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振兴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563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016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185000

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尚书》是中国古老的书

撰者采集众家之说,化难为易

助您把握中国文化之源


内容简介

《尚书》是中国现存早期的史书,是文化的根源,也是一部政书,包罗内圣外王之理,乃至天文、地理、教育、经济、官制、刑律,均含蕴其中。在这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化民成俗的政治措施,同时也可以窥见古代圣王法天、修德、以仁义为怀的胸襟,仍可指引我们当今的生活。

作者简介

李振兴,文学博士。曾任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著有《说文地理图考》《王肃之经学》《尚书流洐及大义探讨》《尚书学术》等。注译作品有《东莱左氏博议》(与简宗梧教授合译)、《颜氏家训》。

精彩书评

我们要走向现代,但是我们要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寻求一个中国文化的根脉,怎么样重新生根发芽,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迈向更好的现代。

——龚鹏程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余秋雨

这套书,上下古今,纵横万里,为中国文化传香火于天下……《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编印,将是一扇现代人开向古典的窗;是一声历史投给现代的呼唤;是一种关切与拥抱中国的开始;它也将是一盏盏文化的灯火,在漫漫书海中,照出一条知识的、远航的路。

——高信疆


目录

【导读】先民智慧的曙光

第一章?认识《尚书》

一、为什么称作《尚书》

二、《尚书》的编集

三、今文《尚书》

四、古文《尚书》

五、伪古文《尚书》

六、《尚书》的大、小序

七、《尚书》的流传

八、应有的体认

第二章?尧舜的治化

一、尧的形象

二、尧的治化

三、尧的作为

四、尧的求贤

五、舜的摄政

六、舜的即位

七、结语

第三章?皋陶陈谟

一、前言

二、大义探讨

三、结语

第四章?禹贡山水

一、禹贡解题

二、九州敷土

三、九州山水

四、治平措施

五、地平天成

六、结语——《禹贡》的价值

七、附载

八、本篇参考书目

第五章?从《金縢》篇看周公的忠荩

一、前言

二、大义探讨

三、结语

第六章?周公告成王以“无逸”,乃治国之本

一、前言

二、大义探讨

三、结语


精彩书摘

禹贡解题

“禹贡”的意义是什么?如仅就字面解释倒是很简单,是指禹平水土以后,将全国划分为九州,而根据当时各州土地的高下、肥硗的等级,而课征的赋税。但《尚书》研究者往往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经文中除冀州以外,其他八州都说到赋和贡两个问题。如果贡、赋不分的话,那又为何名称不同?而且还分别加以强调?这样一来,问题就复杂了。有的人说:赋,是上税下的意思,耕田的人按照所耕田的等级出谷,叫做赋。贡,是下献上的意思,这又有两种情形:一是将应缴纳的谷物(赋)变卖以后,再购买地方上特有物产奉献叫贡;一是将地方上的特产奉献天子叫贡。既然如此,那又为何只说贡不说赋呢?这是采取“下”供‘上’的意思。(见《尚书正义》)也有人说:《禹贡》一篇主旨,是说禹的治水,其本来先后的次序记载得非常详备,篇名虽说叫“贡”,其实它是“典”的体裁(见林之奇《尚书全解》)。更有人说:九州有赋有贡,赋是诸侯拿来供国用的,贡则是诸侯用来献给天子的,所以用“贡”名篇,含有大一统的意思(《禹贡锥指》引)。

但到了胡渭,说法又有不同,他大致采取了王炎的见解,再加以扩充,并且以禹所区分的五服(甸、侯、绥、要、荒)为依据,作为赋、贡的区分标准。他以为甸服之内为王畿,地方千里,由天子直接课税,这叫做赋,而侯、绥服的诸侯可自行赋税以供国用,这对诸侯来说也叫做赋。不过必待供国用以后有了剩余,然后再将剩余的部分献于天子,但这叫做贡,而不再称赋了。自要、荒服以外的君长,像嵎夷、莱夷、淮夷、和夷、西倾之类,也都有所进献,来表示他们仰慕向化的诚意,这也叫做贡。

至于海外的岛夷及昆仑、析支、渠搜诸戎,在当时也多能因向往我文化、德义而贡其贵重的方物,类似这种情形也都叫做贡。所以说,贡的范围非常广泛,它不像赋,仅止于甸服,贡却包括了九州,赋仅限于中邦(自甸至侯、绥服。中邦,中国也),而贡却兼四海以外,赋不可以包括贡,而贡却可以包括赋。所以史臣用“贡”名篇,实有大一统的意思存在其中。我们如果再能进一步熟读经文,对经文所说:“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政治、教化远播于南北日光所照的地方),讫(止)于四海”的记载,就更能体会“贡”字的意义了。

后来孙星衍先生著《尚书今古文注疏》,在《禹贡》篇一开始,就引《孟子?滕文公》篇的话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来说明“贡”只是税,也就是经文所说的赋,而且所“贡”的东西不在赋外。换句话说,虽有名称的不同,其实贡也就是赋,赋也就是贡,而且主张赋外无贡。我们则认为用孟子的话,说明取“什一”之税则可,这种“什一”之税,天子的甸服和诸侯的侯服以及绥服是没有区别的。换言之,皆取“什一”之税。然而如就经文来说,胡渭的见解则较符合经义。但“什一”之税的税率,却弥补了胡氏的不足。

应有的体认

1.《尚书》的价值。《尚书》是一部政书,不仅包括了“二帝三王之道”,同时也是“七经的冠冕,百代的襟袖”(见蔡传序及《史通》卷四《断限》第十二),单就这两项来说,价值就无法估计了,更何况除此以外,举凡行政事务上所涉及的都与它有关。别的不说,我们放眼当今著作之林,凡是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联的,也都会涉及它。如研究历史的人说“六经皆史”;研究地理的人说“《尚书?禹贡》为地理之祖”;研究政治的人说“《尚书》为政治史之嚆矢”;研究教育的人说“《尚书》舜命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研究经学的人说“《尚书》为六经之一”;研究文学的人说“《尚书》为散文之始”;研究天文的人说“《尚书》已有观象授时之言”;研究经济的人说“赋税在《禹贡》中,已有綦详之载”……以上所举,都有事实的记载,绝不是附会,而且如果继续举下去的话,尚不知凡几。仅此,就已足可看出它的价值所在了。更何况它寓有二帝三王之道,为宋人言心、言性、言理所出之处。像这样一部有价值的书,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重视、去研究吗?

2.《尚书》所遭的厄难。这是说《尚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屡次遇到不幸与灾难,在这一段漫长的过程中,不知花费了先贤的多少心血,才能传到今天。先儒的苦心,我们是应该体察的。根据孙星衍、段玉裁两位先生的归纳,《尚书》所遭的厄难共有七次,那就是:“一厄于秦始皇的焚书,则百篇《尚书》,仅剩下二十九篇。再厄于东汉光武建武年间,而《武成》亡佚。三厄于晋朝的永嘉之乱,则自汉以来所传各家及古文,全部无存。四厄于东晋的梅赜,以伪乱真,而郑氏康成的书学,因而浸微。五厄于孔颖达,则以是为非,而马融、郑康成的注解亡于宋。六厄于唐开元时,诏卫包改古文从今文,这样一来,就是伪孔传中所存的二十九篇本文,也失去了真实性。七厄于宋开宝中,李鄂删定《经典释文》,遂使陆德明音义也全部失去了原有的面目。”这真是《尚书》的不幸。虽然如此,而今经过了前贤的搜讨、整理、校雠与阐发,才有今天这个局面,我们一方面固然庆幸生在这个文化易于阐扬的时代,同时更不可忘了,我们肩上所负的责任也比往昔任何一个时代都重大。

3. 对《尚书》聚讼纷纭的逐渐消弭。在历代研究《尚书》的过程中,最为聚讼纷纭的,自汉以来,莫过于《洪范》五行。自宋以降,则莫过于《禹贡》山川。从明代以后,莫过于今古文的真伪。汉代的《洪范》“五行说”,因有其时代背景,虽盛极一时,而今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攻自破了。至于《禹贡》山川,以前因舆地学的不够发达,以致影响了研究的正确性,然自胡渭、蒋廷锡、徐文靖诸儒的大著出现以后,已能廓清众说,尤其在今天地理学大明之后,大部分的地理山川,已经可以使我们就着古籍所载 “按图索骥”了。

有关《尚书》的真伪问题,经过宋吴棫、朱子,元吴澄,明梅鷟,清朱彝尊、阎若璩、惠栋诸儒的钩深致远,多方的探索证明,也能像泾渭一样很清楚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说到这里,我们心中也许会感到无限的快慰,但是快慰归快慰,却不能停止我们的研究工作。因此,首先要确定我们研究的方向,那就是要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民生日常的应用为前提,提出我们的见解和主张,所谓“通经致用”是也。如不能与民生需要密切配合,那就难免流于空疏、不切实际,因此也就失去了《尚书》应有的价值,这是每一位治《尚书》的人所不可忽视的。

4. 学术的崇尚。学术崇尚自由,不尚拘检。学术一定要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生根、萌芽、茁壮,而开出美丽灿烂的花朵。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放异彩,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实。汉代经学的大昌,因素虽多,然而能得以自由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所以才能有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古文“虽不合时务”(因当时崇尚今文,汉代立为博士的都是今文家),而竟能超越今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所以顾炎武先生所著《日知录》卷十七“两汉风俗条”说:“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我们再看看唐代,因《五经正义》的颁行,经学反而一蹶不振,明代大全出,而经学竟亡,顾先生早已慨乎言之,在学术的流衍上,这几乎成了不变的公例。

5. 爱护珍惜,发扬固有文化。这是每一位中国人无可旁贷的责任。我国为一文明古国,从古至今,历五千年,一文物、一制度、一风尚,都是从我们民族的生活需要中产生的,绝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因此,它最实用,也最有价值。其间虽也曾遭到外来的冲击,然而每遭一次的冲击,却能使我们的文化愈发壮大,从这一点正可以看出我们文化的优越性。在冲击的情势下,我们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自会加以适度的调整,并吸收外来的文化加以融合,使我固有的文物制度风尚更加充实、完美。因此,我们敢于断言,中国的文化,将永远适合于我们的民族,也将永远地代表着我国固有的传统精神。所以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来发扬、光大才是。政风淳厚、泱泱其国、彬彬其俗,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所期盼的?


前言/序言

先民智慧的曙光

李振兴

《尚书》,我们过去都称它为《书经》,在文字方面,它是一部比较难读的书。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就曾经说过“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的话。虽然如此,但在专制时代,它始终被列为科举必考的书。因此,凡是想求取功名的人,就必须要读它。到了近代,科举的制度废除了,它也就失去了时代应有的价值。又因为它“佶屈聱牙”,因此也就更加无人问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它毕竟是我国从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一部宝典,是“二帝三王”施政、布德、教民、养民举措的纪实。就文化方面说:它是根源,在演进的过程中,它居于中坚的地位,没有它,我们对于上古时代先民的生活情景就一无所知,即有所知,也只是一鳞半爪,这样一来,我们如谈文化的来源,也就成了问题。因此,我们如果要寻根的话,那就不能不读《尚书》。

就性质方面说:它是一部“政书”,包罗非常广泛。举凡内圣外王之理,建国君民之则,乃至天文、地理、教育、经济、官制、刑律等,无不含蕴其中,所以唐代的史学大家刘知几,在他所著的《史通》卷四《断限》中说:“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群书。”平心而论,《尚书》这部典籍,全是我先民在生活的历程中,为满足需要而逐渐开展的文化纪实,也可以说是最纯粹的中国文化遗产。在这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化民成俗的政治措施,同时也可以窥见古代圣王法天、修德、以仁义为怀的胸襟,把它视为文化的根源,实不为过。

就实用方面说:《尚书》为我中华民族圣圣相传的智慧积累,一文物,一制度,一风尚,完完全全都是从我们民族的生活需要中产生的,绝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因此,它最实用,也最有价值。它不仅包含了“二帝三王之道”,可作为永久的治国指导原则,而今我们放眼学术之林,凡是与我国固有文化史有关联的,也都会涉及它。如研究历史的人说“六经皆史”;研究地理的人说“《尚书?禹贡》为地理之祖”;研究政治的人说“《尚书》为政治史之嚆矢”;研究教育的人说 “《尚书》舜命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研究经学的人说“《尚书》为六经之一”;研究文学的人说“《尚书》为散文之始”;研究天文的人说“《尚书》已有观象授时之言”;研究经济的人说“赋税在《禹贡》中,已有綦详之载”;研究工程的人说“大禹为工程师之祖”……凡此所举,都有事实的记载,绝对不是附会,而且如果继续举下去的话,尚不知凡几。仅此也就可以看出它的价值了。更何况它还包含了“二帝三王之道”,为宋人言心、言理、言性的源头!

就读此书的态度方面说:虽然《尚书》有它无上的价值,但其中的记载毕竟是属于上古那个时代,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当然不可能再回复到上古时代的那种情景。因此,我们仅将心情回复到《尚书》时代来玩味也就够了,就着其中的情节,作最合理的设想,以求符合那个时代,这样才能体会出先代圣王的用心。当我们心有所会、融会贯通以后,择取可用于现代者,再加以发扬光大。所谓“通经致用”,其道理就在这里。因为这部书是我中华民族圣圣相传智慧的积累,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中所蕴涵的至理名言,可用于当今者甚多,如尧的法天理、顺人心,舜的知人善任,禹的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皋陶陈谟的修德化民,周公的忠荩、孝友等,这不都是传诸百世而皆准的大则大法?这种大则可以治国,小则可以修身的道理,只要我们愿意虚心地去体会,随处都可发现。

就文字表现方面说:本书则采取了力求浅近的做法,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使它大众化、通俗化,借以唤起国人研究《尚书》的兴趣,以期达到发扬固有文化的终极目标。

因篇幅有限,本书虽无法作全面的解析与探讨,但就尚有代表性的篇章,连缀起来,予以阐发,相信读者们更易掌握原典的精神面貌。


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京东自营非常棒,当天送到,品质有保证。

评分

纸质印刷质量都没问题

评分

这一套书制作精美,便于携带阅读,值得收藏!

评分

这套锁线精装书曾风行台湾四十年,内容适中,一版一印,收了,准备把第一辑之后的五十本买齐。

评分

非常非常好的书,一直都从京东买书

评分

好啊锕锕锕锕锕锕锕锕锕锕锕锕锕锕锕锕

评分

封面: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弟子们的不同的神态有意思。

评分

好书!

评分

送货速度快,与描述一致,喜欢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华夏的曙光:尚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一辑05)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