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纷纭的国际形势,结合有关历史线索和战略理论,梳理了美国霸权历程及其蕴涵的归宿,认为美国是在霸权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高的民族国家,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具霸权性质的自诩自由与民主的国家。美国自20世纪以降推行了一贯性的霸权大战略,但到在历经120多年之后的今天,它仍旧在意欲统治世界的霸权道路上行走不止,或许还有30多年的强弩之势。尽管当前美国在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都独占鳌头,但实力与霸权结合的危害终会彻底消弭实力的正义价值而沦为世界人民的公敌。在“物壮则老”“兵强则灭”等箴言之下,美国霸权大厦将在不谙“上善若水”的蒙昧中轰然倒坍!对美国而言,2050年将是一个不祥之年,而对世界人民而言,则是欢欣鼓舞之年,因为人类进化的智慧将永远杜绝霸权意识及其徒劳实践。一句话,正义最终结束邪恶,是永恒的文明课题,却在艰难而有希望的斗争过程中构建出胜利、繁荣和平安的人间天堂!
黄涛,男,1970年11月生,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字三寿,自号隐衷楼衰人。已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和主持各类社科课题多项,获奖多项。讲授历史、信管、文产专业课程十余门。自2015年6月起至今,任职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科研方向主要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美国汉学(中国学)和国际关系史。
目 录
导 论 1
一 人类文明史上的战略问题 1
二 美国霸权危害与战略失明 8
三 霸权的潮起潮落与全球化 16
上篇 美国领导世界战略的霸权历程
引 言 27
第一章 南北战争与霸权目标滥觞 32
第一节 美国诞生与孤立主义 32
第二节 美国内战与强权肇始 46
第三节 美国资本主义大飙进 56
第二章 美西战争与帝国霸权锋芒 65
第一节 美西战争与霸权萌动 66
第二节 门户开放与染指亚洲 77
第三节 中立政策与冷观欧洲 90
第三章 参与 “一战”与霸权锋芒受挫 102
第一节 美国联合协约国获胜 102
第二节 美国倡建与退出国联 116
第三节 美国对欧洲蹩脚支配 132
第四章 领导 “二战”与霸权渐臻高峰 143
第一节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44
第二节 美国设计战后权力网 156
第三节 美国战后的权重一时 173
第五章 主导冷战与霸权所向无敌 186
第一节 发起冷战与两极争霸 186
第二节 冷战进退与人心之争 198
第三节 结束冷战与美国单极 216
本篇小结 227
下篇 美国回归本土防御的霸权衰落
引 言 233
第六章 反恐战争与美国霸权战略受挫 240
第一节 恐怖主义与所谓文明冲突 242
第二节 美国主导反恐战争与成败 253
第三节 股肱之患与美国霸权受挫 264
第七章 欧洲趋统与美国集体安全衰弱 279
第一节 欧盟与美国安全的新睚眦 280
第二节 俄罗斯与北约东扩之仇怨 296
第三节 欧中关系与俄中伙伴关系 312
第八章 亚太和平与美国遏制战略失败 325
第一节 日韩朝的复兴与国际参与 326
第二节 东南亚与南亚中亚之兴起 333
第三节 拉美经济改革与巴西腾飞 344
2 /目 录
第九章 中国崛起与美国隔岸平衡失效 359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终结 360
第二节 中国和平崛起与反对霸权 371
第三节 美国隔岸平衡与霸权衰败 383
第十章 核生化战与美国本土防御战略 396
第一节 有核大国均势与核战威慑 397
第二节 核生化战争与新国家恐怖 407
第三节 美国撤军归国与本土防御 418
本篇小结 435
结 语 441
一 美国霸权与权力的逻辑误区 442
二 21世纪前半期美国霸权可能 447
三 美国霸权150年后必然衰落 452
余论 战略研究的警世性和霸权主义的永绝性 457
一 国家战略的现实内涵与国际战略的内在要求 457
二 霸权主义过时永绝性与人类文明共享和促进 462
三 中国和平战略永世性与人类文明未来新愿景 468
附 录 477
一 1790—2000年美国人口增长和城乡居民构成表 478
二 1970年以来美欧的 GDP和人均 GDP比较 479
三 美国从各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及比值(%)
(1947—2000) 480
四 美国对外用兵次数 (1941—2000) 481
五 美国拒签的国际公约 (1948—2001) 482
六 美国的利益及其主要威胁 483
目 录 /3
七 世界各国对美国的正面评价所占比例人口表
(2002年、2007年) 484
八 21世纪初的权力资源概表 485
参考文献 486
后 记 527__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如果能呈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比如带有泛黄的地图元素,或是某种象征着力量与变革的意象,那一定会更加符合我心中的预期。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穿越回了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亲眼见证美国的崛起与挑战。 一个关于“霸权兴衰”的战略分析,必然涉及到大量的地缘政治、经济策略、军事部署乃至于意识形态的较量。我希望作者能在书中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马汉的海权理论如何影响了美国的海军扩张,冷战时期美国在意识形态和经济援助方面是如何巩固其阵营的,以及在新世纪,美国在面对新兴经济体崛起时,其战略又呈现出怎样的调整与应对。 “1900-2050”这个时间跨度,也意味着这本书会涉及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理论推演。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运用严谨的学术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解读,并提出一些有洞见的判断。特别是对于2050年这个未来的时间点,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基于怎样的分析,来推测美国霸权的可能走向。 这本书的“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书系”这一背景,让我觉得它可能在分析美国霸权时,也会不自觉地带入一些本土的观察和思考。比如,中国自身的社会转型经验,是否能为理解大国兴衰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或者,在研究美国霸权衰落的过程中,是否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和竞争? 我对于“战略分析”这个词本身就有着很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能够深入到战略的层面,分析决策背后的逻辑、得失以及长远影响。
评分《潮起潮落》这个书名,带着一种宿命般的色彩,又透露着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我总觉得,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当下多么强大,最终都会经历兴盛与衰退的周期,而美国作为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它的“潮起潮落”,无疑是理解当代世界格局的关键。 “美国150年霸权兴衰的战略分析”这个副标题,精准地勾勒出了本书的核心内容。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从“战略”这个维度,来剖析美国从崛起至今的演变过程,分析其战略的得失,以及这些战略是如何影响了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 “1900-2050”的时间跨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充满了期待。这其中包含了美国崛起为世界强权的时期,冷战时期的两极对抗,以及当前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希望书中能够细致地梳理美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采取的关键战略,例如其经济扩张战略、军事遏制战略,以及在新媒体和信息时代,其战略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书系”这个背景,则让我对这本书的独特视角充满了好奇。来自中国学者的研究,或许会为分析美国霸权兴衰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叙事的视角,甚至可能会在分析美国衰落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自身的崛起路径与未来挑战。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导致霸权“潮落”的内在原因,比如是否存在战略上的误判,或者国内社会结构性问题对国家战略的侵蚀。同时,对于2050年的预测,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基于严谨分析的、能够引发深思的论断。
评分读到《潮起潮落》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会联想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及潮水起伏的自然规律。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国家命运的起伏跌宕,尤其是像美国这样一个曾经占据世界舞台中央的强权,其霸权地位的变迁,必然充满了戏剧性。 这本书的副标题,“美国150年霸权兴衰的战略分析”,则直接点明了其核心研究对象和方法。我非常期待作者能从战略层面,深度剖析美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采取的关键决策,以及这些决策是如何塑造了其全球影响力的。 “1900-2050”这个时间轴,涵盖了一个世纪的变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崛起,到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重塑,再到冷战的结束与单极时代的开启,以及当下正经历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我好奇作者将如何梳理如此宏大的历史脉络,又将在其中挖掘出哪些鲜为人知的战略故事。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书系”这个标签,也让我对这本书的独特视角充满好奇。来自中国学者的研究,可能会在分析美国霸权兴衰时,融入对中国自身发展历程和国际地位变化的思考,甚至可能对当前全球力量格局的演变提供更具中国视角的解读。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衰落”的细致论证,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例如,在哪些战略领域,美国的优势开始显现出颓势?哪些国内因素,例如政治极化、经济失衡等,对美国的国际战略产生了负面影响?
评分《潮起潮落》这个书名,给我一种诗意般的历史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宏大叙事,关于力量的增长与消退,关于时代的变迁与轮回。我一直对这种关于国家兴衰的宏大主题很感兴趣,而美国作为一个在20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其霸权的发展与可能面临的挑战,无疑是这一主题下最引人注目的案例。 副标题“美国150年霸权兴衰的战略分析”更是直接点燃了我进一步了解的欲望。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霸权”的,又将如何从“战略”的角度,来解析美国从崛起、鼎盛直至可能面临的“潮落”过程。 “1900-2050”的时间跨度,简直就是一部美国现代史的缩影。从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到冷战的对峙,再到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以及近些年国际格局的加速演变,这其中蕴含了无数值得深挖的战略故事和决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战略分析,例如美国是如何通过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手段来巩固其霸权地位的。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书系”这个所属系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视角多了一份特别的期待。中国学者对于美国霸权的分析,或许会带来一些不同于西方学界的独特洞见,例如,在比较研究中,中国自身的社会转型经历是否会为理解大国兴衰提供新的参照?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避免空泛的理论阐述,而是能够用翔实的史料和数据,来支撑其战略分析。尤其是对于未来“2050”的展望,我期待作者能够给出一些基于现实逻辑的、富有启发性的推测。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潮起潮落》确实非常吸引人,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某种预言式的力量。我一直对国际关系史和地缘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美国作为世界霸权的角色,以及它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演变。这本书承诺了从1900年到2050年跨越一百五十年的战略分析,这跨度本身就充满了野心。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梳理如此漫长的时间线,是侧重于某个特定的时期,还是会宏观地勾勒出美国霸权从崛起、鼎盛到可能衰落的整体脉络。 读完这本书的标题,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关于美国崛起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冷战的格局、新自由主义的扩张,以及近些年来多极化趋势的抬头。这本书的副标题“美国150年霸权兴衰的战略分析”更是精准地击中了我的阅读兴趣点。我期待作者能够深入剖析美国在战略上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其全球主导地位的,又是在哪些战略决策上可能埋下了衰落的伏笔。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书系”这个标识,也让我对这本书的视角多了一份期待。作为来自中国学者的研究,它可能会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学界传统的观察视角,或许会更关注大国兴衰背后的深层社会、经济和文化动因,甚至可能将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衰落进行某种程度的对比分析,这无疑会让这本书更具独特性和启发性。 我一直对历史的周期性律动感到着迷,尤其是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国,它们最终都走向了某种形态的“潮起潮落”。《潮起潮落》这本书的题目,恰如其分地捕捉了这种历史的宏大叙事。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运用扎实的史料和深刻的理论分析,为我们揭示美国霸权兴衰背后的战略逻辑。 从1900年到2050年,这是一个包含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浪潮以及当前地缘政治格局剧烈变化的宏大历史跨度。这本书的副标题“美国150年霸权兴衰的战略分析”正是直击了这个主题的核心。我好奇作者将如何串联起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何分析美国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战略,以及这些战略对其霸权地位的形成与演变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