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5
中医外科学(供中医专业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医外科学(供中医专业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者顾伯康。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供中医专业用)》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外科范围和疾病命名及分类释义、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分类释义、病因病理、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四诊在外科上的应用、辨阴证阳证、辨肿痛痒脓麻木、辨溃疡形色、辨经络部位、辨善恶顺逆等。
上篇总论
1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2 外科范围和疾病命名及分类释义
2.1 外科范围
2.2 疾病命名
2.3 分类释义
3 病因病理
3.1 致病因素
3.2 发病机理
4 辨证
4.1 四诊在外科上的应用
4.2 辨阴证阳证
4.3 辨肿痛痒脓麻木
4.4 辨溃疡形色
4.5 辨经络部位
4.6 辨善恶顺逆
5 治法
5.1 内治法
5.2 外治法
下篇各论
1 疮疡
1.1 概论
1.2 疖
1.2.1 暑疖
1.2.2 蝼蛄疖
1.2.3 疖病
1.3 疔疮
1.3.1 颜面部疔疮
1.3.2 手足部疔疮
1.3.2.1 蛇眼疗
1.3.2.2 蛇头疔
1.3.2.3 蛇肚疔
1.3.2.4 托盘疗
1.3.2.5 足底疔
1.3.3 红丝疔
1.3.4 烂疔
1.3.5 疫疔
1.4 痈
1.4.1 颈痈
1.4.2 腋痈
1.4.3 脐痈
1.5 丹毒
1.6 发
1.6.1 锁喉痈
1.6.2 臀痈
1.6.3 腓踹发
1.6.4 手发背
1.6.5 足发背
1.7 有头疽
1.8 发颐
1.9 流注
1.10 无头疽
1.10.1 附骨疽
1.10.2 环跳疽
1.11走黄与内陷
1.11.1 走黄
1.11.2 内陷
1.12 瘰疬
1.13 流痰
2 乳房疾病
2.1 概论
2.2 乳头破碎
2.3 乳痈
2.4 乳发
2.5 乳痨
2.6 乳癖
2.7 乳腺增生病
2.8 乳疬
2.9 乳漏
2.10 乳衄
3 瘿
3.1 概论
3.2 气瘿
3.3 肉瘿
3.4 瘿痈
3.5 石瘿
......
8 男性前阴病
8.1 概论
8.2 子痈
8.3 子痰
8.4 囊痈
8.5 脱囊
8.6 水疝
8.7 阴茎痰核
8.8 前列腺炎
8.9 前列腺增生症
8.10 血精
9 外科其他疾病
9.1 烧伤
9.2 冻疮
9.3 毒蛇咬伤
9.4 破伤风
9.5 臁疮
9.6 褥疮
9.7 脱疽
9.8 血栓性静脉炎
9.8.1 血栓性浅静脉炎
9.8.2 血栓性深静脉炎
9.9 肠痈
附方
附方索引而作为昔日国
1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整个祖国医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丰富,包括疮疡、皮肤病、肛门病和外科其他杂病。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属于本学科范围,由于医学的发展,以上各病均先后归入了各专科。目前凡生于体表的疾患,如疮疡、皮肤病等仍在中医外科中诊治。
中医外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因劳动、生活及与野兽搏斗,就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创伤。因此,即产生了用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止血等最早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后发展为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来治疗脓肿,这些可以说就是外科的起源。到了商代开始有了外科病名的记载,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有“疾自(鼻病)、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疙”等。《山海经?东山经》中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日:“砭针,治痈肿者。”由此看来,以砭针作为切开引流,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该书还记载有痈、疽、瘅、瘿、痔、疥等外科病。周代,外科已成为独立的专科,在《周礼?天官篇》中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指出疡医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如说:“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蒯杀之齐。”(祝药即是敷药,刮是刮去脓血,杀是腐蚀剂去恶肉或剪去恶肉,齐是作剂字解使疮面平复。)还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的记载。郑玄注五毒说:“今医人有五毒之药,合黄空、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其中,烧三日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以治疡。”此即是以后升丹的炼法和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外科学已逐渐形成,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文物《五十二病方》,系春秋时所写,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其中有很多外科病,如创伤、冻疮、诸虫咬伤、痔漏、肿瘤等。在“疽病”下有“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之说;在“牡痔”中,有“杀狗,取其脬(膀胱),以穿筲(竹管)人腊(直肠)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割去其巢,冶黄芩而屡傅之”;还有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等。可见当时外科已有一定的治疗水平。战国时出现了有记载的第一个外科名医叫医立句,据《尸子》中说:曾“为宣王割痤,为惠王割痔,皆愈。”这时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著作《内经》,其中《灵枢?痈疽篇》所载的外科病名虽只有17种,但对痈疽的病因病理已有相当的认识。在其他各篇中尚有针砭、按摩、猪膏外用等多种疗法,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说明当时外科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汉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学家华佗,他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进行死骨剔出术和剖腹术,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后世外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治疗肠痈、寒疝、浸淫疮、狐惑病等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西汉前后的《金创奥疯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晋书》里载有用手术治疗兔唇的内容,也已失传。这是中医外科学的一大损失。
……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迄今已历二十余年。其间曾进行了几次修改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
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医外科学(供中医专业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