傢威爾遜(E. O. Wilson,2009)所言:“《物種起源》發錶到現在已經150年瞭,我認為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它不僅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科學著作,而且由於它對全人類以及整個生物界的重要性,也是有史以來任一範疇的最重要的著作。”
一如哥白尼大大地擴展瞭我們的空間概念,達爾文大大地擴展瞭我們的時間概念;哥白尼讓我們認識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達爾文讓我們認識到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達爾文那時並沒有我們今天這樣的研究條件和知識基礎,他能夠寫齣這樣一部偉大著作,太瞭不起瞭。他搜集到方方麵麵的證據,經過他無與倫比的推理,得齣那種驚世駭俗的結論,不僅經受住瞭時間的考驗,而且曆久而彌真。他超前的科學思想和縝密的邏輯思維,在書中錶現得淋灕盡緻。
譬如,達爾文說《物種起源》是“一部長篇的論爭”。他的高明之處在於善於論辯,並常常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本來批評者可以質問他,請讓我看看你那些生物演化的過渡類型吧。他說,由於地質紀錄的不完整,我們還沒有發現這麼多過渡類型的化石。然後,他又用地質紀錄的不完整性作為證據,來對付可能讓他頭痛的另一個難題,即:如果認為所有的生物變化都是通過自然選擇緩慢實現的話,那麼地球曆史該有多長纔能産生如此大量的生物變化呢?達爾文說,時間不成問題!由於地質紀錄不完整,我們從這些紀錄中所看到的,隻是整個地球曆史的不同瞬間的組閤,而整個地球曆史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長得多。150多年來的地質古生物學的無數發現證實,達爾文是完全正確的。
因此,不讀他的原著,無論如何你是體驗不到他的博大精深的,如今的生物學傢們依然能通過閱讀《物種起源》獲得科研靈感。當我們每天在各自專業領域裏,專心緻誌地閱讀最新文獻時,我們看到的往往隻是一片片精緻美麗的樹葉,隻有在閱讀像《物種起源》這樣的不朽經典時,方能看到浩瀚無際的森林美景,眼前纔能豁然開朗起來。
引用美國作傢高普尼剋 (Adam Gopnik,2009)的話:“我們閱讀達爾文並非因為他所說的是當今的科學傢們所相信的——很多不再是瞭。我們之所以還讀他,是因為書中高雅的雄辯以及條分縷析的證據羅列,且以如此謙遜和娓娓道來的語調陳述,讓人們看到瞭光明驅除黑暗、迷失林中卻闖齣一條正途的理智力量……”
當我們稱一些書為不朽的經典時,我們是指它們獨特地記錄瞭人類的曆史或思想史,比如柏拉圖、亞裏士多德、伏爾泰等的著作;有些書是因為激發瞭重大的政治曆史事件,比如《資本論》和《君主論》;有的是發現瞭重大的新的知識領域,比如牛頓原理及愛因斯坦《相對論》;有些是偉大的文學藝術精華,比如《失落園》《戰爭與和平》以及《尤利西斯》等;而《物種起源》則像《聖經》一樣,可以說是上述數方麵兼具!它齣版150多年來一直不斷地印行、被廣泛閱讀、爭論,從未停息過。已故著名遺傳學傢杜布贊斯基(1973)有句名言:“要是沒有演化論的話,生物學裏的一切都說不通。”你看,《物種起源》多麼重要。以至於芝加哥大學的著名演化生物學傢科依恩曾不無調侃地說:“讀沒讀過《物種起源》,應該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受過正規教育的標準之一。”

三.《物種起源》為什麼這麼難讀?
在《物種起源》這本書上一直存在著一種悖論,一方麵,書中所提齣的以自然選擇為機製的演化理論嚮來以其簡潔美著稱,以至於赫胥黎在讀後曾感嘆:“我怎麼如此愚笨?我為什麼沒想到這點?”(Francis Darwin,1888,p.197)另一方麵,不少人或許有過這樣的經曆,即多次試圖閱讀《物種起源》,卻又多次中途放棄,甚至於看不瞭幾頁就欲“讀”還休。如果說是由於譯本質量不高的話,那麼我可以告訴大傢,母語是英語的人在讀該書的英語原著時,也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曆。以至於赫胥黎在達爾文去世後又曾感嘆過:“我業已慢慢地再度閱讀《物種起源》無數次瞭,試圖在撰寫他的訃告時能總結齣他的論辯的要旨。說實話,沒當我聽人說該書很容易讀的時候,簡直讓我哭笑不得。”(Lonard Huxley, 1913, p.60)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一方麵,達爾文理論的簡潔美是顯而易見的,它基於五項事實,兩個推論:

事實1:種內居群能以幾何級數增長
事實2:種內居群有時增長、有時減少、但總體上趨於保持穩定
事實3:資源是有限的
推論1:生物個體之間必然存在著爭奪有限資源的生存鬥爭

事實4:種內居群中的每一個體都是獨特的
事實5:種內居群中的變異大多是遺傳的
推論2:推論1(生存鬥爭)+事實4+事實5=自然選擇

另一方麵,如陳紅博士(2015)刊在《中華讀書報》的書評中指齣的:“幾乎所有的資深評論,還會一再提及達爾文獨特的文字風格。達爾文善用復雜的句式,而且句句話一定要說得天衣無縫。粗讀會覺得他羅嗦,艱深晦澀;但仔細品味,又會被他嚴謹清晰而且獨特的錶達所摺服。這既是一部科學巨著,卻又富有個性。”更獨特的一點是《物種起源》全書的結構,跟我們今天的閱讀習慣大相徑庭。按照今天的習慣,我們也許期望達爾文從地球上最早、最簡單的生命起源開始,經過從細菌微生物到人類的演化過程,事實上直到書的後半部他纔開始談化石和岩石記錄。一反今天科普書的結構順序,他卻煞費苦心地把這部稱之為“一部長篇的論爭”的書,用講故事的手法組織在一起。全書十四章加開頭的緒論,除緒論和最後一章《復述與結論》外,大緻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頭四章,達爾文用來介紹他的理論,類似於開庭陳述;接下來五章,是化解他的理論可能會遭遇的詰難;在第三部分的四章中,他像律師齣庭辯論那樣一一齣示支持他理論的證據。他深知不尋常的理論要有不尋常的證據,方能令人信服,因此,在書中他要列舉無數方方麵麵的證據。他就好像推理偵探波羅那樣,運用嚴密的邏輯和各種修辭手段,來說服讀者。因此,我們閱讀《物種起源》時,不能當作學術專著來讀,要當偵探推理小說來讀,如果遇到什麼懸念,要耐心讀下去——“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物種起源》原本就不是一本消遣的書,它像瓦格納的長達數小時的大歌劇一樣,需要你從頭至尾的耐心和專注,這樣一來,經過劇中的高潮迭起,及至達到劇末最高峰時,你突然領悟到:哇噻,這幾個小時真的沒有白坐哦!因此,我勸那些隻想欣賞貝多芬的《緻愛麗絲》那樣的鋼琴小品的朋友,請放下你手中的《物種起源》——這本書需要你用初戀中的那種青澀、真誠、追求、執著與專情來讀。
平心而論,我本人經過翻譯全書,不知閱讀過多少遍全書,依然有赫胥黎同樣的感受:這真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我個人感受,如果在讀完緒論之後,先讀最後一章《復述與結論》,把其當作摘要和導讀,然後讀第三章、第四章,瞭解達爾文的重要概念:生存鬥爭、自然選擇和生命之樹。接下來再讀第九至十三章,最後讀第一、二、五至八章,這樣打亂順序之後,會更符閤我們現在的閱讀習慣。我敢擔保如果你真的花瞭功夫讀懂全書之後,你會感到你所花的所有時間和努力都是值得的。記得著名達爾文學者喬治?萊文曾發過此番高論:如果讓我們來評選19世紀最重要的英語文學作品的話,恐怕不會是狄更斯和喬治?艾略特的小說,也不會是華茲華斯的詩歌,而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我想,不管你同不同意萊文的這一觀點,但美國作傢亞當?高普尼剋所描述他初讀《物種起源》時的情景,卻至少令我感同身受:

我是在夏日的海灘上第一次讀《物種起源》的。……那就像打瞭一針維多利亞幻覺劑,眼前的整個世界突然活躍起來,一切都開始移動,以至於沙灘上海鷗和磯鷂之間的相像,突然變得不可思議般地活泛起來,變成瞭一個躁動整體的一部分,鳥類的巨型蜥蜴遠祖們,宛若幽靈一般縈繞在它們的上空。先前看似一成不變的孤寂的海洋和沙灘,募然復活,融入到無盡的變化和運動之中。這是一本讓整個世界顫動的書。(Gopnik, 2009, p.9)

最後,我要感謝譯林齣版社的李瑞華副社長、陳葉主任對我一如既往的信任,本書責編宋暘博士的辛勤勞動。感謝張彌曼、周誌炎、吳新智、戎嘉餘、周忠和院士的鼓勵、支持和幫助。感謝我的兩個女兒Jane和Jenny幫助掃描圖片。


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小的一本書,雖然活動,價格也不便宜。希望內容物有所值。

評分

相信譯林的品質,經典值得好好閱讀。

評分

寶寶很喜歡,鮮艷好看,東西非常非常好。

評分

一本講述動物智慧的科普書。讀起來比較新穎。

評分

給孩子買的,圖文本看起來方便

評分

老婆買瞭根本就不會看的,但是就沒有機會阻止她。

評分

看過舒婷的緻橡樹,很感動,樹其實真的和人一樣有感情,有生命,所以買這本書想瞭解的多些。

評分

非常好的書,值得認真學習。

評分

早就想看這本書,這次買到插圖收藏版很喜歡。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物種起源(插圖收藏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