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工程伦理学教程》对工程伦理学的兴起、发展、基本工程伦理原则、主要工程伦理规范、工程责任伦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讲述。教材首先阐述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工程伦理学基本理论、工程伦理学基本原则及工程伦理主要规范,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师的特殊分析要求,提出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工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和工程共同体、工程活动的安全责任、生态责任、职业工程社团、国际工程职业标准等问题,最后对工程师如何承担伦理责任、工程风险的伦理规避、工程师和工程共同体如何承担生态伦理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工程伦理学教程》内容新颖,难易适度,案例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职业伦理教科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王志新,男,1972年出生,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长期在高校从事《工程伦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了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改革项目,完成了学术专著1部,参与了多项浙江省、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中国青年研究》《教育探索》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程伦理学的兴起与意义
一、工程伦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工程伦理学在中国开设情况及意义
第二节 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工程伦理学的含义
二、工程伦理学的任务
三、工程伦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工程伦理学的学习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二、历史分析的方法
三、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四、比较的方法
第二章 技术哲学与工程伦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技术史与人类文明
一、技术的起源与前现代技术
二、现代技术的特征
第二节 技术的本质
一、技术哲学的提问方向
二、技术悲观主义的古老根源
三、技术乐观主义的现代理由
四、对现代技术的哲学反思
第三节 工程伦理学基本理论
一、规范伦理学
二、功利主义
三、德性伦理学
第三章 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以人为本、造福人类原则
一、中西方历史上的人本思想
二、工程活动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
三、以人为本原则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公平正义原则
一、公平正义的基本含义
二、维护个人权利不受侵犯
三、坚持人人平等理念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二、人类中心主义工程观的反思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传统工程观的挑战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观
第四章 工程师的职业道德
第一节 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一、职业道德
二、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三、工程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和内容
第二节 诚实与工程师的职业道德
一、诚实是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
二、工程实践中的诚实问题
三、诚实和工程师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 工程师对待工程专业的道德规范
一、爱岗敬业
二、精益求精
三、严谨负责
四、执着专注
五、开拓创新
第四节 工程师对待雇主的道德规范
一、忠诚与保密
二、揭发与社会责任
第五章 工程活动中的伦理责任
第一节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一、什么是伦理责任
二、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历史演进
三、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工程师承担伦理责任的困境及其成因
一、工程师承担伦理责任存在的问题
二、工程师社会伦理责任问题的成因
第三节 工程共同体与伦理责任
一、工程共同体的内涵
二、工程共同体的伦理责任
三、工程共同体伦理责任的实现
第六章 工程安全与风险管控
第一节 工程风险与工程事故
一、风险
二、工程风险
三、工程安全事故
第二节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一、工程风险识别
二、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三、工程的风险评价
四、工程风险处理
第三节 工程风险的伦理规避
一、加强落实工程师安全主体责任
二、多元责任主体共同防范工程风险
三、企业加强自身安全生产管理
四、政府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第七章 工程与生态责任
第一节 工程、科技与环境
一、工程、科技与环境的关系
二、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对工程观的影响
第二节 生态伦理对当代工程观的启示
一、生态整体主义对当代工程的启示
二、环境协同论对当代工程的启示
三、工程生态观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观对当代工程的影响
一、工业生态学
二、循环经济
三、清洁生产
第四节 工程的生态伦理责任
一、工程师的生态伦理责任
二、工程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责任
第八章 工程职业化与国际工程职业标准
第一节 工程职业化与伦理
一、美国职业工程社团的发展
二、职业工程社团促进伦理的方式
三、中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和工程社团章程的伦理意识
第二节 国际工程职业标准
一、寻求超文化规范
二、超文化规范的基本内容
三、应用超文化规范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工程伦理学教程》:
第三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之后,人类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大大提升了生活的质量;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地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人类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生存、发展,地球将不堪重负。自20世纪末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包括工程观进行反思,开始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运用于大量的工程实践中。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传承几千年不衰,对中国社会的文化走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和审美追求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思想为我们当代人重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价值和有益启示。
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文化发源于内陆平原,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是中国人的主要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因农耕生活所需的阳光、雨水、土壤全赖自然赐予,这就决定了自然在中国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农民耕种要求合于四时,做到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不能与自然的规律对着来。《周易》有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我国古人在从事农耕生产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了天地运行的规律,逐渐形成了物我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与西方文化主张征服自然、天人对立的思想不同,天人合一要求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人类应有的生存状态。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表述(《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庄子·达生》日:“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儒家主张天人一体,“四海之内,其性一也”,认为心、性、宇宙互相联系、通贯一体,掌握了人自身的规律,也就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就能“参天地之化育”、掌握天地变化。参天的过程,就是对生命价值与天地自然规律关系的探求过程。孔子修行一生,最后道出“五十而知天命”的人生感悟。《论语·述而》中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说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弋射的方式获取猎物,不射取正在休息的鸟类,给鸟兽休养生息的机会,体现了孔子不乱杀生、不乘动物之危的朴素生态保护观。《孟子·梁惠王》提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说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人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这种质朴的生态保护思想智慧对于当今时代生态和濒危动植物种群保护无疑具有启迪和鞭策意义。《中庸》强调,人只有在把握了人自身和自然万物的规律后,“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效法自然,人与自然有机共生、依存的生态智慧。苟子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强调天地万物和谐统一,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万物共生共长。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把人与天地同视为万物之本,与天地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人的生存有赖于自然,而人的活动也影响着自然变化。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惬意与悠然。天人合一的精髓,是物我贯通、物我共生,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王阳明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是一体的,二者是不可分的整体,他有一句为后世所熟知的名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以诗意的语言点出了中国人心目中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
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丰富的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突破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主客对立的工具理性思维,为解决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问题,推动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保障人类工程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价值参考。
……
前言/序言
本教程对工程伦理学的兴起、发展、基本工程伦理原则、主要工程伦理规范、工程责任伦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讲述。教材首先阐述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工程伦理学基本理论、工程伦理学基本原则及工程伦理主要规范,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师的特殊分析要求,提出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工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和工程共同体、工程活动的安全责任、生态责任、职业工程社团、国际工程职业标准等问题,最后对工程师如何承担伦理责任、工程风险的伦理规避、工程师和工程共同体如何承担生态伦理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教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吸收前沿理论,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每章开头有学习目标,每节有学习案例,章后有复习思考题,供读者分析和思考,巩固学习效果。
本书内容新颖,难易适度,案例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职业伦理教科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培训教材。
《工程伦理学教程》共分八章。第一章由宁波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陈洪波教授编写,第二章由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坚老师编写,第三章由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宋超女老师编写,第四第七章由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邱叶老师编写,第五,第六章由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志新副教授编写,第八章由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总支书记邹泉康副教授编写。
本教程从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网络资源中获得了许多参考资料,在此对众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工程伦理学教程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